三体前传:球状闪电
◆没有《球状闪电》,就没有后来的《三体》!
◆《三体》前传!亚洲首位雨果奖得主刘慈欣的三大长篇之一!(《三体》《球状闪电》《超新星纪元》)
◆《球状闪电》拥有最狂野的想象力!带你从另一个维度观察世界!全面展现刘慈欣对人生的终极思考!《三体》中解决可控核聚变的顶级物理学家丁仪,正是《球状闪电》中找到球状闪电的关键人物。
◆《三体》中一号面壁人的幽灵军队计划,正是来自于《球状闪电》。
◆《球状闪电》中的疑似宇宙观察者,为《三体》中的智子出现铺陈了线索。
◆《球状闪电》已被译成英语、俄语、波兰语、意大利语、捷克语等畅销国外!
◆《球状闪电》和《三体》是刘慈欣两个不同时期的巅峰之作,《球状闪电》是他对人生的终极思考,《三体》则是他对宇宙的终极思考。
◆过一个美妙的人生并不难,关键在于你迷上的是什么。
某个离奇的雨夜,一颗球状闪电在一瞬间将少年的父母化为灰烬,而他们身下的板凳却分毫无损。
从此少年踏上了研究球状闪电的旅程,死亡者的幽灵笔迹、前苏联的地下科技城、次世代的世界大战……球状闪电意外成为了战争中决定祖国存亡的终极武器!
一个从未有人想像过的未来,在宇宙观察者的注视下,悄然降临在人类面前……
出生于1963年6月,祖籍河南,山西阳泉长大。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幻小说的最主要代表作家,亚洲首位世界科幻大奖“雨果奖”得主,被誉为中国科幻的领军人物。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发表科幻作品,曾于1999年至2006年连续十次获得中国科幻银河奖,作品因宏伟大气、想象绚丽而获得广泛赞誉。
刘慈欣迄今为止最重要的作品《三体三部曲》(原名《地球往事三部曲》),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2015年8月23日,《三体》获第73届世界科幻大会颁发的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2017年6月25日,《三体3:死神永生》获得世界级科幻奖轨迹奖最佳长篇科幻小说奖。2018年11月8日,刘慈欣被授予2018年克拉克想象力服务社会奖,以表彰其在科幻小说创作领域做出的贡献,这是克拉克奖首次颁给中国作家。
刘慈欣代表作有长篇小说《三体》三部曲、《球状闪电》、《超新星纪元》等,中短篇小说《流浪地球》、《乡村教师》、《朝闻道》、《全频带阻塞干扰》等。

游族网络发文忆林奇:有野心的少年
12月26日,游族网络通过其官方微信公众号“YOOZOO”发布由湖畔大学陈龙教授写的文章《忆林奇:有野心的少年》,文中称,林奇没有偷到岁月的便宜,只留下了很多野心和梦想。在不肯忘记他的人心中,他是一个喜欢奔跑的少年。
我最后一次见林奇,是10月19日。那天林奇答辩,讲《中国IP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
他是那天最出色的同学,也是我认识的唯一对IP有那么深的理解,并且已经靠自己的努力走了那么远的中国人。
过去我看到一些西人拍的出色的影视作品,会被其中近乎诡异、难以设防的想象力惊住。然后我就会想中国人的作品中有谁有这样的想象力。我想了半天觉得没有,只除了小说《三体》。这套小说在世界上有大量的粉丝,奥巴马,扎克伯格、马斯克都是。
但是大部分中国人不知道这种不世出的作品意味着什么。它的各种版权、影视权早已经散在多处,也已经和作者刘慈欣关系不大。
林奇懂。他曾经自嘲说游戏行业的宿命,是不知道未来。于是他把眼光放到游戏之外,想给自己的事业找到一个使命。他从2014年开始收购和拼接《三体》的各种版权和使用权,到2019年,耗资近十亿,终于完成。
同时开始尝试一个宏大的念头:让《三体》的IP全球化。在做的过程中,他发现自己是一个先行者。
第一次和林奇聊IP的逻辑,是在浦东一个茶室。他先举例子,说明这个市场有多大:《星球大战》几个相对简单的系列故事,100亿美元票房,400亿美元衍生品,1700亿美元总收入。
在林奇看来,真正成功的全球化的IP,需要具备三个特征:第一,民族性,因为好的作品其实都具备鲜明的民族性;第二,体现时代精神,捕捉当代人的神经;第三,其体现的人性具备世界共性。
比如《星球大战》,诞生于冷战和空间军备竞赛的70年代,体现的是美国人那时希望通过技术战胜邪恶的精神,同时满足了对技术的好奇心。又比如《火影忍者》,诞生于日本失去的十年,其精神内涵是忍道和家族复兴,把日本的忍者文化元素和现代性环境和科技结合。这个故事自1999年漫画,2002年动画,到2004年拍出电影,有了衍生品,IP估值在百亿美元以上。
《三体》之所以被青睐,因为其体现的生存和拯救,文明冲突的主题,具备世界性和当代性。林奇拿到版权之后,一直致力于把《三体》向世界推广。现在这套书已经在中国之外有了400万册世界销量,并且保持每个月18万册的增长;其中日本80万,德文96万,英文180万,都不到一年,还拿到了全球最高的科幻作品大奖—雨果文学奖。他把刘慈欣请回来,到日本欧洲美国去巡游世界,讲一个中国人眼中的宇宙故事。粉丝奥巴马出来见了两次。
林奇还到好莱坞,向六大影视公司请教IP的逻辑。他为《三体》规划了很多未来,包括游戏、电影、动漫、虚拟偶像和二次元。为了让三体更接地气,他请大学教授把三体里面的概念和公众讲清楚,他在B站发起了比如“智子”之类的二次元形象, 他做了有声读物,在喜马拉雅做了声乐剧。影视国际化方面,奈飞获得了合约;游戏国际化,日本最好的两个游戏设计者都是《三体》的忠实粉丝。《三体》三本书已经拆成三体世界观,有全球300多位作家在开发三体故事。他同时还在推进版权法的完善。
一个中国人推有全球性的IP是什么感觉?他给公司留下的一句话:给岁月以文明。
林奇不只是一个会做游戏的男同学。
他眼中中国IP与世界性的关系,他生机勃勃的规划,都让我心潮澎湃。我查了一下那天我对他的评语:林奇的野心和思考力的结合。
我和林奇多次一起踢球。他是一个出色的前锋,一个危险的奔跑者,有一种霸气,擅长怒射和巧射。腰一拧,爆发力就出来了。
林奇走的时候39岁。我对39岁最深的记忆,是肖邦39岁走的。就在不久之前,我还在想,很多有才华的人39岁就走了。所以39岁以后的岁月,是偷来的,要珍惜。
所谓平安夜,不过是庆幸生命之火还没有萎去。他却是平安地离开了。
林奇没有偷到岁月的便宜,只留下了很多野心和梦想。在不肯忘记他的人心中,他是一个喜欢奔跑的少年。
我看着他10月答辩时的头像,像一个没有被岁月征服的小年轻。8月份在一个微信小群里,他给我们发了一个手指图,上面写着:“会有很多人因为你的存在而生活的更美好。”
我们已经把那个群名改成:奇奇我们爱你。
《不要回答》收官三体宇宙人文综艺新尝试
日前,由三体版权方三体宇宙联合优酷共同出品的国内首档科幻漫谈节目《不要回答》正式收官。著名导演贾樟柯担任“未来探索科科长”,《三体》作者刘慈欣担任“未来顾问”,在“蓝色空间号”中与徐冰、俞敏洪、王子文、郝蕾、刘擎、薛兆丰、许知远、张双南等众多领域的科学家、人文学者和公众人物共同探讨科技发展与人类文明的亲密关系。
《三体》作为中国科幻的代表作,其魅力不仅来自天马行空的科幻想象力,更来自文中从哲学、社会学、伦理学的视角,描写科学技术对社会制度、人类价值观、未来生活方式等方方面面的影响。这些极具前瞻性的人文内容让《三体》成为一部富含现实意义的科幻作品。
《不要回答》正是对“现实主义碰撞科学幻想”的“三体”精神的综艺形态拓展和延续。据三体宇宙首席执行官赵骥龙介绍,《三体》是一场根植现实,对人类未来进行畅想的伟大思想实验,《不要回答》继承的正是这个基因:在未来之境,论现实之题。它源于三体但不囿于三体,不拘泥于讨论三体里的故事,而是以三体为引,结合科技和人文的视角,把目光投向人类未来的各方各面,将技术发展带来的可能变化呈现在观众面前,激发观众提前进入思考:什么才是我们想要的未来?
作为一档以“三体世界观”为平行宇宙观的节目,《不要回答》通过八期内容,以人文对谈的形式,将“三体”中描述的“人类未来”形成设问,围绕星际移民、大数据爱情、睡眠交易、人工智能陪伴、自动驾驶、饮食改造、虚拟演员、云端永生等诸多社会焦点,对人类的未来生活形态进行探讨。而三体宇宙也希望借助人文对谈节目这种形式,将“三体”中蕴含的丰富人文设想推送到大众面前,引起更加广泛的思考,形成科技和人文相互碰撞的大众思潮。
在三体热和科幻热的市场背景下,节目的未来顾问、《三体》作者刘慈欣老师希望通过节目“与大家交流科技对于生活的影响”。刘慈欣老师认为,如果观众能够通过《不要回答》,对自然、科学、技术等多方面的未知世界感兴趣,也对未来人类通过科技达到的新世界感兴趣,节目就达到了初衷。而在节目中担任未来探索科科长的贾樟柯导演也谈到了对科幻的理解,“曾经的科幻,可能会变成今天的现实,今天的科幻可能会成为未来的现实”。
在这样的创作初衷下,《不要回答》每期节目贾樟柯与2-3位和话题相关的嘉宾展开对现实和未来的探讨。徐冰、俞敏洪、王子文、郝蕾、刘擎、薛兆丰、许知远等公众人物从各自的领域为节目注入鲜活、真实和富有思辨性的内容。同时,中国科学院粒子天体物理重点实验室主任张双南、清华大学基础科学讲席教授刘嘉、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杨殿阁、小冰公司首席执行官李笛等学者和科技界人士的加入,则以他们的知识厚度保证了节目在科学领域的专业性。
可以说,《不要回答》创造出一个开放视野的机会,让观众得以从日常繁琐里停一停,抬头回归思考,思考科技发展的可能前景,和新技术被广泛应用后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
《不要回答》的节目名称,来自《三体》第一部的故事。在人类第一次将讯息传达到宇宙中的另一个文明“三体文明”时,三体监听员给人类的回复却是“不要回答,不要回答,不要回答”。这句话是“三体”中一切故事的起点,凝聚了宇宙社会学中各个文明之间的终极关系。
而在节目中,“不要回答”被引申出更多的含义。贾樟柯表示“我很喜欢‘不要回答’这个名字,它是一种保护,是一种需要慎重的思考”。而刘慈欣则认为,“不要回答不等于不要探索,我们不能被自己的恐惧,阻止我们对未知进行探索”。这些解读不仅代表了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也代表了对自己负责和对他人尊重的人文精神。
之所以选用“不要回答”作为这档科技结合人文的对谈节目的名称,是因为三体宇宙希望将“三体”里众多高势能的意象和概念,结合文化领域的不同分支,形成一系列的人文内容矩阵,把“三体”中能激发大众思考的能量进行最大化。在《三体》中,像“不要回答”这样富含哲思和脍炙人口的概念比比皆是。无论是“降维打击”还是“黑暗森林”,都已成为众多人文学者和企业家用以概括现代社会人类行为的代名词。
《不要回答》的诞生,是三体IP开发的一次破局尝试。《三体》所蕴含的宏大宇宙观和深刻哲思,不仅可以开发出丰盛的内容作品和衍生周边,还可以在价值观和思想性上,拓展出更多的可能性。
三体宇宙对三体IP的开发计划,是基于三体原著和世界观,推出源源不断的影视听、泛文化、互动娱乐和线下体验产品。
在影视听方面,目前三体已推出中文剧集、系列动画、国际剧集、广播剧和有声小说等内容产品,同时系列电影和“三体宇宙剧场”剧集系列也在紧锣密鼓的筹备当中,2022年起预计每年将会有1-2部《三体》内容作品与大家见面。在泛文化方面,除了以《不要回答》为代表的人文综艺,还有《三体艺术插画集》和《三体世界观》等图书出版。互动娱乐方面,三体宇宙也在游戏和VR等领域进行积极的布局。最后线下体验方面,除了在疫情期间依旧获得大众欢迎的“三体时空沉浸展”之外,今年还将推出结合AI和AR技术的线下沉浸式科幻体验《引力之外》。不仅如此,三体在消费领域也与京东、奥利奥、飞亚达等众多品牌联名合作,创造了20亿的消费品市场价值。
《不要回答》是三体宇宙在“三体”泛文化内容开发上踏出的重要一步。未来三体宇宙也将继续在泛文化领域推进和探索,以三体影响力助推创作,通过艺术和音乐等文化形态,为大众创造结合科技和人文的思考空间
相关资讯
一定要回答三体游戏微博招募游戏开发团队及制作人
今日(2月23日),三体游戏微博在线招募游戏开发团队及制作人,同时公布联系邮箱。 一定要回答!!来自三体的呼唤! 在这里我们诚邀全球SLG经验丰富的开发团队及制作人 我们坚信:你就是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