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奇闻(深入藏地)书评
是一本好书,古先生是一个浪漫的理想主义者。
古先生深入藏地,不管对人文还是地理上都是极大的贡献,可惜我是个浅薄的人,书中的许多内容是囫囵吞枣,并不能通晓其内核。尽管如此,这本书还是极大地开拓了我的视野,看到朱巴·基米雅佛母介绍的藏传密宗男女双修、舍尔巴试婚制度、珞巴人的生殖崇拜、康区部落的冤家械斗、藏区的一妻多夫制、雅隆墓葬群的土葬、墓葬和天葬都给我极大的震撼,在祖国广袤的疆土上有如此多斑斓的文化。
书中多处写到藏区百姓开放的性观念,我回望祖国发达的大部分地区百姓,对性教育的遮掩羞耻,顿感荒诞。“你们汉人要求女人是处女,男人却不是处男。”这本书写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所幸随着社会发展愈加开放,值得开心。
只是粗浅地看了一遍,这本书值得看上很多遍,古先生唤起了我对藏地的好奇,也想去秘境探一探。

藏传佛教,双运,唐卡,藏医
密宗,也叫真言宗,分东西密。东密在日本近代已经式微;西密即藏密,主要分红教、花教、黄教、白教。毗卢遮那弘传的是藏传佛教中最古老的派别宁玛派。宁玛派僧人最为重视密法的修炼,而对显学的研究则相对弱化。 密宗三大经典:大日经,苏悉地经,金刚顶经。
藏传佛教包括显宗与密宗二个不可分割的部分,主张显密并重,而且严格遵照先显后密的修行次第。
显宗是应身佛释迦牟尼佛公开主张宣道弘法所讲的种种经典;而密宗是以秘密主金刚手菩萨直接传授的深奥密法,非常重视传承。从皈依、灌顶到金刚上师,都有一套可循的程序,逐步进行修行,以达到即身成佛的最高成就。
藏密密续四部分是:事部部,行部部,瑜伽部,无上瑜伽部。无上瑜伽部为最精华部分,是即身成佛的最高法门。修行者必须经过数十年的苦修,金刚上师才肯传授此法。修成此法便能即身成佛。
在藏传佛教,利他动机和了悟空性是修行的基础。
众生成佛就是要转变六大中识大所含的九识,即有烦恼的九识——眼耳鼻舌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庵摩罗识——成为无漏的智慧。前五识属于感觉;第六识既管思维,也管感觉;第七识为恒审思量,就是不停地起司履作用。它的作用胜过第六识,并联系第八识与前六识;第八识也叫藏识,具有能藏、所藏、执藏三义,以含藏一切诸法种子,为有漏无漏一切有为法的根本。
密宗的根本宗旨:即身成佛。只要能超越粗细极细这三重妄执(超三大阿僧祇劫),不论是多短的时间,都可以成佛。
“无一众生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著而不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华严经》
未得证悟之人在死亡后会根据六痴分别堕入不同的轮回道。这六痴分别是:骄傲,嫉妒,自私,无知,爱恋,憎恶。
希腊犬儒学派,公元前3世纪,以亚历山大港为中心,重视智慧,蔑视物质财富和人生享乐,与沙门思潮,特别是佛教的人生伦理观,有许多相似之处。
西方佛教僧团之友,与1967年由英国人僧迦罗什陀在伦敦创建,是西方近代佛教组织的一个代表。
佛父佛母尊赤身相拥和合的方式,称为双修或者乐空双运。他们的象征意义如同本初佛。佛父象征慈悲,佛母象征智慧。双尊拥抱和合,表现的并不是男女交欢的喜乐,而是指佛以大无畏、大忿怒的气概、凶猛的力量结合摧破的手段战胜魔障时,从内心发出的大乐、空性和不二体验。
密宗乐空双运的传统来源于印度。11世纪的印度大成就者那洛巴在《密宗灌顶论》中说:双运是密法修持的最佳时机,在这一过程中会升起三种意识。第一种是大乐,极度的欢愉;第二种是光明,或极度的明性;第三种是空性,产生无合、无分、无所不在的感觉。利用这三点可达成快速解脱和证悟。
藏族人在很多不同材质上绘制唐卡。最简单的是香巴,即木版印刷的唐卡;其次是彩香巴,即在已经印好蓝图的木板上绘画;然后就是布面水彩,分为彩唐,赤唐(在朱砂底上描金),黑唐(全黑底上描金);除此之外,还有尖唐,用彩色丝线绣在帆布上;最复杂的是国唐,又称丝贴唐卡,以织锦拼贴而成,以珍珠、宝石装饰。
江孜风格唐卡,标志性特征是以红色为主色调。
藏医体系中将疾病分为八类,同时也将药分为八味。人生病时,舌头会发出讯号,说明需要哪一味药。健康人尝起来觉得味道糟糕的天然草药对患了相应病症的人却甘之如饴。
护国龙王寺农历九月初六佛母大孔雀明王法会通启
高邮护国龙王寺谨定于二0一九年农历九月初六日至初九日(阳历10月4日至7日)在万佛殿隆重举行佛母大孔雀明王法会。
此次法会礼请金甯山寺的乘甯法师主法,师童年皈依三宝,宿植德本,以福德因緣,自幼发愿弘法。高中毕业即入佛学院,于新店妙法寺出家。显密双修,专长修持佛母大孔雀明王法、瑜伽焰口施食丶及观音渡亡法丶大蒙山施食丶财宝天王法丶秽迹金刚丶玛哈嘎拉护法丶一发母丶龙王法等多种法門,誓以地藏菩萨本愿为己愿,兴建社头金甯山寺,大兴弘扬佛母大孔雀明王法、药师法、地藏法、观音法,期以法乐普施烦恼众生,利济灾病,令得安乐。
佛母大金曜孔雀明王法门是佛教显密圆融的重要法门之一,大孔雀明王是大日如来的化身,又名佛母护世金刚。释迦牟尼佛往昔曾转世为大孔雀王,因而此经在佛教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地位,大小乘佛教行人皆诵习此经。佛教认为世间一切现象皆是大日如来的显现,因此诵习此经可以沟通人、物之间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人与自心的和谐。
修习大孔雀明王法、诵习孔雀明王经能息灭灾难、增长福慧、众人敬爱、一切调顺,特别是在息灭灾难(如干旱、地震等),及去除疾病方面有大功效。孔雀食毒草而越发美丽,因为孔雀自身具足除毒的功能;世间众生因贪嗔痴三毒而引发的种种灾难疾病,正是可以通过修习大孔雀明王法门(及孔雀明王经)而得到智慧去毒治愈,从而使得人与自心得到和谐。这也凸显了孔雀明王经和孔雀明王法门的殊胜。
一;人人能入孔雀法门,户户定受吉祥福泽。
二;本经功德力用,祈雨止雨,熄灾佑民,破除障难,消除病毒,速疾立验,降服邪魔,灾殃化成吉祥。
三;佛母大孔雀明王菩萨,能赐众福给予众生所求满愿,是大乘佛法行菩萨道殊胜的法门。
四;本经殊胜之处,调和四时,拔济众生苦难修持者,自己及眷属均能得到保护。
五;修佛母大孔雀明王法,可保护地球及山河大地,净化地球,净化人心,为人类带来祥和,使族群获得平安幸福。
相关资讯
《图解无上瑜伽》
在佛教的传播中,双修一直备受争议,认为有背伦理。双修指的是男性与女性躯体亲密结合的佛父佛母双身像,它是金刚乘中最深奥神秘的造像,意在启发智慧和慈悲合一的完美觉悟境界。 双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