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的四个阶段学人、成人、学佛、成佛
前几天我们佛学院同学毕业三十年聚会,轮到我做东道主。有些同学来到东华禅寺后问我说:有的人一生都建不起一座寺庙,你用十年时间就建了一座寺庙,你有什么秘诀?
我说这个秘诀我早就告诉过我的弟子们,以后弟子们给我立墓碑的时候,要把这八个字刻到我的墓碑上,就是
忍辱是一个过程,目的是为了负重、担大任。委曲是为了求得一个圆满的结果。但是,如果你一辈子都在委曲忍辱,那说明你没有学懂佛法,没有超越、解脱、自在。
你们认为我现在成功了吗?人生没有成功,永远都在路上。学习有圆满的一天吗?学海无涯,永远都在路上。做人有圆满的一天吗?人的成长是无限的,做人永远都在路上。做事有圆满的一天吗?做事也永远都在路上。
人永远都在成长的路上,只要你想成长。
人往往都是根据外界的需要而成长:当需要你有知识时,你就在知识方面成长;当需要你有能力时,你就在能力方面成长;当需要你有格局时,你就在格局方面成长;当需要你有慈悲时,你就在慈悲方面成长;当需要你狠时,你也要在狠的方面成长。你们以为修行就是光长养慈悲,不长养狠吗?为什么佛教里有金刚怒目菩萨?
当你做人还没有圆满,人品还没有完善的时候,就不要学佛,要先学做人,人成之后,再学成佛。
修行分学人、成人、学佛、成佛四个阶段。我们现在还没有成人,还在学做人,马上就想学佛、成佛,听起来岂不可笑?
很多人问:我学佛二十年了(或三十年了),怎么都没有感应呢?
你哪里是在学佛,你是在学人啊!学人怎么可能跟佛产生感应呢?你跟我都不能感应,怎么能跟佛感应呢?你跟我都不能沟通,怎么能跟佛沟通呢?
所以我一直在倡导人本佛教,强调“欲修佛道,先行人道,人道修好,佛道自成”“以人为本,借事炼心”。只有以人为本的佛教才会前途无量,佛教的生命才会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大家之所以今天还记得观音菩萨,敬爱观音菩萨,是因为观音菩萨累劫以来一直在为人民服务,所以始终活在人们的心中。
如果你想“不死”,就要为众生服务。可是,今天不少学佛的人一直是在为佛服务,而不是为人服务,这就是颠倒!
佛教也应该是人民的佛教,政治也是人民的政治,商业也是人民的商业,艺术也是人民的艺术,一切的一切都是建立在人民的基础上,都是以人民为本。
如果人都没有搞明白,没有做好,基础都没有打牢,你就想再上一个台阶——成佛,那是自欺欺人。
。人成了,一切都成了。因为佛是觉者,人成了,就觉悟了宇宙的真理,真理掌握在手中,还有什么会干不成功呢?
一是学习,二是服务,三是借事炼心。
世间所有的学问都是“依通”,也就是把知识、信息输入头脑,依靠这些知识、信息而对世间的学问通达明了。出世间所有的学问都是“神通”,当你达到空无、无为时,就会产生神通,不需要借助任何有为的方式。
世间的依通都没有,世间的知识都没有掌握,就想出世间的智慧,可能吗?
把自己变成知识分子,当拥有足够的知识储备,知识带了给你很多了悟,让你有足够的觉醒和明辨,能深刻地自我觉察和观察世界时,
现在你头脑这个数据库里什么知识信息都没有,怎么启发你先天的智慧呢?你手里没有火柴,怎么让木头燃烧呢?
知识就像火柴,能起点燃智慧的作用。先天的智慧我们原本就具足,内在的“木头”堆得满满的,就缺一根火柴把它点燃。
有些修行人头脑空空的,没有任何知识储备,却整天妄想着开智慧,还瞧不起有知识的人。我没有看到学佛的圈子里有多少人开了智慧,多是越学越傻!
现在很多学佛的人,世间法学了一堆,佛法学了一堆,但是互不相干,没有,没有把佛法学活。只有少数人把佛法学活了,了,这说明他原本就是一个能起用的人,学了佛法就启用佛法,学了道法就启用道法。一个通达的人,学什么都能起用。
佛陀来到人间传播佛法,说明了什么?说明佛法和世间法是不相违背的,它们是一不是二。当你学通了世间法,你就通达了佛法。

开示|太虚大师:怎样赴龙华三会
开示|太虚大师:什么是龙华三会
上文已说明什么是龙华三会的意义,现在当更进一步研究怎样能赴龙华三会。由何种原因而达到目的──结三会之果呢?依弥勒上生经和下生经等所说,弥勒佛是本师释迦牟尼佛在此界授记成佛的弟子,他所教化的世界,亦是释迦牟尼佛所化的世界。故现在的人,应当依现在本师释迦牟尼佛的教法而修行,亦如将来世界的众生,依将来世界教主本师弥勒佛的言教而修行一样。
释迦佛曾将其未曾度尽的众生,皆付嘱于当来下生的弥勒佛,故现在的人,凡是在释迦佛法中生关系者,皆已与弥勒佛发生关系,将来龙华三会皆得授记作佛。那么现在在座诸位,皆是在释迦佛法中生关系者,将来皆为弥勒佛所摄受,赴龙华而证果是无疑的了。今日的我们,便是将来龙华三会中的我们,必有同赴龙华三会的一日,也是无疑的了。
但是龙华有三会,到底怎样分判呢?解答这个问题,就在释迦牟尼佛法中发生关系有深浅、大小、胜劣而使然了。其关系深大而胜者,则赴初会;其次则赴二会;其浅小而劣者则赴三会。是则虽说人人皆可赴龙华三会,而胜者精进赴初,劣者懈怠落后,其时间之长短,功果之大小,则不可不区别了。
其在释迦佛法中,由深刻的了解而起坚固的信仰,如大乘起信论说的起大乘正信之心,修大乘六波罗密行,即得大乘菩萨之果。六波罗密即六度,修六度即能对治六弊:布施对治悭法,持戒对治恶业,忍辱对治瞋恚,精进对治懈怠,禅定对治散乱,智慧对治愚痴。无论其为男女、老幼、富贵、贫贱,倘能于释迦佛法中起大乘正信心,修大乘六度行,则此生临终,必得上生兜率内院,亲觐弥勒如来,依教修行;将来亦随弥勒如来下生,闻法起行,而得初会证果。故各位如能发大乘心,修六度行,不但为自己个人离苦得乐,而且为普救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而求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则将来必赴龙华初会,得大胜果。
那末,如何是初会不证果而待二会证的呢?是由于释迦佛法中亦能起决定信心,皈依三宝,虽不发大乘心,修六度行,而因信仰决定,乐善好施,守持三皈五戒,由三皈而对佛教三宝起信仰心,而成为三宝弟子,由遵持五戒成为人类中的有道德者,故虽不能赴胜妙的龙华初会,而于二会亦得闻法修行,超凡入圣。三皈即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五戒即与儒的“五常”相近,如表:
倘祗初会与二会,则普度众生必不广,因初会范围甚小,祗度利根之机;二会范围稍广而非遍;故扩而大之普度一切,则唯龙华第三会了。凡与佛法稍生关系者,如偶起一念善心、欢喜心,或举一手、低一头,乃至于游嬉中无意生关系者,如入寺瞻礼佛像,念一佛,诵半偈,无论其为见闻佛法僧三宝者;甚至或见三宝生不信心、不愿心、轻慢心者,亦由此而和佛法发生关系;若信不信,若敬不敬,凡在释迦佛法中生关系者,皆已为佛所付托与弥勒者;将来皆能赴龙华三会,授记作佛。
上面是指在家佛教徒而说,若出家佛教徒,好的不消说,即如为释迦佛弟子而违背佛法,毁谤佛法,破坏佛法,造种种恶业,祗要将来能闻弥勒佛名,或见三会说法,生一念欢喜心,往昔罪业皆悉冰消,而得证会解脱。是知龙华三会所度众生无量无数。
故现在世间有塑画佛像,流通经典,削发为僧,表现三宝功德于人间,无非想世人见相作福,与佛法发生关系;如草木种子落土必抽芽,佛法的种子落于八识田中,其发芽生长亦正如此。依释迦佛的大悲愿力,凡于佛法中生关系者,皆已付嘱于弥勒佛者,龙华三会皆得度脱。法华经所谓‘或能举一手,或复小低头……若入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此之谓欤?不特此也,小孩于游戏中无意间见三宝形像,印象落于心田,将来因缘成熟,种子皆得发芽生长而开花结果;不过“只争来早与来迟”而已。
这样说明如何赴初会,如何赴二会,如何赴三会的原理,则知现在在座诸位,将来皆是龙华三会中人。现在若发大乘心修六度行,将来即赴初会;纵不能做到六度,即修三皈、五戒、十善的道德,亦得赴二会超凡入圣;即使初会、二会都不赴,则如现在入寺者,甚至或闻一声暮鼓晨钟,印象深印于识田,播下种子,结了因缘,将来皆得于龙华三会,证圣无遗。
但是,虽人人皆得为将来龙华三会之众,而在弥勒佛未下生之前,尚须经历长久的空间和时间,似乎渺茫又渺茫,我们将赖何为依住呢?这有一个最切近的方法,在弥勒上生经说:“若有得闻弥勒菩萨摩诃萨名者,闻已欢喜恭敬礼拜,此人命终,如弹指顷即得往生”。就是现在释迦佛法中闻是菩萨名字,知其在兜率内院说法,发愿身心皈依,为其摄受,则此生临终必得上生内院,见佛听法,是为最切近而现身得着归宿的方法。同时,将来亦得随弥勒佛下生而授记作佛,故上生经又说:“如是等众生,若净诸业行六事法,必定无疑当得生于兜率天上,值遇弥勒,亦随弥勒下阎浮提,第一闻法……于诸佛前授菩提记”。
今日,说明什么是龙华三会,怎样赴龙华三会的方法和捷径。愿大家认识自己是龙华三会中人,宜于释迦佛法中发大心修大行;今生求生兜率内院,将来赶赴龙华初会。
——节录自《怎样赴龙华三会》,民国二十三年一月太虚大师在慈溪金仙寺讲
藏识|“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宋代诗词中的灵隐寺
藏识|“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清代诗歌及文艺(诗词)理论中的灵隐寺
藏识|南宋灵隐寺首任住持端裕禅师的禅法
巡觅|关于在灵隐寺许下的和实现的愿望
学处|极乐世界里的众鸟都说什么法
学处|为什么说五浊恶世难修难证
开示|虚云老和尚:不一定要坐下来闭起眼才算修行
开示|太虚大师:什么是龙华三会
联灯|佛弟子悲心遍及一切众生 为何还会有国家的观念
联灯|佛诞恰逢母亲节 当效释尊报母恩
联灯|为报一切父母恩 佛在忉利天说了这部经
物语|先放腊梅凝瑞雪 次教春色到瑶池
物语|忽然一夜清香发 散作乾坤万里春
物语|绰约新妆玉有辉 素娥千队雪成围
常识|佛弟子在清明这天应注意些什么
赏析|南宋梁楷《出山释迦图》的笔墨与禅意
赏析|青州东魏贴金彩绘石雕右胁侍菩萨像
赏析|(传)南宋李嵩画拄杖罗汉图
阅读|慈悲道场忏法传——梁皇宝忏的由来
视频|此外别无玄妙事 春风一夜长灵芽
视频|几度江南见花朵 只疑枝上雪攒球
修行行善后,如果梦里出现这些境界,可能是你的障碍违缘消除了
我们的恶业没有实相,但也无有穷尽。恶业在身,我们往往不能觉察,甚至自己都不觉得是恶。因此也因为不断造恶,恶果自受,颠倒轮转。《了凡四训》中讲:吾辈身为凡流,过恶猬集,而回思往事,常若不见其有过者,心粗而眼翳也。然人之过恶深重者,亦有效验(表象):皆作孽之相也,苟一类此,即须奋发,舍旧图新,幸勿自误。我们可以看到,过恶深重的人身上大抵都是如此:心神昏塞,精气散乱,烦恼不断,对一些品行高尚的人反而不喜欢,但是却愿意接触一些狐朋狗友,听到一些劝善的感到反感,有时候帮助行善反而遭到别人的质疑埋怨,夜梦颠倒等等,都会在身口意上随时随地就体现出来。这些都是我们因为过恶深重的缘故,所以要发勇猛心羞耻心去改过,不要耽误自己。
发愿改过,明须良朋提醒,幽须鬼丨神证明;一心忏丨悔,昼夜不懈,经一七,二七,以至一月,二月,三月,必有效验。而我们改过有没有效验,有没有变化,里面也提到:或梦幢幡宝盖,种种胜事,皆 过消罪灭 之象也。
从梦中来看的话就是说我们有一些梦就是说明业障开始梦见打扫卫生,洗澡也好,洗衣服也好,打扫房间卫生也好。凡是无论是个人卫生环境卫生只要是打扫卫生洗东西清理脏东西这些统统是业障,就是还有清理脏东西清理垃圾,乃至于呕吐自己梦见这些呕吐,梦见排泄那些脏东西,大小便,或者是梦见自己出臭汗,从身体里面出来一些脏东西。有的人梦见从自己身体里面出来很多小虫子飞走,还有有的人觉得自己身体不舒服,睡梦的时候从身体里抓,抓出来好象一些各种脏东西,一些好象网状的一些像污垢的一些垃圾啊,这些统统都是就是说所以说呢虽然这个梦好像挺不舒服,但是呢从修行人的角度上来说,都是有进步,都是好梦。另外呢比如说梦见水,如果梦见水很清,水又很大,那就更好,或者梦见自己下到水里面,更好,这都是消除都是净除业障的标志。其他还有一些比方说梦见自己从监狱里面逃出来,梦见渡过大河,梦见自己爬山爬到山顶,或者是梦见自己同一个黑人打架,并且还打赢了。或者梦见自己拜Fo梦见自己到庙里面,见到那个香炉在冒烟,然后到香炉那里看,香炉里面还是空的,没有什么东西,这些都是属于业障减轻的征兆。
而且梦境之中没有那些乱梦,梦境之中都不特别昏沉,梦里面都好像比较清清朗朗,那么呢可以讲就是说从梦中的角度来说的话,那么业障清净,从梦境状态来看,算是显现了业障清净相。如果不说一次而是总是这样的话。那么平时呢,平时如果我们觉得身心很粗重,好像人都晕晕乎乎的,也不得劲,然后呢遇到什么事情的时候呢容易慌张,遇到大事情一出来的时候,先就容易惊慌失措。有什么好担心的事情,心里面总是有种不安的感觉。本来现在好好的,他会想,我要是下岗了我怎么办呢,我现在又没有攒很多钱,万一是出了个什么事,我或者要生病了,这可怎么办呢,总是无缘无故地就为今后那些事情担忧。(无事而常烦恼)这个呢,是说明业障比较重。心里面经常容易那个就是说粗重烦恼烦燥那种感觉。
,身体有一种轻快安乐的感觉,就是说走路啊干什么好像身体特别轻利,头脑反应好象也比较灵敏,然后呢那个什么呢就经常身体里面有一种轻安的觉受,就是一种很舒适的感觉,一种快感。舒适的感觉经常从身体里面好像是电流传播一样那种很舒服。这么一种感受经常有,而且呢遇到什么大事情的时候他不会惊慌。人家说泰山崩于目前而不惊,定得住,业障轻的人他就是容易定得住。真正就是什么事情不太好,结果呢他自己好象也不会特别忧虑,不会特别地不安,然后呢就是处于身心的安乐稳定这么一种状态,那么呢就说明这个业障比较轻了,这是我们平时观察时候的一种业障清净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