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新闻 >> 正文

向世界青少年讲好新疆故事

更新时间: 2025-07-14 13:27:26

阅读人数: 765

本文主题: 十大最惊艳的书

版权声明:凡《光明日报》上刊载作品(含标题),未经本报或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篡改或以其它改变或违背作者原意的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光明日报》”。

在第七届中国-亚欧博览会·2022新疆图书展上,全国百余家出版单位的近两万种参展图书吸引着国内外来宾的目光。其中,新疆青少年出版社有限公司(原新疆青少年出版社)的优秀少儿参展图书格外引人注目。

青少年读物出版单位肩负着以书为媒、向世界青少年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使命。近年来,新疆青少年出版社有限公司积极探索,坚持内容为王,深度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讲述新疆题材故事,打造出一批内容精彩、形式生动的原创童书出版物,深受青少年儿童和成年读者的欢迎,推动新疆本土青少出版“走出去”。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成立于1956年,作为中国唯一的多语言少儿出版社,该社以汉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出版图书为主,是一家集编、印、发为一体的综合性出版社。在本届亚博会图书展上,新疆青少年出版社有限公司共带来700多种2000余册参展图书,其中既有原创的中国传统文化题材、新疆题材的图书,也有引进版权的优秀图书,其中90%以上都是少儿读物。

在博览会7号馆新疆青少年出版社有限公司的展位前,一系列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讲述中国故事的原创童书让参观者爱不释手——体现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匠心之作“国粹戏剧图画书”系列、集厚重历史和传奇演绎为一体的“中华匠人精神传奇故事”图画书系列、“小神兽·中国原创幻想故事”图画书系列……这些童书构思新奇、印刷精美、色彩鲜艳,带来强烈视觉冲击的同时,又蕴含着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韵味,让中外与会者不由驻足翻看。

努力讲好新疆故事,让全国、全世界读者了解大美新疆,也是新疆青少年出版社有限公司一直努力的方向。展会上,一系列原创“新疆主题”童书让人大饱眼福——《丝路寻蝶》展示了一个多彩、丰裕、绚丽的新疆;《坐着高铁去新疆》集科普、艺术、趣味为一体,从孩子的视角观察中国的发展,了解中国的高铁技术;图画书《图瓦人的木房子》《小毛驴皮埃尔去喀什》等则引导少年儿童亲近自然、亲近万物、亲近新疆这片热土……一位妈妈翻看着这些图书,激动地说:“作为一个新疆人,我早就想找一些这样的书给我的孩子看,让他了解自己成长的地方,这下终于被我找到了!”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徐江对记者说:“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我们针对自身的优势特点,以全球市场为背景来重新定位,加强与国际出版同仁和版权代理商的合作,推动原创精品走向海外,先后有60多种图书版权输出到多个国家。”其中,与巴基斯坦巴中环球出版社达成29种图书的版权输出协议,与德国FCDB中德教育合作促进公司达成9种图书的输出协议,与德国丁香出版社达成两种图书的输出协议,与土耳其两家出版社达成7本(种)书的输出协议。这些图书都已实现在相关国家的落地出版,并深受当地读者喜爱。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有限公司“走出去”的前提条件和有力支撑,正是源于其自身高质量、高品质的出版物。例如《丝路寻蝶》是该社2018年出版的一本将科普与艺术巧妙融合的新疆题材原创绘本,该书首次将国外绘本创作者请进来,在新疆实地采风、创作,并同步在国内外出版。艺术家笔下热烈奔放的色彩、灵动的线条,让中外读者赞叹不已。该书陆续获“2019·年度影响力绘本”奖、2019年中国最美旅游图书设计奖、2020年第六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图书类)金奖等。

此外,“小神兽·中国原创幻想故事”系列图画书入选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德黑兰国际书展中国原创插画展等,该系列图书将哲学、美学、心理学融入奇幻故事,无论插画还是内容都是精品童书中的典范。“故事中国”图画书系列将风韵独特的中国传统美术与经久流传的中国民间故事相融合,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迷人魅力,荣获文旅部“最佳动漫出版物奖”、中国版协“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多项大奖。绘本《我有友情要出租》则是一本跨越国界、被国际同仁认可的高品质图书,自2013年出版以来销量已突破200万册,是中国绘本史上首本破百万的原创绘本,被翻译到阿联酋、埃及、泰国、越南等国,向全世界儿童传达着真善美的情感和友情的可贵。

借丝路东风 深挖新疆故事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有限公司还不断探索并发现文化“走出去”之路上的更多可能性,借地缘优势,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作为“走出去”的重点,深挖“一带一路”客户资源,陆续实现了对巴基斯坦、泰国、越南、阿联酋、埃及、土耳其等沿线国家的首次出版输出。据悉,在本届博览会上,新疆青少年出版社有限公司将与巴基斯坦等国出版机构继续签订多本图书的版权输出协议。

童书版权输出作为新疆本土青少读物出版“走出去”的积极践行,宣传展示中国形象,讲好用好中国故事,帮助世界了解真实、立体、全面的当代中国。近年来,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外部环境的影响,版权输出面临许多不确定因素。但新疆青少年出版社有限公司仍积极参加各大国际书展和国际版权在线交易平台,连续三年参加博洛尼亚童书展线上书展、阿布扎比书展和法兰克福书展等,通过上传新书信息和书目,向更多海外出版商展示最新图书产品,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

“我们一向致力于深挖新疆民间故事、历史、文化和文学来出版优秀图书。”徐江说:“一直以来都在利用新疆的文化多样性、开放和人才,在国内外拓展出一方新的市场,迎接挑战和机遇。”“这里是新疆”系列是今年新出版的系列绘本,该系列中的《“地下长城”坎儿井》通过色彩丰富的画面和通俗易懂的故事,介绍了新疆特有的水利工程坎儿井,出版没多久就已入选很多重要书目并获得奖项,还与巴基斯坦一家出版社达成版权协议。该系列的另一本《我还想去博物馆》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新疆博物馆里的神奇故事——小主人公骑马漫步古代高昌城,在热闹的集市购物,与壁画飞天共舞,欣赏“五星出东方”织锦的绚烂,见识古人的衣食住行,唐朝时期新疆地区的民俗、乐舞、饮食、服装、风物等跃然纸上。这些新疆题材童书,都以少年儿童容易阅读的绘本形式,从不同角度展示着立体、真实、美丽、可爱的新疆。

(本报乌鲁木齐9月21日电 本报记者 刘欣伟 李慧)

向世界青少年讲好新疆故事

美到炸裂!中国最美的颜色,都在这本书里,太绝了

很长一段时间里,不少人的答案是大红配大绿。

但实际上,古人的审美是很高级的。

在中国古代典籍里,有很多美丽的颜色词,像,是诗人站在傍晚的山前看到的颜色;像,在大海的天空下的霞光的红色。

所谓中国传统色,是中国人定义颜色的方式。而这又是现代教育缺失的一环。

痴迷于色彩的文化学者郭浩和故宫文创设计师李健明,耗时数年,翻阅400部与色彩相关的文献典籍,从几十万件故宫文物中,选取最应时节的96件文物,考据出来自故宫384种中国传统色,编著成《中国传统色:故宫里的色彩美学》

本套书出版以来,引领了中国传统审美的风潮,填补了中国传统色彩领域的研究空白。

而这一次,作者郭浩从祖国的大好河山出发,收录了100幅拍摄自中国各地的高清影像,山川风光与传统颜色一一对应,著成《中国传统色:国色山河》。

书中的影像跨越东西南北,将极雅致与极壮阔、日常生活与绝境冒险、文明造物与自然伟力一一囊括。

洛阳的欧碧色牡丹,乌镇的蓝染布坊,故宫的牙绯宫墙,国家博物馆的秘色瓷器,青藏高原的芸黄草甸,新疆喀什的柔蓝湖水,东海海水的万顷翠涛……

让我们直观感受到中华大地的广博空间,以及其间丰富的颜色所带来的震撼与惊艳。

,浸润流淌在中华大地上与中华文明之中的传统色,或许是我们再发现中国之美的崭新路径。

(文末有赠书福利哦,别错过~)

中国有着960万平方公里的疆土,长江黄河,奔流不息,三山五岳,巍峨挺立。

因为有着不同的经历,看到不同的风景,每个人眼里的城市,都有着

比如北京的故宫红、西安的不夜城的唐朝红,青海的油菜黄……

如果我们生活的城市,用一种颜色来形容,你会选择什么颜色呢?

国色山河》这本书中,色彩经由今之山河的比照,一一复现在书页上。

北京的故宫色彩体系,最明亮的就是黄琉璃瓦和红墙的大面积视觉效果。

“黄河琉璃”出自明代诗人纪坤的《渡黄河作》:

在浙江舟山等沿海地区的海上霞光,似白而微红,轻盈雅丽。

“局官呈进夏前罗,雨霁轻霞漾海波”。

乾隆帝写过一首诗,描述自己秋天打猎入木兰围场时看到的绚烂秋色:

“两峰排闼相辟阖,万林开画纷黄丹。

是术士用铅、硫黄、硝石等合炼而成,所以也叫铅丹。

黄丹的颜色是像初升太阳一样的赤黄。

而新疆薄紫色的天色与远山色,则是深沉温和的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黄昏的时刻,诗人观察到山间烟雾与夕阳落照的交织,薄薄的一层紫雾罩住了暮山。

你的城市又有哪些中国传统色呢?

祖国的大好山河承载了怎样的国色?

作者郭浩,曾参观过东京台场的中小学,发现走廊里墙壁大块的涂色是日本的传统色。

学校还把每一种日本传统色的典故都写出来,而这条走廊,是中小学每天上下课必经的走廊。

在耳濡目染中,让学生们认识日本传统色。

“我特别希望我们的中小学生,像日本的中小学生一样,能够很容易地接触到中国的传统色彩。

整理传统色的工作持续了很久,作为一个活着的传统文化能传承下去。中国人的颜色不仅浪漫、用词好听,还有独特的意境。”

山水自然的观照,内化为文明,终而形成美而生动的色彩文化——国色映现了山河,山河亦承载了国色。

从临海的舟山的橘粉色的海上霞光,到新疆昭苏垂云与山、与草原相接呈现的蓝紫色过度;从烟台万鸟岛的翠色海浪,到写不尽温柔的清透西湖……

空间与色彩的结合被以极致的美呈现

天界山天际朦胧而似白微黄,这种微妙的色彩叫作

黄白游,讲的是颜色,似乎又不是颜色,这正是中国传统色的微妙之处。

颜色可以来自天地万物的具象,也可以来自人类心灵的意象。

写《牡丹亭》的明代文人汤显祖,文采斐然,章句拔群,然而仕途不顺。

友人吴序劝汤显祖到徽州去晋见退休在家的宰相老师许国,汤显祖却写了一首《有友人怜予乏劝为黄山白岳之游》:

汤显祖之后,我们不但把黄白游看作黄、白中间的颜色,还看成我们挥之不去的神仙梦、富贵梦。

登顶泰山时天色蓝中透白,可称作

是一种礼制服饰,承袭了皮革的原始颜色,也是内蒙古的牧群的色彩。

,是高原上厚重又浓烈的土地色彩。

中华大地的广博壮阔与传统色彩的丰富绮丽,相得益彰。

山河赋予我们对色彩、对美、对文明的感知,颜色与文明又勾勒出山河的形貌,立足在这片山河,感知传承千载的文明,心中已然激荡。

用这种贴近生活和风景的方式,文化才能得以传承,而不仅仅是古籍里的名字。

全新精装大开本 + 满满国潮设计感

这本书是《中国传统色》的一次全新升级,那么,这次的精装典藏版,有哪些亮点呢?

100张来自全国各地拍摄的精美的中国影像照片通过大自然里原本存在的色彩叠搭,邀大家共同见证中国人文地理的生机与美丽。

此外,新的精装典藏版,在装帧上也做出了令人眼前一亮的改变。

新版采用精美函套搭配书匣式方脊的方式,再加上大面积的烫金、印金,整体看起来既典雅,又有着十足的国潮创新设计感。

装大开本,采取典雅装帧,精美函套搭配书匣式方脊精装图书,可180度平摊。

满满国潮设计感,典藏礼赠两相宜。从内到外,给人以无比赏心悦目的阅读体验。

这些散轶在诗词文章中的辞藻,不曾被系统梳理的山河国色,才是独属于我们的色彩想象与文化浪漫。

中国传统色从自然中寻找色彩的气韵,摘取了山川日月、草木鱼虫的精魂。这正是中国传统色彩与写实的西方色彩的不同,我们的美学理念更意在自然造物的气息与意境,

让我们从色彩出发,跟着《中国传统色:跨越东西南北,在色彩中,发现一个不一样的大美中国吧。

以国色映现山河,以山河承载国色

《中国传统色:故宫里色彩美学》

“什么颜色最能代表你所在的城市?”

阿信将在评论区随机楸一位幸运读者

赠出《中国传统色:国色山河》一本

惊艳!清华立体通知书

清华大学是莘莘学子们向往的高校,大学录取季,就连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都展现出了高大上的惊艳:手工立体制作!

还记得去年红遍大江南北的清华大学立体二校门录取通知书吗?今年,清华立体录取通知书又来了!

整装待发!清华立体录取通知书惊艳亮相

今天早上,清华大学发布官宣:经过局部细节优化,2019年的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已经整装待发!

校方介绍称,这是一份手工定制、独一无二的录取通知书!

清华“二校门”如何“跑”到了通知书上?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清华有座标志性建筑——“二校门”,非常有名↓↓↓

据清华大学招生办官微介绍,清华大学标志性建筑“二校门”始建于1909年。它见证了清华大学的百年传奇。这座通知书上的“二校门”,既传递着历史的端庄与厚重,也承载着新时代的另一番意味:灵感与智慧、青春与未来。

那么,这座“二校门”是如何“跑”到了录取通知书上?

激光雕刻工艺,30多件纸艺部件,上百个拼插结构,同学们在特殊纸材上妙手生花,一座独具科技感的微型“二校门”,在你打开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跃然纸上。

设计研发历时半年!网友热议:羡慕嫉妒

去年,当新版录取通知书出炉之时,清华大学官微曾表示,参与录取通知书工艺设计团队的管玉磊是清华美院2018届硕士毕业生。

管玉磊表示,设计研发历时半年,实验了上百次。

看到这样的录取通知书,网友也开始羡慕了

@smthTimely : 有转发抽图中录取通知书的活动吗?

@一只奔跑的兔zi:高颜值录取通知书

@榅见霁-:可以邮一份给我吗谢谢

@你是我的小光明M:我选择你了,你不选我

@baby141419:哇啊啊啊好羡慕啊啊

@007宁静的夏天:我也想要一个这样的通知书

@木樨不想打开PS:录取通知书接受以旧换新吗?羡慕…

你想要一份这样的录取通知书吗?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