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丁丁、杨笑一解读“细思极恐”的迷你奇幻惊悚剧如何打造
有个问题,相信一直萦绕在很多影迷的心中,尤其是对那些平时喜欢看恐怖片的观众。为什么中国就拍不出像样的恐怖电影呢?难道是我们缺少吸引人的奇闻异事,怪谈志异?不,可能是我们缺少用心的人。
一共12集,每集8分钟的国产小成本迷你短剧《不思异:电台》最近成为了剧迷们的新宠。有人将其称为“国产恐怖片中的新星”,这是特别高的评价,区别于国产剧一般的套路,这部剧的制作形式应该说更趋近于国外的形式。12集每集一个故事,时长5到8分钟左右。
剧中深入生活又让人细思极恐的设定,反转再反转的剧情,各种脑洞大开的高概念,让这部剧迅速在B站等平台传播开来,豆瓣7.5,经受住了口碑考验。
幕后学院作为影视制作知识共享平台,致力于为大家提供干货内容,我们昨天有幸邀请到《不思异:电台》的导演欧丁丁、编剧杨笑一作为嘉宾,从《不思异:电台》入手,深度剖析了“高概念”迷你奇幻惊悚剧如何打造这一命题。
欧丁丁,青年导演,擅长制作悬疑影片。代表作《不思异:辞典》《不思异:电台》;央视综艺《叮咯咙咚呛》。
杨笑一,青年编剧、撰稿人。《不思异:辞典》《不思异:电台》编剧。
12集的小故事当中包含了导演、编剧对社会、人性、以及时间、空间的思考,他们以恐怖短片的形式将故事呈现出来,精悍、准确、直接。
整部《不思异:电台》也不仅仅满足于流于表面的一惊一乍,而是试图用更有层次感的故事抓住观众,积极地做到让人细思极恐。
什么叫高概念?就是令人眼前一亮的创意。
《不思异:电台》每一集都是一个独立的故事,每个故事又都配着一个独立的概念,因此都符合“高概念”这个类型。
从《只能活一个》、《爸爸去哪了》到《美杜莎病毒》、《寻隐者不遇》,都能够看出其中鲜明的创意点与创新点。
导演欧丁丁喜欢看奇幻惊悚片,因此2015年便产生了拍摄“不思异”的想法。出品人邱其虎、监制袁哲之前的作品偏向科幻、惊悚,也带有很强的悬疑色彩。
当欧丁丁导演2017年拿着“不思异”的雏形找到他们时,双方便一拍即合,很快在创作理念上磨合,从“高概念”的方向去理解项目。由此,拍摄出了《不思异:辞典》《不思异:电台》两部作品。
欧丁丁强调,当下“国恐”电影并非是当下电影创作的雷区,用心创作作品的团队还有很多,“不思异”系列仅仅是对国产类型剧的丰富,未来国产惊悚剧会越来越内容垂直化,从而达到新的繁荣。
杨笑一认为,在创作过程中每一位创作者都是一名观众,要拍观众喜欢看的故事,创作者自身都不喜欢这个故事,也就没有拍出来的意义。
“不思异”系列用低成本创作出了高水平的作品,欧丁丁强调,主创团队是用低成本的创作方法进行制作,并非因低成本才促成“脑洞创意+强力反转”的成功因素。
杨笑一表示,低成本这一现状更多的是一种限制,只是促成了低成本的创作方式,它更像是一个筛子,把不符合成本要求东西过滤出去。
就像一句俗语“我们不能选择我们的出身,不能选择我们成长的环境,但是我们可以选择我们成为一个怎么样的人”。在低成本下努力做出完成度更高的影片,开始出最美的花。
欧丁丁认为这也需要在故事创作中随时进行成本的控制。例如《美杜莎病毒》,起初想做出世界毁灭的效果,但因成本的限制,就选择了更简单的方式去制作。成本只是限制了画面或场景,对主创的故事创作没有影响。
“不思异”系列仍在探索迷你短剧的未来方向,欧丁丁讲到,好的内容才是创作者成功的关键因素。
迷你短剧这一名词的出现,也为之前的一些较短的影视作品找到了归宿,因此未来的迷你短剧会有很光明的发展方向,也会促使更多的有好内容的创作者涌现。
创作团队在影片拍摄前就明确了“不思异”的自身定位:低成本的脑洞创意反转迷你剧。融合“脑洞大开”的创作方式,结合自身生活经验,从而拍摄出了“不思异”系列作品。
在观众的评论中,“细思极恐”“心理惊悚”这两个词出现频率最多,观众们对每一个细节也都有自己的解读。
编剧杨笑一认为,最初的创作方式有两点,一是我们想要什么,这是基于我们的欲望来产生的;另外一个是我们怕什么,这是基于我们的恐惧产生的。《人生修改器》就是对于学生时代欲望的一种外化表现。
拿捏观众的心理感受,就像是一种创作者和观众之间博弈,编剧杨笑一如是说。创作者需要提前预知到观众的在观影的不同片段的心理感受,从而创作出观众预料之外的强情节作品。
影史上有很多强情节作品结局反转很出彩,但前面的过程完全在为反转服务,导致前半部分乏善可陈。“不思异”的创作理念则相反——过程比结局更重要。
欧丁丁强调,“不思异”与其他奇幻、惊悚类型剧一样,都有各自的特点,“不思异”将12集串联起来进行创作仅仅是一种尝试,其实在创作奇幻、惊悚类型剧的每个团队都有自己的创作想法,只要坚持坚持自己的一个风格,就一定可以做出不一样的奇幻、惊悚剧。
另外,欧丁丁也表示“不思异”的每个小故事都有自己的电影、电视剧剧本,用丰满的人物及故事一步步压缩到如今的时长呈现给观众,因此观众会发现影片人物及故事其自身的弹性及延展性很强。
《不思异:电台》相比于前作《不思异:辞典》的惊悚反转更加深研故事内核和基调,时长也由3分钟变成8分钟,也把更多的空间留白给观众去体会和理解。
欧丁丁希望能够让观众在3分钟和8分钟的短片中看到更加庞大和宏观的感受,所以“不思异”的创作方法都是先从大的去创作,然后再往回收。就像上文所说,《只能活一个》与《夜半迷离曲》都有各自的电影剧本。
杨笑一感觉3分钟到8分钟,像是脑筋急转弯和短篇小说的区别,更加强调丰满立体的人物与故事性。能吸引大家看3分钟的故事,不一定能适用于8分钟的影像。所以在8分钟的时候,“不思异”更注重过程上的反转,能解读的空间及故事的丰富程度也不同量级。
很多影片的创新都起源于最初的“套路”,所以杨笑一讲到,创新一方面要了解“套路”。故事有限,但讲述故事的角度可以五花八门。另外一方面,则是可以通过时代来做出区分。
因此,《美杜莎病毒》与《寻隐者不遇》则展现了两种不同时代的创新点。当时代在不断进步的时候,我们的理解与认知也会不断发生变化。
《寻隐者不遇》对《烂柯人传说》进行全新演绎,通过樵夫多次上山砍柴,入石室不得见主人,营造惊悚的氛围,再因樵夫在石室一觉醒来,发现时间已过千年,让观众产生不同解读,都是一种时代性的外化表现。
在这个文艺作品题材和形式大于内容的年代,以创意取胜的奇幻惊悚剧,更值得被推崇。借由网络平台的发展,国内各种类型剧渐次崛起并壮大。尚处于开创阶段的奇幻惊悚剧“不思异”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或也可以凭借其灵活的故事形式,引领类型剧新的风潮。

奇幻冒险《柯娜:精神之桥》概念图黑暗感营造反差萌
奇幻新作《柯娜:精神之桥》开发商的Micheal Grier(CCO/首席创意官)和他的弟弟Josh Grier(COO/首席运营官)日前接受了“未来游戏节”的采访,透露了游戏许多细节,并放出了部分游戏概念图,一起看看吧。
作为一位灵魂向导,柯娜会去定期解救那些被困的灵魂,她路途上需要赢下战斗、解决谜题、在环境中寻找线索,最终了解那些灵魂的过去,从而帮助他们。玩家也需要扩大柯娜的小精灵“Rot”的队伍,他们越多,你就越强大。类似于任天堂的《皮克敏》,它们会帮你携带物品或是解锁更大的能力。
Grier兄弟还强调游戏内会包含很多黑暗主题的故事线,他们直接引用了之前游戏开场动画的一个片段,柯娜当时在通过冥想来和一个看似不详的幽灵战斗。
不过介于游戏整体画风非常舒适,这样可以营造黑暗感有时会体现出一些“反差萌”。而日本很多动漫和游戏就经常使用这种描述方式。本作预计将登陆PC(Epic)/PS4/PS5平台,敬请期待。
他凭什么执导真人版「狮子王」(内有海量《奇幻森林》概念设计稿)|设计推荐
▲本文转自FZDfilms朱峰视觉
(公众号:FZDfilms0801)
迪士尼新版《狮子王》预告的热度已经持续一段时间了,但粉丝们的激动心情依旧不能退却,恨不得能马上买票去影院吸“猫”。
94年上映的动画《狮子王》,被认为是迪士尼动画电影以及整个动画电影史的顶峰之一。
这几年,迪士尼陆续翻拍很多经典动画真人版,《狮子王》自然不能少,还特别请来了导演乔恩·费儒(Jon Favreau)。
那么导演费儒凭什么执导新版《狮子王》呢,电影《奇幻森林》了解一下!
电影《奇幻森林》是导演乔恩·费儒的上一部电影作品,同样也可以称为经典之作,2016年上映以来,无论是观众还是媒体给出的评价一直非常高。
故事讲述了一个由狼群养大的人类男孩遇到各种动物的森林冒险故事,视觉效果十分逼真,几近完美。
本片更是凭借出色的视觉呈现获得了第89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视觉效果。
而《奇幻森林》实拍的想法就是来自导演乔恩·费儒!
影片使用了为电影《阿凡达》所开发的虚拟摄影技术,而且因为影片中涉及大量动物,要求更加细致。
来自视觉效果工作室MPC为影片完成了角色设计和动画之外的所有特效,国王路易和其他灵长类动物的动画由Weta Digital完成。
许多有才华的概念艺术家、插画家和雕塑家也帮助将导演的想法变成现实。
他们创作了数百幅意在唤起人们对《奇幻森林》的真实世界的设计和绘画。
在如此依赖CG的电影中,前期概念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就让我们看一组影片最终呈现与前期概念设计对比感受一下。两个字——完美!
还有更多《奇幻森林》令人惊叹的概念设计稿哦。
相关资讯
从拍摄到出品,青岛东方影都不断解锁新身份,半岛记者探班《全世界都在等你们分手》
更值得关注的是,青岛东方影都不仅是该剧拍摄地还是联合出品方!这是继去年剧集《人设》之后的又一力作,也意味着青岛东方影都具备了完善的承制能力,在剧组合作方面走出了一条新路。 在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