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文脉激起新浪潮
▲5月23日,学生在文博会上观看机器人表演英歌舞。
新华社深圳5月24日电(记者周科 孙飞 白瑜)五月的鹏城,阳光愈发炽热,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于5月22日至26日在深圳举办。一件件文艺精品集中亮相、一个个创新成果闪亮发布,一场场推介订货密集上演,引领文化产业发展风向。记者在这个被誉为“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的文博会上感受到,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方兴未艾,千年文脉在时光的流转中掀起一股澎湃的创新浪潮,蕴藏着勃勃生机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
数字创意、微短剧、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本届文博会以“创新引领潮流 创意点亮生活”为主题,吸引超过12万件文化产品、4000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参展,“科技+文化”持续创新呈现,催生文化新业态、产业新模式、消费新体验,折射了文化产业的加速升级。
在文博会推出的永乐宫游玩之旅中,记者头戴VR眼镜,可以看到三清殿的琉璃正脊、纯阳殿的青绿山水画卷,感受“人在画中行,景随步履生”的诗意境界。
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正推动文化体验从传统的“静态观赏”向“沉浸互动”转变,使文化成为可感知、可参与、可创造的鲜活存在。同时,科技对文化产业的推动力,已从最初的工具辅助转变为叙事结构与传播方式的核心驱动。
在文博会13号馆,数字华夏(深圳)科技有限公司的人形机器人“夏澜S01”与现场观众频繁互动。现场该公司工作人员介绍,该款人形机器人头部有29个电机,可以做到7个种类22种表情,孕育广阔发展空间。
记者了解到,文博会的专业馆已从最初的5个展馆扩展为21个展区,形成功能更加精细、内容更加丰富的展示体系,涵盖非遗工艺、文旅消费、电竞游戏、文创设计、潮玩文化等多个领域。“自2004年创办以来,文博会从展区结构、展示内容到核心定位的演变,见证了中国文化产业从‘有形产品’向‘多元生态’的升级。”文博会组委会办公室主任刘蕾说。
文化市集、文创专区、热销商品榜……本届文博会上,文化消费新场景热潮涌动,展会流量正变为经济增量。
孵化和运营“奶龙”等原创型IP的第七印象相关负责人说,今年文博会上公司全球首发了奶龙AI玩伴机器人,通过陪聊、陪学、助学、游戏、创编故事等智慧功能,全方位复刻奶龙角色,让小朋友们喜闻乐见的奶龙变成现实中的朋友,“去年奶龙等IP授权、内容发行、产品等业务收益超8000万元,近期我们正在推进内容产品出海”。
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有限公司总经理方石玉表示,文博会的展区设有发布专区,开幕首日在展位首发的新品就有80多项,既有初创企业,也有大型体育赛事的特许商品等。
本届文博会特别策划了22项促交易措施,实现交易环节的全面扩容、全链赋能。如“文博会消费季”将联合淘宝、京东、腾讯等平台,为参展商提供全域流量支持和出海服务;打通“展前配对—展中直购—展后云洽”全周期供采对接服务链等。
文化消费的持续创新,赋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文博会累计总成交额超3万亿元,服务文化产业企业机构超4.5万个,交易展示海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展品超200万种。
年年“景”相似,岁岁“质”不同。文博会的一年一岁壮大,是文化产业发展成果的交融,更是传统文化在时代发展中的传承、创新、融合。文化之力既赋能当下,更蓄势未来。
本届文博会上,传统文化元素随处可见,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如河北展区的“幸福任意门”互动装置,以中国人“串门”文化为灵感,将燕赵大地的千年文脉与山河盛景以奇幻方式呈现,观众只需轻触控制面板,就能开启穿越燕赵知名文化场景的奇妙之旅。而AI动态复原《正定胜迹图》,通过“藁城宫灯”为介质的雷达探照漫游技术,让长乐门列阵练兵、阳和楼元曲诗会等场景活灵活现,使观众沉浸式感受千年古城魅力。
作为我国目前唯一的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文博会已从最初的4.5万平方米扩展至如今的16万平方米,参展企业数量也从700多家增至6280家,每年的展览推动了全国文化产业的整合和升级,不断擦亮“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的金字招牌。
“这不仅是一个汇聚文化与创新的平台,更是中国文化产业从自我觉醒到体系成熟的缩影。”刘蕾说,文博会是文化的盛会,也是一个文化产业发展的“风向标”,它以文化为根、科技为翼,为文化产业蓄势未来,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强国际文化交流合作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奥运更开放团结向未来
26日晚,“浪漫之都”巴黎首次将现代奥运会开幕式从体育场搬到开放城市空间,在雨中的塞纳河上,复活了百年前海明威笔下“流动的盛宴”,为奥运史增添一页异彩。
在“奥运更开放”的口号下,以塞纳河为舞台,以巴黎城为背景,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代表们与30多万名现场观众、亿万全球观众,共同开启了本届奥运会的奇幻之旅。
当巴黎奥运圣火在杜乐丽花园熊熊燃烧,奥运会百年后重回“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的故乡。开放办赛突破界限,让更多人参与赛会、感受奥林匹克荣光;践行“可持续”理念,众多巴黎地标性建筑与赛事完美结合;继续增加时尚新兴项目,霹雳舞成为奥运“新兵”。更开放更包容,奥林匹克运动顺应时代之势,创新突破,主动求变。
在接下来的16天里,全球205个代表团和以个人身份参赛的运动员们将同台竞技,共同挑战更快、更高、更强的人类极限。梦想成真时的振臂高呼,拼尽全力后的不留遗憾,那些让人热血沸腾、热泪盈眶的瞬间,总能激发个体共情共鸣,也折射着人类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披荆斩棘的坚韧勇毅。
和平与发展是人类社会和奥林匹克的永恒追求。130年前,顾拜旦在巴黎复兴奥林匹克运动,希望以此促进各国间和平交流。几天之前,“奥林匹克休战墙”在巴黎奥运村揭幕,数百名运动员代表向世界发出“给和平一个机会”的呼吁。在全球震荡加剧、区域冲突不断之际,五环旗下的团聚弥足珍贵,也带来又一次呼吁对话、推动和平的契机。
奥运赛场上,对手既全力拼搏,也相互拥抱。难民代表团将第三次踏上奥运赛场,他们揭示了战争和冲突带来的巨大创伤,也提醒着国际社会团结起来,让哨声取代枪声,让握手感化对手,让公平竞争替代流血冲突,让体育架起人类通往美好未来的桥梁。
作为全人类共同的语言,体育超越国别、种族和文化差异。在奥运赛场上,最动人的历来不是金牌,平昌冬奥会开幕式上朝韩联合入场,北京冬奥会上中美冰壶队“徽章互动”,东京奥运会上张雨霏给抗癌复出的对手池江璃花子一个温暖的拥抱……这是体育团结一切的力量,也是各国人文交流、民心相通的见证。
在巴黎,运动健儿们将把“更团结”进一步刻入奥林匹克基因。三年前写入奥林匹克格言的“更团结”,不仅成为在疫情肆虐时共克时艰的一束光,更有着让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共创未来的时代意义。
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继北京冬奥会之后,巴黎奥运会再次为两国人文交流搭建桥梁。作为东西方文明的重要代表,中法两国是奥林匹克理想的坚定追随者和践行者,从北京到巴黎,从“一起向未来”到“奥运更开放”,两届奥运都向世界传递了共创、共有、共享的相同理念。
此次奥运会中国派出400多名运动员,参加30个大项236个小项的比赛,是赴境外参赛小项数最多的一届奥运会。平均年龄只有25岁的中国健儿们,超半数是首次参加奥运会,他们将在巴黎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生动展现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精神风貌。他们也将与世界青年一道,在赛场内外挥洒汗水,释放激情,缔结友谊,为风华正茂的青春,为繁荣美好的未来。
五环旗帜,百年回归。向着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期待巴黎奥运会奉献一场体育盛宴,开启一个新的纪元。
“中国杯”的八年奇幻漂流
“公益比赛,商业运作”——中国杯帆船赛不卖门票,组织者相信来自民间的资本会让比赛更有生命力。10月末,今年中国杯帆船赛进入第8届,来自32个国家和地区的108支国内外船队参加了激烈的海上角逐,赛事规模再次刷新了亚洲大帆船赛事的历史,现场观众也达到5万人。
“公益比赛,商业运作”——中国杯帆船赛不卖门票,组织者相信来自民间的资本会让比赛更有生命力。10月末,今年中国杯帆船赛进入第8届,来自32个国家和地区的108支国内外船队参加了激烈的海上角逐,赛事规模再次刷新了亚洲大帆船赛事的历史,现场观众也达到5万人。
2007年首届中国杯在深圳大鹏湾扬帆。在“官方搭台,民间唱戏”的形式下,中国杯帆船赛组委会副秘书长、深圳市纵横四海航海赛事管理有限公司CEO钟勇成为赛事的实际操盘者。已经度过七年之痒的中国杯,今年在运作上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商业思维,使其成本与收入基本持平。对于国内的大型帆船赛事而言,何种盈利模式才真正行之有效?
8年前,包括500彩票网CEO罗昭行在内的5个投资者,预备了3亿元操办中国杯。首届中国杯投入了5000万元,包括用于购买10艘博纳多FIRST40.7帆船的2000万元费用。2008年第二届中国杯,投资超过1亿元,包括购买20艘博纳多FIRST40.7帆船的6000万,和4000万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赛事运营费用。
在非赛事期间,帆船的培训和体验项目除了有推广帆船运动的目的,也是营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杯帆船赛COO晓昱说,今年初定下“一起扬帆”的营销主题时,就相应推出了一系列的培训课程,包括针对企业策划、团队拓展、个人体验,以及青少年夏令营等项目。这些培训课程价格不菲,以夏令营为例,5天的学费为14800元,今年共有60人报名参加。
去年中国杯结束后,组织者又萌生了做赛事衍生商品的想法。今年帆船赛赛场周边设立了与比赛相关的产品专卖店,售卖的商品包括与台湾主持人蔡康永合作设计的限量版船模、服装等一系列航海主题商品。据赛事管理公司初步统计,今年的衍生商品销售额约为十几万元。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
相关资讯
沙田马场的奇幻之旅:如何在赛马界找到你的赢家?
运动员与骑师的故事在沙田马场,骑师和马匹的默契配合是制胜的法宝。这不仅提升了赛事观赏体验,也为马主和骑师提供了更科学的训练和比赛策略。 总结与建议总之,无论你是资深马迷还是初......
下篇:笔架山公园生态跑赛事定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