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消息 >> 正文

笔架山公园生态跑赛事定档

更新时间: 2025-07-18 14:17:02

阅读人数: 979

本文主题: 奇幻赛事是什么意思

深圳新闻网2025年6月24日讯(深圳晚报记者 林炜航)记者昨日获悉,“2025蓝色猩球·公园奇幻5KRUN”赛事将于7月13日在深圳笔架山公园举办,参赛选手可以在“浮光泡沫境”“奇幻泡泡径”“元气打卡墙”“梦幻水世界”等四大奇幻场景中,感受创新体育赛事的魅力以及趣味运动的快乐。

本次活动是“深圳公园文化季”的创新项目,由中体万向体育与蓝色猩球文化联合打造、深体发体育执行的沉浸式生态乐跑IP。活动融合了笔架山公园的生态优势与“拉姆猩”的IP文化,通过打造四大奇幻场景将城市绿洲转化为动态剧场,让5岁至60岁的跑者在IP特色装备与有趣互动装置中化身“猩球”探索者,开启5公里旅程。

同时,活动还融入了公益环保理念,携手深圳市城市体育发展基金会,发起“蓝星守护者行动”,实行“完赛10人捐赠1本童书”计划。

据悉,赛事设置个人组和家庭组,全程采用芯片计时,不设名次奖励,强调参与体验。即日起,市民可通过微信

笔架山公园生态跑赛事定档

恐龙出动!常州苏超赛场的奇幻盛宴

6月21日,常州奥体中心将迎来一场备受瞩目的苏超比赛,常州队将在主场迎战南京队。这场比赛不仅仅是一场普通的足球对决,更是常州特色文化的一次盛大展示。为了让现场球迷感受到前所未有的震撼,中华恐龙园的“恐龙大军”将全员出动,成为这场比赛最具气势的啦啦队。

据悉,恐龙园将派出20余只仿真恐龙,包括令人敬畏的霸王龙、憨态可掬的三角龙、身披“铠甲”的剑龙、敏捷矫健的迅猛龙以及防御力十足的甲龙。这些恐龙于6月19日晚从中华恐龙园出发,尽管天气恶劣,但它们仍然整装待发,经过一夜的休整,将在比赛当天以最佳状态亮相。恐龙园艺术团副团长张楠表示:“家里一条‘龙’都没有留!希望远道而来的朋友都能在苏超玩得开心,看得过瘾。”

比赛当天,精彩将从开场的啦啦操开始,恐龙园艺术团的演员们将身着恐龙套装与啦啦队一起为常州队呐喊助威。而中场休息时将上演一场长达8分钟的恐龙互动路秀,必将引爆全场的气氛!

在这场盛大的路秀中,76人组成的恐龙方阵将以科技感满满的机械恐龙人打头,随后是恐龙卡通人偶、三角龙方阵,最后是5只霸王龙霸气压阵,气场全开。互动过程中,观众还将目睹霸王龙与迅猛龙踢球的精彩场景,仿佛置身于史前时代的奇幻世界。

为了保障赛事的顺利进行,主办方特别提醒,观众在入场时需将长柄雨伞投入安检口的置物框中,每位球迷还将获得一次性雨衣。此外,自驾前来的球迷可以选择在奥体附近的停车场停车,但更建议大家乘坐公共交通,地铁1号线直达奥体中心。

这场苏超比赛不仅是一场足球盛宴,更是一场文化与科技结合的奇幻体验。让我们期待,恐龙大军如何在赛场上为常州队助威,带来一场无与伦比的视觉盛宴!

全球首个机器人马拉松:科技与人类的奇幻较量

2025年4月19日,随着一声清脆的鸣枪,北京亦庄的晨曦逐渐亮起,全球首场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正式拉开帷幕。这项创新性赛事不仅吸引了慕名而来的2000名跑者参与,更汇聚了20支来自全国各地的机器人队伍,展现出当今科技与人类运动的精彩碰撞。比赛的路线长达21公里,涵盖了城市街道及众多标志性景点,让这场看似科技盛宴的比赛充满了运动的活力与激情。

在比赛当天,20支参赛队伍准备就绪,便开始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马拉松较量。这场比赛的机器人选手可谓是各具特色,涵盖了从艺高胆大的天工Ultra,到柔韧而又灵活的清华通班队的夸父,不同风格的机器人展现出各自的运动能力。

其中,天工Ultra引人注目。该机器人身高180cm,体重仅55kg,配备超强的运动传感器及智能控制系统,最高时速可达12km/h。与此同时,清华大学的夸父则以超越7km/h的速度,成为另一大夺冠热门。此外,一些身形更小、更灵活的机器人,如北京科技职业大学的“小巨人”,身高仅75厘米,虽然体型不占优势,但却在赛道中展现了强大的适应性。

随着比赛的开始,机器人的表现可谓五花八门。第一个起跑的是天工Ultra,凭借其强大的运动能力,迅速进入了领跑状态。然而,比赛并非一路顺风。在17公里处,天工Ultra不幸摔倒,经过技术人员闪电般的维修后,才得以重新起步。此情此景让现场的观众感受到体育竞技的意外与悬念。

最为戏剧化的莫过于明星选手宇树的表现了。在比赛开始的瞬间,该机器人便意外摔倒,引发全场哗然。但它迅速恢复站立,并向观众挥手致意,顽强再战,令人叹为观止。同样,松延动力N2的机器人也陷入了“无头”的窘境,甚至在“失去头”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前行,成为全场最萌的机器人。

经过2小时40分24秒的激烈竞争,天工Ultra最终以稳定的速度率先冲过终点,成为全球首个半程机器人马拉松的冠军,配速达到惊人的7分36秒/公里。这一成绩不仅令其团队欢欣鼓舞,也为机器人运动的未来奠定了基础。

比赛的成功离不开背后工程师的辛勤付出。根据比赛设计,参赛机器人必须在专用赛道内完成比赛,最多可安排三名工程师同跑,协助处理可能发生的技术问题。特别是当机器人摔倒时,工程师需要及时排查故障、调整参数,确保机器人继续前进。工程师面临的挑战不亚于参赛机器人,许多网友对此大加赞赏,盛赞“这些在背后的男人们才是真正的英雄”。

作为全球首场人形机器人马拉松,这一赛事不仅展示了机器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应用,也激发了科研机构、企业以及高校对机器人领域的探索兴趣。赛后,天工机器人的CEO熊友军在采访中表示:“这是里程碑意义的工作,今天仅仅是展示了天工机器人运动能力的冰山一角,未来我们会看到更多创新技术应用落地。”

不论是人类还是机器人,今天的马拉松与传统赛事相比都增添了一份科技的色彩。机器人的加入并不是在取代人类的运动,而是让运动变得更加多元。未来,机器人马拉松或将成为一种新的体育文化,我们可以期待这项赛事在未来不断发展壮大。在竞争的赛场上,科技与人类将携手共战,书写更为辉煌的篇章。

标签: 未来 奇幻 明星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