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卦中心 >> 正文

新宇宙(豆瓣)

更新时间: 2025-07-19 13:15:05

阅读人数: 332

本文主题: 宇宙题材硬科幻小说

Bright New Universe

 · · · · · ·

 · · · · · ·

(共15册), 这套丛书还有 《天外来客》《造梦人》《太空特警队》《宇宙英雄比尔》《海底舰队》 等 。

 · · · · · ·

 · · · · · ·

新宇宙(豆瓣)

硬科幻核心和整体表达严重脱节的长篇科幻小说

小说内的硬科幻和思想内涵都是优秀的,但小说其他方面存在诸多缺陷,这样可以算是一本优秀小说么?

我觉得如果这样都可以算一本优秀小说,那是对其他优秀作者和作品的不尊重。

一叶无法障目,讨论小说终归要从一根枝桠看向整棵树木。

这本书,作者花了2个月书写,我花了2周看完。这是一本令我非常煎熬的小说,每次拿起看不了两章就想放下,每当看到作者悬浮的人物和对话,就有完全不想看下去的无力感。

如果说《人之彼岸》的内容及作者对北京折叠的再次思考,让我对作者的期望值无限拔高。

那么看这本小说,让我对作者的失望与日俱增。

关于意识交互、信息子、黑洞纠缠等硬科幻描述,是这本小说最大的看点,有物理学基础的作家写这样的内容,看起来令人非常舒适。

对于地球文明不同时期跃层提升的设想,将其归于和外星文明相关,很有意思的脑洞。

提到中国古代的一些著名人物和重大事件,用科幻“解密”悬疑,是眼前一亮的关联。

最开始的感觉是后科技时代经过战争洗礼,人们在进行疯狂的利益瓜分重组。战火纷飞,很多地方都沦为殖民地、监管区、废弃土地。科技高度发达对应的是,有钱人为所欲为,底层人民绝望不断加深。

背景没有问题,考虑的很深刻。但是文中既没有大家都文艺复兴的背景、也没有高端人士都崇尚儒法道的背景。

文中不管男女老少,明明白话文说的也很多,但时不时就来几句古文,夹杂一些文言用词。令人非常不适。

非常突兀的,在一本科幻小说中,主角配角在一起思想碰撞的时候,开始讨论古代常识以及推崇的思想。这也就算了,权当是为了追寻历史真相。

但在与高等级外星文明的对话中,依然是一会正常对话,一会又带着一股子文言文用语。又古又今,非常出戏。中途,这个外星文明可是接触了一堆其他文明,相隔了几百上千年才会来地球一趟。

男主是花花公子、女主是高冷小白花、男配是高干军人(女主的青梅竹马前男友)。

不知道作者是不是看了言情小说的原因,不是现言就是古言,而且是十几年前的那种,所以才会诞生出这样有时代感的角色。

男主男配的人设一开始是很分明的,写着写着,两人在对话时、甚至是一些反应描述,把名字盖住都分不清谁对谁。

有一段是男主妈妈找上门,女主傲娇的说,我平生不干两件事。第一件就是让两个男人为我争抢。第二件就是当别人的小三。

然而女主之前明知两人争抢,毫无作为。哪怕后面找补了一些解释,但仍然让人看着膈应。

对方做一个动作,我就知道他接下来要干什么。

几个人刚经历看到一个文明在眼前覆灭坍塌的情况,回到自己身体后,最先的情绪是“无法言语的喜悦。”

当他们还在和敌方在宇宙中交手时,逃过一劫的反应,就是“他们喜悦地欢呼起来”……(但其实通过这几个精英人设,没有一个人会这么干)

整本小说有种不食肉糜的虚浮感。

前半本几人之间的纠缠,让人看得眼前一黑,后半本找到龙船后稍微转好,但也不多。

开篇是男主表面花天酒地,实际有自己的心气抱负,想要救助更多的人,主要体现为给各政治集团添堵、给家里产业搞破坏。女主是他得不到的高岭小白花,为了追求对方,跑去帮对方的忙。男配已经有未婚妻了,但是还喜欢前女友,两人为了女主争抢(虽然作者不承认,但写出来的剧情就是如此)。

后面寻找古代文明源头,虽然各方利益追逐是其中一方面原因,但居然更多的是为了帮女主完成心愿。

最后的结局,大概因为这是六部中的第一部吧,没有具体的结局。

结尾很难评他们这一趟去是为了什么……除了发现真相外……

除了旁白之外,全是在询问对话中。

几人见到外星人问问问,出发的时候问问问,到达的时候问问问。

甚至大战就要来了,为了输出背景,角色会继续提问,然后高等文明回答并且非常详细。连将人送走之前的危机时刻都是这样。看得人非常难受+无语。

作者希望文中结合中国古典美的元素 ,方法就是直白输出,所以人物对白时不时得用上,好的思想得通过对话说出来。

如果撇开爱情和既得知识成就,所有角色的年龄降到14-15岁,我会觉得他们的行为逻辑更加合理。

用引力波进行宇宙通讯?这只可能存在于科幻小说中,现实中很扯淡

用引力波传播信号这种事只会出现在科幻小说中。听起来高大上,实际上算是脱了裤子放屁。这个词很早就有,爱因斯坦曾经预言过这种物理现象。我们的天眼也曾收到过引力波信号,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猜测。一时间引力波成为热议话题,众多科幻作品中也将引力波的概念加工成了科幻元素。比如《三体》小说中的引力波发射器,让我们产生了无限遐想。

但如果稍微去琢磨一下就知道,用这玩意儿当信号使用,很不靠谱。甚至在科幻世界中都属于没事找事。为什么呢?引力波听起来非常高大上,也确实很厉害,原因是它只会在宇宙的顶级天体上出现。引力波由两颗中子星或者黑洞碰撞才会产生。引力波是啥?其实就是强引力场剧烈震动引起的空间涟漪,和水波的产生有相同的道理。比如小虫子在水面来回跑的时候,由于质量太小,水面始终是风平浪静的,如果你往水面扔一块石头,立刻就会形成水波向四周扩散,引力波就是这样形成的。

的天体,由于质量和引力都不够,所以无法产生引力波。而中星或黑洞发生碰撞时,引力就能掀起空间涟漪,引力波的传播速度是光速,也就是说引力波并不会比光信号,电磁波信号快。为什么科幻作品将引力波作为通讯手段呢?这是因为引力波有一个特性非常特殊,引力波虽然随着距离更远也会衰减,但在传播范围内不会被干扰和吸收。比如我们从地球发出光信号或电磁波信号,当信号经过月球时,会吸收或者反射这部分信号,也就是说月球背面不会接收到这个信号。如果换成引力波则不同,引力波经过月球并不会被吸收和阻挡,会直接穿透月球继续传播,原因特别简单,引力本来就不会被吸收和反射,就好比月球躲在地球背后时,太阳引力仍会对月球产生作用,这就是引力波的牛掰之处,但越牛掰需要的条件就越苛刻。

引力波是否能携带信息,我们先不讨论。制造引力波则是一个巨大的难题,三体中的理论是使用少量中子星物质作为核心材料,制造引力波发射器。显然这已经是胡扯,能产生引力波的是中子星引力,不是中子星物质。再说了,中子星上的物质并不能独立存在,中子星上的物质就是一大坨中子,将这么多中子聚集在一起的是引力。当你挖一坨中子带出中子星时,失去引力束缚的这一坨中子就会成为自由中子。中子有个特点,在原子核内会稳定存在,可一旦成为自由中子就会在极短的时间内衰变,变成一颗质子和电子外加一颗中微子。说得直白些,就是你挖的这一坨中子星物质,只要离开中子星就会发生爆炸。

另一个问题是,就算你能保持中子星物质的形态,怎么挖呢?中子星的引力虽然比不上黑洞,难道你以为打不过老大就能打得过老二了?别开玩笑了,我们要是想扛着锄头去挖中子星,靠近中子星会立马被引力压缩成中子。中子星密度有多恐怖你知道吗?一颗乒乓球大小的物质质量,相当于一颗地球,芝麻粒大小,可能就比喜马拉雅山还重,你确定要去中子星挖呀挖?所以用中子星物质做引力波发射器就是忽悠人。况且引力波也并不能传遍宇宙,中国天眼接收到的引力波来自7000光年外,可是你知道接收到的引力波强度吗?也仅仅是一颗质子发生了一丢丢偏移,还不如7000光年外恒星发出的光来得直接,至少我们通过光还能成个像,而引力波则没有任何数据信息。

《三体》让我们对引力波产生了误解,认为执剑人只要一按下按钮,引力波发射器发送的三体坐标,全宇宙立马都能收到这条群发信息。如果三体人脑回路清醒点,在人类将遮光发送信号改成引力波信号时,就直接干掉人类了。因为逻辑谈判时用的方案是遮挡太阳,让太阳出现明暗规律发送信号,这种方式比用引力波更靠谱,也传播得更远。再说了,距离地球最近的中子星也有5000多光年,能跑那么远,还能有挖中子星的技术,居然用来发信号,这不就相当于你掌握了可控核聚变技术,结果你仅仅是安装在手机上当电池用,而你的航母却还烧着锅炉。

所以引力波只是一个宇宙现象,就算能用也不会当成信号发射器来用,这不是败家,这是脑残。

标签: 古代 空间 科幻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