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的蒲公,花见花开的开山祖师
峨眉山初殿是最早建立的寺庙,相传东汉时蒲公采药,看见一只美丽的鹿出没于山间,于是逐鹿而去,鹿逐渐消失在林中。鹿踩过的地方,开出一朵朵莲花。莲若佛缘,于是,峨眉归佛,由此始肇,所建之殿就被叫作“初殿”。
《译峨籁》详细记之:“有蒲公采药于云窝,见一鹿,异之,追至绝顶无踪,乃见威光焕赫,紫雾腾涌,联络交辉成光明网,骇然叹曰:此瑞稀有,非天上也。”下山后,蒲公直接来到西来寺,将所见告诉了寺庙中的宝掌千岁和尚,和尚说:“这是普贤菩萨隆下的祥瑞,代表着如来佛祖将在这里护法。具体问题你可以去找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两位大师询问。”这两位大师,最早来到中国白马寺,翻译了最早的佛经《四十二章经》。公元64年,蒲公来到洛阳,拜见了迦叶摩腾和竺法兰,告诉他们自己的亲眼所见。两位大师说:“好啊,幸运啊,你见到的是普贤菩萨。”大师们一致认定峨眉山为普贤菩萨的道场。
南宋著名诗人范成大在《峨眉山行纪》中将初殿称为“簇店”:“凡言店者,当道板屋一间,将有登山客,则寺僧先遣人煮汤于店,以俟蒸炊。”“簇店”不过是板屋一间,僧人在此煮汤蒸饭,迎接登山游人,后来“簇”变为“初”,“店”变为“殿”,音相同而字不同,意义也不同了。至明代,曾有续恩禅师在此铸铜佛三十余办,耗尽心血。明末崇祯年间,这里又增铸铁钟。消费年间,初殿曾被火焚烧,后由南舟禅师重建。
看似缓缈的传说,实为峨眉的佛缘。《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因缘聚会,缘性空,如梦泡影的虚幻,如露珠闪电般飞逝,开启了佛如莲花的殿,来来往往的众生,一眸千年,尘世万年。
周边的山峦形似灵鹫,所以初殿又名“鹫殿”。释迦牟尼在的度灵鹫山说法,灵鹫山是佛教的庄严圣地。唐玄奘西游到此曾援记载,此处有临崖精舍,高广奇制,“今作说法之像,量等如来》身”。千年之后,中国佛教协会前主席赵朴初先生感叹中印文化交流,佛教在中国发扬光大:“昔游天竺访灵鹫,叹息空荒忆法华不意鹫峰飞到此,天花烂漫散吾家。”初殿的鹫峰,缘佛而至。
鹿迹莲花与佛祖生莲,异曲同工。佛祖诞生时,步步生莲,站立在莲花上,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天际祥云之间,天女散花,九龙灌浴。
鹿在佛教中象征着吉祥。鹿野苑是佛陀初转法轮之处,位于古印度的波罗奈城外。佛陀在此向五随从讲解四谛圣法之后,度化众生,被尊为佛教圣地。佛祖传法花雨满天之时,吸引了许多小动物来听法,其中两只可爱的小鹿就代表着常伴其侧的弟子,围绕着法轮,表露出千古不变的虔诚和皈依,所以鹿成为佛教中建筑的典型标志。
佛教认为禅修时坐鹿皮垫子,能吸收鹿皮的精华,增加定力和意识。鹿还象征着慈爱与温柔,观音菩萨左肩和胸前就披着鹿皮。鹿也象征着断灭,因为鹿从不会在同一个地方持续过夜。蒲公逐鹿,跳跃鹿迹,也蕴含着峨眉山佛教起源的奥秘。
在佛经《鹿王本生》中,释迦牟尼前生就是一只九色鹿王。
传说从前在印度的恒河岸边,美丽而善良的九色鹿王正在河边散步,突然有人落水,九色鹿王不顾自身的安危,纵身跳入河中,把落水人调达救上岸来。调达感激涕零,向九色鹿频频叩头道谢。九色鹿王说:“不必谢了,回去吧,亲爱的调达,我只希望你不要向任何人透露我的行踪。”调达发誓说:“恩人啊,请你放心。如果我背信弃义,就叫我浑身长满烂疮,嘴里散发出恶臭。”说完就走了。在途中,调达见到了一张国王悬赏捕捉九色鹿的布告,说摩因先王的王后因梦见美丽的九色鹿而想马上得到它,谁有九色鹿的信息,就可以领赏。调达见利忘义,立即前去告密并为国王的兵马领路。重重包围中的九色鹿,猛然跳到国王面前,陈述了救人以及调达背叛誓言的经过。调达无地自容,刹那间身上长满了烂疮,嘴里散发着恶臭,受到人们的鄙弃和唾骂。国王非常惭愧,下令国人,从此不准伤害九色鹿。王后的欲望落空了,又羞又恨,心碎而死。
今天的游客能看到精美动人的敦煌壁画《鹿王本生》,与峨眉山初殿的鹿王一样,绽放出一样的吉祥莲花。宋人范镇有诗咏:“前去峨眉最上峰,不知岩嶂几千重,山僧笑说蒲公事,白鹿曾于此发踪。”
来源/《震旦第一山——峨眉山》
就一条盘山公路,怎么就成了峨眉山最美
《只有峨眉山》戏剧幻城,五岁了!惊喜不断!

原创峨眉祖师郭襄武功如何?书中有两个线索为证,她若活着不输张三丰
谈及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射雕三部曲》一直是备受瞩目的经典之作,其中的顶尖高手更是广受读者追捧。大多数人提到这一系列小说时,脑海中浮现的无疑是《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中的五绝级别高手,如王重阳、欧阳锋、洪七公、黄药师、段智兴、郭靖、杨过、周伯通等。然而,在《倚天屠龙记》中,除了张三丰和张无忌,似乎没有其他人被广泛提及。这引发了一个问题,是否《倚天屠龙记》中只有张三丰和张无忌两位顶尖高手呢?
如果我们将目光投向峨眉派的祖师婆婆郭襄,或许能够找到答案。然而,郭襄登场时的情景让人感到疑惑。她首次亮相是在《神雕侠侣》中“十六年后”的故事中,此时她与杨过结下了深厚的缘分。然而,郭襄最初并没有显露出令人瞩目的武功,甚至可以说她几乎没有什么武技,常常被描绘成一个拖油瓶的角色。在襄阳大战中,她甚至成为金轮法王的人质,给中原群雄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郭襄的第二次登场是在《倚天屠龙记》的开篇,也是正篇故事发生的数十年前。这时的郭襄已经受到了父母、外公等一众高手的影响,习得了一身古怪而奇妙的武艺。在与无色禅师的对决中,她展现了落英剑法、全真剑法、打狗棒法、玉女剑法、泥鳅功、一阳指、空明拳、铁掌功、罗汉拳等武技。此外,她还掌握了杨过所创的“四通八达”。尽管她在此时展示出一些本领,但仍然只是个有些花架子的年轻女子。
从“郭襄登场时的剧情”来看,她的武功水平似乎并不高。然而,郭襄后来创立峨眉派并成为一代宗师。那么,她的武功水平到底有多高呢?
我们可以从郭襄的得意绝学中找到一些线索。在小说中,金花婆婆曾提到过郭襄的武功水平以及她的得意武学:“峨眉派创派祖师郭襄郭女侠的剑法名动天下,自然是极高的了。不知道传到徒子徒孙手中还剩下几成?”这段话显示了郭襄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她的剑法。而灭绝师太的回应更是坚定了郭襄剑法的高超:“就算只剩下一成,也足够扫荡群魔。”灭绝师太作为一位极为自傲的人物,这“一成水平”可见一斑,说明郭襄的武技绝非她的传人所能相比。
然而,奇怪的是,峨眉派的武学并没有完全传承给后代。风陵师太、灭绝师太乃至后来练成《九阴真经》的周芷若,都远远不及郭襄的武功水平。这个武功差距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答案似乎在于郭襄身上有一门不传之秘,她并没有将这门绝学传给自己的弟子。
更为引人瞩目的是,郭襄曾在金轮法王的门下学得一门高深的武学——“无上瑜珈密乘”。这门武学被设定为比金轮法王自己使用的“龙象般若功”更为厉害。从这一点来看,郭襄在后期练成这门武学后,其武功水平必然达到了一个令人惊叹的境界。
综上所述,郭襄的武功水平绝对不容小觑。虽然她年轻时的表现可能一度让人怀疑,但通过她后来的剑法和得意绝学的揭示,我们可以推断她在武学上的造诣远非张三丰之下。可惜,她最终带着对杨过的思念离世,留下了一段传世的武林传说。
原创金书峨眉派五大高手,郭襄虽是创派祖师,但她的实力却不及一名男子
花开花落,花落花开,少年子弟江湖老,红粉佳人两鬓斑。郭靖、黄蓉的二女儿郭襄当年因过于思念杨过,后来在峨眉山中大彻大悟,于四十岁那一年开创了峨眉派,成为中原武林中能够与少林、武当分庭抗礼的存在。
数十年来峨眉派人才凋零,到了《倚天屠龙记》结尾更是一蹶不振,虽然峨眉派衰败了,但从前也诞生了几位了不起的高手。
宋青书是宋远桥之子,若是他能安心修炼本门武功,武当派的掌门之位必属他无疑。然而,他却将自己的好牌打得稀烂。
他被美色所迷,宋青书杀了自己的师叔莫声谷,后又遭到周芷若的算计,背叛了武当派而投入了峨眉派。
此人武功并不出众,但在周芷若的指导下,他习得了“九阴白骨爪”,实力大增。但由于修炼时间太短,他的造诣并不高,因此在少林屠狮大会上,他被俞莲舟重创。在六人中,宋青书的武功是最弱的一位。
灭绝老尼姑虽然心狠手辣,但其武功修为却不容小觑。她是峨眉派三代弟子,在郭襄已离世的时候荣登掌门之位,未受郭襄的亲手指点。然而,她凭借自身的悟性和坚韧不拔的精神,硬是自学成材,练就了一身不输于武当派二代弟子宋远桥、俞莲舟等人的高超武功。
相较于武当派三代弟子的实力,灭绝师太的武功简直处于无敌之境。她的武功已然达到一流境界,与明教四大法王、俞莲舟等高手相差无几。
周芷若是峨眉派第四代弟子,她凭借郭靖、黄蓉遗留的秘籍,习得了其中速成的武功,实力突飞猛进。在少林屠狮大会上,周芷若以九阴白骨爪和白蟒鞭法威震群雄,武当派高手俞莲舟、殷梨亭二人联手尚且不敌。尽管后来俞莲舟看穿了周芷若武功的短板(内力不足),但仍无法制服她,最多只能以两败俱伤收场。
可见,小说后期周芷若的实力应在俞莲舟之上,武功造诣青出于蓝,超越了灭绝师太。
她是峨眉派的开山祖师,郭襄天赋异禀,有着过目不忘的本领。在十八九岁的时候,她曾与少林无色禅师切磋,凭借超凡的记忆力复制了一些顶尖高手的招式,其中包括空明拳、打狗棒法、一阳指、泥鳅功、玉女剑法等神奇武功。她学过九阳神功,将九阳神功与家传武学融会贯通,创出了“峨眉九阳功”;她也学过蒙古密宗绝学,这是金轮法王传授给她的。此外,郭襄对自己的家传绝学也研究颇深,这便是她能够开创峨眉派的资本。
金花婆婆曾赞叹郭襄的剑法名动天下,因此,郭襄后来的武学修为也应达到极高境界,只可惜她英年早逝,实力不及武当祖师张三丰,也比不上小说中峨眉派的最后一位掌门人。
一切要从连载版《倚天屠龙记》说起,世人都知道张无忌是武当传人,是明教教主,却不知道张无忌还有一个身份——。在连载版作品中,周芷若后来将峨眉派掌门之位传给了张无忌,不得不说,这也有她自己的私心。这样一来,她就可以将张无忌“绑”在峨眉山中:周芷若率领众门人,一一参见第五代掌门人。张三丰、宋远桥等依次道贺。峨嵋群弟子均知张无忌武功卓绝,威望极隆,于本门将有莫大好处,虽有数人心怀不服,却也不敢公然反对。
小说里的张无忌,武功高绝。张三丰曾经评价过张无忌的水平,认为武林中只有【觉远大师、大侠郭靖、神雕侠杨过等寥寥数人,才有这等修为,至于当世高人,除自己之外,实想不起再有第二人能达此境界。】此人虽然年仅二十来岁,却拥有登峰造极的武功修为,这一点,郭襄就难以企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