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消息 >> 正文

普法读物《检察官:少年,你应该知道的法律那些事儿》出版发行

更新时间: 2025-07-23 17:56:46

阅读人数: 901

本文主题: 未成年已经出书的作家

普法读物《检察官:少年,你应该知道的法律那些事儿》由中国检察出版社出版发行

本报讯(侯绍辉 阮晓静)“没想到他刚挂上倒挡,一脚油门下去,汽车竟然像离弦之箭一样急速后退,嘭的一声撞上了货车,眼前的一幕让小飞惊呆了。”这段内容来自近期在全国出版发行的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部“法治进校园”法治教育宣传活动系列图书《检察官:少年,你应该知道的法律那些事儿》中的案例故事。此书以青少年为普法对象,以看得懂、记得住的形式对案件释法说理,是一本可读性与启迪性兼备、法律性与文学性并存的法治宣传图书。

取材于真实案例,以身边的事儿教育身边的人。真实的案例往往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使普法更具针对性。此书的内容基础来自浙江省瑞安市检察院薇薇道来工作室一线检察官形象“薇薇老师”经办的真实案例,该作品的同步视频内容在当地电视台为147所中小学、15万余名中小学生播出后引起强烈反响。“薇薇道来”——听我“娓娓道来”,成为检察官走进校园讲法治课时最受欢迎的开场白。

唯其真实,才会让人信服。每个案件故事采取“案、法、理”的结构布局,寓法于案,寓理于事,有较强的感染力和启迪性。正如此书开篇第一个故事《游戏引争议 同窗拳脚向》,先是讲述了学生小飞和阿杰因为讨论游戏而打架、造成阿杰轻伤的事,这是“案”的部分;接着点出与本案有关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对应的法条部分,这是“法”的部分;最后配合“薇薇语录”诠释故事中的道理,“青春不是‘游戏’,错了不能‘重来’”,这是“理”的部分。能够将人生的道理蕴含于故事中,警示青少年见微知著,释法说理便是这本书的最终目的。

根据校园内常见问题,有针对性地通过六大版块释法说理。书名中的“那些事儿”让我们不由地想起当年一本小说《明朝那些事儿》,其中内容亦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把晦涩难懂的法律或历史,改编成通俗有趣的故事或小说。从结构上看,全书以“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法律那些事儿”为基本章目,共分为同打架有关的那些事儿、同网络有关的那些事儿、羞于启齿的那些事儿、同盗抢有关的那些事儿、寻找刺激过头的那些事儿、远离毒品的那些事儿六大版块,同时在每个篇章下包含数个生动形象的小故事。为了增强故事的可读性,更好地达到普法以及预防犯罪的社会效果,作者在尊重案件基本事实的基础上,对案例故事进行了必要的艺术加工,增添了人物对话、犯罪过程、心理活动的描写等。而“解解气”“没什么大不了”这些口语化、生活化、孩子喜闻乐见的叙事语言,也增加了作品的趣味性和可读性。

图书配光盘,多种形式增强阅读体验。图书以文字配漫画的形式,使内容更加简洁明快生动形象。结合每一期配套的短视频,更加直观地触动孩子的心灵,拉近普法教育工作中与孩子的距离。全书结合涉未成年人犯罪特点,以连环画内容图景式展现孩子常见诱发犯罪的几类情况,具有借鉴意义,书中部分内容曾荣获浙江省法治教育精品课程第一名。首先是使内容形象生动、交互性更强。艺术创作通常具有较强的感染力,通过漫画、短视频等不同形式向青少年形象地宣传法律知识,易于被其接受,能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其次是作品更加平易近人、通俗易懂。印象中检察官的形象通常是严肃的、刻板的,而漫画形象的“薇薇老师”是亲切的、活泼的。以“薇薇老师”的口吻来将法律故事“娓娓道来”,拉近了检察官和青少年之间的距离,充分发挥了漫画的助读功能,阅读体验更佳。这种图文并茂、深入浅出的普法形式不会让人产生抵触感,更能激发青少年学法、懂法、用法的兴趣,促进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观念转变。

作品活泼有趣又丰富的内容与精美多样交互式的形式,都是为了服务于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这个最终目的。诚如在前言中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九检察厅的美好祝愿:“我们把未成年人有关的法律知识、自护技巧汇编成这样一本本小书,把法律送进校园,送到你的身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伴随你长大成人!”

普法读物《检察官:少年,你应该知道的法律那些事儿》出版发行

出书对作者的年龄要求是多少

对于许多有才华的作者来说,出版一本自己的书籍是实现自我价值和梦想的一个重要目标。然而,对于年轻或年长的作者们来说,他们是否具备出书的能力和资格也一直是一个争议话题。那么,出书对作者的年龄要求是多少?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对于多数出版商来说,作者的年龄应该是 18 岁以上。这是因为,未成年人在法律上不能签署合同,这意味着他们不能签署出版合同。所以,如果您是一位未成年人,并希望出版一本书,需要您父母或监护人来代表您签署合同。

另外,一些出版商可能会考虑作者的年龄、地区和社交媒体的影响力等因素来决定是否接受该作者的作品。但总体而言,出版方并没有明确的严格规定。

对于出版商来说,作品质量和市场需求比作者年龄更为关键。他们希望最终的产品具备一定的质量保障,能够满足读者的需求和期望,并有能力销售。所以,如果你写了一本优秀的作品,并且出版商认为它能够为市场带来价值,你就有可能获得出版的机会。

对于作家而言,获得出版机会和成功并不是年龄的必要条件。许多年轻的作者在未来有着不可限量的发展潜力,而许多年长的作者也能够通过他们的经验和知识,写出富有价值的作品。

在出版的道路上,作者需要更多的是付出和努力。他们需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写作技巧和知识水平,积累更多的经验和人生阅历,并不断地推广自己和自己的作品。

出书对作者的年龄要求并没有明确的规定,但多数出版商希望作者必须年满18岁。然而,作品质量和市场需求才是最为重要的因素。年龄并不是获得成功和利用机会的必要条件,作者们需要不断努力进步,提升自己的写作技巧和知识水平,并持续地推广自己和自己的作品。

曹文轩:我的背景就是中国

儿童文学的“诺奖”首次花落中国

曹文轩与他的作品《草房子》。资料图片

北京时间4月4日,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在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上荣获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儿童文学的“诺奖”桂冠,首次花落中国。

中国拥有世界最大的儿童文学读者群,近年来的童书阅读热,更凸显了儿童文学市场的“饥饿”。不少人认为,曹文轩的获奖,确立了中国儿童文学屹立于世界之林的一份自信。同时也应看到,目前中国儿童文学还存在质量参差不齐、出版急功近利等软肋,与世界上的儿童文学强国相比,仍有差距。

“我的作品是独特的,只能发生在中国,但主题寓意全人类”

“曹文轩的作品书写关于悲伤和苦痛的童年生活……他的作品树立了孩子们面对艰难生活挑战的榜样,能够赢得广泛儿童读者的喜爱。”安徒生奖评委会主席帕奇·亚当娜这样评价首次获奖的中国作家。

安徒生奖是由国际少年儿童读物联盟在1956年设立的国际儿童文学大奖,是儿童文学作家和插画家的最高奖项。此前,已有31位作家和25位插画家获此殊荣,亚洲仅有两名日本作家和一名日本插画家获奖。在中国,孙幼君、金波、秦文君、曹文轩、张之路都曾成为该奖项的候选人。今年,再次成为候选人的曹文轩,从60多位提名者中脱颖而出。

作为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北京大学教授,曹文轩此前已陆续获得40余种海内外重要奖项,他的作品被译为英、法、德、日、韩、俄、瑞典等文字出版发行,其代表作《草房子》已经印刷300余次,累计印数上千万册。

对于获奖,曹文轩更强调祖国在他创作中所赋予的灵感和力量,“我们说一个人有力量、有能力,除了他自己确实有点强之外,还在于背后他人的力量。这个他人,可能是一个具体的人,可能是一个家族,可能是一个团体,而我的背景是中国。”

“这个经受了无数苦难与灾难的国家,一直源源不断地向我提供独特的写作资源。”曹文轩说,“我的作品是独特的,只能发生在中国,但它涉及的主题寓意全人类。这应该是我获奖的最重要原因。”

“曹文轩的作品既有世界性,又有中国特色。他的故事发生在苏北农村,但关于爱、苦难与成长的精神内核却是世界共通的,对诗意与唯美的极致追求也是共通的。”在安徽少儿出版社社长张克文看来,“中国儿童文学与世界儿童文学之间需要互相了解,正是经过了这些年的不断交流,才有了现在的水到渠成。”

中国作协副主席高洪波表示,曹文轩的获奖为年轻作家提供了写作的榜样,提醒他们要认真创作和打磨自己的每一部作品,尤其要琢磨透彻当代儿童的心理和生活。

“中国最好的儿童文学,就是国际水准的儿童文学”

对于中国儿童文学界来说,曹文轩的获奖将带来很大的信心提升。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陈晖认为,与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刘慈欣获雨果奖一样,曹文轩此次获奖,也许能缓解中国儿童文学渴望被世界认可的焦虑。这是一次提振信心、扩大视野、走向世界的良机。

曹文轩同样充满信心:“中国儿童文学应有足够的自信心。因为中国留给中国作家太多精彩绝伦的故事。中国作家要珍惜这巨大的、无边无际的矿藏,以别具一格、品质优良的中国故事亮相世界,这也是世界和人类的财富”,“中国最好的儿童文学,就是国际水准的儿童文学,这一点毫无疑问。”曹文轩说。

张克文也认为,这不仅“是他个人的获奖,也是中国一代儿童文学作家的获奖。”

2000年以来,中国童书出版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截至2014年,童书年出版总量达到4万多种,规模居世界第一;年产值连续10年以两位数增长,是整个出版界发展最快、竞争最激烈的板块,成为一支“领涨力量”。

儿童文学的繁荣甚至吸引了不少非儿童文学类作家加入创作,像阿来的《蘑菇圈》、张炜的《寻找鱼王》、赵丽宏的《童年河》等。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辑刘国辉认为,这从侧面印证了儿童文学图书市场的火爆。“曹文轩、张之路、秦文君等一线儿童文学作家的作品销量往往是其他类型文学的10倍甚至更多,自然会吸引其他领域的作家。”刘国辉说。

“中国的童书市场,是全世界最大、同时也是最具活力的童书市场。”曹文轩说。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儿童文学不断生长。“这次获奖证明我们整体的儿童文学创作跟国际接轨了。”刘国辉说。

“利益撵得我们不停往前跑,以金钱来衡量价值,忘记了儿童文学承担的巨大责任”

尽管对中国儿童文学充满自信,但曹文轩仍有忧虑,“童书市场的整体质量并不令人满意。利益这条狗,撵得我们不停地往前跑,往金山银山跑,以金钱来衡量并炫耀它的价值,忘记了儿童文学对孩子所承担的巨大责任。这个局面需要得到调整,需要我们的作家能够退回来,退到文学,退到艺术。”曹文轩说。

“我国儿童数量多、需求大,作家资源相对紧缺。”张克文指出,我国目前有3亿多未成年人,形成了巨大的市场,也形成了巨大的利益诱惑。人人都想来分一杯羮,全国580余家出版社,有520多家都在出版童书,但却像一盘散沙,个头不大、实力不强、专业性也不够。激烈的竞争,还催生出急功近利的氛围,导致童书质量参差不齐,同质化严重。

“一方面,留给作家创作的时间、编辑打磨的空间都变得比较紧迫,缺乏时间与耐心去打磨精品;另一方面,优秀的作家作品资源被各家激烈争夺,有的作品形成了庞大的系列、过多的版本,也造成了孩子的选择困难。”陈晖说。

“市场上很多工作室攒出来的儿童文学作品在学生中很有市场,但质量堪忧。”刘国辉曾跟曹文轩去一个县城推广文学阅读,当地语文老师告诉他们,一些过于强调娱乐性、胡编乱造的书,孩子们难以分辨、难免喜欢,但对于成长没有起到好的作用。

儿童文学健康发展,离不开作家的自律,更需要发挥、利用市场的自我调节。

据了解,2015年,我国出版童书的出版社数量与选题数量26年来首次实现了“双降”,童书出版格局开始向集团化、专业化发展。过去由于用纸讲究、装帧精美、成本较高而相对薄弱的图画书,如今越来越繁荣——不少图画书引起了国际关注、获得了国际性大奖,也带动了本土图画书奖项的设立。

天天出版社在2014年初就和曹文轩一起成立了“曹文轩儿童文学艺术中心”。中心副主任张昀韬表示,将对曹文轩作品进行全版权运营,比如目前已经推出的“中国种子世界花”系列儿童文学绘本,请曹文轩写文字故事,请国外著名画家绘图,让中国儿童故事在世界各地开花结果。(记者 周飞亚 葛亮亮 康岩 肖家鑫)

标签: 游戏 校园 空间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