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消息 >> 正文

不少动漫里的魔法看着挺神奇,背后全是数理化,还讲究等价交换呢

更新时间: 2025-07-25 14:30:37

阅读人数: 266

本文主题: 炼金术是魔法吗

魔法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词语,中国的武侠和日本的忍者对西洋有多大吸引力,魔法就对东洋有多大的吸引力,所以你甚至能在国内的网络小说里找到魔法专栏。

剑与魔法几乎可以是该模板约定俗成的核心,无论是国内的网络小说,还是日本的轻小说、漫画、以及动画,这两者几乎都是结伴出现,很多时候还汇聚于主角一身。

但最开始的剑与魔法,其实跟你现在看到的有点不一样。

最开始的剑与魔法,英文是Sword and Sorcery,而非很多人先入为主认为的Sword and Magic。

该词语最早由英国作家迈克尔·摩考克于1961年创造,虽然他提出了“Epic Fantasy(史诗幻想)”一词作为代替,但美国作家弗里兹·雷伯认为Sword and Sorcery才是最合适的。

Sorcery一般会翻译成巫术,虽然和Magic一样都是代指那些超自然能力,但前者大多用于贬义的场合,后者则是完全中性的词语。所以所谓的剑与魔法,最开始的核心立意其实是代表正义与邪恶,也就是用正义的剑去对抗邪恶的魔法。

但随着创作历程的推进,以及剑与魔法题材逐渐融入其他领域,魔法一词也逐渐从Sorcery向Magic转变,巫师与法师在不同的作品里也有了不同的定义。

,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默认魔法的存在,规定好一套使用原则,另一种则是对魔法的原理和定义有详细设定,会去解释背后的机理,背后全是数理化,甚至还讲究等价交换呢。

如今绝大部分的异世界穿越动画都属于前者,并且很多都是直接套用VRMMORPG的创作模板,只不过把虚拟的电子空间换成了“真实”的异世界罢了。这个真实之所以要打上个双引号,就是因为它们甚至会直接出现系统提示音或角色数据面板等设定,包括在国内十分有人气的《关我史事》也不例外。

虽说大部分观众其实都能接受这种设定,但当看到其中角色把明显就是源自游戏系统提示的设定称为“世界之声”的时候,多少还是会感到有些儿戏。

解释魔法,或者说对魔法进行详细设定,会让魔法从本质上变得合理吗?其实并不会,因为超自然力量的本质是不会发生改变的,这些设定只会给观众一种“作者用心了”的感觉,只不过这种感觉有时候还是挺重要的。

比如说《从零开始的魔法书》,就以Sorcery和Magic为原型设计了一套世界观。在很多作品里,女巫或巫师(Witch、Wizard)是不会跟魔法师一起出现的,当他们一起出现的时候,大多会把前者列入黑魔法、死灵魔法的范畴,后者则列入元素魔法的范畴。

至于治疗魔法,它往往会跟神的力量绑定,所以又经常被设定为最难使用的魔法,甚至是信仰魔法。

但在《从零开始的魔法书》里,Sorcery则成了Magic的前身,通过与恶魔达成协议,支付一定的代价让恶魔发动能力,进而引发超自然现象,并称之为魔术。

但女主角通过研究发现,恶魔所能使用的能力从一开始就是固定的,并没有交涉的余地,因此她发明了跳过步骤直接引发超自然现象的方法,并称之为“恶魔的契约法则”,并简称为魔法。

在现实世界的神秘学范畴中,魔法也有很多不同的“法则”,其中一个就是动画观众十分熟悉的等价交换。

炼金术和魔法一样,长期作为古今中外神秘学中的常客,有时候它们甚至还是一体的,比如那些从来没有见过火药的人,就可能认为投掷炸弹的

而到了奇幻作品里,炼金术自然也就脱离了现实基础,出现了许多架空的物质变换和规则,因此又能称之为“魔法化学”,而等价交换就是魔法化学里最常见的设定,本质就跟质量守恒定律没有什么区别。

但就算脱离了炼金术,单纯的魔法也会有等价交换的设定。

比如老虚的《魔法少女小圆》,就把魔法和熵增直接圈在一起,把希望和绝望等价成能量的流动,在某个人获得希望的时候,另一个人甚至是这个人自身也会产生同等的绝望,而引发希望和绝望的力量就正是魔法。

人的感情可以凭空产生能量,从而让宇宙可以逆转熵增的必然命运,虽然细节上有些不一样,但这也算是大部分魔法作品里的基本设定。

在《不正经的魔术讲师与禁忌教典》里,魔法的设定就十分约定俗成,通过强力的自我暗示引发潜在的力量,而固定的咒文则是高效的自我暗示手段。

很多魔法相关的作品里都有类似的设定,毕竟这种设定还能用来拉开主角和普通魔法师之间的差距,简单来说就是制造出实战奇才和填鸭教育受害者,再进一步还能反过来演一套莫欺少年穷的戏码。虽然设定的细节上不太一样,但《魔法科高校的劣等生》用的就是这种套路,只不过它把魔法和编程融合到一起罢了。

作为神秘学的一员,魔法可以跟真实的现象联系在一起,从而给观众一种“合乎常理”的感觉。当然,创作恶化也可以进行天马行空的想象,描绘出现实中不存在的世界——

最后就被用来写爽文,因为就魔法本来就不合理,所以主角也不用讲道理。

不少动漫里的魔法看着挺神奇,背后全是数理化,还讲究等价交换呢

洛克王国魔法课程避水咒/御风术/液化术/炼金术

1、人鱼湾3点钟方向进入海洋研究院

2、海洋研究院内与NPC泡泡对话,获得任务

3、海洋研究院内与NPC泡泡对话,了解海豚是如何呼吸的

5、海洋研究院内与NPC泡泡对话,了解鱼是如何呼吸的

6、在人鱼湾击败野生宠物大尾鱼,获得魔法鱼鳞

7、海洋研究院内与NPC泡泡对话,获得避水珠

8、在海洋研究院内,点击屏幕下方魔法选择避水珠

9、点击海洋研究院最右边的下水仓就可以下海了

1、皇家研究院10点钟方向进入实验工坊

2、与实验工坊内的NPC爱因斯坦对话,击败果冻(LV.5)

3、商店街右下角进入博得材料屋

4、与博得材料屋内的NPC博得对话,选择液化术的学习

5、向博得材料屋内的NPC博得购得液化术所需的材料

6、点击屏蔽下方魔法,对自己使用液化术

7、在彼得大道液化后,就可以进入夜影回路

1、天空城与NPC奥维尔.莱特对话,获得任务

2、天空城与NPC威尔伯.莱特对话,了解飞行原理

3、在天空城击败NPC宠物烈火飞龙

4、天空城与NPC威尔伯.莱特对话,了解飞机飞行的原理

5、皇家研究院10点钟方向进入实验工坊

6、实验工坊2点钟放方向点击化学试瓶,制造氢气

7、点击阀门控制气球大小,别让气球超过安全线即可完成

8、天空城与NPC威尔伯.莱特对话,选择气球飞行

9、点击天空城最右边的扫把,通关云海飞行小游戏

10、天空城与NPC威尔伯.莱特对话,选择自由翱翔即可完成任务

11、在天空城内,点击屏幕下方魔法选择御风术

1、首先来到商店街博得材料屋与博得对话学习炼金术。

2、对话完毕后向商店街的万事通了解炼金材料的秘密。

4、接着返回博得材料屋,与博得对话继续学习炼金术

5、根据提示进入炼金小游戏中,选择配方炼金

6、点击咕噜球炼制,用博得赠送的材料完成咕噜球的炼制(炼金对应所需的材料会消失)

7、炼金过程很正常。获得咕噜球,本次炼金完毕。

8、继续与博得对话,炼金术学习完毕。

聚焦德国超现实主义大展(下):艺术家与炼金术

库尔特·塞利格曼,“安息日之魂”(Sabbath Phantoms),约1945年,旧金山温斯坦画廊收藏

超现实主义者大多着迷于魔法世界,他们迷恋神秘学和超自然现象。库尔特·塞利格曼出生于瑞士巴塞尔,被公认为是超现实主义中的“魔法师”。1948年,他甚至出版了一本名为《魔法之镜》的“学术性魔法专著”。每年在家乡举行的巴塞尔狂欢节给予了塞利格曼无穷灵感,成就了他作品中令人惊叹的中世纪吟游诗人和骑士的魔幻标签。

库尔特·塞利格曼,“俄狄浦斯神话”(The Myth of Oedipus),蚀刻版画,1943-44,瑞日内瓦艺术与历史博物馆藏

塞利格曼的个人烙印属实浓烈,即便是描绘被翻来覆去画过无数次的古希腊神话“俄狄浦斯”也能让人眼前一亮。古老神话是魔法世界重要的组成部分,对超现实主义者来说,这当然是运用想象力与创造力展现自己“魔法”的绝佳时刻。在赛里格曼的这组系列蚀刻版画中,俄狄浦斯和斯芬克斯之间的极限拉扯正是理性与非理性对抗的象征。

安德烈·马森,“奥菲丽娅”(Ophelia),1937,美国巴尔的摩的美术馆藏

法国画家安德烈·马森将生死轮回赋予在了莎翁戏剧的二创上,哈姆雷特的未婚妻奥菲丽娅在溺水中等待重生,图中吹奏双笛的蜻蜓寓意着蜕变与转化。马森是第一批有意识去探索无意识的画家之一,他与法国精神分析学大师拉康是连襟,作为弗洛依德之后最具原创性的心理分析学家,拉康与马森想必进行过不少“精神”对话。

恩里科·多纳蒂,雕塑,1946,私人收藏,左图:“邪恶之眼”(Evil Eye);右图:“拳”(Fist)

古埃及神话比古希腊神话的历史更为悠久,“荷鲁斯之眼”这个最令外人印象深刻的符号流传至今,它被视为能够捍卫健康与幸福、保护佩戴者免受咒语的伤害。眼睛对于超现实主义者也是一个核心意象,意大利裔美国超现实主义画家和雕塑家恩里科·多纳蒂以眼为题的雕塑令人不敢直视,让人想起《魔戒》中被索伦之眼支配的恐惧。

恩里科·多纳蒂,“炼金术师之塔”(Tower of the alchemist:Game of Ultrasound),1947,旧金山温斯坦画廊收藏

出生于米兰的多纳蒂高寿至99岁于纽约曼哈顿离世,被公认为是“最后的超现实主义者”。他的大尺寸画作看起来仿佛科幻小说的插图,他的代表作《炼金术师之塔》构建了一个如美剧《怪奇物语》中的实验室,在那里,凡人可以跨越科学与魔法的边界。

分析心理学的创始者荣格在其研究中专门聚焦过“心理学与炼金术”,他认为“古代的炼金术实际上是一种人以自己的心灵发展为参照,对自然界现象的投射行为”。不要觉得炼丹的单纯都是神棍(虽然大多数确实是),德国文艺复兴时期的瑞士医生帕拉塞尔苏斯(Paracelsus,1493-1541)既是炼丹术师也是占星师,正是他首创将医学与炼金术相结合,为今日的医疗化学奠定了基础。

许多超现实主义者十分迷恋炼金术这个意象,点石成金所得来的“贤者之石”是万能药、长生丹,除了服用,也常被用来当做护身符,不仅象征着物质上的完美,更是精神和心理走向成熟的一个巨大隐喻。

维克多·布劳纳,“贤者之石”(The Philosopher's Stone),1940,法国圣埃蒂安现代艺术博物馆馆藏

画下这幅《贤者之石》的是出生于罗马尼亚的犹太裔画家维克多·布劳纳,作为超现实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他曾说:“我创作的每幅画都是从我最深的焦虑源头投射出来的……”

维克多·布劳纳,1947,左图:“爱人”(The Lovers),巴黎蓬皮杜中心藏;右图:“超现实主义者”(The Surrealist),1947,佩姬·古根海姆美术馆藏

布劳纳曾用自己的形象创作过一幅《超现实主义者》,图中的魔杖、硬币、圣杯、匕首代表了常用于炼金术士的四个元素,在这里,艺术家的超现实主义者身份与拥有法力的魔法师合二为一。同一年,布劳纳还创作了一幅《爱人》送给布勒东,法力无边的女祭司与魔法师是天造地设的一对,这是描绘炼金术师时常出现的“皇家婚礼”意象。

林飞龙(Wifredo Lam,又简译为威尔弗雷多·拉姆,1902-1982),“婚礼”(The Nuptials),1947,柏林国家画廊馆藏

展览的另一幅“皇家婚礼”出自古巴超现实主义画家林飞龙,婚礼仪式上的命运之轮象征着死亡与重生的循环。林飞龙的父亲是来自中国广东的华人移民,母亲是刚果人,他在西班牙学艺后前往法国,毕加索和布勒东等艺术家都很欣赏他。1942年返回古巴后,林飞龙以超现实主义与立体派的技法融合非洲、古巴的宗教与神话形成个人风格。1982年,79岁的林飞龙已在世界各地办过逾百场的个人展览,在巴黎离世时已享有盛誉。

超现实主义是造梦的,大梦一场后,醒来也许很感动?醒来也可能是不敢动。美梦与噩梦的距离仅有一步之遥,这正是超现实主义所构建的世界——其实在现实世界里,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标签: 魔法 法师 神话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