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与黑(豆瓣)
《红与黑(英汉对照)》是法国著名作家司汤达的代表作,是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小说紧紧围绕主人公于连个人奋斗与最终失败的经历这一主线,广泛展现了“19世纪最初30年间压在法国人民头上的历届政府所带来的社会风气”,反映了19世纪早期法国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本质问题。
在艺术上,小说以深刻细腻的笔调,广泛运用独白和自由联想等多种艺术手法,充分展示了主人公的心灵空间,挖掘出了主人公深层意识的活动,从而开创了后世“意识流小说”、“心理小说”的先河,司汤达因此被后人称为“现代小说之父”。

红与黑(英文版)
《红与黑》是法国著名作家斯当达的代表作,是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小说围绕主人公于连个人奋斗与最终失败的经历这一主线,广泛展现了“19世纪最初30年间压在法国人民头上的历届政府所带来的社会风气”,反映了19世纪早期法国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本质问题。在艺术上。小说以深刻细腻的笔调,广泛运用独白和自由联想等多种艺术手法,充分展示了主人公的心灵空间,挖掘出了主人公深层意识的活动,从而开创了后世“意识流小说”和“心理小说”的先河,斯当达因此被后人称为“现代小说之父”。
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图书馆
:真理是严峻的,我们在世间的使命也是严峻的。每个人都必须时时警惕,让自己的良知提防人性的弱点。
:司汤达(1783—1842)原名马里-亨利·贝尔,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著作有《阿尔芒斯》《红与黑》等。
《红与黑》是法国作家司汤达的传世之作,首次出版于1830年。小说以主人公于连的生活经历为主线,通过他在社会爬升,爱情纠葛,双重人格和道德挣扎中的命运变迁,展现了19世纪初法国社会的复杂面貌,客观上揭露了法国王政复辟时期的残酷现实状况以及由此产生的对青年一代的腐蚀和摧残。在那个贵族当道的世界,讽刺了大多数人口中所谓的成功。司汤达通过《红与黑》鞭挞了复辟王朝的黑暗。“红”是象征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热血和革命;而“黑”则意指僧袍,象征教会势力猖獗的封建复辟王朝。
《红与黑》是19世纪欧洲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作品。小说围绕主人公于连个人奋斗的经历与最终失败,尤其是他的两次爱情的描写,强烈地抨击了复辟王朝时期贵族的反动,教会的黑暗和资产阶级新贵族的卑鄙庸俗,利欲熏心。
:法国波旁王朝复辟后,许多小资产阶级青年失去了拿破仑时代靠个人天赋加官晋爵的机会。他们去等级森严的巴黎进行个人奋斗,但只有少数人成功了。大多数人却失败了。这就是王朝复辟后整整一代小资产阶级平民的现实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