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梁羽生将女主角写崩了,只好让反派当女主角,却造就一部巅峰之作
在创作武侠小说时,原本的构思和框架可能会被打破和重新调整。毕竟,想法和执行之间总存在差异,就像写作文时,我们往往以为构思已经完成,准备动笔了,结果真正开始写作时却发现自己卡住了,这就是“想”和“做”的差别。
写武侠小说时,也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例如,古龙在创作《多情剑客无情剑》时,原本设定阿飞为男主角。阿飞符合书名,年轻英俊,擅长剑术,是一个正值江湖闯荡、成就传奇的少年英雄,极具吸引力。古龙想要塑造阿飞成为一个剑术高超、又多情的英雄形象,类似于大家喜爱的英雄与美女的经典情节。
然而,古龙真正开始写阿飞与林仙儿的情感纠葛时,却发现阿飞已经深陷其中,再也不能继续作为男主角了。两人甜蜜的爱情戏份再也没有引人入胜的看点。因此,古龙转而将李寻欢从配角提升为男主角,李寻欢虽已是江湖成名的中年人,这在古龙的作品中算是首次出现如此设定。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金庸创作《倚天屠龙记》时。他起初也设定郭襄和张三丰为男女主角,但在写了几个章节后,便放弃了这个设想。接下来,他又计划将张翠山和殷素素作为主角,二人年纪相近,一正一邪,设定极具话题性。可是,在写到张三丰的百岁寿宴后,张翠山和殷素素先后自杀,造成了角色的重大转变,二人也无法再作为主角了。
这也使得《倚天屠龙记》成为金庸作品中最令读者猜不透的小说之一,男女主角的设定常常让人意外。这种设定被“写崩”的现象,在古龙、金庸、梁羽生等大作家中都有发生。
以梁羽生的《冰川天女传》为例,尽管冰川天女作为女主角理所当然,但男主角却意外地发生了变化。最初设定的男主角唐经天最终被“写崩”,他的戏份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金世遗这一配角的崛起。金世遗的角色愈加出彩,甚至成为后半部小说的主角。这一变化促使梁羽生在《云海玉弓缘》中进一步塑造了金世遗的形象,让他成为了新的男主角,而唐经天则降级为配角。
《云海玉弓缘》中的金世遗从配角到主角的转变,确实非常罕见,也与金庸的创作有所不同。虽然金庸在《雪山飞狐》后写了以胡斐为男主角的《飞狐外传》,但胡斐本身并非真正的主角。而金世遗在《冰川天女传》和《云海玉弓缘》之间的过渡,完全无缝衔接,呈现出极为意外且精彩的故事变化。
同样,《云海玉弓缘》中的女主角也是一大亮点。厉胜男这个反派角色,突破了梁羽生一贯的创作套路,成为了本书的女主角。厉胜男不仅身世复杂,性格鲜明,还拥有鲜明的复仇动机,挑战了许多传统的武侠女性形象。她与金世遗的感情线交织,让整部小说充满了紧张感和戏剧性。
但开始时,真正的女主角是谷之华。她符合传统正派女主角的设定,但很快发现她的戏份逐渐淡化,成了故事中的次要人物。谷之华的失落给了厉胜男更多的表现空间,而厉胜男的登场使《云海玉弓缘》成为了梁羽生最精彩的作品之一。
因此,《云海玉弓缘》在厉胜男的牵引下,完成了从传统到创新的巨大转变,也因此成为了一部不容忽视的巅峰之作。

原创难怪《鹿鼎记》配不上金庸的巅峰之作,真正配得上的,是这一部
金庸先生创作了十七部武侠小说,虽然说每一部作品都堪称经典可能有些过于夸张,但至少有一半作品的确具有非凡的影响力。那么,在众多作品当中,究竟哪一部最能代表金庸的巅峰之作呢?
什么样的作品才算得上是金庸武侠的极致之作呢?武侠小说是成年人对世界的简化和理想化,一剑在手,纵横四海,尽情驰骋。而背后则蕴含着中国传统的礼义廉耻,以及忠诚、侠义、为民请命的精神。一旦这些元素缺失,即使作品有讽刺意味,也只能算作“爽文”,而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武侠小说。只有那些依然保持侠义精神并成为主流的作品,才能称得上是金庸武侠的巅峰之作。
《笑傲江湖》无疑是金庸的经典之一,其中有着正邪斗争,人物内斗,还有华山派内部剑宗与气宗的激烈对抗。《笑傲江湖》深刻地刻画了人性的复杂,而男主令狐冲的浪子性格也吸引了大量的粉丝。然而,在这部作品中,尽管有不少尔虞我诈的情节,却缺少了真正的侠义精神。以令狐冲为例,看似真诚待人,实际上更重视的是兄弟情义,一杯酒下肚,谁都能和他共饮。但当他看到魔教的向问天滥杀无辜时,他的回应仅仅是叹息而已。
忽然三匹快马飞驰而过,向问天大骂:“你奶奶的!”提气疾驰,追上马车,一跃而起,一脚将马背上的人踢下,接着跃上马背,挥铁链将另外两名马上的人打落。那两人筋断骨折,显然难以生还。这三人是普通百姓,不是武林人物,只是恰巧遇上了这个煞星,丧命在此。马车依然疾驰,而令狐冲却只是轻轻叹息。
五岳剑派的各个掌门几乎都缺乏真正的侠义精神,唯一的衡山派掌门莫大先生虽然外冷内热,但也只能默默守护衡山派弟子而已。
与之对比,《飞狐外传》中的男主胡斐,为了一个陌生的菜农,克服千难万险,千里奔赴京城,追杀恶霸五虎门掌门凤天南,他拒绝了贿赂和威胁,最终将凤天南除掉。如果令狐冲是他,恐怕早就与对方一醉方休了。
令狐冲在与向问天的对话中笑道:“打架倒是没必要,既然你坚持,小弟我自然遵从。”他心想:“我连田伯光这种采花大盗都能交朋友,多交个向问天又有什么不好?这人豪爽大度,真是个好汉,我本来就喜欢这种人。”他俯身作礼,说道:“向兄在上,受我一拜。”向问天高兴地说:“我与向某结义金兰的,只有你一个,你可要记住。”令狐冲笑道:“小弟受宠若惊。”
虽然《鹿鼎记》被许多人赞誉,但它实际上是一部反武侠小说,男主韦小宝仅是一个地痞流氓,整部作品嘲弄了理想主义者,并最终以这个无赖成了赢家作为结尾。礼义廉耻在其中已然不存在。
作为讽刺小说,《鹿鼎记》确实是成功的,并且是一部优秀的作品,但不能说它是武侠小说的巅峰之作。
《天龙八部》篇幅宏大,人物繁多,既有段誉、虚竹这些逆袭的典型人物,也有萧峰这种豪迈的大侠。然而,这部作品中融入了过多现代眼光来看待古代人物的元素。对于反派角色,过度挖掘他们的闪光点,有些时候甚至显得过分。萧峰的伟大虽然令人敬佩,但也显得超越了时代,仿佛历史中的不可能人物。
《书剑恩仇录》虽然保持了传统武侠的风格,但整体表现平平,男主陈家洛的性格特点也没有太大突出。
然而,金庸的武侠在《射雕三部曲》尤其是《射雕英雄传》中达到了顶峰。
郭靖是金庸武侠中最为完美的人物之一,作为忠良之后,他的父亲郭啸天被汉奸段天德所害,他作为遗腹子在蒙古长大,受到母亲李萍和师父江南七怪的教育,继承了最纯粹的侠义精神,并将行侠仗义与救人于危难的理念提升到家国大义的层次。
为了保卫中华文明,他甘愿娶成吉思汗之女华筝公主,牺牲与黄蓉的爱情。而在揭露成吉思汗灭宋真相后,郭靖毫不犹豫地放弃了金刀驸马的荣华,孤身前往故国。
到了《神雕侠侣》,郭靖依旧带领武林英雄们奋勇抗敌,尽管明知无法战胜,他依然坚守襄阳,为国家和民族浴血奋战,最终与妻子黄蓉一同殉国,为华夏文明献上了最后一滴血。
郭靖在舍小义、顾大义上的精神得到了完美展现:
郭靖庄重地说:“那可不然,公义至上,私交无关紧要。曾经拖雷安答领军来攻襄阳时,我曾有意行刺义兄,以退敌军。适逢成吉思汗重病,蒙古军撤退,才保住了我金兰之义。古人有‘大义灭亲’之说,亲人尚可舍弃,何况朋友?”
金庸的武侠小说,哪一部才是你心中的巅峰之作?
对于广大武侠小说书迷来说,应该对金庸先生都十分熟悉。"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塑造出了上千个角色,作品广受读者欢迎,更有不少被众人奉为经典。
所谓武侠,说到底便是讲个武和侠,更少不了孰强孰弱之争。那么,对于金庸先生所创作的这些小说中,哪一部又才是你心中的巅峰之作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几部作品,是否你认为的巅峰便是其中之一?
《书剑恩仇录》(1955年):慧极必伤,情深不寿,强极则辱,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书剑恩仇录》是金庸先生创作的第一部长篇武侠小说,取材于民间传说,主要以清朝乾隆年间满汉斗争为背景,围绕乾隆与以反清复明为己任的红花会总会主陈家洛两人之间的矛盾纠葛而展开,再穿插陈家洛与霍青桐、香香公主喀丝丽姐妹之间赠书赠剑的爱情故事。结构严谨、情节丰富、人物性格突出,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
《射雕英雄传》(1957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射雕英雄传》是金庸“射雕三部曲”的第一部,以南宋末年金兵入侵为背景,描述了南宋抵抗金国与蒙古两大强敌的斗争,充满强烈的爱国民族主义情愫。
无论是朴实忠厚的郭靖,还是伶俐聪敏的黄蓉,亦或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得杨康、温柔可人却又刚烈无比的穆念慈,甚至洪七公、欧阳锋、黄药师……在这部作品中,没有绝对的主角,每一个人物刻画得都那么清晰。
《雪山飞狐》(1959年)世上最宝贵之物,乃是两心相悦的真正情爱,决非价值连城的宝藏。
江湖恩怨、藏宝寻宝、美女爱英雄……这是所有武侠小说都离不开的套路,在《雪山飞狐》中亦如此。这部仅仅只有十回的小说,是金庸先生长篇武侠小说中最短的一部,但却描述了两个重大的线索,胡、苗、范、田这四大家族百年的恩仇,以及一个风云斑斓的侠义江湖。
“与你情如白雪,永远不要染尘……”当电视剧《雪山飞狐》的片头曲响起的时候,又不知会引起多少70后甚至80后的回忆。
《神雕侠侣》(1959年)情之为物,本是如此,入口甘甜,回味苦涩,而且遍身是刺,你就算小心万分,也不免为其所伤。
《神雕侠侣》是“射雕三部曲”系列的第二部,小说紧接着第一部《射雕英雄传》,以杨康遗孤杨过和小龙女之间的爱情故事为主脉,重点描述杨过在家仇与国难间如何艰难抉择,最终成为真正的“侠之大者”。
这部作品,后来更是被两岸三地多次拍成电视剧。刘德华、陈玉莲版的小龙女被很多金庸迷们奉为经典;孟飞、潘迎紫版开播便红遍台湾,主题曲《跃马江湖道》更是成为大街小巷传唱的经典;两束白发披肩的古天乐版杨过和和一身白衣的李若彤版小龙女,更是成为80后的集体记忆;黄晓明版的杨过被不少观众批判,但刘亦菲却凭借小龙女一角成就神仙姐姐的称号。如果说《神雕侠侣》是金庸先生作品中在普通老百姓之间知名度最高的,不知道大家是否认可?
《白马啸西风》(1961年)那都是很好很好的,我却偏偏不喜欢……
这部作品,和其他的有比较大的区别,虽然是武侠,但却并不侧重对武功的描写,反而更着重写“情”,更像我们传达了一种,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而是要把握住属于自己所有的幸福,才更难能可贵。
在黄沙莽莽的回疆大漠之上,小姑娘李文秀眼见父母因“高昌迷宫”地图被人所害,自己最后侥幸被哈萨克人部落的计老人(马家骏)所救。慢慢摆脱父母双亡的阴影,并结识了儿时玩伴苏普。随着日益相处,两人情义渐生。但因苏普之父苏鲁克对汉人有灭家之恨,两人最终未能走到一起。而随后在躲避昔日仇敌追杀之时,文秀在戈壁中遇到了华辉(瓦耳拉齐),并在他的指点下成长为一代武林高手。但最后,因为“高昌迷宫”的“宝藏”,文秀再次眼见自己最为亲近的两位亲人伤重丧命,而自己深爱之人也一心爱着别人。心灰意冷之下,她选择骑着白马,背着西风,回到有杨柳、桃花、燕子、金鱼的江南。
《倚天屠龙记》(1961年)真正的人,真正的事,往往不及心中所想的那么好。
《倚天屠龙记》是“射雕三部曲”系列的最后一部,这也是被多次改编为电视剧的作品,可以充分看出其影响力之重大。该部小说来到了元末明初,主要以张无忌的成长为线索,借助“倚天剑”与“屠龙刀”以巨大的号召力,将王朝的兴衰和江湖道义、恩仇平行交叉起来。
在侠肝义胆的江湖豪情故事中,穿插了张无忌等人缠绵悱恻的爱情纠葛,刻画出诸多性情各异、复杂鲜明的人物形象,并且,对人物的刻画均十分立体丰满,非正邪是非所能一言以蔽。即使是身为主角的张无忌,心性善良有勇有谋,却也性格随和得近乎软弱,甚至重要关头显得优柔寡断。
《天龙八部》(1963年)男子汉大丈夫,第一论人品心肠,第二论才干事业,第三论文学武功。
也许有人会说,《鹿鼎记》才是金庸的巅峰之作,但是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鹿鼎记》并不是一部武侠小说,而这部《天龙八部》,却从角色塑造、故事情节、武功体系设置三个方面,精彩地演绎了一部武侠小说的真正奥义。
不同于其他作品中,顶级功法的稀缺,在这部作品中,你几乎能看到金庸笔下的所有武功类型,并且每一个都登峰造极,谁也说不清哪种武功才是最强。而角色塑造方面,更是毫不逊色。除了有“英雄之最”的乔峰,还有虚竹、段誉、慕容复、王语嫣、段正淳等一众各具特色的江湖人物。而故事情节,《天龙八部》凭借其众多的明暗交叉的故事线索,以及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也许即使是在金庸先生自己的作品中,也属于殿堂级的存在。
《笑傲江湖》(1967年)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就会有江湖,人就是江湖。
“沧海笑,滔滔两岸潮,浮沉随浪记今朝,苍天笑,纷纷世上潮,谁负谁胜出天知晓……”
不知道有没有和我一样的朋友,听到这首歌的第一反应,便是《笑傲江湖》而久久却不能想起它本来的名字《沧海一声笑》。这部作品中,华山派大弟子令狐冲偶然得到《笑傲江湖》曲谱,并无意间学会了五岳各派剑法精髓,却被一向尊敬的师傅岳不群逐出师门,被自小喜欢的小师妹岳灵珊日渐疏远。随后下山独闯江湖,与魔教圣姑任盈盈相识相爱,并结识了一众江湖豪杰,也见识了不少人心险恶。
这部作品也许并不像金庸先生的其他几部作品那么脍炙人口,但作品中的角色大家却一定不陌生。大师兄小师妹的爱恨纠葛,至今仍是不少武侠仙侠剧甚至动漫作品常见的设定,君子剑岳不群几乎是伪君子的典型代表,而难辨雌雄的东方教主,更是让人印象深刻。
以上仅列举了金庸先生的几部作品,是否有你心中所认为的巅峰之作呢?欢迎大家留言分享。
(注:本文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资讯
江湖无处不相逢!《十二封杀》揭秘新武侠小说的巅峰之作
最后,这个怀着悲愤、忧伤、委屈心情苦练武功的少年,在十二年后,按照自己的计划开始复仇并得手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爹不是爹,仇人却是救命恩人。让人意外,也让人叹息:江湖原来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