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消息 >> 正文

收获的意思收获的解释

更新时间: 2025-07-31 12:39:17

阅读人数: 636

本文主题: 耕耘了姨妈,又播种下一句是什么

(1) [harvest;crop]∶收取成熟的农产品(2) [results;gains]∶比喻获得成果或得到的战果

(1) [harvest;crop]∶收取成熟的农产品

(2) [results;gains]∶比喻获得成果或得到的战果

1.收割农作物;收取。 汉 荀悦 《汉纪·文帝纪八》:“力耕数芸,收获如寇盗之至。” 清 沉复 《浮生六记·闺房记乐》:“我闻山果收获,必借猴力,果然。” 茅盾 《林家铺子》二:“一个多月前乡下人收获的晚稻,也早已被地主们和高利贷的债主们如数逼光。”

2.指收割到的农作物。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题叙:“住在那些草棚和瓦房里的庄稼人,从北原上的旱地里,也没捞到什么收获。”

3.取得的成果。 浩然 《艳阳天》第二七章:“今天晚上,这个年轻的支部书记最大的收获是思想认识提高了一步。”

1.收割农作物。《后汉书·章帝纪》:“车驾行秋稼,观收穫。”《资治通鉴·汉章帝章和元年》:“此年水旱,民不收穫。” 闻一多 《红烛》诗:“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2.指收割到的农作物。 汉 桓宽 《盐铁论·相刺》:“非良农不得食於收穫。” 清 孙枝蔚 《田家杂兴次储光羲韵》之五:“笑谓田家儿,止知夸收穫。”

3.指取得的成果。 魏巍 《谁是最可爱的人·冬天和春天》:“你问我部队在冬季作战的收获吗?”

收获的意思收获的解释

芒种:仲夏至,麦飘香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芒种时节,仲夏已至,麦浪声声。此时,农民不闲,都在田间地头里抢抓农时;土地不荒,在夏收夏种中充实粮仓。收割播种,辛勤劳动,一片繁忙景象。

小满之后,夏至之前,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九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是仲夏开始的标志。

此时,气温不断攀升,雨量愈渐充沛。除青藏高原及黑龙江最北部的一些地区,大部分地区的人们,基本都体验到了夏天的炎热,白昼时间也将随着夏至的到来达到最长。

芒种有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始鸣;三候反舌无声。”芒种节气中,螳螂在上一年深秋产的卵因感受到阴气初生而破壳生出小螳螂;喜阴的伯劳鸟开始在枝头出现,并且感阴而鸣。与此相反,能够学习其他鸟叫的反舌鸟,却因感应到了阴气的出现而停止了鸣叫。

虽有夏日汗滴禾下土的辛苦劳作,智慧的古人也应时应景地形成了煮梅、挂艾、送花神的习俗来安抚夏日身心。

民谚言:“芒种端午后,处处有酒肉”,意思是芒种节气若是在端午节之后到来,雨季则会晚来一些,有利于新麦登场,正所谓“有钱难买五月旱”,从而人们得以饱饭,安享丰收之喜。今年芒种正逢端午之后,为丰收增添更多希望与期待。

“芒”指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种”指谷黍类作物的播种。“芒种”又谐音“忙种”。

芒种到夏至这半个月是秋熟作物播种、移栽、苗期管理和全面进入夏收、夏种和夏管的“三夏”大忙高潮。

忙夏收,是因为麦已成熟,若遇连雨天气,甚至冰雹灾害,会使小麦无法及时收割、脱粒而导致倒伏、落粒、穗上发芽、烂麦场,须抓紧一切有利时机,抢割、抢运、抢脱粒。

忙夏种,是因为夏大豆、夏玉米等夏种作物的生长期有限,为保证到秋霜前收获,必须提早播种栽插,才能取得较高产量。

忙夏管,是因为芒种后雨水渐多,气温渐高,棉花、春玉米等春种的庄稼已进入需水需肥与生长高峰,不仅要追肥补水,还需除草和防病治虫。否则,病虫草害、干旱、渍涝、冰雹等灾害同时发生或交替出现,春种庄稼轻则减产,重则绝收。

每逢芒种前后,农民不误农时、抢收抢种,长江流域“栽秧割麦两头忙”,华北地区“收麦种豆不让晌”,促成了一片田间垄上繁忙劳作的场景。

在安徽,4280万亩小麦迎来丰收季。机声隆隆,麦浪滚滚,当地小麦收割工作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安徽省投入约20万台联合收割机,力争在10天左右基本抢收完毕。

在山东菏泽市,一台台收割机在田间穿梭,处处呈现一片丰收景象。为完成今年全市924.38万亩小麦的收割,农民们抢抓农时,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作用,确保夏粮颗粒归仓。

在贵州省罗甸县水稻产区,农民卷起裤腿、挽起袖子,正如火如荼打田、起秧、栽秧……向着今年种植11.5万亩水稻的目标任务奋力前进。

芒种虽透着辛苦,也预示着收获。

在这一年中充满生机和机遇的时节,辛勤劳作的人们坚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播种中殷切期盼,在丰收中饱含喜悦。额头的汗珠滴灌着幸福的小康,黝黑的皮肤滋养着丰收的生活,满了粮仓、鼓了钱包、美了生活。

芒种一过,2022年高考便拉开帷幕。全国各地莘莘学子同抢收抢种的农民一样,也迎来自己的收获季,在考场上尽显锋芒,又带着光芒走向更广阔的人生之路。

面对今年复杂严峻的疫情形势,各地多措并举,积极行动,全力“护航”高考,力保考生“应考尽考”。

希望与收获不期而遇,付出与回报总相串联。追求收获,不能一劳永逸,也不能一蹴而就,而是要在一次次的收获之后重拾奋斗之心,为下一次收获厚积薄发。

栀子花开,麦黄梅熟,芒种过后,奋斗不止。

春华秋实又一年不负耕耘喜丰收

金秋时节,田野的金黄一望无垠,饱满的稻穗“笑”弯“腰肢”,澄黄的玉米颗粒饱满,丰收的喜悦催人奋进,农民抢抓晴好天气忙收割、忙晾晒,辽源大地一片繁忙景象。今年辽源市粮食产量预计达到32亿斤,比去年增加2亿斤。

走进东丰县黄河镇“一六八”农机种植专业合作社,先人一步收获的高品质稻米,已经按排单顺序陆续发货,活跃于粮食产品市场。据负责人孙德义介绍,合作社获得政府专项资金扩建育苗大棚,育苗面积扩大了;新吸纳20余家农户入社,种植面积、劳动力充足了;产收全程机械化、专家指导、科学施技、严格把控,各个环节不脱轨,种粮的心踏实了;抢抓秋收好时节、抢先上市,稻米价格体现价值了,合作社的百万斤高品质水稻产销两旺。

像“一六八”农机种植专业合作社一样,众多辽源农民进行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政策帮扶、个人努力、科技加持等重要因素叠加,至此才能实现粮食的稳产丰收。

惠农政策好,种粮有底气。辽源市深入贯彻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省委一号文件精神,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格落实吉林省2021年度粮食生产目标,超指标实现粮食播种面积340.53万亩。各级各部门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从资金、技术、物资、安全等方面着手,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全力以赴抓好粮食生产,稳住“三农”基本盘,保障粮食安全,让广大农民种粮创收有底气。

人勤春来早,功到秋华实。农谚有道“春耕不肯忙,秋后脸饿黄”,春耕、夏长、秋收与冬藏,天道酬勤、不负耕耘。针对今年春季气温回暖快的特点,市农业农村局则是召开专家会议,提早研判、提早部署,“保姆式”服务突出“六早”,即科技早培训、物资早准备、农机早检修、市场早监管、服务早落实、病虫害早防控,为广大农民做好备春耕指导报务。4月22日,资金、种子、底肥全部到位,农机具检修到位,备春耕工作全部完成。玉米、水稻均在适播期内完成春耕播种任务。高标准完成春耕生产,为全年粮食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保护“地利”,抢占“天时”。科技作用尤为重要。辽源市在保护土地的基础上,积极推广绿色增产技术,用科技保护良田、用科技防控灾害,进而实现绿色增产。全市通过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建立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16个,实现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100%;更换农药高效喷头,推广精准施药技术30万亩以上;开展粮豆轮作试点4.3万亩;落实保护性耕作面积12万亩。农业部门加强防灾减灾工作,联合气象部门累计开展人工增雨作业17次,有效规避旱情影响;开展水稻稻瘟病防治,实施无人机飞防作业;安装空杀虫灯、诱捕器,全年无草地贪夜蛾虫害发生。

此外,农业部门还制定下发了《辽源市秋季农机安全“百日攻坚行动”方案》和《辽源市切实加强秋收期间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组织力量深入村屯、田间地头,宣传指导农机安全操作规程,加密执法检查频次,治理拖拉机无牌行驶、无证驾驶、没有反光贴等问题,做好秋收指导服务,全力确保安全丰收。

春华秋实又一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年的辛勤劳作换来大自然的馈赠与丰收的喜悦。走过一春又一春,砥砺奋进、天道酬勤,以奋斗的姿态迈向新征程,期盼明年仍是好时节,不负耕耘再丰收!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