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出来了初中的书
这几天翻出来初中看的书,那时候还是蛮喜欢的,坚持认为第一本比较好看,后面什么乱七八糟的拯救世界还蛮烦躁的,而且那时侯也坚定认为电影真是稀烂,一点调调都没有,除了有几个美丽的孩子... 其实这个书虽然蛮艳俗,但是还是蛮可爱的,你看,一个人若是出于乐趣去做的一件事通常不会差到哪去,所以作者那个时候的人还是比较淳朴啊= = 为什么我当年喜欢这本书咧?我深刻的记得的几个有意思的场景:会裂开缝吞噬路人老柳树和惹人昏昏欲睡的空气,沉闷的太阳的午后.住在树上的小精灵(是不是有点像树上的男爵呢?),他们的斗篷衣襟上一小枚叶子饰物.月夜里捕鱼的咕噜姆.他们路经的一个沼泽,可以看见埋葬在其中的古代战士的脸.还有他们那些歌谣和传说,两个变成了石头还在啃着骨头的巨人...还蛮鹅妈妈的= =

《魔戒》(魔戒)书评
未读完中插:法拉米尔真的好会说话,加上没有影视形象的影响,印象真的很好……我再也不在看原著前先看影视作品了,尤其是玄幻架空类题材。 《魔戒》分为三部:《魔戒同盟》、《双塔殊图》、《王者归来》。 黑暗魔君索隆卷土重来,危及着中土世界的安危,由霍比特人、精灵、矮人、巫师与人族组成的魔戒同盟,欲将黑暗的力量之源——魔戒摧毁。在这一旅程中,发生了许多惊心、奇幻的冒险。 ⚠️剧透 《魔戒同盟》:索隆的阴影下,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霍比特人弗罗多被选为持戒人,由魔戒同盟护送,直到完成使命的那一刻。旅途经过重重障碍,甘道夫在与炎魔的斗争中掉入深渊,波洛米尔受到魔戒的蛊惑,恢复意志后,为保护同伴而死。弗罗多也因此决心独自前往魔多。除了山姆跟随弗罗多一起,同盟其余众人在命运的推动下参与战争。 《双塔殊图》:魔戒同盟兵分两路。弗罗多和山姆奔赴魔多,完成销毁魔戒的使命。其余众人与索隆军团交战,逐个捣毁黑暗势力的威胁与控制。 《王者归来》:最后一部也是故事的尾声,魔戒销毁,国王加冕。 非常奇妙的是咕噜这个角色,苍老虚弱而悚然,魔戒将它的灵魂撕裂成两半,一半是已被魔戒吞噬的咕噜,一半是尚存人性的斯密戈。在摧毁魔戒的途中,沉睡已久的斯密戈竟然被唤醒,在其身上,可以看到人性善恶的探讨性。咕噜一直是个顽固的阻碍、难缠的麻烦,但它同样在摧毁魔戒的旅途中承载着使命,甚至是关键所在。命运自有它的安排。 除了主角团,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角色之一是“法拉米尔”。出场片段中,他言行得宜,理智仁慈并充满智慧,不需要旁白的烘托,就能感受到他的人格魅力。 在这样讲究家族、世代的传说背景中,可以想象到这是一个充满父系威严的故事。本书的局限性在于对女性角色陈旧、刻板的塑造,数量少且缺乏深度。女性角色最不容忽视的标签是“美丽”,身份受限于母亲、妻子、妹妹、女儿。即便是实权者加拉德瑞尔,名义上的国王也是她的伴侣。刚强坚毅的战士伊奥温在被称赞时,也多着重于她的外貌,人们感叹她的哀伤与美丽。 本书涉及许多种族、语言、地理、文明……构建了一个庞大且精密的世界观,包含许多作者创造的名称与词汇,阅读起来有点吃力。不过随着故事的深入,场景减少,主线明晰,三部下来会越来越好读。 如果有耐心,或享受想象力漫游的读者/观众,可以先看原著,体验沉浸式的幻想过程。再看电影的话,是双重惊喜。 (2024.12.20)
读《魔戒》
读完《魔戒》很是感慨。惊艳,且意难平,是我最大的两种感受。惊艳,在于托老震撼人心的描绘、人情世故的体察、环环相扣的情节。最大的震撼就在于书中赶路的情节,从一开始的弗罗多、山姆、皮平,到后面在大步佬的带领下前往幽谷,再到护戒小队的旅程,弗罗多和山姆最后前往末日火山的旅程,重要的每一步,都被细致的描写。这很难得,因为在我以往所看的类似探险小说或是影视作品中,赶路的细节几乎都会被忽略,主角们几乎都是不吃不喝的神人,且从不会累。重点都放在了所谓的“重头戏”——各种类型的斗争上,但在《魔戒》中,赶路的辛苦得到了非常真实的描写,托老将一切都安排了,一切都自圆其说,主角们会感到累,感到渴,感到饥饿(尤其是对于霍比特人这种种族来说,这太难受了)。特别是在弗罗多和山姆最后前往末日火山的那段路程,他们的疲惫、恐惧、绝望、坚持等种种信念呼之欲出,简直超出了文字可有的感染力。我没有在他们成功销毁魔戒时感到震撼,没有在索隆倒台时感到震撼,没有在五军归来时感到震撼。我只是被这一段又一段的路震撼,并在这一切都结束之后感到深深的疲惫。尽管我看着书中的人在结束战争之后一个接一个的获得很好,很光明的结局或者说是未来,但我感觉不到快乐,只觉得疲惫。
意难平,是对弗罗多。在托老优秀的笔下,我几乎能品味到弗罗多的感受,虽然的确是不可能做到感同身受,但也受到了深深的触动。在结局,弗罗多乘船西渡,我不知道这能否算是一个happy ending。当你从一场伟大冒险中归来,与众多伟大任务并肩作战,付出了巨大努力甚至不可挽回的自我伤害换来世人的平安,你是希望想山姆一样,收获声誉和财富,拥有不凡的见识,并且组建快乐的人间家庭呢?还是如弗罗多一样前往维拉们的国度,见识组成世界的高级规则,进入天使的世界但远离俗世的诸多朋友,在一个可以消除疼痛的地方耗尽自己的生命呢?我做不出选择,我也没有资格选择,甚至光是将这两种选项罗列起来,我都感觉到一种难以言表的痛苦。如果我还是一个小孩,我只会满足于那个把大boss打倒时的高潮点,并且随后可以被一句简单的如“他们幸福快乐的生活了下去”给打发,但我已经来到了一个更多思考,更多见识也更加迷茫的年龄,这样的快乐是我不满足的,因此我变得更在乎巅峰之后的生活。所以我在某种程度上理解弗罗多,他太痛苦,甚至阿尔玟给的精灵宝石都不能消弭这种痛苦,因此他只能放弃人间世。这或许是一种殊荣,但对他来说,消除痛苦,才是对他最大的帮助。在小说中,他可以乘船西渡,去一个永无痛苦之地;但在现实,我们如何能够解决自己心灵的不安?世人不能同情疯子,也不理解英雄。
《魔戒》应当被一读再读,因为我觉得它已经不只是一部奇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