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侮辱的与被损害的人
李海鹏,前《南方周末》高级记者,现《人物》杂志主编。有人说他是中国最优秀的特稿记者。“最优秀”,李海鹏的文字,严谨,理性,克制,却充满了激情。他颠覆了中国传媒界传统意义上的新闻。李海鹏是中国式特稿的开创者之一。下文选取他最广为人知的一篇作品——发布于《南方周末》的《举重冠军之死》,借以谈谈我心目中的好新闻。一.于细微处见真知纸媒售卖的不是一个又一个词,而是这些词的连缀。“真实”从来不是一个独立事件或者一个单独的人,而是这个事件和这个人与周围世界的关系。 —— 引自李海鹏《在南方周末写特稿》文章的笔触直击人心。和作者用词的精准、以及对细节精确传神的勾勒分不开。比如大大小小多多少少的钱数——“在他死去的当天,家里只有300元钱”,和“那台辽宁省体院付账的价值6800元的⼩型呼吸机”、“一元钱三个的馒头”,去找人借钱看病,“本来有550元儿子买鞋拿走了200元”、“从⾃⼰的450元钱⾥拿出400元借给了他,两张百元钞票,其余的是零钱”,和“在他死去的第7天,⽗母两⼈挨店逐铺地还了800多块钱”……种种数字细节并不是无意义的冗杂,而是重要且必要的信息传达,勾勒出新闻中的人和其周围的人的处境。严肃新闻的魅力在于不强行贩卖观点,避免情绪左右判断,严密取材、小心求证,最终是摧毁一个系统,而不是打垮一个敌人。窥一斑而知全豹,于细微处见真知。二.电影镜头式书写特稿是这样一种认识的产物:要理解人与事,至关重要的是语境,尤其是那些含混的语境。语境有两重意思,就文本而言,指作品的文句段落的互文,就题材来说,指它所在的文化和生活环境。特稿也注重角度,区别在于,在特稿当中,故事本身的价值无可匹敌。一切真实,一切意义,都在故事之中。故事可以是开放性的,故事从不说谎。 ——引自李海鹏《在南方周末写特稿》《举重冠军之死》作为一篇新闻特稿,富有结构美和韵律美,极富画面感。达到了文学性和新闻性的统一。开篇由一个梦起头,母亲梦到儿子喊着要吃饭,母亲心慌,梦中惊醒,与老伴一同一言不发,然后接到儿子的电话。接下来顺势写儿子这边的情景——才力在睡梦中只呼不吸——透过才力妻子的眼睛,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被病痛和贫穷折磨的冠军。电影镜头式的书写,一个个流畅的画面、真实的人物,就这样在我们眼前交替、展开。三.时间 时间 还是时间追寻文字的美,呈现复杂的真 ——引自《南方周末特稿手册》时间,不论是具体的——“这天是5月31日,早上4点”,“差5分钟九点”“六点钟刚过”“夜里十点”……还是概括的——“在⽣前最后四年,他的⼯作是辽宁省体院的门卫,在他死去的当天,家⾥只有300元钱”,“第⼆天是⼥⼉的节⽇,⼀周后是结婚5周年纪念⽇,但是⽣命的时间表已经排定。赶在午夜之前,冠军与五⽉⼀起离去了”,各种时间所指和能指的出现和安排,对于气氛的渲染起到不可缺少的作用。尤其是“在住院记录上,他当时的⾎氧分压值已经只有20,⾎细胞却⾼达17000,已经显⽰出呼吸衰竭的征兆。稍早前拍的X光⽚被送了过来,呼吸内科专家康健看了看,肺部已经有了明显可见的浸润阴影”——“已经”,这个悲伤的字眼多次重复使用,令我们体会出最沉重的无力感,在循环往复中的互文呼应和词语语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份宿命般的无奈忧郁,一种无助孤独的气质和氛围。四.我们的苦难毫无尊严文章讲故事的节奏风格是客观沉稳冷静的。但这不意味着作者的无情。恰恰相反,作者是怀着满腔的热情,带着对人物的共情在写作。“因为懂得,所以慈悲”,由作者的书写,可以看到他对自己报道的每一个个体都抱有最大程度的尊重和最深刻的悲悯。新闻没有倾向,那么这篇新闻有没有立场呢?我们看作者开篇即聚焦于人物的死亡,写他“毫无尊严的死了”,只此一句,足矣说明作者的态度——没有妥协。作者写人物,不是去散播缺乏考量的廉价的抒情,而是去揭示事物的根本,他讲故事,不卖弄,不利用别人的伤疤,制造自己的关注度,而是迫使人们正视这些未被正视、未被重视,却不得不说的故事。我想这是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良心和大爱。正是有这样好的新闻工作者,写出了这样好的作品,我们开始期盼苦难会停止,人与人的侮辱会减少,我们开始期盼一个更美好的明天,至少是有尊严的死亡。

读者的工作难道是校对?好书被毁。
最近连着看了好多本书,其中的内容都或多或少地涉及到了校园霸凌,例如《将死未死的青》、《双子星》等。而住野夜的《夜晚的怪物》也是关于校园霸凌的一本小说,这部作品和前面所看的小说最不一样的地方是没有把笔墨聚焦到施暴者和被霸凌者上,反而深入描写了位于中立或旁观者角度的人们的内心世界。
故事其实很简单,背景更是简化到了极致,连女主矢野为什么会被霸凌也基本上没有解释。小说中还在很多与主线无关的地方留下了悬念,知道结尾都没有说的很明白,只是非常笼统地带过去了。例如晚上教师的后门究竟是谁打开的?体育馆的玻璃是谁弄破的?这些隐藏在了文字背后,需要读者自己去解读出来。当然,这些地方的弱化虚写其实也是因为作者想表达的更多的是主角安达这个一直以来的自诩为中立者的内心世界,其他的一切内容都以服务于这个主题为准。
住野夜安排了主角安达在夜晚能够变身成怪物的能力,怪物这部分的内容实际展现出来的是最普通的人面对霸凌的态度。他白天把自己内心对被霸凌的同学的担心隐藏起来,和其他同学一起对霸凌事件视而不见,晚上则是要把自己能变身为怪物这件事情向众人隐藏。这种白天黑夜都要隐藏自身的情感就是普通人在遭遇霸凌事件时会做的事情。
从另一方面来说,白天安达作为人类时和在班级里隐藏自己内心,为了不成为被其他同学共同霸凌的对象,从对霸凌视而不见慢慢过渡到了和同学们一起欺负矢野。反而实在夜晚变身成怪物的时候,在矢野面前展露出真身,并为白天的种种事情向她道歉,显露出了他真正善良的内心。
以上部分的处理,作者非常用心,不仅在章节上人为分成白天和黑夜,还让男女主角在白天黑夜的位置产生了对调。虽然直接这样写会让读者非常简单地意识到作者想表达的观点,但作为轻小说来说,这样就够了。(是的,这就是一本轻小说,千万不要被“超越村上春树”之类的推荐语给骗了。)
故事的最终,以安达在白天的时候也决定善待矢野结束,算是让主角的人格正式统一,而其他人在作者的表达中还是会把主角也列为共同霸凌对象,如何解决之后的事情,作者不打算在小说中提及,每位读者可以自行按照自己的意愿往下发展。
在故事中途,作者非常清楚地让矢野自己解释了她两次欺负同学的原因,以及她始终微笑背后的痛苦。但这样的坦白写法,我个人觉得还是笔力过弱了。其实只要写到矢野对她友善的人发起攻击后,其他同学不再霸凌那个人就行。同样的,关于微笑的原因,也可以通过事件让安达了解到。如果能这样来写,对我的观感会更好。
总的来说,《夜晚的怪物》一书能够站在中立者的角度来写校园霸凌,确实是值得一看的点。
但新星出版社这次的实体书存在着太多的校对问题,让我看的时候极度不满。我统计了一下,这样一本才250页的书,总共22处有错别字、乱分段或者多字漏字情况,这就是我只给3颗星的缘故。希望出版方能够好好检讨一下!
以下是所有的校对错误之处: P27倒数第五行,“我我总算体会到了……”这句话中多了一个“我”字。 P43第一二段中间不应该分段。 P43倒数第二行,“但又可得如果和她……”这里应该是“但又觉得如果和她……”。 P46第三行,“但怼她视而不见……”应为“但对她视而不见……”。 P53第三行,“我胡思乱想的着”中多了一个“的”字。 P54第十三行,“也怪她自己过意钝感”应为“也怪她自己过于钝感”。 P77倒数第二行,“还有以昨天责怪了井口的以中川为主的女生们”一句中第二个“以”字是多余的。 P79第四行,“只能说矢野实在是在笨拙了”应为“只能说矢野实在是太笨拙了”。 P79倒数第六行,“笠井对从未对矢野有过……”中第一个“对”字多余。 P80第五行,“缺见她红色的运动裤……”应为“却见她红色的运动裤……”。 P80倒数第七行,“在我旁边变的工藤就是这类”中的“变”字应删掉。 P90倒数第四行,“会不得不晚上准备的施工”应为“会有不得不晚上准备的施工”。 P104第七八段排版错误,应为一整段话。 P107第一行,“和我没有想到来客”应为“和我没有想到的来客”。 P122倒数第二行,“结果出了警卫以外谁也不在”应为“结果除了警卫以外谁也不在”。 P152倒数第一行,“要不代替去我吧”应为“要不代替我去吧”。 P203第六行,“但让能身体休息”应为“但能让身体休息”。 P218倒数第三行,“去、体院、馆”应为“去、体育、馆”。 P225第三行,“实现两个人本来目的话”应为“实现两个人本来目的的话”。 P230第一行,“一定在心里都某处”应为“一定在心里的某处”。 P234第四行,“前方有小动物和的动物”应为“前方有小动物和别的动物”。 P243第一行,“藤度过着对自己……”应为“工藤度过着对自己……”。
目录值得一读
黄仲林先生离开我们已经两年了,但他的“生物空间医学”的思想将永存人间。
《生物空间医学》是黄教授一生实践经验和思想的总结。他把自己几十年治病的方法、经验、亲身经历科学试验的感受、体会,甚至自认为不够成熟或还不够完善,但对科研人员或患者可能有益的思想完全呈现给读者,体现了一位老科研工作者对中华医学发展的忠诚与期盼。
黄仲林,男,汉族,1931年12月出生,江苏江阴人,教授。1951年9月毕业于上海东亚体专(现上海体院),从事山东农业大学体育教学和运动医学研究。1987年任山东农业大学教授,1988年任山东大学兼职教授;1988年任中国气功科学研究会气功双手行针研究所所长;1992年任中国人体科学研究院研究员;1999年任江苏无锡生物空间医学针刺研究所所长;1999年任山东淄博市仲林针刺技术研究所所长;1993年任解放军101医院康复科主任医师;1993年任中华国际易学研究中心常务理事;1994年任新加坡中医针灸协会技术顾问;1995年任美国中医药研究院顾问;1995年任美国中医进修学院访问教授;2004年任中华老子研究会副会长。主要贡献:多年来从事临床运动医学和易医的研究,在易医的理论基础上,根据“天人合一”,“阴阳匹配”对称互补原理。首先提出以生命能量解除生命疾患,区别用非生命能量解除生命疾患的医疗研究。从而创造生物空间医学“气功双手行针”、“脉管针刺导线回路”、“人体与植物体导线回路”等新的医疗方法。以及发明“生物场控医疗器”(专利号:892160306)和“一种用于治疗人体疾病的桥”(专利号:941155373)的医疗器等。有专著《气功与生命探索》获山东科技著作三等奖。
第二节《八卦图》与中国传统医学
第三节阴阳对称是三维立体平衡学说
第五节生物光能和场能对人类的影响
第一节人体是一个三维六合坐标系
第三节生命遗传工程DNA与“八卦图”
第一节人体是五个磁偶极矩的三维各向异位磁体
第二节人体阴阳二气运行对人体的作用
第四节人体场和植物场相互作用的研究
第一节生命现象——生物能量的物质基础
第三节人体能量转化和生物磁场效应
第二节活性植(动)物与人体感传效应
第三节生命整体现象——对称与平衡
第六章运用人体三维生物场实施生物针刺新技术
第一节运用“八卦”思维模式创造双手行针新疗法
第二节生物空间针刺感传与能量序化
第六节“双手行针”导线回路和手法
第八节人体与植物体针刺导线回路疗法
第三节生物电能对癌细胞的治疗作用
第八章针刺导线回路疗法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第二节针刺导线回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新探索
第三节针刺导线回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鉴定
第九章生物空间医学对人体生命科学发展的重大意义
第五节生物功能态与生命科学研究的意义
第六节生物功能态对受试者生理效应的观察
黄仲林教授论证宇宙圆周率是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