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杨玉环和安禄山是什么关系,有什么野史
我们都知道,唐朝在经历安史之乱以后,便再难恢复盛世。然后安史之乱的始作俑者安禄山不过是塞外的一胡人,他在京城根本无根无势,若不是唐玄宗为了牵制宰相李林甫不断地放权安禄山,也不会促成最终坐拥18万兵力的安禄山动了颠覆唐王朝的歪脑筋。
当然,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安禄山叛乱是为了得到倾国倾城的杨贵妃。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是杨玉环的真实写照。纵使杨玉环是自己的儿媳,唐玄宗也不惜违背伦常,甚至与儿子反目也要将杨玉环据为己有。可想而知,杨贵妃的美是多么让人欲罢不能。
安禄山作为一个男人,对于杨贵妃的美颜自然无法抵挡。但是身为臣子,当知进退,有可为而有不可为。但是安禄山就是这样一个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人。他主动请求唐玄宗允许自己拜杨玉环为干妈,在得到应允之后,他便三天两头有事儿没事儿以"看望干妈"的借口往宫里跑。一来二去,安禄山终于讨到了杨贵妃的欢心。
可是时间久了,朝中也开始传出了安禄山与杨贵妃有私情的留言。虽然正史不曾对二人的不当关系有过记载,但是野史中却有不少记录。
比如贵妃亲自为"干儿子"洗三。"洗三"本是唐代的风俗,意思是在孩子出生后的第三天,母亲要亲自给孩子沐浴,洗去身上的污垢并更换新衣,以此来表达对孩子的祝福。
而杨贵妃给安禄山"洗三"的时候恰巧是安禄山刚刚过完48岁生日的第三天。其实早在安禄山过生日之前,唐贵妃就已经派人专门定制了澡盆和"襁褓",待安禄山过完生日的第三天,杨贵妃就亲自为"干儿子"洗澡,沐浴之后还让宫女们为安禄山穿上用丝绸定制的"襁褓",并让其如婴孩一般躺在大花轿里,由宫女太监们抬着在后花园走上好几圈。期间是不是听到杨贵妃唤"禄儿、禄儿",杨贵妃没唤一声,安禄山便兴高采烈的应一声。此情此景惹得后花园传出阵阵欢声笑语,甚至引来了唐玄宗前来观瞧。
当然,关于安禄山和杨贵妃之间的关系,在野史之中还有更加香艳的记载。据说有一次安禄山和杨玉环嬉戏的时候,不小心抓伤了杨玉环的胸部,由于当时唐朝时兴低胸,无奈之下杨玉环只好用手帕挡住胸口,甚至在参加宴会的时候也不得不如此。为此,杨贵妃这样的装束还引起了一阵潮流,引得宫中的妃子和宫外的名媛们竞相模仿。
当然了,类似这种记载都是出自野史,是真是假难以分别,后世人也只能当做茶余饭后的消遣罢了。

西施香港脚、杨玉环狐臭,野史的四大美人缺陷是怎么杜撰出来的?
根据一个标签为“互联网达人”的成功人士在某网站上谦虚而肯定地发表的《写出爆款历史类文章的5个建议》——
我完全明白为什么在史料典籍中找不到任何关于四大美人生理缺陷的证据,却有那么多关于这个话题的“历史真相”——
四大美人在(野史)中的缺陷是根据“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而来的。
西施原本是一个浣纱女,没事就喜欢光着脚丫下河洗衣服洗头发。结果就是,不止脚生得比一般人大,还因为踩到了翔,感染了……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香港脚”。
所以她成名后才那么喜欢穿长裙,还以跳舞为名,给自己特制了一双木屐;因为鞋子高了一块,不但看不出来脚大,走起路来还左右摇摆的,跟长裙飘飘相结合,就更娉婷曼妙了。然鹅,她还是改不了一见水就想下去洗刷刷的习惯。这种习惯就连几千年后的甄嬛也有。
这天,她和甄嬛一样,光着脚丫去御花园的鱼塘边玩。因为刚跳了舞,脚的味道特别“香浓醇厚”。
要知道,御花园的鱼可是正儿八经的大锦鲤!哪里受得了这个?
它们应该在水底,而不是在脚底。赶紧沉吧,越快越深才是保命大招。
这一幕刚好被人看见,于是就有了“沉鱼”。
王昭君一出玉门关就后悔了。为啥呢?要知道,就是青霞曼玉也抵不住塞外风沙啊!
青霞曼玉刚到龙门客栈就这样了,而王昭君还要走那么远,古代女子的头发,又是那么长那么长,风沙一吹,又没地儿用飘柔洗洗,当走到了匈奴边境时,她的头发已经是一大堆乱草了。而塞外的大雁呢,智商跟经常被郭靖安答射的大雕一样,见底下有堆草,寻思这简直就是一个现成的鸟巢啊,麻溜儿的占领去!so,一只只大雁都向王昭君的脑袋冲赶过去……
这一幕被前来迎亲的人看见了,哟喂,不得了啊,大雁都为之倾倒啊——昭君能“落雁”就这样传开了。
汉代是一个神叨叨的时代。当时的人们大多自认为活在仙侠(小说)世界里,满大街的人都神神秘秘自带灵气。
所以婵婵从小就跟着周围的神棍们学得一手好忽悠,啊呸!不对,是学会了夜观星象、天人感应这些硬核技术。
婵蝉因为家穷,从小就卖给王允家作丫环。
王允是个老色狼(不然怎么想得出美人计?)婵婵当然是不想被他XXOO了,所以当王允又一次嘻皮笑脸凑上来时,她想起昨晚观测到的天象,本月会有月食发生,当场计上心头。
她相当真诚地对王允说:王大人啊,你对我的爱,有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我都知道,
“奈何妾乃罪人之后,唯恐有辱大人家,不如容妾在十五月圆之夜,焚香一柱,对天默祷。若天无异状,妾身愿为大人执帚。否则,天命难违……”这是《三国演义》的原话。
到了十五晚上,婵婵就在月亮底下焚香祷告——貂蝉拜月就是这么来的。
当时王允正在廊下与一班大V,如山涛啊,刘表啊这些谈着大汉核心价值观,说时迟那时快,貂蝉在月下拜着拜着,月食就发生了……
王允强作欢颜,叹到:“美乎婵婵,感天动地”。就收她做了义女,通过这种强行父女的伦理关系,断了自己的念想。
婵婵翻身农奴把歌唱呀巴扎黑啦——“闭月”就是这样来的。
在百度输入“杨贵妃狐臭”,大约有152000条信息。总得来说,"羞花"是因为她有狐臭把花熏死了,"赐浴华清池"一人洗温泉是为了治狐臭,喜欢用花瓣香料沐浴是为了掩盖狐臭……
尽管史料典籍中找不到任何关于杨贵妃有狐臭的证据,但这不影响「伪史学者」和「民史大师」们传播假知识,张口就能震惊你、俯拾皆是大解密。
身为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人”之一,杨贵妃光是被作为"男默女泪"的榜样是不够的,历史名人,就得担负被唏嘘、被同情的重任。许多人读历史,看到的不是长江后浪推前浪,而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他们特别擅长用历史牛人们的小缺憾,消解自己的不圆满。
这里要说的是,“贵妃出浴”本是一个很浪漫唯美的历史场景,然鹅,西安华清池里沐浴的杨贵妃雕像,快被人摸秃了(猥亵胸部)。
难道这些人没有听说过“四大美人的诅咒”吗?
——但凡在公共场合,特别是景点有不文明行为的人,子子孙孙都会有脚臭狐臭,还会被大雁啄,永远都要交智商税!
想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更有趣的一面,请关注
正史无人认账、野史千秋流传,李隆基与儿媳杨玉环的模范爱情故事
正史都是当朝的史官所记载,他们都要按照主旋律和帝王意图来记载历史,他们端着人家的饭碗,必须听人家使唤,不然轻则饭碗被砸,重则脑袋搬家,傻子才会跟皇帝拧着干,所以正史很多地方是不可信的。
想了解真实的历史,只能是正史参考着野史。
为什么说参考呢,因为野史是小道消息,里面水分也不小,只有个别野史才是可信的。
那么野史流传的故事,哪些是真实可信的呢?
李隆基“扒灰”的故事,被事实证明是真的。
"几曾见帝王天子有真情,却怎么万千宠爱在一身?"这是一首歌的歌词,是歌颂李隆基同志对爱情忠贞的。
风流天子李隆基和倾国倾城的佳人杨玉环的爱情矢志不渝,被传为千古佳话。
李隆基的故事家喻户晓,乡野小儿也知道是安史之乱终结了这对鸳鸯的爱情。
禁卫军作乱,要求处死奸臣杨国忠,杨玉环因此被牵连,马嵬驿香消玉殒,李隆基皇位被太子夺去,孤独终老。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这段叫人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其实背后另有隐情。
虽然正史说得冠冕堂皇,野史却言之凿凿说李隆基看上了自己的儿媳,牺牲了儿子的幸福婚姻,才成就了自己的伟大爱情,当了不光彩的第三者。
可是这样原则性的事情,你无论在《旧唐书》还是《新唐书》里,都都看不到片言只语,没有证据证明杨玉环给寿王李瑁当过老婆。
既然正史看不到,那唐玄宗扒灰的事一定是路边社的报道,就是野史上的记载了。
那么野史里扒灰的记载真实性可信吗?
御用文人说了,野史是瞎掰的,寿王杨妃和唐明皇杨妃不是同一个人,野史是张冠李戴。
他们说寿王杨妃老爸叫杨玄璬,而唐玄宗杨妃老爸叫杨玄琰,一字之差谬以千里啊。
两人本来就不是一家,更不是一个人。
再说,李隆基是皇帝,贵有四海,全天下的女人皇帝可以随便占有,大家做梦都想着这样的美事。
所以李隆基不用像西门庆那样到处勾引,二不用像王安石那样就地取材,强夺儿媳的事情,发生在民间还有可能,绝不会发生在皇宫。
再说,李唐皇室有鲜卑血统,不太讲究什么纲常人伦,唐太宗李世民曾经占有了自己的弟媳,唐高宗李治跟自己的庶母恋爱,但那都是弟弟和父亲归西之后。
李隆基再怎么不顾礼仪,也要廉耻啊。
儿子活蹦乱跳的,老子就将儿媳收编,咋说也不靠谱啊。
可是后来的历史学家仔细研究了这段野史,又琢磨了不少正史,发现里面有蛛丝马迹,可以证明野史说的不是空穴来风。
两部唐书在叙述杨玉环家世的时候是这样说的:杨贵妃生父叫杨玄琰,但在她几岁的时候,老爸就与世长辞了。
从此后,杨玉环就成了叔父杨玄璬的乖乖女。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杨玉环进贡成为皇妃之后,按照历代皇家的规矩,父母是要享受无比荣耀,包括被册封的。
《资治通鉴》记载说,杨玉环已经去世的老爸杨玄琰被追封为国防部长,又被加封至太尉、齐国公;杨玉环的老妈的被封为凉国夫人,叔父杨玄珪被封为从三品光禄卿。
奇怪的是,杨玉环的养父杨玄璬竟然没有得到任何封赏,即使李隆基粗心大意忘记了,那杨玉环也不该忘记的。
关键是杨玉环在嫁给李隆基的时候,杨玄璬的身份已经公开,被天下人所知,那就是寿王李瑁的老丈人。
当年杨玉环第一次出嫁给寿王李瑁时,户口本上写的是杨玄璬长女。而杨玉环进宫封妃,身份证上已经"变"成杨玄琰女儿。
这时候要是再封赏杨玄璬,那不是等于告知天下,李隆基娶的就是自己的儿媳妇吗。
李隆基再风流,这个老脸还是要的嘛。
因此,杨玉环成为皇帝的老婆,杨玄璬没有受到任何封赏,继续在河南府当士曹参军,这是个从七品的芝麻绿豆官,叫人情何以堪?
杨玉环的另一个叔父杨玄珪都被封了,杨玄璬作为叔父之一也该被封的,如果没有猫腻,这样的事是不会发生的。
这其实就是欲盖弥彰,掩耳盗铃,此地无银三百两。
十年前杨玉环嫁到寿王府时,唐玄宗颁布过一个中央文件——《册寿王杨妃文》,上面明文写到:"尔河南府士曹参军杨玄璬长女,公辅之门,清白流庆,诞钟粹美,含章秀出……持节册尔寿王妃。"
唐玄宗怎么会干得出强夺儿媳的事情呢?
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一只手拍不响,堡垒都是从内部攻破的。
当年杨玉环初到寿王府的时候,寿王精力旺盛,杨贵妃鲜嫩欲滴,两人婚后的生活一定是无比幸福的。
但十年之后,夫妻有了审美疲劳。寿王身边的女人有不是一个,到外面以皇子的身份,也是随心所欲,所向披靡。
在这种情况下,杨贵妃心有怨言也是在所难免的,都说婚姻有七年之痒,这都十年了。
寿王李瑁生性文弱,没有李隆基威猛,也为杨贵妃思想发生变化埋下伏笔。
不过李隆基这个老爸还是善解人意的,他在得到杨玉环之后,给儿子找了个韦氏为新王妃,停了十天之后,他才把杨玉环立为皇妃。
像这样先儿子后自己的模范老爸,在中国皇帝中可真不多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