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无人认账、野史千秋流传,李隆基与儿媳杨玉环的模范爱情故事
正史都是当朝的史官所记载,他们都要按照主旋律和帝王意图来记载历史,他们端着人家的饭碗,必须听人家使唤,不然轻则饭碗被砸,重则脑袋搬家,傻子才会跟皇帝拧着干,所以正史很多地方是不可信的。
想了解真实的历史,只能是正史参考着野史。
为什么说参考呢,因为野史是小道消息,里面水分也不小,只有个别野史才是可信的。
那么野史流传的故事,哪些是真实可信的呢?
李隆基“扒灰”的故事,被事实证明是真的。
"几曾见帝王天子有真情,却怎么万千宠爱在一身?"这是一首歌的歌词,是歌颂李隆基同志对爱情忠贞的。
风流天子李隆基和倾国倾城的佳人杨玉环的爱情矢志不渝,被传为千古佳话。
李隆基的故事家喻户晓,乡野小儿也知道是安史之乱终结了这对鸳鸯的爱情。
禁卫军作乱,要求处死奸臣杨国忠,杨玉环因此被牵连,马嵬驿香消玉殒,李隆基皇位被太子夺去,孤独终老。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这段叫人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其实背后另有隐情。
虽然正史说得冠冕堂皇,野史却言之凿凿说李隆基看上了自己的儿媳,牺牲了儿子的幸福婚姻,才成就了自己的伟大爱情,当了不光彩的第三者。
可是这样原则性的事情,你无论在《旧唐书》还是《新唐书》里,都都看不到片言只语,没有证据证明杨玉环给寿王李瑁当过老婆。
既然正史看不到,那唐玄宗扒灰的事一定是路边社的报道,就是野史上的记载了。
那么野史里扒灰的记载真实性可信吗?
御用文人说了,野史是瞎掰的,寿王杨妃和唐明皇杨妃不是同一个人,野史是张冠李戴。
他们说寿王杨妃老爸叫杨玄璬,而唐玄宗杨妃老爸叫杨玄琰,一字之差谬以千里啊。
两人本来就不是一家,更不是一个人。
再说,李隆基是皇帝,贵有四海,全天下的女人皇帝可以随便占有,大家做梦都想着这样的美事。
所以李隆基不用像西门庆那样到处勾引,二不用像王安石那样就地取材,强夺儿媳的事情,发生在民间还有可能,绝不会发生在皇宫。
再说,李唐皇室有鲜卑血统,不太讲究什么纲常人伦,唐太宗李世民曾经占有了自己的弟媳,唐高宗李治跟自己的庶母恋爱,但那都是弟弟和父亲归西之后。
李隆基再怎么不顾礼仪,也要廉耻啊。
儿子活蹦乱跳的,老子就将儿媳收编,咋说也不靠谱啊。
可是后来的历史学家仔细研究了这段野史,又琢磨了不少正史,发现里面有蛛丝马迹,可以证明野史说的不是空穴来风。
两部唐书在叙述杨玉环家世的时候是这样说的:杨贵妃生父叫杨玄琰,但在她几岁的时候,老爸就与世长辞了。
从此后,杨玉环就成了叔父杨玄璬的乖乖女。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杨玉环进贡成为皇妃之后,按照历代皇家的规矩,父母是要享受无比荣耀,包括被册封的。
《资治通鉴》记载说,杨玉环已经去世的老爸杨玄琰被追封为国防部长,又被加封至太尉、齐国公;杨玉环的老妈的被封为凉国夫人,叔父杨玄珪被封为从三品光禄卿。
奇怪的是,杨玉环的养父杨玄璬竟然没有得到任何封赏,即使李隆基粗心大意忘记了,那杨玉环也不该忘记的。
关键是杨玉环在嫁给李隆基的时候,杨玄璬的身份已经公开,被天下人所知,那就是寿王李瑁的老丈人。
当年杨玉环第一次出嫁给寿王李瑁时,户口本上写的是杨玄璬长女。而杨玉环进宫封妃,身份证上已经"变"成杨玄琰女儿。
这时候要是再封赏杨玄璬,那不是等于告知天下,李隆基娶的就是自己的儿媳妇吗。
李隆基再风流,这个老脸还是要的嘛。
因此,杨玉环成为皇帝的老婆,杨玄璬没有受到任何封赏,继续在河南府当士曹参军,这是个从七品的芝麻绿豆官,叫人情何以堪?
杨玉环的另一个叔父杨玄珪都被封了,杨玄璬作为叔父之一也该被封的,如果没有猫腻,这样的事是不会发生的。
这其实就是欲盖弥彰,掩耳盗铃,此地无银三百两。
十年前杨玉环嫁到寿王府时,唐玄宗颁布过一个中央文件——《册寿王杨妃文》,上面明文写到:"尔河南府士曹参军杨玄璬长女,公辅之门,清白流庆,诞钟粹美,含章秀出……持节册尔寿王妃。"
唐玄宗怎么会干得出强夺儿媳的事情呢?
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一只手拍不响,堡垒都是从内部攻破的。
当年杨玉环初到寿王府的时候,寿王精力旺盛,杨贵妃鲜嫩欲滴,两人婚后的生活一定是无比幸福的。
但十年之后,夫妻有了审美疲劳。寿王身边的女人有不是一个,到外面以皇子的身份,也是随心所欲,所向披靡。
在这种情况下,杨贵妃心有怨言也是在所难免的,都说婚姻有七年之痒,这都十年了。
寿王李瑁生性文弱,没有李隆基威猛,也为杨贵妃思想发生变化埋下伏笔。
不过李隆基这个老爸还是善解人意的,他在得到杨玉环之后,给儿子找了个韦氏为新王妃,停了十天之后,他才把杨玉环立为皇妃。
像这样先儿子后自己的模范老爸,在中国皇帝中可真不多见啊。

安禄山为何会虏获杨贵妃的芳心呢,他们是什么关系,野史怎么讲?
安禄山为何会虏获杨贵妃的芳心呢,他们是什么关系,野史怎么讲?
今天让我们来谈谈唐朝四大美女之一杨贵妃,伟大的诗人李白写过“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但他都没有和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杨贵妃擦出火花。说到杨贵妃我们会想到两个人,唐玄宗李隆基和安禄山。杨玉环和安陆山之间是有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安禄山是靠阿谀奉承,很快就青云直上了。名义上他是杨玉环的义子,但据野史来讲,他们的关系是非比寻常的。
安禄山本人是非常聪明直率的,唐玄宗特别喜欢他,于是就把他引荐给杨贵妃认识。当杨贵妃看到安禄山的时侯非常喜欢,安禄山也懂得趁机讨好杨贵妃。于是他们俩个人这一来二往就勾搭在一起了。
因为杨贵妃是唐玄宗的宠妃,所以安禄山知道如果她奉承杨贵妃,杨贵妃到时候在给李隆基吹吹枕边风。说他忠心耿耿什么的,李隆基就会器重他了。
唐玄宗最后很器重他,并且让他拥有很大的权力。就这样李隆基还继续给予安禄山特权,每次安禄山进宫他都可以和李隆基一起喝酒。每当两人谈笑风生时,杨玉环就会为李隆基他们来一段即兴舞蹈表演。安禄山一看,也就跟着音乐一起跳舞了。有谁能想到这三百斤胖子的舞跳的如此柔美。李隆基对安禄山的喜爱就这样与日俱增。
李隆基十分重用安禄山,他不仅不感恩戴德,而且在与杨玉环的关系上也取得了进展,真的是一点都不懂得避讳。就算是亲的母子在成年后也是需要避讳的吧,更别说仅是认的义子了。
杨玉环认安禄山为他的干儿子,那时十分轰动。全国上下都在反对,但李隆基对此漠不关心也默许了。他还同意让杨玉环按照胡人的习俗对安禄山进行“洗三”仪式,可谓是及其辣眼。当时安陆山46岁左右,杨玉环也才26岁左右,他们年龄相差近20岁了。都不知道李隆基是怎么想的。看着两人的“洗三”,李隆基微微一笑转身,一言不发。他的这种纵容使皇宫里充满了流言蜚语。
杨贵妃之所以喜欢安禄山。一方面是因为安陆山武学出身,虽然很胖但长期的军旅生活也锻炼了他强健的体魄。另一方面安禄山有胡人的血脉又高又壮。杨贵妃又长期深处后宫比较寂寞,于是他们两个就勾搭在一起了吧。
因为安禄山可以随意进出杨玉环宫中,经常半夜才离开。这个时候的野史很多,据说两人是一起谈舞曲的,安陆山和杨玉环的关系非常放肆,但李隆基为什么不在乎呢?作为皇帝,他可以干涉的。但为什么让他接着发展用意如何?
冠后宫的杨贵妃野史的几个疑点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是形容古代四大美女的诗。其中沉鱼是西施浣纱,落雁是昭君出塞,闭月是让月亮不敢比美的貂蝉,羞花就是美的让花羞涩的杨玉环。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野史中的杨玉环。
首先那些说杨玉环和唐玄宗千古爱情的可以走了,杨玉环最多是武惠妃的替代品。戏曲中多对两人的爱情表现的可歌可泣。更是因为长恨歌,让她们的事传颂千古了。但真实的就是玄宗见色起意,抢占了儿媳妇。史书上都没有什么太详细的记载。但戏曲和野史中都是对他们长恨别离大书特书。
玄宗对其宠爱是集三千宠爱于一身,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更是形象的表现了这点,这种长途运输古时有时是要死人的,仅仅就为了爱妃的笑容,就有天天成千上万人为贵妃服务了。这还仅仅是吃一种水果。确实是宠爱,但是不是爱情真的要打问号,老人真的是要陪伴的。剩下的还有几个搞笑野史的点我也想反驳下。
1.以胖为美的唐朝真的是这样吗?杨贵妃的身高大概为165厘米,体重为138斤,他要时长给玄宗跳舞的,野史中记载的什么300斤的胖子更是不可能,所以唐朝的以胖为美大概率就是丰满,该大的地方大。谁以后再说300斤回唐朝就是美女了,立马给他个大耳刮子。让他醒醒,糖尿病的就不要上了,不能让她吃到甜头。所以胖子们还是回去减肥吧,唐朝你依然很丑。
2.还有野史说贵妃是有狐臭的,所以她羞花也有一种说法是把花熏晕了,但这也挺扯,玄宗也受不了。像现在欧美人香水是必须品,但运动还是遮掩不住太大的味道的,天天一起跳舞弹琴的贵妃和玄宗,怎么可能遮住这种味道。即使有应该也是味道很小的,要不你多撒点香水,你看看自己受不受得了。
3.独宠后宫的杨玉环为什么没有孩子呢?最大的可能是杨玉环本身就不能生育,因为她嫁给寿王李瑁也好几年了,也没子女,开元二十五年玄宗还生了儿子,所以只可能是杨玉环有问题,而这里野史也有说古代化妆品含铅和汞,有的还含麝香。是导致不能怀孩子的主要元凶。后宫女人除了为了争宠,最重要的就是诞下子嗣,时间长了怎么可能没人发现。
4.和安禄山有一腿。这就是最不可能的了因为古代对皇帝那天宠幸都有记录,访客也有记录的。只是因为现在电视中轻松就能给皇帝带绿帽子,所以大家都认为很轻松。除了那些权臣还有可能给皇帝戴绿帽子,剩下的几乎没有可能。刚说完好像就想起来打脸的事,据说慈禧的安德海,还有唐朝的刘克明、秦朝的嫪毐。但这些也都是权臣安排的。自己在皇帝掌权时想给皇帝带绿帽子,那真是找死。
这就是对杨贵妃身上的几点野史感觉不靠谱的地方。
各位读者大大怎么看呢?欢迎留言讨论,期待您的关注。
相关资讯
历史上杨玉环和安禄山是什么关系,有什么野史
我们都知道,唐朝在经历安史之乱以后,便再难恢复盛世。然后安史之乱的始作俑者安禄山不过是塞外的一胡人,他在京城根本无根无势,若不是唐玄宗为了牵制宰相李林甫不断地放权安禄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