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消息 >> 正文

道家内丹术的形神观:炼形成气,炼气成神,炼神合道!

更新时间: 2025-08-22 13:46:41

阅读人数: 294

本文主题: 阳神中的炼神方法

太乙观获得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

2.六月十九 | 观音圣诞还债补库纳福道场登记

3.地官赦罪 | 中元节超度道场开始登记

4. 关于公众号更新时间的重要通知

5. 殿堂供灯丨神灯朗长庚,离罗吐明辉

——△点击上方 添加关注 查看更多内容△——

众所周知,道家在形神关系问题上是主张形神统一、形神不离的,这可以说是道家形神观的一个特色。

不过应注意,道家的形神观有时呈现出很特殊的表现形式,若不加以辨析,极有可能对道家的形神观产生误解,即认为道家并不是一贯主张形神不离和形神统一的。

比如,道家内丹术所体现出的形神观念就是如此,我们在此试对其加以简要分析,目的是证明道家的形神观虽然表现形式有异,但始终坚持了形神不离和形神统一的立场。

道家既然主张形神不能相离,就必然以某种方式将二者合在一起,形神合同有两种形式,一是形神相合后仍有形可见者,可称为形神合同于实。二是形神相合后变得无形无相者,可称为形神合同于虚。

形神合同于实就是所谓的白日飞升,肉体成仙,精神亦随之升天。

《抱朴子内篇・论仙》说:“按《仙经》云:上士举形升虚,谓之天仙。”肉体飞升,自然会有形,因而刚升天时是可以看见的。

如《抱朴子内篇・至理》称:“河南密县,有卜成者,学道经久,乃与家人辞去,其始步稍高,遂入云中不复见。此所谓举形轻飞,白日升天,仙之上者也。”

这种形神合为实体的白日飞升之说,在宋以前外丹术盛行时期尤为流行,炼丹家大都相信服食金丹可以使身体发生变化,最后冲举上天。但服食丹药而中毒身亡的事件不断发生,唐以后,道家转而注重内丹修仙。

内丹术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形神观,与形神合同于实有的肉体飞升说迥异其趣,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形神合同于虚。

首先有必要指出,内丹术所提出的修炼目标是“炼神还虚”或“阳神出壳”,这极易使一些人由此断定内丹术在形神观上改变了道家传统的形神不离说,只追求精神解脱。

有些学者以宋以后道家受佛宗影响甚深来解释这一现象,认为内丹术主张形灭而神不灭,与

这其实是对内丹术的一种误解。内丹术是在人体内部仿照外丹术而进行的一种生命修炼,修炼者以丹田为炉鼎,以精气神为药物,意念呼吸为火候,目的是要炼成还丹,使身体变形为仙。如果放弃了肉体,那么必然达不到内丹修炼的宗教目的。

实际上,内丹术和外丹术一样主张形神不离,与道合真,但内丹理论并不认为形体可以直接随神飞升,而是通过一系列转化变成神,与神在“虚”的境界中合为一体,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形神合同于虚。

虽然“神”或“虚”摸不着看不见,但形却在其中,与神合一了。这之中的道理该作何解释? 从内丹修炼的步骤来看,一般都要经过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这三个阶段。按前述道家对于精和气的一般理解,精和气是凝结成形的物质基础,因而可归于“形”。

故在内丹修炼中当精转化为气再转化为神时,形也随之转至神中。所以,对于内丹过程中的三次转化,道书又有另外一种说法,就是《钟吕传道集・论还丹》所谓“炼形成气,炼气成神,炼神合道”,或翁葆光《悟真篇・西江月》所说:“十月功足,形化为气,气化为神,神与道合而无形,变化不测。”

可见,形在内丹术的三个阶段中是参与了转化,且与神并未分离。因此,内丹修炼的最后阶段出现“阳神出壳”,或达到“炼神还虚”的地步,并不意谓神就离开了形,而是神与形早已合在一起,不过没有合成一种实在物罢了。

再反过来看所谓阳神,内丹书中也有明确指出其并非有些人理解的离开了形的神,而是包含了形的神。如陈致虚《金丹大要》卷六说:“形化为气,气化为神,是曰婴儿,是曰阳神。”

《性命圭指》说:“若双修性命者,所出乃阳神也。阳神则有影有形,世所谓天仙是也,故曰道本无相,仙贵有形。”对于那种与形分离之神,内丹理论则贬称为“阴神”,认为阴神乃“存思想化之神,此神随用殊致,触处滞碍,故出之必离根本智,多与鬼神为邻。”

佛宗就是主张形灭神不灭的,因此在形神观上必然为内丹理论所不容。学宗内丹北宗的陈撄宁先生曾就两者的形神观作过比较,认为“人身精气神,原不可分,佛家独要明心见性,洗发智慧,将神光单提出来,遗下精气,交结成形,弃而不管……彼灭度后,神已超出象外,而精气尚留滞于寰中也。若道家则性命双修,将精、气、神混合为一,周天火候,炼成身外之身,神在是,精在是,气在是,分之无可分也。”

从此处可以看到,内丹理论在形神上是贬佛扬道的。

因此,虽说宋以后道家内丹学在性功修炼方面吸收了不少禅宗的心性论,但内丹与禅宗的区别并未由此而消失,两者在形神观上有明显的分别。不过有必要说明的是,内丹术主张形神不离,追求“形神俱妙”,但形神合同后并不能如白日飞升一样显出实相,只能合而为虚。

如翁葆光《悟真直指详说三乘秘要》说:“原其至真之躯,处于至静之城,实未尝有作者,此乃神形性命与道合真,而同归于究竟寂空之本源也。”

《仙佛合宗语录》亦称:“炼其能变化之神而还虚合道,则曰天仙。天仙者,体同天之清虚,德同天之空洞无极。”但“虚”并不等于无,形神是实实在在地存在于其中的。

《唱道真言》说:“夫道之要,不过一虚,虚含万象。世界有毁,惟虚不毁。道经曰形神俱妙,与道合真,道无他,虚而已矣。形神俱妙者,形神俱虚也。”对于道家弟子来说,形神合同于虚并不是生命消失,而是生命的形式上的一种转化,即由平凡的生命转化为高级形态的生命,如“道”一般。

⊙部分图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道家内丹术的形神观:炼形成气,炼气成神,炼神合道!

道家丹道修炼的四个层次与境界

一、炼精化气:炼精化气也被称为百目关、小周天。这是内丹术筑基功夫后的第一阶段。通过静坐,将精转化为气。此时,奇经八脉的通畅情况得到了证实。身体的感觉逐渐消失,周身如同婴儿般的柔软舒适。此时的唯一感受就是头脑的反应。慢慢地,我们进入了一种几乎完全忘我的状态,只剩下头顶“泥洹宫”“百会穴”的部分能感受到无尽的清凉感。就像一股清虚之气从空中降落,弥漫全身。这就是道家丹经中所描述的“醍醐灌顶”的景象。

二、炼气化神:炼气化神又称作十月关、大周天等。这是在炼精化气的基础之上,将气与神合炼,使气归入神的炼修阶段。关键是要用意识来调整内气的分布和运行,以增强元神。在小周天的基础上,我们需要重新换炉设鼎,进行大周天炼炁化神的功效。虽然大周天没有固定的度数,但我们仍然可以借助先天真息(胎息)来孕育圣胎。这个过程尽管不谈周天度数,但神与气始终相互依存,难以分离。

三、炼神还虚:炼神还虚是在炼气化神的基础上,进一步将精神回归虚无的状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学会忘却自我,达到心灵的净化和提升。当炼精化炁之功完成后,我们的身心经历了一场量变到质变的转变。丹基已经形成,但丹内尚未成熟;法身还未纯阳,阳神“真吾”仍未显现。体内的元始祖炁,就像婴儿在母体内通过气血培养成长一样。不过,阳神是在修炼者丹田中神炁合一,交媾而成的一种灵胎仙体,经过十个月的孕育,最终会破壳而出。这与婴儿出生的过程相似。

四、炼虚合道:炼虚合道是将精神与道融为一体的过程。在这个阶段,我们要学会与宇宙万物和谐共处,达到无为而治的境界。当金液玉露还丹后,我们要利用乾顶金液,聚集火焰,燃烧金属。当金炉之火散去,黄芽便会遍布大地。一颗一粒黍米玄珠会逐渐长大,颜色如同柑橘,最后降入中宫,激发我们的内在动力。这便是元始宝珠的诞生。宝珠是由铅精髓汞凝聚而成,形状像柑橘,在铅鼎中诞生。我们借助太阳神火和三昧真火,使其在黄庭中运行卯酉周天,最终收之。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会发现闭目时心境清明,开目时心境纯洁无暇。这时,玄珠就会落入黄庭,实现明心见性的真谛。

道家内丹术的形神观:炼形成气,炼气成神,炼神合道!

太乙观获得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

2.六月十九 | 观音圣诞还债补库纳福道场登记

3.地官赦罪 | 中元节超度道场开始登记

4. 关于公众号更新时间的重要通知

5. 殿堂供灯丨神灯朗长庚,离罗吐明辉

——△点击上方 添加关注 查看更多内容△——

众所周知,道家在形神关系问题上是主张形神统一、形神不离的,这可以说是道家形神观的一个特色。

不过应注意,道家的形神观有时呈现出很特殊的表现形式,若不加以辨析,极有可能对道家的形神观产生误解,即认为道家并不是一贯主张形神不离和形神统一的。

比如,道家内丹术所体现出的形神观念就是如此,我们在此试对其加以简要分析,目的是证明道家的形神观虽然表现形式有异,但始终坚持了形神不离和形神统一的立场。

道家既然主张形神不能相离,就必然以某种方式将二者合在一起,形神合同有两种形式,一是形神相合后仍有形可见者,可称为形神合同于实。二是形神相合后变得无形无相者,可称为形神合同于虚。

形神合同于实就是所谓的白日飞升,肉体成仙,精神亦随之升天。

《抱朴子内篇・论仙》说:“按《仙经》云:上士举形升虚,谓之天仙。”肉体飞升,自然会有形,因而刚升天时是可以看见的。

如《抱朴子内篇・至理》称:“河南密县,有卜成者,学道经久,乃与家人辞去,其始步稍高,遂入云中不复见。此所谓举形轻飞,白日升天,仙之上者也。”

这种形神合为实体的白日飞升之说,在宋以前外丹术盛行时期尤为流行,炼丹家大都相信服食金丹可以使身体发生变化,最后冲举上天。但服食丹药而中毒身亡的事件不断发生,唐以后,道家转而注重内丹修仙。

内丹术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形神观,与形神合同于实有的肉体飞升说迥异其趣,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形神合同于虚。

首先有必要指出,内丹术所提出的修炼目标是“炼神还虚”或“阳神出壳”,这极易使一些人由此断定内丹术在形神观上改变了道家传统的形神不离说,只追求精神解脱。

有些学者以宋以后道家受佛宗影响甚深来解释这一现象,认为内丹术主张形灭而神不灭,与

这其实是对内丹术的一种误解。内丹术是在人体内部仿照外丹术而进行的一种生命修炼,修炼者以丹田为炉鼎,以精气神为药物,意念呼吸为火候,目的是要炼成还丹,使身体变形为仙。如果放弃了肉体,那么必然达不到内丹修炼的宗教目的。

实际上,内丹术和外丹术一样主张形神不离,与道合真,但内丹理论并不认为形体可以直接随神飞升,而是通过一系列转化变成神,与神在“虚”的境界中合为一体,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形神合同于虚。

虽然“神”或“虚”摸不着看不见,但形却在其中,与神合一了。这之中的道理该作何解释? 从内丹修炼的步骤来看,一般都要经过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这三个阶段。按前述道家对于精和气的一般理解,精和气是凝结成形的物质基础,因而可归于“形”。

故在内丹修炼中当精转化为气再转化为神时,形也随之转至神中。所以,对于内丹过程中的三次转化,道书又有另外一种说法,就是《钟吕传道集・论还丹》所谓“炼形成气,炼气成神,炼神合道”,或翁葆光《悟真篇・西江月》所说:“十月功足,形化为气,气化为神,神与道合而无形,变化不测。”

可见,形在内丹术的三个阶段中是参与了转化,且与神并未分离。因此,内丹修炼的最后阶段出现“阳神出壳”,或达到“炼神还虚”的地步,并不意谓神就离开了形,而是神与形早已合在一起,不过没有合成一种实在物罢了。

再反过来看所谓阳神,内丹书中也有明确指出其并非有些人理解的离开了形的神,而是包含了形的神。如陈致虚《金丹大要》卷六说:“形化为气,气化为神,是曰婴儿,是曰阳神。”

《性命圭指》说:“若双修性命者,所出乃阳神也。阳神则有影有形,世所谓天仙是也,故曰道本无相,仙贵有形。”对于那种与形分离之神,内丹理论则贬称为“阴神”,认为阴神乃“存思想化之神,此神随用殊致,触处滞碍,故出之必离根本智,多与鬼神为邻。”

佛宗就是主张形灭神不灭的,因此在形神观上必然为内丹理论所不容。学宗内丹北宗的陈撄宁先生曾就两者的形神观作过比较,认为“人身精气神,原不可分,佛家独要明心见性,洗发智慧,将神光单提出来,遗下精气,交结成形,弃而不管……彼灭度后,神已超出象外,而精气尚留滞于寰中也。若道家则性命双修,将精、气、神混合为一,周天火候,炼成身外之身,神在是,精在是,气在是,分之无可分也。”

从此处可以看到,内丹理论在形神上是贬佛扬道的。

因此,虽说宋以后道家内丹学在性功修炼方面吸收了不少禅宗的心性论,但内丹与禅宗的区别并未由此而消失,两者在形神观上有明显的分别。不过有必要说明的是,内丹术主张形神不离,追求“形神俱妙”,但形神合同后并不能如白日飞升一样显出实相,只能合而为虚。

如翁葆光《悟真直指详说三乘秘要》说:“原其至真之躯,处于至静之城,实未尝有作者,此乃神形性命与道合真,而同归于究竟寂空之本源也。”

《仙佛合宗语录》亦称:“炼其能变化之神而还虚合道,则曰天仙。天仙者,体同天之清虚,德同天之空洞无极。”但“虚”并不等于无,形神是实实在在地存在于其中的。

《唱道真言》说:“夫道之要,不过一虚,虚含万象。世界有毁,惟虚不毁。道经曰形神俱妙,与道合真,道无他,虚而已矣。形神俱妙者,形神俱虚也。”对于道家弟子来说,形神合同于虚并不是生命消失,而是生命的形式上的一种转化,即由平凡的生命转化为高级形态的生命,如“道”一般。

⊙部分图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修仙 养成 丹药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