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诺建大型二战历史资料库,普京:对所有人开放,堵住那些篡改历史的人肮脏的嘴
【环球网报道 记者 王博雅琪】“我们要堵住一些国外公众人物肮脏的嘴。”“今日俄罗斯”(RT)说,在俄罗斯与波兰就二战问题发生争执之际,普京18日在圣彼得堡与伟大卫国战争(二战苏德战争)退伍军人交谈时做出上述表态。这位俄罗斯领导人承诺,莫斯科将创建一个对所有人都开放的大型二战历史资料库,以使那些为了短期利益而篡改历史的人永远闭上“肮脏的嘴”。
RT介绍说,创建上述历史资料库的想法由普京15日发表国情咨文时首次提出,预计将大规模地广泛收集二战时期的照片、视频片段及文件。普京当时在国情咨文中表示,俄罗斯有义务保护二战历史真相,对抗“无耻的谎言和歪曲历史的企图”。
18日在圣彼得堡向伟大卫国战争退伍军人讲话时,普京再次提到了创建这一历史资料库的想法。RT说,普京当天表示,除了俄罗斯,来自其他国家的任何人都将能够访问这一资料库,这么做的最终目的是揭穿任何有关二战的虚假信息。
“我们要堵住一些国外公众人物肮脏的嘴,这些人为了实现短期的政治目的而张嘴。我们要用可靠的核心事实来制止他们。”RT称,普京认为,建立这个资料库将不会给那些为了自己政治需求而歪曲二战真相的人留下任何机会。
此外,RT说,普京当天还提到,莫斯科应该效仿以色列特拉维夫,因为那里几乎不允许世界上任何人忘记有关“大屠杀“的真实可怕记忆。
“大屠杀的受害者有很多都是苏联犹太人,”他补充说,“同时,我们也不应该忘记包括俄罗斯人这样其他苏联人民的牺牲”,他们保护“自己的家园和整个世界免受(纳粹主义的)‘褐色瘟疫’”。
二战期间,共有约600万犹太人遭到纳粹分子的屠杀。战后,幸存的犹太人一直以自己的方式纪念在二战中死难的同胞。1948年以色列国建立后,以色列以立法的形式确定了国家对犹太人大屠杀的纪念活动。
对于普京上述表态,RT解读说,长期以来,波兰一直在改写二战历史,试图回避与那段时期发生的事件有关的任何责任,同时把自己描绘成纳粹和苏联侵略占领的受害者。波兰还声称,是1939年莫斯科和柏林之间签订的互不侵犯条约“为世界第二次大战的爆发了道路。”
不过RT表示,莫斯科对此不以为然并斥责波兰篡改历史。2019年12月19日,普京在当天举行的年度大型记者会表示,当年苏联军队是在“波兰政府对军队和国内局势失去控制之后”才进入波兰,否认了“二战”由苏德共同挑起的说法。
不久后,2019年12月24日,普京还在俄国防部扩大部务会议上援引档案资料称,希特勒1938年对波兰外交部长和时任波兰驻德国大使利普斯基表示,计划将犹太人送到非洲,“送到殖民地去消灭掉”。 而利普斯基回复希特勒说同意这一提议,并表示为此要给希特勒建一座纪念碑。对此,普京当天在会上狠批利普斯基是“混蛋和反犹太人的猪”,再次对欧洲国家企图篡改二战历史表达强烈不满。

肮脏的武士刀与变态的试刀人,丑态百出的日本武士道
在许多抗日题材的影视剧中,观众常常看到日寇自剖腹自尽的画面,这种情节不仅展现了侵略者的绝望,也折射出他们在面对正义的审判时的懦弱与无力。那些曾经穷凶极恶的侵略者,在走投无路、无计可施的情况下,已经不再具备抵抗的勇气,最终选择以自尽的方式结束自己罪恶的一生。然而,令人不解的是,日本却将这种行为美化为“武士道精神”,并且视之为对天皇忠诚的表现。今天,我们不妨通过历史的角度,揭开所谓日本武士道的真面目。
从字面上看,“武士”这个词常常让人联想到勇猛的战士,但实际上,武士并不是一个具体的职业,而是指从公元十世纪到十九世纪期间,日本社会中的一个特定阶级。在日本文学巨匠井上清所著的《日本历史》中,明确指出,武士本质上是一群以杀掠为生的盗贼和强盗。战败或者逃跑的武士,被称为浪人,这从根本上揭示了武士阶级的血腥与暴力。
日本的战国时期,是武士阶级得以崛起的历史背景。随着豪强争霸,武士们逐渐从被圈养的特权阶级成为了私人武装,形成了以家族为基础的军事集团。随着这一变化,武士的忠诚和勇气逐渐被美化为“武士道精神”,并开始被奉为最高的荣誉信仰。这一精神包含了勇敢、仁德、明礼、诚信、忠诚、奉献等诸多美德,但实际上,它只是武士为自己构建的一种荣誉体系。如果一个武士按照武士道精神行事,他将被视为优秀的战士,无论生死都应获得极高的荣誉,然而,如果不符合这些标准,那么切腹自杀便是他唯一的出路。
仔细分析,武士道其实并非是武士阶级推崇的“完美品格”,而是他们用来美化自己的行为与地位的手段。武士本质上是一群暴力的军事集团,虽然他们宣扬忠诚与勇敢,却从未展现过“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全能型人格。实际上,真正具有这些美德的人是极其少见的。更重要的是,武士的忠诚与勇猛,并非单纯基于他们对国家或民众的奉献,而是建立在他们对所属领主的忠诚以及领主给予的奖赏和荣誉上。换句话说,武士的忠诚和勇敢,主要是为了获得个人的利益与荣誉。
而在战场上,武士们的“勇敢”与“忠诚”常常显得可笑,特别是在大规模作战中,逃跑的武士比比皆是。他们不是死守阵地,而是转投他主,或干脆成为了浪人,四处流窜,给百姓带来了更多的灾难。因此,可以看出,所谓的“武士道精神”与武士们自身的行为相比,显得微不足道。这种精神信仰不过是用来提升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身价的一种工具罢了。
日本武士的标志之一便是武士刀。日本刀,作为武士的主要兵器,不仅是战斗中的工具,更是身份的象征。随着时间的推移,武士刀逐渐超越了它的实用价值,成为了武士身份的象征。为了彰显自己的地位,许多武士开始追求更加华丽和名贵的刀鞘,甚至将刀鞘作为区分身份和阶级的工具。在古代日本,若平民不小心触碰到了武士的刀鞘,便有可能遭到暴打;而如果是同阶级的武士,刀鞘相碰时,则可能引发一场刀战。
刀鞘的华丽程度往往反映了武士的地位,越是上位的武士,其刀鞘的装饰便越加奢华,能够有效压制下位武士。而真正关系到战斗时刀的性能,则是刀身的锋利和耐用性。要打造一把优秀的武士刀,既需要极为坚硬的材料,又需要经验丰富的锻刀匠的高超技艺。即便是一把新打造的武士刀,也要经过严苛的试刀环节,武士通常会先用刀劈斩草席等软质物品进行初步测试,接着测试更为坚固的竹子和木材,最终进入最严苛的考验——人体。
人体作为试刀的“目标”,往往比木头和竹子更能真实地模拟战斗中的情景。特别是砍到骨头时,刀身极易崩坏或折断,因此,武士们必须对自己使用的刀有足够的了解,以避免在真正的战斗中因武器损坏而失去生死存亡的机会。用尸体进行试刀的做法,在当时的日本社会几乎成为了一种常态。为了满足武士对试刀的需求,部分武士甚至会通过贿赂刽子手,借助处刑犯的尸体来进行测试。
然而,更加令人震惊的是,日本曾经出现过活人试刀的现象,这种极端的行为令人触目惊心。根据历史记载,日本历史上有一个名为山田家(后代称为山田浅右卫门)的家族,这个家族的成员长期担任刽子手,他们的真正职能并非执法,而是充当贵族武士的专业试刀人。在某些极端情况下,山田家甚至通过杀害无辜的路人来满足武士对试刀的需求,这种惨无人道的行为持续了数百年。
虽然在美国占领后,这种武士刀文化曾一度被打压,甚至差点被消除,但由于种种原因,这种文化并没有完全消失,依然在日本的一部分社会中流传。这段充满血腥和暴力的历史,也成为了许多人对日本武士道文化的深刻反思和批判。
总的来说,所谓的日本武士道精神,不过是一个虚伪的外衣,它并没有真正关注勇气、忠诚和荣誉,而更多的是通过杀戮和残忍手段来维护贵族阶层的利益。这个所谓的文化遗产,也提醒我们在历史的长河中,如何看待和反思暴力与权力的结合。
肮脏的欧洲中世纪:为何城市要堆满垃圾才吉祥
当时的舆论认为垃圾具有吉祥的效能,而星宿的影响却是导致传染病的元凶。弗朗索瓦·德·库塞尔医生宣称:“火星、土星和木星的连成一线使最可怕的瘟疫传播。”另一位叫克洛德·法布里的医生认为:“也必须考虑到天空中尾巴向东的炽热的彗星的作用。”
本文摘自《人类与垃圾的历史》 作者:西尔吉(法) 出版:百花文艺出版社
中世纪城市的街道没有铺路石。它们狭窄,坑洼不平,空气难以流通,而且见不到阳光。满地都是由人便、腐水、垃圾、马粪、猪屎、鸡鸭鹅粪以及尘土组合成的烂泥浆。大多数街区既没有公共厕所,也没有大便槽,行人随意到处方便。由于排水系统的问题,污水滞留。遇到雨天就会形成马路断行,平时最繁华的街道变成了污水坑。
当然,下雨天从排水管导出的雨水冲刷了街道,在马路中间,一条水沟将雨水、生活废水和道路两旁居民扔出的垃圾一起导入下水道。不过,下水道经常堵塞。因此,街道就变成了满是腐臭垃圾的臭水坑。在巴黎,下水道都通往塞纳河。而塞纳河却又同时为居民汲取宝贵饮用水的水管和蓄水桶提供水源。
几个世纪以来,居民饱受流行性传染病的蹂躏,可怕的黑死病是最大的杀手。它造成了1346至1353年期间欧洲几百万人的死亡。百日咳的袭击同样厉害;1569年,女王的首席御医死于此病。1580年,成千上万的巴黎市民被传染病夺去了生命。为解决当时的医院不足问题,在市郊的蒙马特高地和圣马尔索建起了接待病人的帐篷。经过诊断,医学院披露出是下水道(排水系统)及垃圾存放和处理状况不当所造成的原因。
虽然医生察觉到传染病的蔓延和传播与生活垃圾有一定的关系,但是,他们从没有预料到这是直接引起病痛的根源。垃圾发出的臭气是罪魁祸首。亨利四世的医生约瑟夫·迪歇纳认为海风夹带着腐烂气体侵袭图卢兹是鼠疫蔓延的原因。1666年,在亚眠爆发的黑死病的起因之一就是垃圾所产生的恶臭气体所致。当时城市权力机构下令清除“产生和传播有害气体的烂泥和垃圾”。那时一些人,像路易十四的御医一样,担忧水质有问题,因此,路易十四在1650年颁布命令,“不许再饮用河水”。但是,很少有人遵守这一理智的决定,而是以错误的行为所代替。
然而,当时的舆论认为垃圾具有吉祥的效能,而星宿的影响却是导致传染病的元凶。弗朗索瓦·德·库塞尔医生宣称:“火星、土星和木星的连成一线使最可怕的瘟疫传播。”
另一位叫克洛德·法布里的医生认为:“也必须考虑到天空中尾巴向东的炽热的彗星的作用。”
启蒙运动时代初期,巴黎的垃圾在不断地向无人地带蔓延,侵袭腐蚀着巴黎。若是“鼻孔朝天”地在大街上行走,就会有步入烂泥潭或跌进车辙的危险。
随着房屋装饰的更新,情况变得更加糟糕;摊店都纷纷装饰上玻璃橱窗,这样店主们既可以更好地展示他们要出售的商品,又逃避了打扫门前卫生的工作。那些起着冲刷道路主要作用的排水管改成了沿墙而下的出水管道。1750年,卢梭在离开法国首都时讲了一句告别语:“永别了,泥泞的城市!”的确,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巴黎被称为烂泥城市。
浸透城市的恶臭在不断加大,直到法国大革命的前夕,作家皮埃尔·肖韦曾悲痛地写道:“在主要街区,腐臭的垃圾使鲜花凋谢,使美女面色苍白无光。”令人作呕的臭气也是使牛奶、红酒和饮料变质腐坏的罪魁祸首。人们把腐烂物扔到远处被称作“垃圾场”的垃圾堆点。这些散发瘟疫病菌的垃圾点布满整个郊区;臭气随风侵袭首都。“到处都是死尸的气味,”著名的编年史作家路易一塞巴斯蒂安·梅西耶写道,“在教堂,信徒初深受其害;在家中,居民们无休止地被恶臭气味所缠绕。”
相关资讯
深入解析《雌猫们》:日本都市少女的肮脏与梦想
在《雌猫们》中,导演将这些元素巧妙地融入故事中,使作品不仅具有娱乐价值,更成为对现实生活的解剖与反思。可以说,《雌猫们》不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场针对现代女性生活的社会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