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毁灭人类
第二部爱拯救人类,第三部爱毁灭人类。在更黑暗、更冷酷的宇宙面前,人类的普世道德观变得非常可笑,爱使得程心不会用牺牲部分人类的方式寻求解药,傲慢使得人类选出程心。地球毁灭当然不是程心一个人的决定---如果这样应该反思的是决策系统。傲慢的人类不会选择罗辑,韦德或者章北海,尽管只有这些人才会拯救人类,人类选择了程心,程心的选择承载着全体人类的意志。像是经典的铁轨问题,你是拉下控制杆牺牲五个人(部分牺牲)还是眼看着十个人被撞死(全体人类),爱使得程心不会选择牺牲,傲慢使得人类看不清十个人死去的未来。如果是第二部,程心可能就是章北海一枪打死的顽固派,但在第三部,作者可能是想强调一种人类道德和宇宙规律的差别,这种讨论很新奇也很有趣,我们谈论爱,自由,浪漫,但在生存下优先级应该怎么抉择,放弃了这些,人类还是人类吗,即使放弃了这些,在宇宙中,这些牺牲不足一提,那牺牲还值得吗。死神永生,宇宙永远黑暗,冰冷,唯有强大才能生存,即使前提是抛弃人性。如果人类失去了引以为豪的爱,那人类还剩下什么呢。但很可惜,不得不说,大刘对两性的描写太过刻板。对女性期待是“像个男人”,认为合格的男性就应该阳刚强硬总之和“女性”气质不能沾边,否则就像新时代男性一样走向末路,其实就是一种“厌女”。这种刻板印象是近几年才逐渐发现渐渐改变的,希望能越来越好吧。

摘抄(三体
“现在人们知道,没有不散的筵席,一切都有个尽头。”“用半条命生活其实也没什么,据她观察,周围的人相当一部分都是生活在半条命之中,只要善于忘却和适应,半条命也可以活得很平静,甚至很幸福。”“真那样的话,你仍然很幸运,大多数人,到死都没向尘世之外瞥一眼。”“云天明的问题在于他无法入世也无法出世,他没有入世的能力也没有出世的资本,只能痛苦地悬在半空。自己今后的人生之路怎么走,通向哪里,他心中一片茫然。”“来了,爱了,给了她一颗星星,走了。”“生存本来就是一种幸运,过去的地球上是如此,现在这个冷酷的宇宙中也到处如此。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类有了一种幻觉,认为生存成了唾手可得的东西,这就是你们失败的根本原因。”“宇宙很大,生活更大,我们一定还能相见的。”“死亡是唯一一座永远亮着的灯塔,不管你向哪里航行,最终都得转向它指引的方向。一切都会逝去,只有死神永生。”“博物馆是给人看的,墓碑是给自己建的。”“但这次,她痛哭并非只为云天明,这是一种放弃,她终于看清了,使自己这粒沙尘四处飘飞的,是怎样的天风;把自己这片小叶送向远方的,是怎样的大河。她彻底放弃了,让风吹透躯体,让阳光穿过灵魂。”“时间确实是最狠的东西。”
三体三初印象碎碎念
花了一天时间读完了这本书,聊一聊一些感受。首先,这本书与第二部跟第一部的区别主要是在于宏观叙事,以女主人公程心的视角,通过冬眠技术穿越各个时代,同时,各个时代有着各个时代的特点,短短的400年间竟然经历了四个时代,以及最后的结局,揭露出宇宙的真相以及个体在时间洪流下的渺小。首先谈一谈女主人公程心,也是我最想吐槽的一个点。她有一种在小说中圣母情怀,对全人类有一种母爱,一种莫名其妙的责任感,可以说,为了短期的一个人类不受伤害而去牺牲长期的利益。她在小说中,主要犯了两次错误,第一次错误是成为执剑人后很好的履行责任,在最后关头放弃了威慑行动。这个造成的直接后果是人类大迁移到澳大利亚,看似避免人类被毁灭死者将人类陷入更大的威胁当中,如果在太空中的地球人未能发出坐标,那么,人类可能会在三体人的驯养中灭绝,从其中三体人的一个管理举动来说,让人类互相吃人可以看出,是一种麻木致死,其实人类还活着,那他还是人类吗?第二个错误是当新环公司在韦德的带领下秘密研发光速飞船,程心害怕公司与联邦发生冲突而选择放弃研发,主动投降,这也直接导致了耽误了35年的时间(后来星环公司重组秘密研发),导致人类未能在歌者文明二项箔打击中幸存。但是每次犯错误后,她总是想要以活着来惩罚自己,却又在后续自己风评转变成为救世主想要自杀,一种矛盾的心理,让人感觉她很虚伪。虽然可以说这一切的结果都是全体人类共同意志的结果,她处于位高权重的位置,也是全体人类共同选择的,你说是全体人类的共同意志,是可以理解的,程心其实没有做错什么,坚持着一颗童话般的心灵,充满着道德感和责任感,但是并不适合在那个时代,她很好,但是生错了时代,在当代可能能成为一个伟大的人物。理性上可以理解,但感性上仍然很生气。这部小说时间划分清晰,纪元从危机纪元,威慑纪元,广播纪元,掩体纪元,每个时代有不同的特色。从人生活习性来说,广播纪元威慑纪元,人们幸福感更高,文学艺术在那个时代发展到新的高峰,超信息化社会的出现,也是个人的性格趋于张扬,热烈,出现了第二次文艺复兴。对于威慑纪元,人物风格又回到了类似公元前的状态。其中有两个挺有意思的现象,第一个现象是在广播纪元中男性女性化的现象,当时的男性留着长发,身体柔韧性高,比公元纪年的女性更像女性。还有一个现象是在危机纪元就已经出现的语言文字融合现象,汉语和英语开始混杂融合,成为一种语言在汉语中夹杂着英语,在英语中夹着汉语,这也是未来全球化可能的趋势。小说的结局挺令人震撼,太阳系被歌者文明使用二向箔随意的毁灭,整个太阳系都被二维化,人们无法逃脱,只有光才能逃离。主角陈星乘坐太阳系仅有的光速飞船到达云天明赠送给她的恒星系中的行星。在那里,因为受到神级文明光速曲率引擎的干扰,整个星系陷入了低速黑洞状态,光速减慢,主角被困在光速曲率推动中,等待系统重启换了20多天,但却在转眼间与艾AA和云天明在行星前面即将见面时错过7000多万年。让人不禁感慨,在时间的洪流下,个体的渺小也让人想起了星际穿越中的在全是海洋的行星中主角团的经历。最后揭示的宇宙结局归于热寂(无限膨胀直至宇宙物质全部消亡)或者重启。大宇宙和小宇宙的一些概念,也不禁让人感叹大刘的脑洞,高等文明或者神级文明,可以通过制造小宇宙来依附于大宇宙中,但是脱离了大宇宙,小宇宙可以在大宇宙重启后回到大宇宙。小说设定小宇宙会从大宇宙中吸取质量能量,由于态度文明,建造了小宇宙,导致大宇宙趋向于热寂,幸存的文明联合起来发出的回归运动广播,程心积极也可能是唯一一个响应,最后留下了一缸鱼停留在小宇宙中,大宇宙的命运在何方?也许归于热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