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学医避雷!这些专业当不了医生!选错专业后,还能学医吗?
高考填报志愿时,不少同学怀揣着治病救人的梦想,满心期待能踏上学医之路。然而,医学领域专业众多,有些看似与医学相关的专业,实则并不能让你成为一名医生。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那些高考学医时需要避雷的专业,以及如果不幸选错专业,还有没有机会实现当医生的梦想。
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等专业,听起来与医学紧密相关,很多同学会误以为学习这些专业未来就能从事医疗工作。实际上,这些专业主要侧重于基础生物学研究,课程设置上,会有大量如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基础理论课程。
虽然这些知识是医学研究的重要基础,但该专业并不涉及临床医疗技能的培养,毕业后大多进科研机构、药企做研发,或者当生物老师,根本没有资格考临床执业医师证!
像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康复治疗技术等专业,虽然名字里带有“医学”,但它们属于技术类专业。
这类专业重点在于检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而非诊断与治疗疾病。毕业后,学生成为医学检验技师,在医院检验科等部门工作,不能独立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也不能考取临床医师资格证。
药学专业主要研究药物的来源、炮制、性状、作用、分析、鉴定、调配、生产、保管和寻找(包括合成)新药等。课程涵盖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药理学等。
学生毕业后多在制药企业从事药物研发、生产、质量控制工作,或在医院药房、社会药房从事药品调配、发放和管理工作。虽然药学与医学密切相关,药师在合理用药方面也起着关键作用,但他们不具备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医师资格,不能为患者开具处方进行临床治疗。
选错专业后,还能实现学医梦吗?
当然可以,今天分享3个普通人能学医且能进阶为医师的正规途径。
01中医师承:灵活高效的传承之路
具有高中(中专)及以上学历或具有同等学力;找到具有中医类别中医或者民族医专业执业医师资格且从事中医、民族医临床工作15年以上,或者具有中医、民族医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指导老师。
高考失利、错过医学专业,或对中医真的具有浓厚兴趣想后期成为中医师的;
考试分为「临床实践+综合笔试」。理论考中医基础、中药、方剂,全是选择题,考前刷题必不可少;实操考问诊、开方、针灸操作等。
出师证到手,就等于拥有了正规的中医中专学历,凭这个证书,在医疗机构实习满1年就能报考执业助理医师,工作满5年就可以参加执业医师考试了。
中医师承作为传统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其核心优势显著:老师一对一指导,可学到临床实战技能;报考门槛低,高中(中专)学历、无专业限制。但存在挑战:学习周期长(3年跟师+1年实习),依赖自律且管理松散,出师及医师资格考核需充分准备。
02 跨专业考研:高难度的逆袭之路
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应届本科毕业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部分医学院校可能对跨考专业有限制。
对本科专业不满意,想通过考验转行学医,且具备较强学习能力和抗压能力,愿意挑战高难度的学生。
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英语和专业课(西医综合或中医综合等),通过初试后还需参加院校复试。
取得医学硕士学位证书和研究生学历证书后,就业选择更广泛,可进入医院、科研机构等,也能按规定考取医师资格证。
考研攻读医学专业,优势在于学历提升,可系统学习医学知识、接触前沿研究,毕业后职业前景广阔、薪资优厚。但挑战显著:医学考研竞争激烈,跨专业考生基础弱,备考难度大;读研需兼顾课程、科研与临床,压力繁重;部分院校及导师对跨考生存偏见,录取难度攀升。
03重新高考:破釜沉舟的从头再来
具有高中同等学力或在校生身份,符合当地高考报名要求。
高考失误后仍对医学充满热情,且年龄较小、能承受高强度复习压力,愿意用1年甚至更长时间重走高考路的学生。
参加全国统一高考,填报医学类专业志愿,按分数线录取。
顺利完成学业后,可获得全日制医学专业本科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毕业后能按常规途径考取医师资格证。
重新高考报考医学专业,优势与挑战并存。其优势在于,考生可进入医学院校接受系统全面的医学教育,与同龄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享有优质的学习环境与资源。但弊端也不容忽视:备考需投入大量时间精力,且存在再次落榜风险;因比同龄人晚毕业,年龄成本增加,未来就业也可能面临更大压力。
综合对比来看,中医师承以其独特的优势,为更多想要学医却错过高考机会的人提供了可能性。它打破了学历和专业的限制,让中医传承不再局限于院校教育。如果你也怀揣着中医梦想,不妨深入了解中医师承项目。下面附上中医师承的全流程详解。
√第一步:找对导师,办「正规拜师礼」
必须找「中医执业医师+副高职称+15年以上临床经验」的导师,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和导师签订《师承关系合同书》,去公证处公证(费用约500 元),再把材料提交给当地卫健委备案,才算正式确立师徒关系。
第二步:3 年跟师,熬出「真本事」
每周至少跟诊2天,早上8点到诊室,帮导师整理药材、接待患者,下午记录病案、背方剂。课后还要自学《黄帝内经》《伤寒论》,每周写一篇跟师心得,导师会逐一批改。
第三步:出师考试,拿到「入行门票」
考试分为「理论+实操」。理论考中医基础、中药、方剂,全是选择题,考前刷题必不可少;实操考问诊、开方、针灸操作等。
出师证到手=中医中专学历:凭这个证书,实习1 年就能报考执业助理医师,这是非科班能报考的「最低门槛」证书。
第四步:考助理医师,站上「临床起跑线」
报考条件是出师证+实习满1年的证明;考试难度是理论题比较灵活,需要结合临床经验答题;实操考急救技能等。
第五步:熬5年,考执业医师「终极通关」
拿到助理医师证后工作满5 年即可参加执业医师考试,考过之后就能独立行医、开诊所,真正成为「有处方权」的中医师!

李晋民医生科普:肺病患者不碰这三种食物,赢在健康的起跑线!
肺是人体重要的呼吸器官之一,对于肺病患者来说,饮食是控制疾病发展的重要环节。中医认为,合理的饮食可以帮助肺病患者恢复健康,避免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对疾病产生不良影响,比如下面这几种食物,肺病患者尽量不要碰。
市场上有许多种类的冰镇饮料,可能会让人感到非常清凉,喝一口非常舒畅,但它们对我们的健康有很大的危害。中医认为,肺主气,而冰镇饮料则能破坏肺气的正常运转,所以,肺病患者最好不要饮用冰镇饮料。
“《食疗本草》中有关于冰镇饮料的记载:‘冰镇之人,气壅于胸,腹满不欲食’。”
很多人无辣不欢,无论是吃面、吃粉、喝汤都喜欢“来一点儿”,有些人还喜欢魔鬼辣,喜欢辣椒在舌尖“绽放”的感觉,但是,肺病患者最好和“辣椒”说再见,尤其是重辣。辣椒有刺激肺和呼吸道的效果,对于本来就有呼吸系统问题的肺病患者来说,可能会引起气喘、咳嗽等症状的加重。
“《滇南本草》提到‘辣椒炒热后气上发紫’,可见辣椒对气的影响。”
糖果、巧克力等甜食,虽然味道甜美可口,吃一口“幸福感满满”,但是这些甜食中包含大量的糖分和热量,会对肺病患者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吃太多的甜食会导致肺粘液增多,容易引起呼吸道感染。
“中医学认为,肺主气,糖分会在体内消耗气血,对于本来气血不足的肺病患者来说,糖分的过量摄入会有所不利。”
在中医养生的方法中,饮食调理占有重要的位置。 中医倡导“五谷为养,饮食宜杂”,即饮食应以五谷杂粮为主,均衡摄取各种食材,不偏食。此外,中医也强调“朝食精,午食饱,晚食少”,恰当控制饮食量。
肺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膳食应保持清淡,尽量少食用油腻、刺激性的食物,有助于改善健康状态,希望大家能够在健康的起跑线上赢得胜利。
高考学医避雷!这些专业当不了医生!选错专业后,还能学医吗?
高考填报志愿时,不少同学怀揣着治病救人的梦想,满心期待能踏上学医之路。然而,医学领域专业众多,有些看似与医学相关的专业,实则并不能让你成为一名医生。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那些高考学医时需要避雷的专业,以及如果不幸选错专业,还有没有机会实现当医生的梦想。
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等专业,听起来与医学紧密相关,很多同学会误以为学习这些专业未来就能从事医疗工作。实际上,这些专业主要侧重于基础生物学研究,课程设置上,会有大量如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基础理论课程。
虽然这些知识是医学研究的重要基础,但该专业并不涉及临床医疗技能的培养,毕业后大多进科研机构、药企做研发,或者当生物老师,根本没有资格考临床执业医师证!
像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康复治疗技术等专业,虽然名字里带有“医学”,但它们属于技术类专业。
这类专业重点在于检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而非诊断与治疗疾病。毕业后,学生成为医学检验技师,在医院检验科等部门工作,不能独立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也不能考取临床医师资格证。
药学专业主要研究药物的来源、炮制、性状、作用、分析、鉴定、调配、生产、保管和寻找(包括合成)新药等。课程涵盖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药理学等。
学生毕业后多在制药企业从事药物研发、生产、质量控制工作,或在医院药房、社会药房从事药品调配、发放和管理工作。虽然药学与医学密切相关,药师在合理用药方面也起着关键作用,但他们不具备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医师资格,不能为患者开具处方进行临床治疗。
选错专业后,还能实现学医梦吗?
当然可以,今天分享3个普通人能学医且能进阶为医师的正规途径。
01中医师承:灵活高效的传承之路
具有高中(中专)及以上学历或具有同等学力;找到具有中医类别中医或者民族医专业执业医师资格且从事中医、民族医临床工作15年以上,或者具有中医、民族医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指导老师。
高考失利、错过医学专业,或对中医真的具有浓厚兴趣想后期成为中医师的;
考试分为「临床实践+综合笔试」。理论考中医基础、中药、方剂,全是选择题,考前刷题必不可少;实操考问诊、开方、针灸操作等。
出师证到手,就等于拥有了正规的中医中专学历,凭这个证书,在医疗机构实习满1年就能报考执业助理医师,工作满5年就可以参加执业医师考试了。
中医师承作为传统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其核心优势显著:老师一对一指导,可学到临床实战技能;报考门槛低,高中(中专)学历、无专业限制。但存在挑战:学习周期长(3年跟师+1年实习),依赖自律且管理松散,出师及医师资格考核需充分准备。
02 跨专业考研:高难度的逆袭之路
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应届本科毕业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部分医学院校可能对跨考专业有限制。
对本科专业不满意,想通过考验转行学医,且具备较强学习能力和抗压能力,愿意挑战高难度的学生。
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英语和专业课(西医综合或中医综合等),通过初试后还需参加院校复试。
取得医学硕士学位证书和研究生学历证书后,就业选择更广泛,可进入医院、科研机构等,也能按规定考取医师资格证。
考研攻读医学专业,优势在于学历提升,可系统学习医学知识、接触前沿研究,毕业后职业前景广阔、薪资优厚。但挑战显著:医学考研竞争激烈,跨专业考生基础弱,备考难度大;读研需兼顾课程、科研与临床,压力繁重;部分院校及导师对跨考生存偏见,录取难度攀升。
03重新高考:破釜沉舟的从头再来
具有高中同等学力或在校生身份,符合当地高考报名要求。
高考失误后仍对医学充满热情,且年龄较小、能承受高强度复习压力,愿意用1年甚至更长时间重走高考路的学生。
参加全国统一高考,填报医学类专业志愿,按分数线录取。
顺利完成学业后,可获得全日制医学专业本科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毕业后能按常规途径考取医师资格证。
重新高考报考医学专业,优势与挑战并存。其优势在于,考生可进入医学院校接受系统全面的医学教育,与同龄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享有优质的学习环境与资源。但弊端也不容忽视:备考需投入大量时间精力,且存在再次落榜风险;因比同龄人晚毕业,年龄成本增加,未来就业也可能面临更大压力。
综合对比来看,中医师承以其独特的优势,为更多想要学医却错过高考机会的人提供了可能性。它打破了学历和专业的限制,让中医传承不再局限于院校教育。如果你也怀揣着中医梦想,不妨深入了解中医师承项目。下面附上中医师承的全流程详解。
√第一步:找对导师,办「正规拜师礼」
必须找「中医执业医师+副高职称+15年以上临床经验」的导师,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和导师签订《师承关系合同书》,去公证处公证(费用约500 元),再把材料提交给当地卫健委备案,才算正式确立师徒关系。
第二步:3 年跟师,熬出「真本事」
每周至少跟诊2天,早上8点到诊室,帮导师整理药材、接待患者,下午记录病案、背方剂。课后还要自学《黄帝内经》《伤寒论》,每周写一篇跟师心得,导师会逐一批改。
第三步:出师考试,拿到「入行门票」
考试分为「理论+实操」。理论考中医基础、中药、方剂,全是选择题,考前刷题必不可少;实操考问诊、开方、针灸操作等。
出师证到手=中医中专学历:凭这个证书,实习1 年就能报考执业助理医师,这是非科班能报考的「最低门槛」证书。
第四步:考助理医师,站上「临床起跑线」
报考条件是出师证+实习满1年的证明;考试难度是理论题比较灵活,需要结合临床经验答题;实操考急救技能等。
第五步:熬5年,考执业医师「终极通关」
拿到助理医师证后工作满5 年即可参加执业医师考试,考过之后就能独立行医、开诊所,真正成为「有处方权」的中医师!
相关资讯
李晋民医生科普:肺病患者不碰这三种食物,赢在健康的起跑线!
中医认为,合理的饮食可以帮助肺病患者恢复健康,避免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对疾病产生不良影响,比如下面这几种食物,肺病患者尽量不要碰。 糖果、巧克力等甜食,虽然味道甜美可口,吃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