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慈欣:科幻入门书单
本文转自《北京青年报》刊发的「阶梯阅读荐书榜」。
这个榜单每月推出一个阅读主题,围绕该主题荐书,推出从“菜鸟级”到“明星级”或“骨灰级”的基本书单。
下面是刘慈欣推荐的科幻主题书单:
相对于其他类型文学,国内翻译出版和原创的科幻长篇小说数量不是很多,分成四个级别推荐有些勉强,只能按风格进行一个大概的区分。
一般来说,早期的科幻小说比较适合菜鸟这一级别,因为那时的科幻所涉及的科技内容现在已经是人们的常识,在知识方面阅读门槛较低。同时,与受现代和后现代文风影响的现代科幻文学相比,早期的科幻更注重于讲述好的故事,文笔更为清晰流畅。
1.凡尔纳的科幻小说,包括《海底两万里》、《从地球到月球》、《机器岛》等
凡尔纳的科幻作品尚未完全从欧洲的探险小说中脱胎出来,但科幻文学最具魅力的因素已经显现,科学技术作为重要的角色首次在小说中出现,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代替人与人的关系,成为主要的描写对象。虽然小说中的大部分内容已经不是科幻而成为现实,但丝毫没有降低作品的魅力。需要指出的是:凡尔纳的作品风格十分独特,在以后的科幻文学中几乎没有再现。
2.威尔斯的科幻小说,包括《时间机器》、《世界之战》、《隐形人》等
威尔斯的作品在社会学方面比凡尔纳要复杂许多,同时也颠覆了凡尔纳的技术乐观主义,展现了对未来的忧虑。与凡尔纳相比,威尔斯对世界科幻文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他对外星人和时间旅行等的描写、对生物科学的描写等,都为以后的科幻小说提供了最初的范式。
这一级别意味着对科幻文学的整体轮廓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科幻文学汇集风格各异的作品,不同风格的科幻小说之间差别很大,职业级的读者对自己喜欢的作品类型应该有一个大概的定位,下面列出三种不同风格科幻小说的代表作:
1.《天堂的喷泉》(阿瑟·克拉克)
技术型科幻的典型代表,以技术构思为核心展开想象和故事。这种类型被称为坎贝尔式的科幻小说,迄今仍代表着最为大众认同的对科幻文学的定位。
2.《火星编年史》(布莱德伯里)
文学型科幻,但却不像后来的新浪潮科幻那样晦涩和前卫,这本书让你体会到科幻可以拥有怎样的诗意和美。
社会学内核的科幻小说,对一种可能的未来社会形态进行全景式的描述。
说实话我也不清楚这一级别的含义,只好把一些比较另类、前卫和难读的作品列进来,科幻是大众文学,没有太多这类钻牛角尖的东西,作品的隔阂感很大部分与文化差异有关。
1.《红火星》、《蓝火星》、《绿火星》(斯坦利·罗宾逊)
最硬的科幻之一,像亲历一个超级工程的工程师写的回忆录,描述人类开拓一个新世界的伟大历程。
2.《城堡中的男人》(菲利普·迪克)
架空历史的经典,故事隐晦细致而不动声色,背景在故事的进程中不为人察觉地展开。
3.《末日之书》(康妮·威利斯)
时间旅行的经典之作,获星云雨果双奖,故事在极其琐碎的叙述中缓慢推进,却充满了扣人心弦的张力,书中描写的黑死病肆虐的1348年的欧洲,是人类历史上最接近末日的场景。
曾让无数年轻人为之疯狂的科幻小说,但只是西方的年轻人,感受本书的魅力需跨越文化的障碍,还需忍受那无休无止的说教。
5.《万有引力之虹》(托马斯·品钦)
主流文学界有一个强盗的习惯:看到有在文学上很出色的科幻小说,就把它们从科幻文学中拎出来,宣布它们属于主流文学,久而久之,科幻小说在文学上也就安于二流三流了。现在我们也效仿此伎俩,从主流文学的经典中拎出科幻小说来。这本书被奉为现代文学的顶峰之作,其实其内容很科幻,梦幻般的复杂情节中充满了物理学、火箭工程学、高等数学、心理学等科技元素,不过其后现代文学那凌乱晦涩的梦呓,以及八百多页的长度,是对阅读的一个考验。主流文学经典中能够抢到科幻这边来的还有《蝇王》、《发条橙》等。
壮丽而诡异的史诗,从一个前所未有的维度俯瞰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阅读体验超乎想象。
原标题:《刘慈欣:科幻入门书单》

莫泊桑笔下的科幻小说
莫泊桑是十九世纪的法国著名小说家,与欧·亨利、契诃夫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其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我的叔叔于勒》等,均为脍炙人口的批判现实主义之作。不过很少有人知道,莫泊桑的作品中竟然有科幻相关的题材,这里要介绍的是他1887年的短篇科幻作品《火星人》。
作为离地球最近的行星,火星一直是科幻作品中的宠儿。自英国作家玛丽·雪莱于1818年创作出第一部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以来,火星题材在世界科幻作品中至少活跃了一百多年。近代比较著名的火星题材科幻小说有英国科幻作家乔治·威尔斯1898年创作的《世界大战》、1912年美国科幻作家埃德加·赖斯·巴勒斯出版的《火星上的约翰·卡特》、1933年老舍先生的《猫城记》等,但《火星人》作为1887年发表的作品,比上述前辈更早许多年!
十九世纪中期,望远镜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能够以前所未有的清晰度观察火星表面,1840年有机构甚至出版了一张粗略的火星地图。1877年火星大冲,意大利天文学家斯基帕雷利在其后连续几年的观测中,发现火星表面存在一些类似于人工痕迹的线条,被认为可能是运河。在这样的背景下,涉猎广泛的莫泊桑写下了《火星人》一文。
《火星人》以一名神神叨叨的访客向作者讲述火星的对话形式展示了整个故事,类似于契诃夫在《装在套子里的人》中转述的那种模式,作者也就是“我”自身的立场与观点被隐藏起来,只作为引导之用。那位冒昧的访客首先发问,问“我”是否相信茫茫宇宙中其他星球上也有人居住,得到简短的肯定回答后异常激动,仿佛遇到知音,立马竹筒倒豆子般抒发了一把关于宇宙很大、银河很深的感慨,接着给“我”科普宇宙、太阳系,然后逐步到火星的各项细节。这些科普细节基本上反映了当时的观测结果:火星1年折合地球日687天;冬季比地球更寒冷,夏季比地球更炎热;1公斤水在火星上只重370克;被称为运河的类人工痕迹宽度超过100公里,等等。
如果说这些事实还是科普阶段的话,后面访客的推论就进入科幻领域了:既然有人工痕迹说明火星上面有智慧生物,既然重力较弱,那么火星上占主导的生物必然生有翅膀。火星人散步,就是从一个大陆飞到另一个大陆,“火星上覆盖着各种植物和树木……我仿佛看见他们在平原和城市的上空,盘旋飞舞在金色的空气中。”
这套推论“我”还没来得及考虑信不信,访客立刻抛出证据,声称在海边看到了一切:“离头顶很近的地方,有一个发光透明的球体,周围鼓动着巨大的翅膀……它从我眼前过去,就好像一个巨大无比的水晶球,满载着惊慌失措的人”。很显然,访客认为他遇到的最大可能是火星人的飞船:“我看见了……第一艘太空船,第一艘星际航船,是由有思想的人发射到茫茫宇宙”,但是访客也不敢百分之百肯定是飞船,又提出一种彗星的可能,借此解释为何彗星离地球这么近。
这种正话反话都让访客说了的情形显然不足以说服“我”,“我”还没表态,访客自己找了个台阶下,说您思考一下不必回答我,就走掉了。之后“我”稍加评论,文章就此打住。
《火星人》里访客的讲述包括科普、幻想、事实、推论4段,如果加上摘要致谢与参考文献,就像一篇文风夸张的科幻论文了。从现代科幻文学的角度看,《火星人》重在表达情绪与阐述设定,情节薄弱且平铺直叙,并不是一篇很吸引人的作品。
正因为鉴赏标准与现代不同,《火星人》一文也从另一方面被归类为超现实主义文学。超现实主义方向是“探索人的潜意识心理”,主张“突破合乎逻辑与实际的现实观,彻底放弃现实形象,将现实观念与本能、潜意识及梦的经验相融合以展现人类深层心理中的形象世界”,换句话说大概只要主体内容和身边的现实生活不沾边就行。
无独有偶,在莫泊桑的其他作品中,《魔椅》也同样是带幻想因素的超现实主义作品,该作品通过梦境探讨自杀手段,与科幻的关系没有《火星人》紧密;至于还有一篇《动物磁气》,则是设定世界上存在一种类似于“以太”的能够控制梦境、预示未来的物质叫动物磁气,并简单讲述了2个通过做梦预测未来的例子。虽然设定很吸引人,但因为篇幅实在太短,起跑还没加速就到了终点,在科幻文学中基本不占一席之地,远不如《火星人》的科幻要素那样来得货真价实。
(作者系中国科普作协会员,蝌蚪五线谱签约作者)
《星新一微型科幻小说选》
经营机器人公司的N先生那里,来了一位中年男人,他说:
“可以为我制造一个机器人吗?”
“当然可以,这是我们的业务。我们的公司,不生产大量工业用的定型产品,而是专门制造用于特殊目的的机器人。我们认为这样的产品有艺术价值,因此,在费用方面也要贵得多。”
“既然这样,您究竟希望做一个用于什么自的的什么样子的机器人呢?”
客人拿出名片,显示了自己的律师身分之后,开始说:
“其实,我是一位资本家家族的顾问……”
有一对拥有相当资产的夫妇。他们不仅在金钱方面很富有,而目相亲相爱,情深意笃。结婚以来,不,从婚前彼此相识时起。便深深地相爱平静地生活下来。无论从表面或实际来看,他们都在令人一见生羡地安度晚年。
但是,不久前他的夫人故去了。对于活着的、在相亲相爱的漫长一生中共同生活过来的老人来说,无论是在精神上和在理智上,都是万万不堪忍受的。他不承认自己的妻子已经死去,正因为如此,老人的异常举止逐渐多了起来。
“就这样,虽然年纪大了,头脑的功能已经迟钝,但他心里可以说依然在热爱他的老妻。我生怕他会发生什么事情,所以很担心。”
“原来如此。但是,如果这样,和医生商量一下不是更好吗?”
“对于一个余日无多的老人进行心理疗法,让他明白最爱的妻子已经死去,也是于心不忍的。”
“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由于老人的行为过于异常,会不会把财产胡乱挥霍掉,他的儿子们对这件事非常担心,所以找我商量。对于我来说,这也是一个会不会失掉这个主顾的切身问题。”
“话说得有点远了。可是您打算怎么办呢?”
在N先生的催促下,律师回答说。
“关于这件事,想请你们给制造一个和老妇人一模一样的机器人。把它放在身边,老人就能平静地度过余生,大家也都能落个安宁。至干费用多少,那没有关系,务必请给做一个。作为和老人闲话游玩的伙伴,已经从政府那里办来了许可证。”
“明白了。不过,要是制造一个已成故人的机器人,没有充分的资料……”
“那些都尽可能地收集齐了。声音有录音带,姿态和动作有录像带,还有有关性格的资料等等,即使稍有不完备的地方,由于老人的视力和听力都已衰弱,他也不会有所怀疑的。”
N先生接受了订货。因为多次催促快些做,总算想办法做成了。
接到通知赶来的律师,看到做出来的机器人非常高兴。
“太好了,这样就没有问题了。不过,这只是外形的酷似。”
“声音也是一模一样呀!只是性格的资料不足,因此,里边装上了高性能的电脑,它具有储存并固定适应对方各种关系的性能。如果简单地加以说明,就是说,一切都会逐渐好转的。”
“真是没法表达我对你们的感谢,谢谢了。”
律师高高兴兴地付了款,拿走了。随后不久,从获得的情况表明,收到了比预期还要好的效果。据说,未来的继承人也都非常放心。
机器人已完全适应。那情景,真象是一对相亲相爱的老夫妻。老人当然也那样相信,机器人小声地、温柔上唱着古老的歌曲,N先生对自己公司的产品没有出鼓掌而取得的成功非常满意。
就这样,平安无事地过了几年之后,老人也去世了。一直到死,他都没有怀疑过自己的妻子是个机器人;假如有个心术不端的人把真相告诉老人,他也绝对不会相信的。
律师为了表示谢意和报告情况,来到N先生那里。
“多亏您的帮助,一切事情都处理得非常圆满,家业继承问题也顺利地解决了。只是,当剩下的机器人正准备还给你们的时候……”
“情况是很可笑的。它不想从那个家里出来。好象它不相信丈夫已经死去,动作也显得有些异常。”
听到这些,N先生亲自去了。确实象来人所说的那样,它拒绝搬运,也拒绝拆卸,叫人束手无策。它好象在对老人异常生活的发挥补救功能的过程中,竟然变成了现在这种样子。
N先生考虑的结果,又作了一个和死去的老人一模一样的机器人。这样,一切恢复正常,这里又出现了一对充满安乐和互相信赖的老夫妇。
可是,长此下去是不行的。不能让他们分开,又是非生产性的。N先生把这一组机器人装在一个小型火箭上,发射到空间去了。
由于既不要食物,又不要空气,所以花费不大就完成了此举。火箭喷射着火焰,消失在宇宙的远方。律师目送机器人的同时,对N先生说:
“这才是真正的爱呢!您看,到群星中间去了。这期间,他们会到达某个星体上,住在伊甸的乐园里,度过永远永远相亲相爱的时光吧!”
“您的职业是律师,今天却抒发了诗情。您说的对,他们走了,告别了正把爱情变成古代遗物的这个地球。现在的人们,尽管头脑能够理解爱情,但却不能把它浸入到心灵深处。我们送别即将在这个世界上消失的爱情,我们就象听到了那诀别的歌声。看,这不是一个很美的故事吗?”
“您也够奇怪的了。您原来是怎么打算的呢?想想看,这样做无疑是一笔浪费。这和您作为一个实业家的身分是不相符的。”
“您是让我把话说穿吗?实际上我现在就想通知新闻中心,使它成为社会上的热门话题。这样就可以巧妙地暗示我公司机器人的优越性能,这不正是绝好的宣传吗!如果把这些计算在内,所花费的钱就是很便宜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