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乌中国留学生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我在地下室教乌克兰小朋友画画
【环球时报记者 陈茜】日前,中国留学生柯义在乌克兰利沃夫的一处地下室教当地孩子画画的报道,引发舆论关注,中国留学生的爱心举动温暖了世界。读者担忧仍然留在乌克兰的中国留学生的安全,柯义为什么选择留在当地?他对未来有什么打算?23日上午,就读者关心的问题,柯义在作为防空洞的地下室里接受了《环球时报》记者的采访。防空警报声不时传进防空洞里,从深夜就开始频繁响起的警报声让他心力交瘁,没有办法睡个安稳觉,也无法专心做事。“我现在对各种声音都格外敏感,有一点声音我就会很紧张,”柯义说。
谈到为什么在防空洞教当地小朋友画画,柯义表示,他在国内有多年教学经历,2008年汶川地震时,他就曾到汶川做志愿者,教小朋友画画。在疫情暴发前,柯义也曾在乌克兰房东的建议下教当地小朋友画画,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便停课了。上个月俄乌军事冲突爆发,当地学校停课,家长们担心孩子们的教育和心理问题,于是柯义的绘画课又恢复了。
课堂上,柯义会教孩子们画鲜花、蜗牛、小刺猬和房子,希望这些美好的事物,能让孩子们暂时忘却俄乌军事冲突带来的恐惧和不安。
平时来学画的大概有20多个小朋友,年龄在5到12岁之间。但是由于上课地点在防空洞中,警报声响起的时候,附近的人会进来躲避,他们就得马上结束课程,将桌子和黑板收起来,一周能上两次课就很不错了。“每次上课,大概会有六七个孩子是跟随家人从东部过来避难的。他们有的会留下来,有的只是把这里当成中转站,过几天会去波兰。”柯义告诉记者。
在乌克兰,如果你有3个及以上的孩子,父亲可以和家人一起离开乌克兰去国外避难。否则,只能母亲带着孩子去避难。柯义说,乌克兰小朋友和中国小朋友都是天真无邪的“天使”,只是从冲突地区过来的,尤其是只有母亲带着的小朋友会比较沉默,比同龄人看着成熟些。
柯义说,在利沃夫20公里外经历的一次炮击是他距离俄乌军事冲突最近的一次。“那巨响真的吓坏我了,屋顶在剧烈地摇晃。”两天后,他又听到了4声炮响。对俄乌军事冲突的恐惧和国内亲朋好友的担心曾让柯义有回国的想法,但是报名回国后,他又反悔了,“我对这里有很多不舍,我想留下来帮助更多的人。”
来自云南的柯义2010年从云南师范大学毕业后曾在国际邮轮上工作。之后他来到乌克兰哈尔科夫国立美术学院攻读油画硕士学位,师从乌克兰东部美术家协会主席温代夫。获得硕士学位后在乌克兰利沃夫国立艺术大学攻读艺术博士,今年是读博第三年。到乌克兰4年有余,柯义已经把这里当成第二故乡。
作为乌克兰西部最大城市和文化首都,利沃夫已经成为那些决定撤离乌克兰东部和中部地区人们的最佳选择。柯义说,从利沃夫开车到波兰边境只需一个半小时,每天从这里中转到欧洲其他国家的人有20万左右。
目前利沃夫还没有被俄乌军事冲突波及,在这里,这场军事冲突和百姓日常生活仿佛是分开的。走到市中心,还会看到游客在景点拍照,有人在咖啡厅喝咖啡、谈工作,不时响起的防空警报声让人惶惶不安。人们已经在包裹转运一些雕塑文物等,以免那些文化遗产在俄乌军事冲突中受损。
除了教学,柯义还会帮助一些从战区过来的朋友找住处,帮他们去波兰。很多乌克兰人没有攒钱的习惯,从东部战区过来的人不少都身无分文,只能靠政府救济。俄乌军事冲突爆发以来,柯义收获了很多感动,国内的亲朋好友甚至是陌生人都辗转加了他的微信,给他转账捐款,希望用这些钱帮助当地人。“目前我已经收到了大概五六万元人民币,这笔钱我换成当地货币购买了床垫、被单和被子,分发给有需求的当地人,希望他们能睡得安稳些。”
对比之下,来自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朋友和同学都已经回国,除了偶尔的问候,他没有收到任何一个人的爱心援助。“我不认为他们连100美元都掏不出来,但是我确实没有收到他们的任何爱心募捐。”
每次送别朋友是最痛苦的时候。柯义说,有一家五口,丈夫带着妻子和3个孩子即将去波兰避难,临走前丈夫拥抱了他。“在这里拥抱送别很常见,但是他临走前紧紧地贴着我的脸,那一瞬间我能感受到这家人对我的关心和祝福。”
柯义觉得乌克兰人和中国人也有相似的美德,比如尊老爱幼、乐于助人等。目前大家都是互相帮助,他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得到来自房东等身边人的帮助。“爱已经跨越了种族、国界,大家都是一家人。可能就是中国人骨子里的那种乐于助人、急人所难的天性让我觉得自己还是要留下来。作为这个社区唯一的中国人,当地人看到我还没走都表示惊讶,纷纷过来和我交流,对中国这个国度充满了好奇。”
柯义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有一名乌克兰人跑过来和他兴奋地展示其全身衣服都是中国制造,并表示非常喜欢中国。柯义很愿意作为中国文化的传播者,向身边的人讲述中国历史和文化。他还曾带着同学去当地中餐馆体验中餐,教他们如何使用筷子,十分有趣。但是俄乌军事冲突爆发后,他了解到自己的一些大学老师和师兄弟都去参战了,不幸的是,他的一位师弟在俄乌军事冲突中牺牲了,年仅22岁。“当听到他死讯的那一刻,我才真实地意识到在战争中生命有多脆弱。”柯义最深的感悟是:“无论何时,无论何地,爱都不会隔绝,有爱的地方就是家。”
经历了这么多事,柯义表示,他会把这段特殊的经历和感受融入今后的艺术创作中。至于要在这里待多久,柯义自己也不知道,“我的房东说自己会坚持到底,我也希望和平能早日到来。”

新浪新闻对话在以留学生:多地拉响防空警报铁穹拦截弹横飞
巴以新一轮冲突已造成双方逾400人死亡
据新华社10月8日报道,当地时间10月7日早 7 点,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宣布对以色列发动军事行动,哈马斯武装人员在火箭弹掩护下进入以色列境内展开军事行动。以色列随即宣布进入战争状态,对加沙地带展开多轮空袭。新一轮冲突已造成双方逾400人死亡,上千人受伤。
据巴勒斯坦通讯社当地时间7日消息,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表示,本轮 爆发的原因在于以色列对巴勒斯坦人的“不公正”对待,以色列占领者的殖民行为和对巴勒斯坦人宗教自由的侵犯使得冲突规模持续升级。
7日晚间,以色列国防部发表声明,表示以军仍在对加沙地带哈马斯目标发动空袭。声明表示,自7日早间起,哈马斯向以色列境内发射3000多枚火箭弹,哈马斯武装人员潜入20多个靠近加沙边境的以色列社区,并对当地以色列民众开火。多名以色列士兵和平民被武装人员扣为人质,并被带入加沙境内。声明还表示,当天的各类袭击已造成以色列境内200多人身亡,1000多人受伤。
据巴勒斯坦卫生部门消息,以军对加沙地带的空袭已经造成当地232人身亡,约1700人受伤。此外,在约旦河西岸的拉姆安拉等地,有6名巴勒斯坦人在与以军的冲突中被打死。
对话中国在以留学生:防空警报今晨响起 目前生活未受影响
电子科技大学的博士生张同学去年11月来到以色列访学,他对新浪新闻@微天下 回忆了袭击发生时的情况:昨天早上(当地时间10月7日)大概五六点的样子,防空警报响了,听到铁穹(以色列反火箭弹系统)“咚咚咚”在拦截的声音,有那么两秒钟还觉得自己在做梦,然后就赶紧从床上爬起来,发现确实是有火箭弹打过来。
张同学说,这一波袭击大概持续了两个小时,基本上就平静下来了。在这两个小时里,他待在宿舍里没有出门,等外面平静下来之后,去了一趟实验室,学习了一会儿,晚上八点刚回到宿舍就看到袭击又一次发生了。
张同学说,目前自己的基本生活没有受到影响,因为所在的地方“毕竟不是前线”。张同学将他看到的空袭情况发布在社交媒体上,评论区都是劝他回国的声音,但距离他原定访学结束的时间只剩一个月,他没有立刻回国的打算,而是打算在以色列完成学业,“没有那么夸张,生活上也没有出现断供、封锁或者宵禁的问题,大家还是该干嘛干嘛,只是更倾向于待在家里了。”
张同学今年5月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条视频,当时他在火车上突然听到警报拉响,于是跟其他乘客一起趴在座椅下面,但张同学说,这样的情况并不是经常发生的,他在以色列求学的近一年时间中,一共就遇到了这两次空袭警报。而且5月本来就是巴以惯常发生冲突的时间,但昨天的这次袭击哈马斯(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比较出其不意,也是以色列愤怒的原因。
这次袭击发生后,张同学看到街上的商店、超市都没有关门,也就没有额外囤积生活物资。他身边的中国同学跟他的情况差不多,都没有过分慌乱,“毕竟大部分人都经历过5月份那一次。”
张同学表示自己的学业也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只是转到了居家办公,不会再去办公室。看到新闻上前线伤亡惨重,张同学希望这场冲突能够尽快结束。他也在不停地安抚国内关心他的亲朋好友,“我觉得他们都特别慌乱,觉得我现在非常危险,我就不停地解释,其实没有那么危险。”
巴以冲突反复上演,双方领导人分别对此次冲突发表声明
据当地媒体报道,对以色列而言,哈马斯此次军事行动“非常突然”。目前,哈马斯控制了加沙地带周边至少3个以色列定居点,这在2007年哈马斯控制加沙地带以来的数次冲突中从未出现过。此次军事行动是哈马斯自2021年5月以来再次同以色列发生大规模冲突。
据新华社报道,有分析人士指出,犹太人近期在阿克萨清真寺的挑衅行动以及在约旦河西岸地区杀害巴勒斯坦人导致了哈马斯的报复行动。哈马斯在声明中说,以色列“亵渎”阿克萨清真寺,杀害巴勒斯坦平民,哈马斯要让“敌人”明白,“不追究责任”的时代已经结束。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8日凌晨,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发表声明称,以军将出动全部军事力量摧毁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他同时表示,针对仍在几个以色列边境社区中活动的哈马斯武装人员,以色列国防军目前正在逐门逐户地进行“清缴”。对于遭哈马斯扣为人质的以色列人,内塔尼亚胡表示,哈马斯必须对被扣人员人身待遇负责,否则以色列将对其展开报复。
据巴勒斯坦官方通讯社瓦法社报道,当地时间7日,巴勒斯坦总统马哈茂德·阿巴斯主持召开领导层紧急会议,他表示要为巴勒斯坦人民提供保护,并强调巴勒斯坦人民有权对“以色列定居者和占领军的恐怖主义行为”进行自卫。阿巴斯表示,要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加强巴勒斯坦人民在面对“以色列定居者团伙和占领军所犯罪行时的韧性和坚定性”。
多国发表声明,本轮冲突是否会进一步升级
目前,埃及等国已发表声明,呼吁国际社会介入以阻止事态升级。埃及外交部在声明中呼吁各方最大限度保持克制,避免让平民面临更大风险,并警告暴力升级将造成严重后果。
据以色列《耶路撒冷邮报》报道,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当天晚些时候在社交媒体上发文,向在“恐怖主义袭击”中失去亲人的人表示慰问。
据美国《国会山报》报道,白宫宣布,当地时间7日,美国总统拜登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通话。拜登称,他将与内塔尼亚胡保持联系,同时他的国家安全团队将与以色列同行进行协调。据报道,拜登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今天早上,我与内塔尼亚胡总理谈论了以色列发生的‘可怕且持续的袭击事件’。”拜登称,他向内塔尼亚胡明确表示,美国将随时确保以色列获得帮助其国民所需的一切适当的支持。
10月8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就巴以冲突升级答记者问:中方对当前巴以紧张局势加剧和暴力升级深表关切,呼吁有关各方保持冷静克制,立即停火,保护平民,防止局势进一步恶化。巴以冲突反复上演,充分说明和平进程长期停滞不可持续。平息巴以冲突的根本出路在于落实“两国方案”,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国际社会应当增强紧迫感,加大对巴勒斯坦问题的投入,推动巴以双方早日恢复和谈,寻求持久和平之道。中方将继续同国际社会一道为此作出不懈努力。
(文/兰兰、张爽 编辑/纳德、薇薇安、世瑾)
【知识产权声明】
巴以双方冲突事件持续升级,愈演愈烈。
从5月10日开始,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向以色列发射了数百枚火箭弹,以色列则对加沙地带实施空袭回击。据悉,这是近7年来,巴以之间最严重的军事冲突。
据央视新闻,16日,巴勒斯坦卫生部门官员称,巴以新一轮冲突已造成174名巴勒斯坦人死亡。以色列官方称,冲突造成10名以色列人死亡。15日,加沙地带一栋有多家媒体办公室的多层建筑遭以军空袭。
巴以冲突之下,当地中国留学生的生活如何?这场冲突给他们带来哪些影响?今天(5月17日),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与身在以色列的数位中国留学生聊了聊。
当地华人群里流传的以色列上空图片
“上个月,圣殿山还是我心中的《天空之城》,现在却充满暴乱”
孙雪 希伯来大学博士 坐标:以色列耶路撒冷
我的学习和工作还在照常运转,但自从上周三开始,我都不敢去人多的地方了,比如,菜市场或阿拉伯人聚集的社区。目前为止,我们学校没有停课,但每天学校都会发一封通知邮件,提醒并安抚学生。其中有一封,分别用希伯来语(以色列通用语言)、阿拉伯语(巴勒斯坦通用语言)和英语共三种语言,只写了一句话:我们生活在一起。
5月7日,在耶路撒冷的圣殿山,巴勒斯坦民众与以色列警察爆发激烈冲突,很多人受伤。那座山,我在上个月刚去过,当时,孩子们在广场上踢足球,老人在晒太阳,大片的白色云朵飘在四周,一片祥和又梦幻,感觉就像宫崎骏的动画片《天空之城》。没想到,一个月后,它就全然变了模样。
上周一下午5点左右,我和同学正在学校的小花园里聊天,讨论一个学术问题,防空警报突然响了起来。但当时我们讨论得太投入了,甚至没听出来那是防空警报的声音,它很低沉,听起来就像从远处传来救护车的声音。直到一两分钟后,听到六声炸响,我才知道,有火箭弹在郊外距离我们8公里远的地方爆炸了,击中了一所空房子。
几分钟后,在当地华人的微信群里,大家就讨论了起来,他们发的视频里,浓烟滚滚。在我们学校的华人群,有近300人。我开始觉得害怕,大约半小时后,我骑车回家时,还有点胆战心惊,生怕火箭弹再次袭击。但一路上,我又看见当地人的生活依旧如常,该跑步的跑步,该散步的散步,几乎没有变化。当地人大多都是这种司空见惯的态度,因为以色列有“铁穹”拦截系统,他们都相信城区不会受到太多影响。
比起空袭,现在,更让我担心的反而是陆地上的暴乱。随着巴以冲突的持续恶化,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之间的械斗事件频发。上周三晚上,在我常去的一家菜市场,一位犹太人就用刀捅伤了一位阿拉伯人。我还在微信群里看见,在以色列北部的一些城市,暴乱的人烧毁了一家餐馆,还在停车场烧车,场景很可怕。我记得2019年初,我带父母去这些北部城市旅行时,在一家农场,当地人还和我们说,这是这么多年来,他们过得最太平的时光。
在我们学校,原本每两周就会有“移动中超”开过来,那是一辆大卡车,会装满中国食物和调料进行移动销售,但最近它取消了行程。
上周,有两个学生从中国来我们学校报到。他们搭乘的飞机从上海起飞,原本计划在特拉维夫降落。那里是以色列最大的机场,结果,我们就看到消息说哈马斯要炸机场,全校人都为此紧张不安。那两个学生上了飞机,航班临时变更为去埃拉特降落,后来,我们又看到消息说哈马斯的火箭弹已经打到了埃拉特……好在,最终,那两个留学生成功被接回了学校,但这整个过程太凶险了。
“空袭持续,学校停课,我连续三四天没睡好觉”
小马 特拉维夫大学博士后 坐标:以色列特拉维夫
上周,我连续三四天晚上都没睡过安稳觉。从上周二开始,哈马斯的火箭弹就密集袭击而来,有的在晚上9点,有的是凌晨1点,还有的在凌晨3点,在大概四五天的时间里,每天都有。
上周二晚上9点左右,我第一次听到爆炸声。当时,我在学校的化学实验室里,先感觉到强烈的震动,紧接着就听到火箭弹在空中爆炸的声音,应该是火箭弹被以色列防空系统拦截了。炮弹打得很密集,一波就好有几声巨响。我们实验室在地下一层,当时楼上所有的人也都聚集到地下走廊里,直到晚上约10点半,警报解除,大家也已经听不到爆炸声了,才陆陆续续回去。
我去年刚到以色列,人生第一次经历这种事,当时有些懵,回到宿舍也不敢入睡,头一直靠在墙边。当晚凌晨3点,又来了一波空袭,防空警报一响起,我就立即跑到位于楼正中心的楼梯间。宿舍区每层楼里也都有设置安全屋,拥有铁窗户、铁门,相对更能承受炮火的攻击。
由于我住的房间位于整幢楼的最南侧,朝向加沙地带方向,理论上相对容易受到破坏,我觉得非常危险。第二天,我就搬去了同学的房间,晚上,两个人待在一起,能相互照应,感觉也相对安全。
密集性的空袭持续有两晚,上周三以后,炮弹声不再密集,偶尔发生在我们周围,但拦截系统不是每次都会成功。据我所知,最近的一次,在距离我们学校约5公里远的地方,有一枚火箭弹落地爆炸了,不仅炸毁了建筑,也造成了人员伤亡。
上周三开始,我们学校就停课了,当地一些学生也拖着行李箱回家了,校园里人变得很少,连街道上也空空荡荡。我也不敢外出,实验室持续几天没去,基本都待在宿舍里。
当地华人群里流传的以色列上空图片
上周日起,我没再听到防空警报的声音了,才开始去实验室。但我不再像以前一样,在实验室待到晚上九十点,现在,下午6点左右我就会准时回宿舍。相对于一开始的紧张焦虑,我也已经恢复过来,逐渐习惯了现在的状态,能睡着了。
本文为钱江晚报新闻资讯客户端“小时新闻”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客户端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包括但不限于要求删除稿件、赔礼道歉、赔偿本文采编成本及维权支出等。侵权举报、版权合作请联系:qbwl@8531.cn
相关资讯
巴以冲突已致数百人死亡,中国留学生目睹夜空中火箭弹被拦截爆炸
当地时间10月7日清晨,以色列包括特拉维夫在内的多个城市响起了防空警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对以色列境内发动新一轮军事突袭,造成大规模人员伤亡。以色列宣布,该国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