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需要怎样的历史剧?
题:今天,我们需要怎样的历史剧?——北京人艺《司马迁》主创访谈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元旦期间,话剧《司马迁》在首都剧场内上演。场内座无虚席,观众凝神屏气。当“司马迁”一袭白衣,慷慨激昂地讲出这千古名言时,回报他的是雷鸣般的掌声。
话剧《司马迁》自2015年首演,场场爆满,这让我们开始思考,娱乐当道的今天,我们需要怎样的历史剧?如何创作出具有时代精神的精品剧作?
反差:古装穿越之兴,历史正剧之寂
一提到历史剧,不少观众脑海中浮现的是以玄幻、穿越和宫斗为卖点的古装戏、武侠剧。古装题材的蓬勃与历史正剧的缺席,构成了一个有意思的反差。
业内人士用“精美的垃圾”一词形容有史实硬伤但符合观众娱乐消遣需求的“快消”式古装剧。然而他们比严肃的历史剧更讨巧、更卖座是不争的事实。一方面,生活重压下,能够静下心来回顾历史的观众越来越少,而历史剧“只有观众投入进去才能显现魅力”;另一方面,网剧及综艺培养并加固了观众的收看习惯,令严肃的历史剧更显“厚重高冷”。
“话剧已然到了危险的时刻。”在话剧《司马迁》的主演兼导演冯远征看来,如今,追逐商业利益、迎合市场的搞笑剧目充斥着话剧市场,而严肃题材的话剧与经典的演出甚少,“有意义没意思”“有用无趣”,是观众、资本少有问津的中国历史剧陷入困境的原因。对此,冯远征深感担忧。
“对主创来说,排一部历史剧意味着投入很大的精力和气力——人物解释、剧本、导演手法,能不能经受住历史的拷问,观众爱不爱看,是我们需要面对的课题。”话剧《司马迁》导演、北京人艺院长任鸣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打破:摆脱历史剧“有用无趣”的身份焦虑
那么,今天我们是否还需要历史剧?
“一个民族必须有正确的历史观,一个优秀的民族需从伟大人物身上汲取力量,从灿烂的文化中汲取养分,使百姓获得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这是历史剧应担负的使命。”话剧《司马迁》编剧、湖北省文联主席熊召政说。
好的历史剧作,应该既有恢宏的历史场景,有事件和人物的钩沉,又以审美眼光与品格演绎历史,给人以历史信心。
话剧《司马迁》通过“庭谏、宫刑、还乡、大雪、殉道”五幕剧,讲述了司马迁面对挫折、梦想、生死抉择时,不屑世俗压力,倾毕生心血著《史记》的故事。
令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司马迁与汉武帝两位千古伟人之间巅峰对决的场景:当司马迁所写《报任安书》再引汉武帝愤怒,在思子宫内,就生与死、英雄与懦夫等命题,二人间的激辩将全剧推向高潮。
熊召政在人物处理中倾注更多温度,更加细腻地刻画情感,甚至为在创作中“燃烧激情”而破戒饮酒。在重现历史的同时,以当下人的审美观点重新审视历史,以引人入胜的情节和生动质朴的语言,将一个有血有肉的司马迁生活化地呈现出来。
如任安在黑暗中探监与大雪中送湘竹简的两次出场,无不显示出肝胆相照的侠义,他的慷慨与司马迁的屈辱,勾勒出知识分子面对现实的两种抉择。穿越而出的司马谈、与屈原的隔空对话,小爱与大爱、梦想与追求、挫折与奋斗,其对传统价值观的阐释摄人心魂,给人留下了意味深长的回味空间。
而就人物塑造与主题抒发而言,导演运用艺术手段将其展开并丰富。尤其是第五幕开始司马迁与妻女悲壮告别一场,更运用了戏曲场面调度和台词重复等手段,令这出戏一唱三叹、荡气回肠。
匠心:十年打磨,“较较历史的真儿”
千里之外,陕西韩城,始建于西晋的司马迁祠古柏参天、碑石林立、游人如织。这是《史记》作者司马迁的故乡。
熊召政在多年前一次陕西韩城祭奠司马迁的活动中担任主祭:“当站在龙门上看滚滚东去的黄河,我有一种莫名的冲动:司马迁是文化领袖,更是悲情英雄,让这个人物在话剧舞台上复活,让观众从司马迁身上看到古代士人的高贵精神及中华文化伟大的创造力,是一位作家的责任。”
而对民族历史及伟大人物的敬畏之心,也令任鸣“像研究学问一样”倾心力于戏的打磨:以研究历史的方式钻研角色并进行实地体验——2015年5月,任鸣组织剧组特地去司马迁的故乡陕西韩城,实地感受了当地的文化遗风。“历史不是可以任人随意打扮的小姑娘。历史正剧的一个难点在于把握以何种程度尊重和还原历史。”
匠心打造的精品收获了观众不息的掌声。应观众强烈要求,《司马迁》于跨年之际再度登上北京人艺舞台,元旦期间座无虚席。
“观众对历史剧的选择不仅代表了一种审美趋势,更体现了‘叫座’历史剧成功的价值塑造与引领。希望涌现出更多凝重深沉、恢宏大气的历史剧作,也希望我们能为时代为民族留下更多体现东方审美、代表中华文化与精神财富的精品力作。”任鸣说。

国产历史剧回归正剧范儿表达方式创新再赢观众心
讲述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朱棣成长史的电视剧 目前正在北京卫视热播,作为近年来市场少见的历史剧类型,它的厚重大气让人眼前一亮,也收获了良好口碑。历史剧回归正剧,既符合政策导向,又顺应了当下观众的口味需求。
单从剧作品质来看,《山河月明》叙事风格沉稳扎实,服化道准确精致,演员普遍演技在线,应该算得上是一部水准线以上的作品。伴随着剧情深入,不少观众发现,《山河月明》中刻意为主角朱棣增加了一条蒙古公主的故事线,按照往常的叙事逻辑,这个意外闯入的角色身上应该有不少戏份。可是蒙古公主的出现莫名其妙,在故事里和朱棣也没有产生太多交集,这条人物线变得没头没脑。
此外,根据该剧的拍摄记录来看,原定80集的长度在正式播出后仅仅保留了45集。这种大幅的改动可能源于近两年国内对于电视剧的长度有了新的规定。2019年,国产剧集数不得超过40集的新规开始生效,过去动辄五六十集、七八十集的长剧不再符合播出标准。拍摄于2018年的《山河月明》,按照原定长度自然也不符合要求,要压缩一半的内容就势必需要对剧情做出取舍。
如果查阅历史就会发现,朱棣本人的感情生活中并没有蒙古公主这样的人物存在,历史上朱棣与徐皇后情意深重而传为佳话。因此,《山河月明》中关于蒙古公主的戏份在原本的故事中就属于虚构情节,删减的原因自然也可以理解。
这几年来,国产剧市场似乎很少见到历史剧的身影。根据国家广电总局官网上发布的“2021年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名单一览”统计,2021年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中,各类型剧共498部,古代题材剧只有15部,且大都为“古代传奇题材”。这意味着,像《山河月明》这样被列入“重大革命和重大历史题材”的历史正剧,在2021年更是少数中的少数。
在剧评人杨文山看来,历史正剧的生产量相对较少,与这一题材本身的创作生产规律相关。“一方面,国产剧这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历朝历代帝王的故事几乎都被翻来覆去地讲过了,在题材广度上很难找到新意。另一方面,从深度来看,历史正剧有过 这样的巅峰作品出现,后来者想要超越几乎是不可能的,毕竟既是历史学家又是编剧的,除了刘和平,几乎找不到第二个。”
因历史剧正剧生产困难,更为市场化的历史戏说剧就成了新方向。从早年间的 系列,到后来把历史剧与偶像剧结合的古装历史剧,各个朝代的皇后、帝王都被历史剧以大女主、大男主的方式解读,几乎每次播出都会受到观众的指摘。这类剧集被认为剧情过于悬浮,与历史不符,有误导之嫌,在过于泛滥后也直接导致了历史剧近几年来的过审困难。杨文山透露,这几年来,带有虚构情节的历史剧都会被要求进行架空处理,因此就摆脱了传统的历史正剧表达,而变得更加商业化,能够符合播出标准的历史正剧就更加稀少了。
尽管可能存在剧情衔接的问题,但是《山河月明》至少保证了正剧的表达方式,从该剧播出后收获的口碑反响来看,也给国产历史正剧带来了一些希望。根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还有不少历史正剧处于待播状态。
这批历史剧涵盖了汉、唐、北宋、明、清等多个历史朝代,如聚焦唐初贞观盛世的 ,展现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的《大汉赋》。除了帝王故事,也有著名历史人物的传记史,如讲述宋代著名中医王唯一后代王陵直故事的 ,讲述明代哲学家王阳明故事的《阳明传》,还有展示能人异士乃至小人物生活的作品,如《显微镜下的大明》《广州十三行》《天下长河》
前两年,虽然属于架空历史,但在表达上有明显创新的 在播出后广获赞誉,也让历史剧的观众缘和市场价值得到了提升。在豆瓣网上,《大秦帝国》系列历史剧的评分始终居于高位,从2009年起开始播出的系列剧,虽然四五年才推出一部新剧,但观众口碑始终维持在8分以上。待播剧中,《天下长安》《大汉赋》《人生若如初见》等剧的呼声也一直很高。
历史正剧已经摆脱了过去死气沉沉、被年轻观众所抛弃的收视困境,目前已养成了一批能够欣赏正剧表达方式的观众群体。正在生产的历史正剧,或许应该抓住新的时代机遇,在尊重历史的同时注重表达创新,再创历史正剧新的辉煌。
《大秦帝国之崛起》持续热播宁静张博上演战国史诗
本周,芒果TV平台热播的大型史诗IP巨作《大秦帝国之崛起》继续更新,渐入佳境的史诗剧情引起观众叫好声一片。作为大秦帝国系列电视剧十年磨砺的第三部作品,《大秦帝国之崛起》暌违四年,终于出现在网友面前。从第一部问世开始,就以高口碑、精制作著称的大秦帝国系列,此次上线的第三部更是将“精雕细琢”的风格再次升级。
《大秦帝国之崛起》讲述了秦昭襄王嬴稷在宣太后、白起、魏冉、范雎等人的辅佐下,励精图治,开疆辟土,将强大却偏僻的秦国治理成了雄霸一方的超级强国,并拉开了统一六国的恢弘帷幕的历史故事。在金鸡百花双料影后宁静,著名演员张博、邢佳栋、杨志刚、沈佳妮等主演的演绎下,有血有肉、复杂且多面的战国人物受到了网友的一水好评。尤其是宁静饰演的心狠手辣、充满欲望和“野”性的宣太后,更是得到了网友超高评价。
剧中,除了演员演技全部在线外,制作团队在细节上也“抠”到了极致。在配音上,《大秦帝国之崛起》全部采用现场收声,网友能体会到堪比话剧的带入感。在服装配饰和人物仪态上,剧中的人物都穿着粗布麻衣,走路四平八稳,真实还原了老秦人的面貌与风范。在风俗礼制甚至台词、对白上,《大秦帝国之崛起》剧组也下足了工夫。
国内电视剧的市场风向围绕着“大IP、大明星、大制作、大收视”,看厌了五毛特效横飞的辣眼神剧,芒果为网友带来的《大秦帝国之崛起》堪称一部“冷门剧”。没有小鲜肉作为收视号召,没有狗血的剧情,也没有铺天盖地的宣传,这部戏却收获了“今年第一部值得用手机流量书的国产剧”、“无论什么时候都是国产剧良心和门脸”的高口碑推荐。
大秦征战之时群雄争霸、风云诡谲的战国图景是怎样的?响贯历史的著名战役以及百家纵横的政治场里的腥风血雨又会如何上演?芒果TV每周一至周五晚24:00两集联播,看中国历史舞台上,最为精彩的一段诸侯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