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区中小学健康教育“金点子”优秀案例展播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充分挖掘东城区中小学校在健康教育领域的创新实践与典型经验,进一步提升我区健康教育工作水平,东城区青少年健康中心于本学期开展健康教育“金点子”案例征集活动。经组织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教育学院、东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专家评审,现精选优秀案例,将分为课间一刻钟、校医宣教、健康课程及机制建设等不同板块陆续进行展播。
首先看东城区学校如何玩转课间时光,将课间一刻钟变身成“快乐充电站”吧!
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附属青年湖小学:
(一)破解空间难题,打造多维活动天地
引体向上区实施“破零计划”,设置四个挑战等级,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
配备智慧体育仪器,实时监测跳绳、仰卧起坐等运动数据。
踢毽子、竹竿舞、跳皮筋、彩带龙等传统项目轮番上阵,让运动充满文化韵味。
配备踏板、花球、彩带,大屏幕实时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尽情舞动。
棋类活动锻炼思维,静心阅读滋养心灵。
科技、艺术、体育、劳动主题展示,让走廊变身“知识长廊”。
毛绒玩具拥抱站、《视力保健图》,全方位呵护学生身心健康。
(二)创新活动形式,科技赋能体育
在课间开展分层挑战,以引体向上为核心锻炼内容,设置青铜、白银、黄金和王者四个不同的挑战等级,针对不同级别学生,设计专项辅助器材,帮助学生提升自身能力。
学校引入智慧体育仪器以及定制的体育专用智能体。智慧体育仪器实时监测运动数据,生成个人健康档案;通过体育智能体小程序普及健康知识,管理班级体育数据;家长问答智能体为家长提供个性化的锻炼建议,助力家校互动,更好地支持孩子健康成长。
(供稿人:杨帆、高飞、鲍帅、宋欣欣)
“跳房子”“丢手绢”“动物模仿操”……传统游戏+轻器械(短绳、沙包),让课间活动既有趣又有锻炼效果!
“体能周”“球类周”“传统游戏周”……提前制定“课间活动清单”,每周换花样,保持新鲜感!
在自由活动区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运动,教师指导区,老师针对柔韧性、协调性等个性化指导。
手指操,灵活手指,放松大脑。桌面乒乓球,锻炼反应力。“老师说”指令挑战:趣味反应游戏。
划定活动区域,避免年级混跑冲突;“学生安全督导员” 协助管理危险行为;教师随身携带急救包,校医联动快速响应。
智慧操场扫脸识别,运动数据实时上传。教师通过数据分析,个性化指导学生运动。
传统游戏+竞技挑战,全员参与:
“老鹰抓小鸡”“脚斗娃”重温童年经典。“搬砖游戏”低场地要求,易推广。每月评选“运动之星”“活跃之星”,激励学生坚持锻炼。
学校开展体育“吉尼斯”挑战纪录活动,将课堂体育教学、课间活动组织、课后家校协同作为主体,构建能够贯穿学生日常生活的体育教育体系。
课间体育“吉尼斯”挑战纪录活动作为纽带连接课上与课后。课堂教技能、课间练本领、课后创纪录。
两大维度玩转课间运动:一是体育竞赛挑战榜,分个人挑战和集体竞赛;二是操场体育文化墙,以“运动点燃激情,汗水浇灌梦想”为主题,以年级为单位所有挑战成功的同学和班级上榜,面向所有学生开放挑战赛的成绩排名,调动学生参与性。
“3+X”课间新模式:科学又自由。
3分钟必修课:脊柱保健操,矫正坐姿,预防驼背。眼球运动操,缓解视疲劳,守护明亮双眸。
“X”:我的课间我做主。益智类:数学棋、走迷宫。传统类:抖空竹、跳皮筋。运动类:迷你篮球、跳绳挑战。创意类:地面跳棋、团队拼图。
“小熊猫俱乐部”: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专为超重儿童设计的趣味运动方案。推出运动盲盒挑战,随机抽取任务卡,完成任务获得“健康币”,累积可换取小奖励。每周更新盲盒内容,保持新鲜感。
特别关怀:让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对于运动损伤的学生,体育教师为他们定制康复性游戏,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帮助他们促进机能恢复。
方寸之间的文化传承。学校积极引入跳绳、绳梯、踢毽子、抖空竹、滚铁环、拍球等传统体育项目,让学生在锻炼中感受民族体育的智慧与乐趣。
教室变身多功能活动站。开展军棋、跳棋等益智类游戏。课桌操、手语舞、听歌律动等律动类游戏。
主题式灵敏训练:让运动变成冒险。学校开展“障碍躲闪赛”“彩虹接力赛”“绳梯训练”等趣味运动,提升学生灵敏性。
实施多项举措,调动学生运动积极性。在跳绳活动中推行“积分奖励制”;布置“运动作业”,形成家校家校共育合力;开展“教师轮岗制”,单周组织传统游戏,双周开展跳绳挑战赛,保持课间新鲜感。
这些创新案例充分展示了东城区学校在健康教育领域的积极探索和实践成果。通过课间活动的精心设计,不仅促进了学生的身体健康,更培养了他们的团队精神、创新思维和自主管理能力。
东城区青少年健康中心将持续推出更多优秀案例,期待各校相互借鉴、共同提升,为我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更好环境。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京报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京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新京报的立场及观点。新京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永安中学课间“一刻钟”活力满校园
课间“一刻钟”体育活动是永安中学校园生活中充满活力与欢乐的时刻。它不仅是对紧张学习的一种放松和调节,更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活动。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课间“一刻钟”体育活动,从活动规划、场地安排到器材配备等方面都给予了悉心指导与充分保障;体育老师们精心设计活动方案,认真组织同学们进行体育锻炼,耐心指导动作要领,确保活动安全、有序、高效地开展;班主任老师们积极配合,协助维持活动秩序,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
在课间“一刻钟”体育活动中,学生们可以尽情地舒展身体,参与各种体育活动。
跑步让孩子们感受风的拥抱,增强心肺功能;跳绳的轻快节奏,锻炼了我们的协调性和节奏感;球类运动则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这些活动能帮助我们缓解学习压力,让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同学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每一项体育活动中,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课间“一刻钟”体育活动的热爱与支持,让我们携手共进,继续在课间“一刻钟”体育活动中,挥洒汗水,释放活力,收获健康与快乐,为同学们的美好未来奠定坚实的健康基础!
智慧足球训练和比赛互联网服务平台
一刻(YIOKS Limited,全称:北京一刻运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互联网+足球的体育信息技术科技公司,致力于为足球俱乐部、青训机构、校园足球和足球爱好者提供专业的足球课堂教学、训练比赛管理和信息互联的智慧足球®解决方案。自成立以来,一刻多次赴英国伦敦、利物浦、布里斯托等城市对专业足球俱乐部和学校进行调研,与拥有丰富执教经验的足球教练展开沟通和交流。一刻作为研发技术合作方,联合利物浦青训教练团队开发了一款基于3D技术的足球训练和比赛管理系统。该系统可以协助专业俱乐部的教练和学校从事足球教学工作者制定训练教案、比赛计划并通过3D效果展示,同时可以实现对球员信息、训练状态、比赛过程等数据的精确分析和标准化管理。
一刻于2011年在足球文化底蕴深厚的英国率先发布“一刻足球训练和比赛管理系统”。目前,付费用户已达10000余个,不仅涵盖英国曼联、利物浦、美国洛杉矶银河、纽约红牛等三分之二的英超和全部的美国职业足球大联盟俱乐部以及巴西足协、加拿大足协等行业足球协会,也包括专科体育学院、中小学校和业余足球队,由专业教练创建并共享的训练方案、比赛分析已经超过四十万套。2013年和2015年,本系统入围英国权威机构评选的体育行业最具创新科技奖,系统中体现出来的理念和功能已被英国足球超级联赛官方管理平台集成。
2015年是一刻在中国推广“一刻职业足球训练和比赛管理平台(yioks.com)”的启动年。一刻利用已有的国际化训练教案资源,结合中国俱乐部和青训机构的工作需求以及操作习惯进行本地化和定制化开发,推出了全新的中文版本,建立起了国内足球从业人员与足球发达国家专业教练员沟通的桥梁,实现了3D训练教案的共享和交流,帮助中国俱乐部和青训机构组织训练和比赛、感知球员状态、自动创建符合中国审阅习惯的报告等。
同时,一刻根据中国校园足球的发展现状和特点,研发出“校园足球管理平台”,为校园足球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平台主要服务于中国足球特色学校、普通中小学校开展日常足球课堂教学和校队训练,帮助学校组织联赛、大课间,获取球队训练和比赛数据,自动创建统计分析报告;也服务于教委等校园足球管理机构对辖区内学校进行校园足球工作的监管、政策的上传下达和师资力量的整合。截止目前,平台已经服务于国内5500余所足球特色学校和河南、内蒙古、四川、上海等十几个省市的教育管理部门以及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等专业体育院校。
公司总部位于北京,在郑州、英国、美国设立运营团队及研发中心,负责业务推广、产品研发及新项目开发,是西班牙-中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盟成员单位。一刻拥有员工60余人,超过65%的员工为技术研发人员和足球等体育专业人员,其中核心团队成员包括英国留学归国人员、美国留学人员、985和211高校毕业生、Perl计算机程序专家、欧足联A/B级资质的外籍教练员、亚足联B级资质的教练员以及北体、郑大体院等专业体育院校毕业生。2016年起,一刻陆续与20余名足球名宿、FIFA讲师和教育部校园足球专家合作,共同助力中国足球发展。此外,一刻还拥有国际足联和中国足协认可的球员代理人资质,英超、德甲、西甲、荷甲等多家知名俱乐部开展国际足球比赛和旅游活动的合作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