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体育锻炼大全,美国儿科学会教你正确运动
原创 林夕一梦 医学界儿科频道
想带熊孩子锻炼,又怕TA在运动过程中受伤?
别怕,美国儿科学会(AAP)呼吁医生给就诊的小患者开一张体育锻炼处方,对儿童体育锻炼给予指导以及评估。
想必你会说,孩子天天都在“玩耍”,哪里还需要进行体育锻炼?我都担心TA累得很,运动过度了!
“全世界大多数青少年身体活动不足,
这将危及他们目前和未来的健康”
去年,由世界卫生组织(WHO)研究、撰写、发表于最新一期《柳叶刀-儿童与青少年健康》的首份青少年身体活动不足报告显示:
全球每5名青少年中,就有4人运动量不足,且影响健康。这一问题在女孩中尤为严重。
其中,中国儿童和青少年的运动不足比例在80%-89%之间,不容乐观!
体育锻炼在儿童的心血管健康、肌肉骨骼健康、心理和行为健康以及身体、社会和认知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证实体育锻炼对儿童的心肺功能、血脂、胰岛素敏感性、血糖浓度都有好的影响。
中国有句古话: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体育锻炼方面同样适用。当父母与孩子一起积极进行体育锻炼时,不仅能让孩子拥有健康的体魄,还能增加亲子间的感情,让双方从中享受乐趣。
因此,美国儿科学会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给出如下体育锻炼建议:
1.运动种类那么多,选择适合孩子的更重要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进行体育锻炼时建议先从轻松、休闲型开始,逐渐增强体育锻炼的强度,循序渐进。切记不能一下子就进行太剧烈的活动,并注意从中发现适合孩子的体育锻炼。
轻松、休闲型:不出汗的锻炼,如做家务、散步、玩游戏、接球运动,有利于家长与孩子之间更好地沟通;
温和、适度型:稍微有点出汗、呼吸急促的锻炼,如钓鱼、修剪草坪或树木、快走或慢跑;
剧烈型:运动后可表现为脸红、出汗,如跳绳、滑冰;
增加肌肉型:俯卧撑、仰卧撑、对抗训练;
促进骨骼生长型:如跳绳、摔跤、跑步。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自身情况不同,对体育锻炼的需求也不同,应循序渐进,量力而行,重在进行锻炼,而不是追求效果。
幼儿的体育锻炼主要为了促进基本运动技能的发展。3-4月龄时以抓取玩具来锻炼手部协调能力;6月龄时以训练协调性和增加力量为主,如锻炼幼儿坐的动作;7-10月龄时主要让幼儿玩玩具,学会爬行;12月龄时的幼儿慢慢学会步行,喜欢探索,可以陪孩子散步。
0-1岁:以互动为主,每次至少30分钟,每天分几次来活动;
1-3岁:每天至少锻炼180分钟,如散步、在户外自由玩耍;
3-5岁:每天锻炼需超过180分钟,至少有60分钟是中等强度以上,主要是为了培养孩子的锻炼本领,在安全的环境下玩耍、散步;
5-10岁:体育锻炼的时间每天至少60分钟,有氧运动需一周至少3天,促进肌肉和骨骼的生长,如跳舞、跳绳;
11-14岁:每天至少60分钟锻炼,其中一周至少进行3天有氧运动,以感兴趣的体育锻炼为主;
15-18岁:每天至少60分钟锻炼,其中一周至少进行3天有氧运动,以感兴趣的体育锻炼为主,并适当鼓励团体和竞争性体育活动。
孩子的模仿能力非常强,当你和孩子一起进行体育锻炼时,不仅起了榜样的作用以及增加了亲子感情,更重要的是起了监督的作用。这样你能更好地知道孩子的运动状况,也能更好地保障孩子的安全。
这可以从源头解决问题,只有减少孩子花在屏幕上的时间,才能更好地让孩子进行体育锻炼。因此我们选择玩具的时候,应该适当考虑可以同时让孩子进行运动的礼物,而不仅仅是电子产品。
从今天开始,和孩子好好运动吧!
WHO:全球4/5的孩子运动量不足,且影响健康……
哪种运动性价比高?柳叶刀给出答案了!
儿科医生将“玩”列入处方!(附0~6岁游戏指南)
1、世卫组织领导的新研究表明,全世界大多数青少年身体活动不足,这将危及他们目前和未来的健康.世界卫生组织
2、Global trends in insufficient physical activity among adolescents: a pooled analysis of 298 population-based surveys with 1·6 million participants. Lancet Child Adolesc Health https://doi.org/10.1016/S2352-4642(19)30323-2
3、 Felipe Lobelo, Natalie D. Muth, Sara Hanson, Blaise A. Nemeth. Physical Activity Assessment and Counseling in Pediatric Clinical Settings.Pediatrics March 2020, 145 (3) e20193992; DOI: https://doi.org/10.1542/peds.2019-3992
原标题:《儿童体育锻炼大全,美国儿科学会教你正确运动!》

高强度间歇性训练动作大全
(1)双脚与肩同宽,站好,双膝微屈,同时上半身前倾,大约与地面呈45度,双臂自然后摆,呈半蹲姿势。
(2)原地跳起,同时上半身挺直,手臂随身体上摆。
(3)自然落地,屈膝缓冲,回到起始姿势。
(4)做20次左右,控制时间在30秒左右。
(1)以半蹲位开始,双手可以收起放在胸前,保持平衡。
(2)轻轻跳起,一侧脚抬离地面,向对侧的斜后方伸展,收紧大腿内侧,尽可能加大步幅,同时调整重心保持身体平衡,支撑腿同侧的臀部有被拉伸的感觉。
(3)迅速回到起始姿势,另一侧重复动作,左右交替各跳15次。
(1)两倍肩宽站位,脚尖指向斜前方,双手持小哑铃收于胸前。
(2)弯屈一侧膝盖呈侧弓箭步,重心随之移向弯屈腿的一侧,上身微前倾。
(3)靠腿部发力控制身体,变换重心到另外一侧,同样做侧弓箭步。左右交替各做15次。
(2)双手撑住地面,收紧核心,双腿跳起分开,大约与肩同宽,四点撑住地面。
(3)并拢双脚,回到起始姿势。连续做30次。
(2)收缩腹部,将一侧膝盖提至胸前,感受腹部被挤压,另一侧腿蹬地维持稳定。臀部至大腿后侧产生明显拉伸感后收腿,回到俯卧撑位。
(3)换另一侧腿完成相同动作,两腿交替重复30次。
(1)以立正位开始。一只脚后撤一大步,并下蹲呈箭步蹲,感觉大腿前侧和臀部被充分拉伸。手臂在胸前做冲拳预备式。
(2)收回后侧腿,变为站立位,同时提膝,尽量抬高,双手可以自然下摆至身体两侧。落腿,回到立正的起始位。
(3)双腿交替各做10次,也可以一侧做10次后换另外一侧。
(1)双脚分开,立正站好,双手持两个小哑铃于体前方。
(2)双臂前平举,手背朝向天花板,平伸到与地面平行,同时双腿小跳后前后分开。
(3)双手落回,同时双脚快速交替,在完成交替后,双臂再次将哑铃举平。重复动作20次。
(1)以普通俯卧撑姿势开始,双脚略张开,与肩同宽。保持双腿挺直,向上抬起臀部,身体形成一个倒V字型。
(2)头部沿手臂方向慢慢贴地,目视地面,身体随之放平,直到上半身与地面平行,此时上臂与地面也接近平行。
(3)保持这一姿势,臀部继续下沉,推动身体向前、向上滑动,直到手臂与地面垂直,完全撑起身体,呈类似瑜伽上犬式的体位。逆向做此动作,恢复到起始姿势,做6~8次。
体育运动
静安体育学习贯彻《上海市体育发展条例》精神,以构建“15分钟社区体育生活圈”为抓手,加快推动全区的群众体育工作、增强区域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打造体育特色品牌赛事、优化场馆惠民开放服务能级。目前已形成由691处社区健身苑点、68处居委健身墙(室)、10个市民健身房(包括3个共享市民健身房)、7个市民健身驿站(包括5个共享市民健身驿站)、16个共享市民运动场,42条市民健身步道、50处楼宇健身室、77所体育场地开放学校以及静安体育中心、静安区运动健身中心、静安区全民健身中心(新建中)、静安区体育馆、静安网球馆等公共体育场馆组成的公共体育设施体系。“静安体育综合服务平台”、“你点我送”公共体育服务、“共享市民球场”管理模式组成了“互联网+体育”服务平台,根据市民需求配送体育场地、健身指导、运动器材、赛事活动、体质测试等体育服务。2846名社会体育指导员、2600余支健身团队活跃在全区各街镇社区和园区、楼宇。 静安区坚持“人人参与运动,人人参加比赛”的办赛理念,着力深化三级体育赛事活动体系建设,开展“创卓越 享静赛”国际静安精英挑战赛、体育周周赛、社区运动会、“静安论剑”“静安论棋”“静安论道”等各级各类线上线下群众体育赛事活动;承办国际剑联花剑大奖赛(上海站)、上海赛艇公开赛、上海马拉松、上海静安半程马拉松、第四届市民运动会承办部分赛事等诸多高规格国际国内大赛,赛事影响力不断扩大。区内布局开展排球、足球、击剑、田径、游泳、体操、羽毛球、武术等40余个青少年体育训练项目,现有注册青少年运动员5299名。目前在85所中小学开设了27个项目的体育专项课程教学。
静安体育学习贯彻《上海市体育发展条例》精神,以构建“15分钟社区体育生活圈”为抓手,加快推动全区的群众体育工作、增强区域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打造体育特色品牌赛事、优化场馆惠民开放服务能级。目前已形成由691处社区健身苑点、68处居委健身墙(室)、10个市民健身房(包括3个共享市民健身房)、7个市民健身驿站(包括5个共享市民健身驿站)、16个共享市民运动场,42条市民健身步道、50处楼宇健身室、77所体育场地开放学校以及静安体育中心、静安区运动健身中心、静安区全民健身中心(新建中)、静安区体育馆、静安网球馆等公共体育场馆组成的公共体育设施体系。“静安体育综合服务平台”、“你点我送”公共体育服务、“共享市民球场”管理模式组成了“互联网+体育”服务平台,根据市民需求配送体育场地、健身指导、运动器材、赛事活动、体质测试等体育服务。2846名社会体育指导员、2600余支健身团队活跃在全区各街镇社区和园区、楼宇。 静安区坚持“人人参与运动,人人参加比赛”的办赛理念,着力深化三级体育赛事活动体系建设,开展“创卓越 享静赛”国际静安精英挑战赛、体育周周赛、社区运动会、“静安论剑”“静安论棋”“静安论道”等各级各类线上线下群众体育赛事活动;承办国际剑联花剑大奖赛(上海站)、上海赛艇公开赛、上海马拉松、上海静安半程马拉松、第四届市民运动会承办部分赛事等诸多高规格国际国内大赛,赛事影响力不断扩大。区内布局开展排球、足球、击剑、田径、游泳、体操、羽毛球、武术等40余个青少年体育训练项目,现有注册青少年运动员5299名。目前在85所中小学开设了27个项目的体育专项课程教学。
2024-07-22 15:39
静安体育学习贯彻《上海市体育发展条例》精神,以构建“15分钟社区体育生活圈”为抓手,加快推动全区的群众体育工作、增强区域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打造体育特色品牌赛事、优化场馆惠民开放服务能级。目前已形成由691处社区健身苑点、68处居委健身墙(室)、10个市民健身房(包括3个共享市民健身房)、7个市民健身驿站(包括5个共享市民健身驿站)、16个共享市民运动场,42条市民健身步道、50处楼宇健身室、77所体育场地开放学校以及静安体育中心、静安区运动健身中心、静安区全民健身中心(新建中)、静安区体育馆、静安网球馆等公共体育场馆组成的公共体育设施体系。“静安体育综合服务平台”、“你点我送”公共体育服务、“共享市民球场”管理模式组成了“互联网+体育”服务平台,根据市民需求配送体育场地、健身指导、运动器材、赛事活动、体质测试等体育服务。2846名社会体育指导员、2600余支健身团队活跃在全区各街镇社区和园区、楼宇。 静安区坚持“人人参与运动,人人参加比赛”的办赛理念,着力深化三级体育赛事活动体系建设,开展“创卓越 享静赛”国际静安精英挑战赛、体育周周赛、社区运动会、“静安论剑”“静安论棋”“静安论道”等各级各类线上线下群众体育赛事活动;承办国际剑联花剑大奖赛(上海站)、上海赛艇公开赛、上海马拉松、上海静安半程马拉松、第四届市民运动会承办部分赛事等诸多高规格国际国内大赛,赛事影响力不断扩大。区内布局开展排球、足球、击剑、田径、游泳、体操、羽毛球、武术等40余个青少年体育训练项目,现有注册青少年运动员5299名。目前在85所中小学开设了27个项目的体育专项课程教学。
静安体育学习贯彻《上海市体育发展条例》精神,以构建“15分钟社区体育生活圈”为抓手,加快推动全区的群众体育工作、增强区域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打造体育特色品牌赛事、优化场馆惠民开放服务能级。目前已形成由691处社区健身苑点、68处居委健身墙(室)、10个市民健身房(包括3个共享市民健身房)、7个市民健身驿站(包括5个共享市民健身驿站)、16个共享市民运动场,42条市民健身步道、50处楼宇健身室、77所体育场地开放学校以及静安体育中心、静安区运动健身中心、静安区全民健身中心(新建中)、静安区体育馆、静安网球馆等公共体育场馆组成的公共体育设施体系。“静安体育综合服务平台”、“你点我送”公共体育服务、“共享市民球场”管理模式组成了“互联网+体育”服务平台,根据市民需求配送体育场地、健身指导、运动器材、赛事活动、体质测试等体育服务。2846名社会体育指导员、2600余支健身团队活跃在全区各街镇社区和园区、楼宇。 静安区坚持“人人参与运动,人人参加比赛”的办赛理念,着力深化三级体育赛事活动体系建设,开展“创卓越 享静赛”国际静安精英挑战赛、体育周周赛、社区运动会、“静安论剑”“静安论棋”“静安论道”等各级各类线上线下群众体育赛事活动;承办国际剑联花剑大奖赛(上海站)、上海赛艇公开赛、上海马拉松、上海静安半程马拉松、第四届市民运动会承办部分赛事等诸多高规格国际国内大赛,赛事影响力不断扩大。区内布局开展排球、足球、击剑、田径、游泳、体操、羽毛球、武术等40余个青少年体育训练项目,现有注册青少年运动员5299名。目前在85所中小学开设了27个项目的体育专项课程教学。
您的浏览器不在兼容范围内,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可用建议使用以下浏览器:
Google Chrome浏览器 63版本及以上; 360浏览器非兼容模式9.1版本及以上。
相关资讯
上篇:“拳释人生,跆出精彩”
下篇:新干县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