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俄太空较量太激烈中国虽起步晚或将后来居上
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谈到太空竞赛,我们总会想起那些年被美苏支配的冷战时光。你发射人造卫星,我就送出空间探测器,你派人首次进入太空,我便去完成第一次登月。这是一场航空实力的较量,更是一次军事力量的对抗,虽不见硝烟四起,却到处都是散落的火光。
而如今,中国似乎也加入了这场太空支配权的角逐。随着2003年,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的升空,一切都发生了改变。毕竟,虽然我们起步晚,但是咱们发展太快了啊。
2007年,中国自主研制并发射“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首次成功绕月。
2008年,中国圆满完成“神舟七号”的空间任务,实现了第一次太空行走。
2011年,中国拥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太空实验站—“天宫一号”。
2013年,中国探测器在月球降落,“玉兔号”月球车引发万众瞩目
2016年,中国向太空先后送出“天宫二号”、“神舟十一号”、“长征五号”。
2017年,中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顺利进入太空。
昨日,我国又向太空发射了一颗“慧眼”。这是我们首个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主要用来探测宇宙中的X射线、研究脉冲星和黑洞、为航天器引路。
不久之后,美国空军会再次送出X-37B无人太空飞机,进入轨道运行。此外,俄罗斯也是野心勃勃,预备在本世纪30年代启动月球基地的建设项目。
从美苏到中美俄,时光荏苒,人们对于太空的热情仿佛一直未降。在国防科技愈发尖端,作战领域日益扩大的国际环境下,争夺太空资源就是在赶超数据输送、信息沟通、敌情侦查、环境监测、战略防御的能力。
空间抢占是必要的,然而,太空竞赛就毫无意义了。君不见前苏联是如何被频繁的航天项目拖垮的,美国又为航天工程付出了多少不必要的代价。
6月初,美国一艘“龙”飞船抵达国际空间站,上面搭载有一个中国独立设计的试验装置,不少媒体将这次空间任务称为中美太空合作的“破冰之旅”。一直以来,受“沃尔夫条款”的限制,中美之间根本无法展开航天工程的联合研究。由于这一次合作归属商业性行为,才突破了现有壁垒,开创了中美航天合作的新形式。
其实,比起冲动的空间竞赛,选择性合作带来的优势互补,或许能令各方都获得最好的结果。更何况,中国和美俄之间如今也并不存在竞赛的必要。(作者署名:小飞猪观察)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胡懋仁|中美之间较量的形势变化
如果中国接受这个野蛮无理的仲裁结果,中国将会失去大面积的国家海上领土,中国的战略空间会被极大地压缩,美国军舰将会更加肆无忌惮地在中国南海横行霸道。中国的海上运输通道将会被美国随时都可能切断,中国的对外贸易,以至经济发展都会受到极大地威胁。如果中国接受这个南海仲裁结果,那么在台海方向,中国也将面临极大的压力,中国要想实现国家的统一,就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所有这一切后果,都是中国不能接受的。所以在这个问题上,中国没有退路。
中美双方当时在南海的对峙真可谓剑拔弩张。中国人民解放军拿出一副跟美国军队拼命的架势,在美军的压力面前绝不屈服。美军则也拿出中国军队如果不低头,他也绝不服输的架势。但是,中国是做了有可能直接发生冲突的准备。战士们都写了遗书,部队也对预备役战士发出了招其归队的通知。
在美军最初的野心看来,与中国的对峙即使中国一方先动了手,但美军似乎还是很有信心能战胜中国军队。然而,中国的导弹并不是吃素的。对中国导弹攻击的担心是美国的软肋。美国只是一厢情愿地认为,在美军巨大的压力面前,中国军队只有退缩的份儿,怎么可能有胆量与美国公开叫极 ? 然而事实则是,中国不但敢跟美国较极,还敢跟美国玩命。美国可没想到在这样的场合要跟中国玩命。所以为了避免所谓擦枪走火,美国还是先走人为妙。
因此,即使在将来中国大陆要通过武力统一台湾,美国基本不会出兵。第一,在美国看来,这完全没有必要。第二,美国也实在没有足够的能力。我方将在我国占优势的区域尽最大力量发挥我们的优势,这足以让美国噤若寒蝉。只要我们不轻敌,只要我们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美国是找不到下蛆的缝的。
除了光能和风能等新能源,我们还在不断地建设新的水电站。我们的水电装机容量还在不断地增大,这都是为了我们国家能源供应方面的安全。另外,我们将来要大规模地开发人工智能技术,而人工智能技术所需要消耗的电量更是大得惊人。所以,我们现在必须做好各种发电形式的最充分的准备,真正能让我们立于不败之地。
虽然我们的日常生活没有感受到,但是我们的国家在发展战略方面,对于未来可能发生的战争或者其他极端情况,都一直在做最充分的准备。中国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也是一个颠扑不破的道理。居安思危是中国人一贯的战略思维。我们现在虽然在全力以赴做好我们的事,但是我们不能盲目沉缅于所谓盛世的梦幻中。那种梦幻是会害死人的。
在这场关税战中,美国现在已经显露出给自己找下台的台阶的迹象了。对美国来说,这样的做法还算比较明智。当然,美国并不甘心这样做。但是美国已经没有其他的选择了。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http://www.kunlunce.cn
透视中美军事较量:美国视角下的中国电子战实力到底如何?
在21世纪的战争形态中,电子战已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从过去的海湾战争到科索沃冲突,再到近期的军事演练,电子战在战场上的影响力日益凸显。在这场无声的较量中,中美两国的电子战能力对比尤其引人关注。那么,在美军看来,中国的电子战实力究竟达到了怎样的高度呢?
回首中国电子战力量的发展,1991年的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给中国敲响了警钟,美军的电子战优势让中国深刻认识到自身的不足。面对这一挑战,中国开始加速电子战领域的追赶。图-154MD电子侦察机的诞生,标志着中国开始弥补这一领域的短板。随后,中国实施了“高新工程”,研发出一系列电子战飞机,包括高新1号至高新11号,覆盖了现代电子战的各个方面,显著提升了中国空军的电子战能力。
在此过程中,歼-16D电子战机的出现,是中国电子战力量的一次重大飞跃。它配备了先进的电子战系统,能在近距离伴随干扰中发挥重要作用,技术指标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过了美军的EA-18G“咆哮者”电子战机。歼-16D的独特之处在于其机翼翼尖的战术侦察接收机,其监视范围和定位精度的提升,以及采用的短基线干涉仪技术,使其在干扰能力上有了显著提升。此外,干扰吊舱的宽波段覆盖能力和制造假目标的能力,使得歼-16D在电子战中更具威胁。
然而,电子战不仅仅是硬件的竞争,更是战术和战略的较量。美军通过军事推演,试图模拟与中国军队的对抗,以评估电子战在现代战争中的影响。在这些推演中,中国军队展示了其独特的电子战策略,如通过915电子侦察船和高新11号电子战机的协同,瘫痪敌方的雷达和通信系统。利用无人机和无线电引信干扰机干扰敌我识别系统,使得敌方的防御体系陷入混乱。同时,通过电子战配合DF-21D等导弹,有效瘫痪了敌方的防空能力,展现了电子战在现代海战中的巨大威力。
中国电子战能力的迅速提升,是中国军事科技发展的一个缩影。面对美军的电子战优势,中国并未止步不前,而是积极寻求技术创新和战术变革。未来,中国可能会在量子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探索新的电子战应用,以实现更高的战场控制力。
总体来说,中国电子战力量的发展已取得了显著成果,其在美军眼中的地位日益提升。从最初的追赶者到现在的竞争者,中国军队的电子战能力为全球军事平衡带来了新的变量。随着技术的不断演进,电子战将成为决定战争走向的关键因素。因此,掌握制电磁权,就意味着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在这个信息化战争的时代,中国在电子战领域的崛起,无疑为未来的战争形态增添了更多可能性。
相关资讯
原创中美这场较量,美国已经输了!微妙时刻,马来西亚说了一句大实话
在他看来,中国经济影响力巨大,是亚洲大部分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而且在未来,中国的经济发展潜力依然是非常乐观的,将为亚洲乃至世界创造机会,而在过去20年的时间里,中国已经证明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