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不清梦境和现实是怎么回事?寻医问药网
分不清梦境和现实是怎么回事?_有问必答_寻医问药网
问题描述:(女 , 50岁)母亲现在抑郁,分不清梦境和现实,总觉得被人跟踪、陷害,睡不着觉、吃不下饭是怎么回事?
母亲的这一系列症状考虑可能患有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患者一般没有意识障碍和智能障碍,患者很难区分出真实和想象。有的患者反应迟钝、行为退缩或过激,严重者难以进行正常社交。建议尽快带母亲去精神专科医院做精神检查,如果排除脑部疾病的话,那么是需要考虑精神分裂症的,需要药物治疗。建议平时多与母亲沟通,学会观察、记录疾病现象,有助于后续治疗。

梦境与现实,究竟是相反的还是相符的?
我们经常会做各种各样的梦,清醒之后,回想起梦境中的情形,我们的心情也会因此受到或好或坏的影响,甚至会影响或改变我们下一步的行为或打算。做到好梦、美梦,我们会开心、愉悦;做到坏梦、恶梦,我们会担心、害怕。
从古至今,都流传着“梦与现实是相反的”这个说法。那么古人为什么会说“梦正得反,梦反得正”,这个说法是怎么来的?
古人解梦是从占法和梦象这两个方面来确定梦的好坏,认为占法和梦象正好相反。比如,梦见死亡,代表长寿;做了坏梦反而会有好运。
这种说法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多本典籍中都有相关典故的记录。
《晏子春秋·内篇杂上》中有个“景公占梦”的故事: 齐景公迷信占梦,有次患病数日,一夜,他梦到自己和两个太阳打斗,最后被太阳打败。 次日,他问晏子,这个梦是不是凶兆,预示自己要死了? 晏子想了下之后,便叫来一个占梦人,让其解梦。 占梦人说道:恰恰相反,此梦是吉兆,因为大王所患的病属阴,日头是阳,一阴不能胜二阳,这预示大王的病将痊愈了。
《庄子·齐物论》:“梦饮酒者,旦而哭泣;梦哭泣者,旦而田猎。”意思是,在梦中是饮酒作乐,可清醒后却是悲伤哭泣;在梦中是悲伤哭泣,可在清醒后却是打猎享乐。
《列子·周穆王》中有个“尹氏主仆异梦”的故事:有个尹姓的大户人家,这家主人每晚做梦,梦到自己是个仆人;而他家里的一个老仆人,却是每晚梦到自己是主人。
虽然这三个典故的主旨并非是要表明“梦是相反的”,但已有了相关意思。
而明确提出“反梦”这个说法的,最早是来自于东汉思想家王符,在其著作的《潜夫论·梦列篇》中,是以“阴极则吉,阳极则凶,谓之反”这个物极必反的道理来解释梦境。 他认为本来梦见阴象是凶兆,梦见阳象是吉兆,可物极必反,任何事物到了极致,都将转化为反面,便有了“反梦”之说。
《潜夫论·梦列篇》是现今可考的最早的明确提出“反梦”之说的史料,此后也有多部典籍中提到过“反梦”之说。
受这些典籍、思想的影响,“反梦”之说从此千古流传下来。
那么,梦境与现实,真的是相反的吗?
其实对于这个问题,只要我们用心想想,就会很容易的得出答案。
因为从古至今,有太多的人,做过太多的梦。那就可以从我们自己做过的梦和之后的应验情况,以及听说过的别人所做之梦和其应验情况来得到答案。
不同的人做了相同的梦,却有的成真,有的相反。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做了同一个梦,也会有的成真,有的相反。
由此,我们就有了答案 —— “反梦”之说,并非完全可信、可靠!
之所以古人说梦是相反的,是因为我们现代人自认为有很先进的科学知识,但对梦的研究也知之甚少,何况古人知识缺乏,要想研究梦境,当然非常困难。对于由此带来的困惑,所幸有了周公等人(也有说《周公解梦》并非周公本人所著,只是后人借其名而已),他们在那个信息缺乏的时代,帮人们总结了一个技巧。如,告诉做恶梦的人,梦是反的,就能瞬间化解他的困惑、担忧,让他迅速从负面情绪中走出来;而当一个人做了美梦,就不会有人说梦是反的,会祝福他美梦成真,也就会鼓励他朝着自己的目标更加努力。
这是一种很简单却很有用的心理安慰技巧,可以让人们时刻清醒,不要因为做了恶梦就惶恐不可终日,也不要因为做了好梦就沾沾自喜、得意忘形。
“反梦”之说,也是在从另一个角度来告诉我们 —— “物极必反”的道理。
那么,为什么有的梦会在现实中应验,而有的梦又与现实相反呢?
其实,这要从两个角度来看:若从梦境中发生事情的角度来看,很多时候梦境与现实的确是相反的;但若从做梦者的心境、欲望、思虑等当事人潜意识的角度来看,很多时候梦境与现实就是相同的,它就是我们内心深处的真实写照,将来就有可能会成为现实。
梦境不会无缘无故的产生,一定会有来由。梦由心生,常源于以下几点: 一、过度敏感导致,这常见于白天看了、想了、纠结了什么,晚上就梦见什么。 二、危机意识,就是越害怕发生什么,梦境就偏偏帮你了实现它,并进行极端、杂乱的演绎。 三、由性格特征而导致的极端表现,也就是将性格的某个方面进行了极端化处理。比如怯弱的人,梦到被追赶追杀;凶悍的人,梦到去行凶。亦或是进行反向处理,像因性压抑而做了春梦,因缺钱而梦到捡钱等,这样的梦境中的事物,就是人们内心深处的期望、欲望。
梦到好的,或许正是我们没有、却想得到的;梦到坏的,或者是我们的担心害怕的。因此也有出现了梦境与现实相反的情况。
弗洛伊德认为,梦和现实是有联系的,某些梦就是现实的预兆。若是醒后会看见或听见梦境中的东西。虽然不是完全与梦境吻合,但也有些像,这多数情况是由于我们的心理作用。当和梦境中相似的情形在现实中出现时,大脑就会有潜意识反应。
或许在我们的梦境中,潜意识给其添加了现实中的一些元素,再通过我们的心理变化,在梦境里推演出了一种结果。而这种结果,有可能在现实世界上根本不会存在;又或许是有一定几率真实存在,而且也真的出现了,或是刚好以相反的方式出现了。
我们梦中的所有元素,都受我们的经历、心境、欲望、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而形成的。梦境和现实的唯一联系,就是这些这种因素相互重合、相互影响,但并不说明这两者有绝对的因果关系,有时梦境与现实相同,有时又相反,在多数时候,都只是巧合而已。
虽然有些梦境巧合到我们真的难以理解和解释;但也绝不可盲目迷信于解梦,不可尽信于“梦与现实一定是相应(或相反)”之说。
倘若做了好梦,就把它当作一种奖励和祝福:自己以后会越来越好、好上加好!
倘若做了恶梦,就把它当作一种警示,想想自己最近是不是有什么忧愁烦恼;是不是有什么过分的欲望;更要反省自己言行是否对得起天地良心,有过便改,无则加勉,时时提醒自己,堂堂正正,多行善举。如此,无论在梦中还是在现实,自然都是问心无愧的,那么那些魑魅魍魉、牛鬼蛇神就必会躲着你,哪还会怕什么恶梦、反梦呢?
『梦百科』原创内容,未经同意,任何个人、企业都不得以任何方式转载、发布等!
分不清梦境与现实怎么办?
正常人在意识清楚地情况下,当然可以区分梦境和现实,但在梦里面大多数人都会把梦境中错认为是现实。
还有的人因疲劳、疾病、压力等原因导致思维混乱时也会分不清。
对于清明梦玩家来说控制梦境的基础就是要“知梦”,因此不管梦里梦外都要有疑梦验梦的意识。
下面就讲一讲分不清梦境与现实时的验梦方法。知梦和验梦是一套组合拳,初学者一定要配套训练。
当怀疑自己在梦中时,如何确定身处梦境是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普通的环顾四周是不行的。
有的小说里面有这样的描写:“某某中大奖了,觉得不可思议,天哪,会不会是做梦啊,于是掐自己的大腿,痛,哦,是真的,是真的,我中了500万!”,
这其实也是一种验梦,但是还不是有效的验梦,因为掐大腿不痛不一定就是做梦,掐大腿痛也不一定就不是做梦。
真正有效的验梦必须保证现实绝对中做不到,只有在梦里能做到,要100%的确定一定以及肯定,最简单有效的验梦方法是“咬指大法”。
在梦中,人的手指是柔软无骨的,就象咬一根橡皮泥,上下齿可以咬至相接。
一般来说,没有痛感,但有极少情况下会有痛觉,不管怎样,如果咬下去上下齿相接了,就可以百分之百确定是在梦中。
毕竟,手指头变得跟橡皮似的,这在现实中太不可能了。
注意,平时训练时不要狂啃猛咬,稍用点力咬咬就可以了,咬的部位可以是食指,也可以是指关节,怎么方便顺手怎么来。
另外还有一个“扳指大法”,也很好用,如果觉得日常中咬指练习不雅或不卫生,可以多多练习扳指法。
扳指方法:这是右手扳左手食指,如果左手食指能贴上手臂,就是梦。
动作要点:右手大拇指最好是按在左手手腕下,这样形成合力,梦里稍一用力,就能扳指到底。
这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除了个别骨骼清奇),而在梦里是可以轻易做到,根据这个到时也可以知梦,平时扳指的时候也不需要太用力,意思到了就行了。
我个人开始用咬指,后来多用扳指了,因为有几次,非常小的几率,我在梦里发现食指咬不透,而扳指验梦从未失败过。
在梦里面捏住鼻子也能呼吸,因为现实中你的身体仍然在呼吸。呼吸,可以说是我们日常最常做的事情了。
而且不像视觉和听觉,它是不能停的。这在梦里也不例外。梦能够模拟窒息吗?答案是百分之百的不能!除非你的呼吸真的被现实中的东西阻住了。
你在梦里的手,是无法真正捏住你的鼻子的,所以不管你捏的有多紧,你的呼吸照样会畅通无阻。由此你就知道是在做梦了。
反之,如果你确实无法呼吸了,那么你肯定是在现实中!实在还是不信,那就捏的时间久一点!
还有很多别的判断梦境的方法,如看手,试飞等等,梦里面凝视自己的手,手会发亮变形,当然就是梦境,如果能飞起来,必然也是梦境无疑。
但是对于初学者,蚂蚁还是认为咬指和扳指比较好一些,一咬或一扳之下就可以迅速知道梦境,再无疑虑,可以马上一飞冲天,而看手试飞等都不能马上肯定,手不变形,试飞不成功的情况很常见。
知梦最重要的往往就是瞬间一刻,稍有疑虑,机会稍纵即逝,所以要用最保险最有效最迅速最不用费脑子的方法。
相关资讯
下篇:秋水煎茶小说作品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