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要“身入”,更要“心入”“情入”
中国文联、中国舞协文艺志愿服务团“送欢乐下基层”活动走进湖南浏阳。新华社发
内蒙古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在旗文化中心排练民乐合奏。新华社发
“向人民汇报”摄影展在京举办。新华社发
很多人认为《创业史》伟大,却不知道柳青为写《创业史》落户农村,跟农民群众同吃同住了14年;很多人惊呼《战狼2》精彩,却不知道吴京为了拍戏,到部队当了18个月的“兵”,体验了从义务兵到士官的每一个岗位……大量文艺创作的故事,无不揭示出“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这一规律。
自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以来,广大文艺工作者,心静了下来,身子沉了下去,“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渐成风气。今年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呼吁,要推动建立“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长效机制,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在“深扎”活动中,不仅“身入”,更要“心入”“情入”。
“深入了基层,素材和灵感就会汩汩而来”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高满堂委员,在业界有“金牌编剧”之称,创作了《闯关东》《老农民》等优秀作品,经常有人向他请教创作秘诀。他说:“我哪有什么秘诀?如果非说有秘诀的话,那就是深入生活。”
为了写《闯关东》,高满堂委员采访了200多人,足迹遍布东北三省和鲁西南地区,行程7000多公里;为了写《老农民》,他花了5年时间,跑了6个省采访。有一个细节让高满堂委员至今记忆深刻:为了挖到故事,他连续7天和《老农民》的人物原型,就着花生喝酒,“我们先是坐在炕上聊,后来蹲着聊,最后又坐到窗台上聊,就这样不断地变换姿势,不停地拉家常,唠农事……等从炕上下来的时候,鞋找不到了,原来炕下堆了一地的花生壳”。
“只要深入了基层,素材和灵感就会汩汩而来。”剧本创作如此,表演也是如此。中国文联副主席、表演艺术家奚美娟委员回忆道,一部拍摄周期为一年的电影,其中至少有三个月跟基层群众同吃同住,“跟群众在一起久了,对他们的语言方式、行为习惯也就了解了,再去塑造角色,就会轻松自如很多”。
这些年,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团长关峡委员,每到一个地方,都和当地人一起唱歌,一起跳舞,一起交流,“在山间、溪水边采风,听到的声音都是带着回音从四面八方传过来的,格外美,格外震撼,艺术家创作的想象力也就被开启了”。
在基层行走,不仅能让艺术家获得灵感,也拉近了他们和群众的距离,培养了他们和群众的情感。2011年6月,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在重庆市南岸区迎龙镇北斗村建立了“基层文化联系点”,从那时起,乐团的音乐家们与北斗村的农民结对子、搞帮扶,赠送乐器,帮助他们组建农民管乐队,每年还一起下田劳动。艺术家们沉下心来、扑下身子播撒文化种子的同时,也收获了感动与满足,心灵受到洗礼。正如其中一位艺术家所言:“通过几年的接触,真正感受到人民需要文艺,文艺需要人民,文艺要热爱人民。”
“扑下身子、沉到一线,不走马观花、浅尝辄止”
近几年,文艺界积极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大多数文艺工作者在活动中涤荡了灵魂,磨砺了意志,汲取了营养,但有些地方也存在着“重形式、走过场、不深入、不用心、不动情”的问题。
《桂香街》是江苏省作协主席范小青委员近年完成的长篇小说。江苏常州的一位社区干部一直干到85岁,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躺在病床上还“遥控”安排春节期间居委会工作。给老人送行的那一天,社区居民都来了,这样的感动萦绕在范小青委员的内心。她随后走进了常州的多家社区,与数十位老中青三代居委会干部,开展了一次次心灵对话,从而创作出我国第一部“社区小说”。“文艺工作者,要培养对群众的感情,要带着感情走进群众,了解群众。”范小青委员说。
贵州省文联主席、贵州省作协主席欧阳黔森代表认为,作家要真正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才能写出带有泥土芳香的作品。高满堂委员说:“搞创作哪有不吃苦的?只有吃进去草才能挤出来奶。”
奚美娟委员建议,年轻的文艺工作者平时要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多参加采风活动而且不能走马观花、浅尝辄止。此外,她建议年轻演员通过阅读间接触摸真实的生活,“只有这样,才能在一个角色突然出现的时候,具备塑造它的能力”。
“推动建立"深扎"长效机制,让艺术家下得去、待得住”
“其实,我很想经常到基层体验生活,最好能待上个一年半载,但单位经常有事。此外,我们还面临着评职称等压力,单位不会因为你下基层次数多而照顾你。”一位文艺院团的年轻编剧私下跟记者说。因此,除了文艺工作者自身要增强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主动性,还须推动建立“深扎”的长效机制,让艺术家下得去、待得住。
这几年,中国国家交响乐团除了在重庆的北斗村建立“深扎”实践基地外,还在云南红河建了类似基地。关峡委员说,他们不仅是要建一个个采风点,而且希望形成一种“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长效机制。比如,以红河为基地,中国国家交响乐团策划、实施了一系列“深扎”活动:从组织作曲家采风、创作,再到北京演出,已经形成一些经验。现在中国国家交响乐团每年都会安排专门的“深扎”经费,为艺术家的“深扎”提供更多保障。
高满堂委员和范小青委员都指出,在推动文艺工作者转变作风、扎根基层中,行业协会可以发挥更多作用。范小青委员所在的江苏省作协,每年都会组织作家参加各种采风活动,而高满堂委员所在的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电视剧编剧工作委员会,也经常帮助联系采风。
湖北省文联主席、湖北省文史馆馆长熊召政委员认为,释放文艺创作的活力,推动文艺工作者在“深扎”中,实现从“身入”到“心入”“情入”的转变,需要深化文艺领域的改革。比如现在很多专业作家缺乏深入生活、走进群众的动力,必须把他们引导到更广阔的社会生活中,让其在现实生活的摸爬滚打中增强对群众的感情。

昆明市图书馆邀您参与“自然在身边”植树节绘画大赛,赢取丰厚奖品!
春风暖日,万物复苏。随着春天的脚步逐渐深入,今年的第47个植树节悄然来临。在这个沉浸于绿色希望的季节中,植树造林不仅是一项美化环境的活动,更是一项保护生态、造福后代的重要事业。为了号召更多市民关注自然,昆明市图书馆特意发起了“自然在身边”绘画征集活动,邀请您用画笔探索和记录心中的“绿色家园”。
活动的主办单位是昆明市图书馆,技术支持则由成都贝图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这不仅是一个表达艺术的机会,也是一个与自然亲密接触的良机。活动将从3月12日持续到3月30日,整个过程为您提供了充分的自由空间,让您在绘画中发现自然之美,体现创作灵感。
参与极其简单,只需遵循以下步骤:
我们特别推荐通过“汇画艺术互动学习平台”获取灵感。这是一个专为孩子和绘画爱好者设计的智能美术学习天地,在这里,不仅可以找到丰富的视频教程,还有详细的绘画步骤解析和练习空间。通过扫描下方二维码,您可以轻松找到“自然景观”子菜单,从中获取创作灵感。
参与本次活动,您将有机会赢取以下丰厚奖品:
别错过了这个展示自己创意和热情的机会,也许您的画作会被更多人欣赏看到。扫码关注昆明市图书馆,参与更多活动。期待你的杰作能为我们带来不一样的自然视角!
一起在这美好的春日里,行动起来,拿起画笔,用您的创作展现“大自然的魅力”!我们期待着您的参与,相信这一场“绿色”的盛会将为昆明成就更加美好的未来。
科技创新与创意素材汇编:科技领域写作灵感集锦
在当今时代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必不可少动力不仅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途径还不断激发出新的创作灵感。科技与创意的融合为咱们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和创作素材。本文旨在汇编科技领域的创新成果为写作提供丰富的灵感来源让创作者在探索科技的深邃海洋中捕捉到那些闪耀的创意火花。
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为写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以下是若干科技领域的写作素材期待能激发创作者的灵感。
科技改变生活以下是若干经典的科技写作素材摘抄,供创作者参考。
科技是之一生产力,它推动着社会的发展,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正如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所言:“想象力比知识更关键,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了世界的一切,推动了进步,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以下是部分科技领域的写作素材摘抄:
1. “科技的发展,如同一条不断涌动的河流,它汇聚着人类的智慧,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2. “在科技的照耀下,人类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美好。”
3. “每一次科技革命,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为咱们打开了新的世界大门。”
4. “科技的力量,不仅在于它带来的便捷,更在于它激发出的无限可能。”
科技类写作素材涵了广泛的领域,以下是部分具有启发性的科技类写作素材。
1. 人工智能: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咱们的生活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例如,自动驾驶汽车、智能家居、医疗诊断等领域都在广泛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创作者可以探讨人工智能对人类生活的作用以及它所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
2. 虚拟现实:虚拟现实技术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交互体验。通过虚拟现实,我们能够探索未知的世界,体验不同的生活形式。创作者能够虚拟现实为背景,展开对未来世界的想象。
3. 生物科技:生物科技的发展为人类带来了多突破性的成果,如基因编辑、克技术等。创作者能够探讨生物科技在医学、农业等领域的应用,以及它所引发的伦理难题。
科技作文需要丰富的素材来支撑观点,以下是若干科技作文写作素材。
1. 科技与环保:随着环境难题的日益严重科技在环保方面的应用变得为要紧。例如,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可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创作者可围绕科技与环保的主题,展开对可持续发展的探讨。
2. 科技与教育:科技的发展对教育产生了深远的作用。在线教育、虚拟实验室等新型教育办法,为学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创作者可探讨科技怎样改变教育形式,增进教育优劣。
3. 科技与医疗:科技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如远程医疗、精准医疗等。创作者能够科技与医疗为主题,探讨科技怎样去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优劣。
以下是具体的小标题优化及内容解答:
科技写作素材丰富多样,涵了人工智能、生物科技、新能源等多个领域。这些素材不仅反映了科技的发展趋势,还为写作提供了广阔的视野。
以下是若干经典的科技写作素材摘抄供创作者们参考和灵感激发:
- “科技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引擎,它激发着人类智慧的火花。”
- “每一次科技革命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在科技的照耀下,我们探索未知的勇气更加坚定,创新的力量更加澎湃。”
科技类写作素材涵了广泛的领域以下是若干具有启发性的科技类写作素材:
1. 人工智能的崛起:人工智能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方法,从智能家居到自动驾驶,从医疗诊断到金融分析,人工智能的应用无处不在。创作者能够探讨人工智能怎样去优化资源配置,升级生产效率以及它可能带来的伦理和社会疑问。
2. 虚拟现实的探索:虚拟现实技术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交互体验,它不仅改变了游戏和娱乐产业,还在教育、医疗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创作者能够设想未来虚拟现实怎么样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以及它对社会互动的影响。
3. 生物科技的突破:基因编辑、克技术、合成生物学等领域的突破,为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创作者能够探讨生物科技怎样去推动医学进步,长人类寿命,以及它所引发的伦理和道德疑惑。
科技作文需要丰富的素材来支撑观点,以下是若干科技作文写作素材:
1. 科技与环保:随着环境疑问的日益严重,科技在环保方面的应用变得为要紧。创作者能够探讨新能源技术怎样去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以及科技怎么样帮助实现可持续发展。
2. 科技与教育:科技的发展对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线教育、虚拟实验室等新型教育方法,为学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创作者可以探讨科技怎样去提升教育品质,促进教育公平。
相关资讯
海量书法诗词素材合集:创作必备的灵感源泉!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进行创作,今天我们整理了一些经典的四字妙语、八字佳句、十字佳句以及十四字佳句,供大家参考和使用。 一、四字妙语(精选80) 这些四字妙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与美好的......
下篇:快穿之收集信仰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