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新闻 >> 正文

杨焕亭:我是在二月河作品的影响下走上历史小说创作道路的

更新时间: 2025-09-07 21:11:26

阅读人数: 598

本文主题: 历史小小说文集推荐

11月起,我们先后举办了「共读二月河」有奖征评、「和二月河开启清穿之旅」主题沙龙/互动展等一系列线上、线下活动,收获热烈反响。从知名作家、学者,到二月河书迷、历史爱好者,大家共同在二月河帝王小说的富矿中「寻宝挖宝」,探身于历史的褶皱。眼下,《二月河帝王系列典藏版》也已成功「穿越」,与读者见面。

我们将连载来自名家和读者朋友们的精彩评论,今天就从著有《汉武大帝》《武则天》等历史小说的杨焕亭老师「新读二月河」开始。

如果将二月河的清代系列长篇历史小说置于当代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去考察,其历史价值、时代价值和审美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首先,表现在题材选择上的历史自觉。作家以标志清代鼎盛时期的“康乾盛世”为审美表达对象,坚持“艺术他律性和自律性”的统一。尽管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历史长河中,清王朝属于“落日的辉煌”,然而,至少在康、雍、乾时代,中国在经济和政治上仍然居于世界前列,其经济和文化对当时的欧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艺术地再现这一段“中兴”岁月和康熙、雍正、乾隆三个杰出政治人物在治国理政上的作为,对于增强文化自信,“以史为镜”“以史明智”有着当下性的价值。

其次,表现在作品品格上的艺术自觉。“清代”三部曲是气势恢宏的历史长卷。三代帝王,持续134年的历史跨度,赋予作品以凝重的史诗品格。作家遵循历史唯物主义,在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统一的基础上,以“正史”为基本线索,全景式地、立体地展示了自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到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间这一时期的时代风貌、社会生活、阶级矛盾等几乎所有的重大事件,浓墨重彩地塑造了以康熙、雍正、乾隆为核心的上自帝王、大臣,下迄底层百姓性格鲜明的艺术群像,在较深的层次上揭示了当时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中外矛盾的冲突与演进。是史蕴凝重,史思深邃,诗性盎然的宏大叙事。正如巴尔扎克所说:“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

再次,表现出艺术实践上的创新自觉。它是继凌力《少年天子》之后,新时期以来首部正面展示历史杰出人物的长卷,它的意义不仅在于突破了此前姚雪垠以反映农民战争为主的题材窠臼,体现了作家守正创新的胆识和勇气,更为当代中国历史小说宏大叙事产生了经典影响力。

此后,涌现出《大秦帝国》《汉武大帝》《左宗棠》《李鸿章》《武则天》《汉高祖》等精彩纷呈的历史叙事,成为当代中国文学发展和繁荣的一道壮观的风景线。我自己就是在二月河作品的影响下走上历史小说创作道路的,我相信,随着《二月河文集》新版面世,它就跨越时空的艺术魅力将进一步延展开来。

这套《汉武大帝》以刘彻的幼年开篇,通过风险继位,掌握大权;用贤变法,尊王攘夷;大战匈奴,出使西域;巫蛊为乱,罪己示民等重大事件,围绕和与战、治与乱、忠与叛、生与死、得与失、情与恨的矛盾,向读者全景式地展现了汉武帝纵横跌宕的一生和那个风云变幻、英雄辈出的时代。

其间宫廷的明争暗斗,大汉帝国征战四方、金戈铁马的壮观气象......“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抵御外族入侵,气势宏大的战争场面,壮烈激越的将士情怀,雄视天下的盛世风华,都将在这部作品中淋漓尽致地展现。

她为什么要突破人伦底线杀死亲生儿女?她怎样从才人变成皇后?

她怎能在一个千年来都由男人统治的世界里成为一代女皇?

她创立的大周王朝如日中天,怎么不传之后世?

为什么李唐的子孙始终对她尊奉有加,把她当作自己的皇帝?

一千多年来,她既是历史,也是传奇。本书以武则天进宫、唐太宗驾崩为开篇,生动描绘了一代女皇复杂丰富的情感生活,经国济世的智慧韬略,叛逆孤绝的非凡人生,再现了大唐惊心动魄的权力风云,抒写了一代女皇的逆袭人生。

《汉高祖》以秦末农民起义为背景,以“楚汉之争”为主线,艺术地再现了西汉王朝的缔造者刘邦叱咤风云、波澜起伏的政治军事历程和丰富的情感世界;全景式地展现了从秦末到西汉初年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经历巨大历史转型,由乱到治、由风云际会到走向稳定、由经济崩溃到经济恢复的复杂生态;多层次、多视角地展现刘邦为首的西汉政治集团的政治智慧、军事谋略和治国才能;浓墨重彩地刻画了刘邦、项羽、萧何、曹参、张良、韩信、范增、樊哙、吕雉、虞姬等近百位性格各异、丰满多姿的艺术群像。

作品以史诗式结构反映了从秦末农民战争到西汉王朝前期几乎所有的重大事件和民俗风情,而又给予个性的艺术审美,是一部西汉历史题材的长卷力作。

“如果没有他,中国影视史上关于清代传奇的题材就会崩塌至少2/3:远,不会有《康熙王朝》《雍正王朝》《乾隆王朝》;近,不会有《步步惊心》《甄嬛传》《如懿传》《延禧攻略》等等。他是几代人的共同回忆,也是一代人的清宫剧启蒙。自他开始,帝王从脸谱有了血肉。”

二月河本名凌解放,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历史小说家。1945年出生于山西省昔阳县,高中毕业后入伍,由战士而及副指导员。40岁开始文学创作,致力于营造“帝王系列”,出版长篇系列历史小说13卷,计500余万字。

2018年12月15日,二月河先生于北京病逝。

原标题:《杨焕亭:我是在二月河作品的影响下走上历史小说创作道路的》

杨焕亭:我是在二月河作品的影响下走上历史小说创作道路的

历史文献学推荐书目

文献学是以文献和文献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研究内容包括:文献的特点、功能、类型、生产和分布、发展规律、文献整理方法及文献与文献学发展历史等。下面就有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历史文献学推荐书目的相关信息,以供各位参考。

4.《汉书》之《艺文志》,特别是总序和各小序

5.《隋书》之《经籍志》,特别是总序和各小序

6.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重点阅读其中总序和各小序

7.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10.梁启超《古书真伪及其年代》

11.顾颉刚《古史辨》七册(翻阅)

12.张舜徽《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

13.张舜徽《中国史学名著解题》

14.张舜徽《文献学论著辑要》

16.张舜徽《汉书艺文志通释》

18.张舜徽《四库提要叙讲疏》

19.张君和选编《张舜徽学术论著选》

21.张家璠、黄宝权《中国历史文献学》

23.王国维《王国维学术经典集》

24.王国维《观堂集林》(翻阅)

25.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26.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28.叶德辉《书林清话》(附《书林余话》)

29.来新夏 《古典目录学浅说》

30.王重民 《中国目录学史》

33.张之洞《书目答问》、范希增补正

34.俞樾《古书疑义举例五种》

39.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42.蒙文通《蒙文通文集》(翻阅)

44.郭沫若《郭沫若全集·考古篇》(翻阅)

45.《郭沫若全集·历史篇》(翻阅)

46.余嘉锡《余嘉锡文史论集》

49.王力《古代汉语》(翻阅)

50.李致忠《古书版本学概论》

54.孙钦善《古文献学史简编》

55.肖东发《中国编纂出版史 》

57.周予同主编《中国历史文选》(解题部分)

58.谢玉杰、王继光主编《中国历史文献学》

59.程千帆、徐有富《校雠广义》之《版本编》、《校勘篇》

63.郑樵《通志》之《二十略》(翻阅,特别是《校雠略》)

63.马端临《文献通考》(翻阅)

64.郑鹤声、郑鹤春《中国文献学概要》

陇西西堡子赵氏:书香传家遗风犹存

甘肃省陇西县巩昌镇园艺村西堡子赵氏,乃陇西名门望族,久居陇西巩昌城西堡子,当地人俗称“西堡子赵家”。这一门赵氏何时来陇,因丙寅年老家谱遗失不得而知。现存家谱是在清光绪三十二年纂修而成,由赵柳塘先生撰序文。

《赵氏家谱》由序言、世系、家范、列传、墓志、文徵、诗歌、联语、跋语构成。家谱中尤为珍贵的是列传和文徵中的众多文章,大多出自当时陇上名人之手,有刘炳青、原鹏翎、裴仰贤、王海颿、安维峻、祁漓云、牛树梅等。

《琴鹤斋座右铭》由赵氏先祖书写而成,当为赵氏的家规家训:中和是我师,勤俭是我友,举步必履谦,闲话慎出口,傲骨不可无傲气,不可有甘与君子交,毋同小人走,多读圣贤书,少饮夷狄酒,涉世行恕道,此心须存厚,量宽福自大,德隆寿亦久,以之铭座右,便是为人谱。

赵运昌,字善卿,自号杜门子、杜门山客,邑贡生,擅书法,尤以诗歌为上,著有诗集《杜门诗草》。清辛丑年进士祁漓云称他的诗歌:“肫然而真,滢然而清,纷纶乎轻烟气之丽,物而莫穷其致也!”

赵丙淮,原名承业,字统臣,号惺惺子,清诸生,后为县学增生。他先后执教三十年,在陇右教育界有很高的威望。他培养出了王天柱、马振声等众多名贯陇上的优秀学人。著有杂感文集《膝下抱本录》《红叶山房诗抄》。先生逝后二十年,他的学生赵树业等100多人,为他树碑立传。清庚辰年进士铁汉御史安维峻对他的学养大加赞赏,碑文中记述道“晓峰公纳贤举贡,先生往远,深加礼敬,当推为陇上儒宗”。

赵振业,字心柏,民国15年(1926年)毕业于兰州第一中学,先后在甘肃省立第五师范、宁夏中学任教员,民国25年(1936年)任陇西东街小学(今陇西县城关第一小学)校长,后筹建陇西县立初级中学(今陇西县第一中学)并被委任为第一任校长。在他的艰辛努力下,陇西一中逐渐办成了陇中首屈一指的全日制中学。由于办学有功,升任甘肃省教育厅督学,后任陇西县参议会议长等职。建校之余,赵振业浏览典籍博览群书,倾心收集历史文献资料,著有《闽海遗臣王予望考》《陇西诗歌选》等。他还将家中藏书数千册捐献给了陇西文化部门。

赵氏一门善读书、读好书,以读书为乐,教书育人,造福桑梓,报效国家。良好的家庭教育,给子孙们创造了优越的学习环境,百年来在教育、书法、诗文、绘画等方面,涌现出了赵斗山、赵楳葊、赵丙淮、赵振业、赵应平、赵应珣等。赵氏以勤俭的家风,宽厚的胸怀,绵延百年。将此处世之道,不断秉承发展,成了族人遵守的座右铭,以此来教育子孙。他们对乡邻、亲朋,乃至于家园故国,默默地敬守着一份孝道、一份尊崇,以此不断影响着身边的人。

(杜彬,系陇西县政协文史研究员)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