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称为“中国小说之父”,他便是《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历史人物#历史故事
他被称为“中国小说之父”,他便是《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他被称为“中国小说之父”,他便是《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历史科普分享,谢谢大家点赞关注!
他被称为“中国小说之父”,他便是《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他被称为“中国小说之父”,他便是《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儒勒
在109年前的今天,1905年3月25日 (农历二月二十),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儒勒·凡尔纳逝世。
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儒勒·凡尔纳
儒勒·凡尔纳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和冒险小说作家,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曾写过《海底两万里》、《地心游记》等著名科幻小说。
1828年2月8日,凡尔纳生于南特,1848年赴巴黎学习法律,写过短篇小说和剧本。1863年起,他开始发表科学幻想冒险小说,以总名称为《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奇异的漫游》一举成名。
1848年赴巴黎学习法律,写过短篇小说和剧本。 1863年起,他开始发表科学幻想冒险小说,以总名称为《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奇异的漫游》一举成名。代表作为三部曲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 。
凡尔纳总共创作了六十六部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集,还有几个剧本,一册《法国地理》和一部六卷本的《伟大的旅行家和伟大的旅行史》。主要作品还有《气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游记》、《神秘岛》、《黑印度群岛》、《漂逝的半岛》、《八十天环游地球》等20多部长篇科幻历险小说。
他还是许多发明家的老师,凡尔纳将他科学幻想的内容写得那么详细准确,头头是道,以致许多学术团体对他书中列的数字,有时要用几个星期的时间去推算。不仅如此,凡尔纳的小说到处充满了科学,许多的科幻事物在现在都成为了现实。
凡尔纳的晚年不是十分幸福,创作减少并进入衰弱期,其《喀尔巴阡的古堡》有一定的自传性,表现了生活中隐秘的侧面。
1905年3月17日凡尔纳出现偏瘫,糖尿病加剧,25日去世。
1905年3月28日大出殡,全世界纷纷电唁,悼念这位伟大的科幻作家。
儒勒·凡尔纳出殡
中国古代小说之王
罗贯中原名罗本,字贯中,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作者,有人称之为“中国古代小说之王”。
罗贯中出身于商人之家,他的父亲是当时著名的丝绸商人,出生于这样的家庭,自然不必为生活奔波。优渥的生活条件给了罗贯中实现一切的可能。在7岁的时候,他开始识字学文,14岁的时候,母亲因病去世,他便跟父亲到苏杭一代经商。
时光流转,元中期时,南宋的故都杭州渐渐恢复了往日的繁华,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创伤也渐渐平复。经济的发展带动着文化的进步。此时的苏杭,聚集了很多文人墨客和民间艺人。
到苏杭后的罗贯中很快就喜欢上了这里,尤其喜欢苏杭一代的民间文学,更是经常和一些说话艺人一起谈天论地。受到苏杭一代文化气息的熏陶,罗贯中决定弃商从文。经过和父亲商量,征得同意,就跟从慈溪著名的学者学习。
早年的罗贯中生活的很是惬意,经常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流连于苏杭一带,不愿离去,更有“湖海散人”一号,寓意着漫游江湖、浪迹天涯。
但人总是要长大的,随着元朝政府的腐败,许多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渐渐的有了民族意识。我族领土,怎甘被他族侵占。罗贯中便投入张士诚的农民起义军,做了张士诚的幕僚,为张士诚出谋划策,并帮助张士诚打败了朱元璋手下的大将。
正在起义如火如荼的时候,张士诚的弟弟却被元军捕获,张士诚最终选择投降了元军。投降后的张士诚贪图享乐,罗贯中一直劝谏,但张士诚不听劝谏,仍是沉迷于享乐,罗贯中开始对张士诚有些失望。
后来,元朝逐渐衰落,社会动乱,张士诚再次起义,并要称王。罗贯中等许多门客劝张士诚延缓称王,韬光养晦,进而避免元朝大军的矛头,但张士诚一意孤行,执意称王。称王后的张士诚更是不听劝谏,刚愎自用。罗贯中彻底的对张士诚失去了希望,便回了自己的老家,后又辗转至杭州。
罗贯中虽然选择离去,但他的政治抱负却仍然存在,而无处宣泄,于是他就凭借自己的才华,将理想寄托于书中的世界。在杭州期间,罗贯中完成了多部作品的创作,其中成就最高的是《三国志通俗演义》。
在《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罗贯中塑造了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君主,借书中诸葛亮之身,完成了自己辅佐明主的愿望。除了内容,这本书还在艺术特色等方面取得了较高的文学成就,也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它是我国最早的章回体小说之一,“历史演义”的开山之作。
此外,还有章回小说中“英雄传奇”和“神魔小说”的开山作《水浒传》和《三遂平妖传》的作者是罗贯中的说法。而中国的第一部世情小说《金瓶梅》的情节是源于《水浒传》。
罗贯中可以说是一人担当了中国古典长篇章回体小说四大主要类别鼻祖,或者至少是鼻祖之一,对中国小说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便有人称罗贯中为“中国古代小说之王”。
纵使历史无法完全还原全部面貌,但不可否认的是,他是在历史长河的冲刷中留下来。《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存在无论是在过去、现在,亦或是未来,都有着不凡的价值,而它的作者更是用自己的笔墨,在历史的篇章中写下了自己的名字——罗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