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消息 >> 正文

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更新时间: 2025-09-07 21:12:53

阅读人数: 966

本文主题: 历史小说的起源

更新时间:2019-08-15 18:44:56

在本书中,雅斯贝斯提出了一个著名观点——世界历史中存在着一个“轴心时代”。轴心时代指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中国、印度、西方相互独立地完成了结构相似的文明革命,在这一段时期,上述地区出现了孔子、孟子、老子,释迦牟尼,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左右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先行者,开创了它们各自发展的新起点。这些人的理论对当今社会的文化生活仍然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此外,雅斯贝斯还指出了现代科学和技术所具有的价值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在世界和平的意义上思考了世界统一的可能性。

上架时间:2019-05-01

本书数字版权由漓江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论中国古代小说叙事的文体获得与理论确认

李桂奎. 中国小说原初问题之事理、学理与文理[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5): 1-13.

魏徵, 令狐德棻. 隋书[M]. 北京: 中华书局, 1973.

刘知几. 史通通释[M]. 浦起龙, 通释. 王煦华, 整理.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9.

刘昫, 等. 旧唐书[M]. 北京: 中华书局, 1975.

王尧臣, 欧阳修, 等. 崇文总目[M]//中国历代书目丛刊: 第1辑上. 北京: 现代出版社, 1987.

欧阳修, 宋祁. 新唐书[M]. 北京: 中华书局, 1975.

脱脱, 等. 宋史[M]. 北京: 中华书局, 1977: 5219.

尤袤. 遂初堂书目[M]//中国历代书目丛刊: 第1辑上. 北京: 现代出版社, 1987: 1145.

晁公武. 郡斋读书志校证[M]. 孙猛, 校证.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 546.

陈振孙. 直斋书录解题[M]. 徐小蛮, 顾美华, 点校.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316.

郑樵. 通志二十略[M]. 王树民, 点校. 北京: 中华书局, 1995: 1656.

鲁迅. 古小说钩沉[G]. 济南: 齐鲁书社, 1997.

余嘉锡. 余嘉锡论学杂著[M]. 北京: 中华书局, 1963: 280-324.

唐兰. 辑殷芸小说并跋[G]//周珏良. 周叔弢先生六十生日纪念论文集. 香港: 香港龙门书店, 1951: 191-230.

殷芸. 殷芸小说[M]. 周楞伽, 辑注.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4.

韩云波. 唐代小说观念与小说兴起研究[D]. 成都: 四川大学, 2001: 61.

张莉. 殷芸《小说》研究三论[D]. 重庆: 西南大学, 2009.

郝敬. "牛郎织女"非殷芸《小说》佚文考——兼论古小说辑佚之误区与研究方法[J]. 古籍研究, 2015(1): 5-22.

王齐洲. 论欧阳修的小说观念[J]. 齐鲁学刊, 1998(2): 20-24.

严杰. 从《新唐书·艺文志》探讨欧阳修的小说观念[C]//程章灿. 中国古代文学文献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南京: 凤凰出版社, 2006: 291-302.

班固. 汉书[M]. 北京: 中华书局, 1962.

宋文婕. 论杂家话语方式的生成——以《吕氏春秋》为中心的考察[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4): 114-121.

道宣. 广弘明集[G].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1.

陈寅恪. 金明馆丛稿二编[M].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1: 279.

韩云波. "初唐八史"与唐代小说叙事的兴起[G]//唐代文学研究: 第10辑.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667-673.

李延寿. 北史[M]. 北京: 中华书局, 1974: 3344-3345.

李善. 唐李崇贤上文选注表[G]//萧统. 文选.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序4.

薛居正, 等. 旧五代史[M]. 北京: 中华书局, 1976: 1727.

刘餗. 隋唐嘉话[M]. 程毅中, 点校. 北京: 中华书局, 1979: 1.

李肇. 唐国史补[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3.

李德裕. 次柳氏旧闻[G]//丁如明. 开元天宝遗事十种.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 1.

郝敬. 援子入史的误读与误判——刘知几《史通》"小说"辨[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6): 137-143.

张乡里. 《史通》"援史入子"对中国古代小说观念的影响[J]. 江西社会科学, 2016(12): 71-76.

扬雄. 扬子法言[G]//摛藻堂景印四库全书荟要: 第247册. 台北: 台湾世界书局, 1985: 292.

郑樵. 通志[M]. 北京: 中华书局, 1987: 2267.

司马光. 资治通鉴[M]. 资治通鉴小组, 校点. 北京: 中华书局, 1956: 9607.

曾枣庄, 刘琳. 全宋文: 第56册[G].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6.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 24.

郝敬. 唐传奇名实辨[J]. 文学评论, 2015(4): 198-204.

吕海龙. 东汉迄北宋官修目录"小说家"文体观念之转变——兼论《史通·杂述》对《新唐书·艺文志》的影响[J]. 文艺理论研究, 2017(1): 152-161.

原来读小说还可以这样学历史

金庸先生的小说,我们都读过,即使没有读过,电视剧里也看过,金庸先生的小说背景上自北宋,辽金西夏,下至明清,历史背景非常广阔,很多历史人物在小说里也有表现,在小说里被描写的非常精彩。

但是小说和历史终究还是有不同,哪些人物是真的,哪些人物是假的,哪些事件有,哪些事件没有,小说里的人物和历史上真实的人物有什么不同,如何分辨这两者,要做到这些,确实需要费很大精力去梳理。

但是现在在填下乌贼的《金庸笔下的真实大历史》中,却清楚的可以看到,坦白说,看到这本书,确实有点小确幸,很多人说看过《剑桥简明金庸武侠史》再看这本书,就觉得写的很简单,我没有看过那本书,我是先看到这本书,所以只好先评论这本。

填下乌贼本人是一个科技期刊记者,但是号称挚爱“金学”近三十年,想来也只有这样的热爱,才有心思去做这些搜集,分辨的工作。

在这本《金庸笔下的真实大历史》中,填下乌贼 先写了金庸先生小说中一些历史上真实的人物和事情,战争,然后解释历史上那些在小说中造成的一些谜案,最后就是品点小说中出现的一些风物在历史上是怎么回事。

耶律洪烈的原型是个小孩,很早就死了,萧峰的原型是辽国的重臣耶律仁先,大明的国号其实跟明教没什么关系 等等,这些历史知道真相后,再跟小说一对比,一方面觉得很有意思,一方面佩服金庸先生的才华。

不过,在书中让我特别能感叹的还是这几点历史真实:

慕容氏属于鲜卑的一支。鲜卑起源于东胡,生活在大兴安岭一带,汉朝驱逐匈奴后,鲜卑西进进入草原,到东汉末年南下,已经遍布整个中国北方,根据发源地不同,分为东部鲜卑,西部鲜卑,北部鲜卑。

这些鲜卑在西进和南下的过程中,与匈奴,高车,乌桓,汉族等通婚混血,形成了许多的新部落。其中 东部鲜卑孕育了宇文氏,慕容氏,段氏等部落,北部鲜卑产生了拓跋氏,西部鲜卑则主要由吐谷浑,秃发氏,乞伏氏构成。

看到这些部落氏族我们大概就能清楚鲜卑族在历史上的力量。

慕容鲜卑建立了四个政权,前燕,后燕,西燕,南燕。慕容复说复国,就是要复的慕容燕国。宇文氏建立了北周,乞伏氏建立了西秦,秃发氏建立了南凉,而拓跋氏则建立了统一北方的北魏 ,其中西秦,南凉等大多数的鲜卑政权都被北魏兼并,不过宇文氏的北周最后也是由北魏分裂的西魏而来的。

吐谷浑在青唐地区建国,一直延续至隋唐,算是政权延续时间最长的,而段氏鲜卑虽然在十六国时期没有表现,也是一直很有力量的地方政权 ,更有研究指出其中一支后来西迁到甘肃武威,最后发展成为大理段氏。

看到这些,我都震惊了,鲜卑族原来在当时这么厉害,这在原来是没有了解过的。

二 段誉在历史上也是一代仁主。

段誉,在历史上叫段和誉,是大理的第十六位皇帝 ,由于大理权臣干政,段和誉在这样的情况下,跟权臣高泰明一起合作,平定叛乱,向宋称臣,发展经济,治理的大理国国泰民安,最后因为诸子争位,段和誉心灰意冷,主动退位,出家为僧。

大理段氏果然有出家的传统,出了因为当地信佛的原因之外,最重要的还是权臣干政,这个几乎伴随着大理段氏政权始终,段和誉的父亲,伯父,段正淳,段正明都是因为朝臣干政而出家的,甚至在段正淳出家后,大理段氏被高氏篡夺,可是人心思段,高氏只好又在段和誉的时候把皇位还给段氏,但仍然执掌大权。

段和誉最后活到92岁,是大理寿命最长的皇帝,也是我国历史上寿命第三长的皇帝 。段和誉的孙子段智兴就是南帝“一灯大师”了,不过历史上的他却没有出家,而是一直终老地位。

这样的历史知识,平常是没有心思想到去专门搜集资料看的,只有在这样读小说的情况下,才能够了解这样的历史知识,确实不错。

填下乌贼在写这本《金庸笔下的真实大历史》的时候,看来也确实是下过功夫的。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