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新闻 >> 正文

朝奥运代表团被指另类拒绝握手用毛巾砸韩记者

更新时间: 2025-09-08 12:27:02

阅读人数: 924

本文主题: 另类指什么

朝鲜,在国际舞台上的亮相历来给人神秘的感觉。伦敦奥运也不例外。朝鲜这次从起先的拒绝与韩国代表团一同入场(从悉尼开始,朝、韩两队逢奥运都是一同入场,但本届奥运会朝鲜拒绝),到进入奥运村后的冷面示人。朝鲜代表团的言行,在伦敦奥运会揭幕前就已经成了人们关注的另类焦点。

据报道,7月23日,6名朝鲜力士中午出现在奥运会举重训练馆,准备即将举行的奥运大战。他们保持一贯的“沉默寡言”,不仅不接受任何媒体的提问与采访,还不允许摄影记者在附近拍摄。当韩国SBS电视台的记者把话筒伸向一位男性朝鲜队教练时,该教练在简单问好之后便不再言声。

同天,在朝鲜乒乓球队训练时,韩国记者因拍摄朝鲜乒乓球队训练被朝鲜代表团后勤人员用毛巾砸。

报道称,在中国、泰国、日本、韩国代表团、记者、粉丝兴高采烈欢迎运动员抵达伦敦的大背景下,朝鲜代表团的四人接机组,在希斯罗机场三号航站楼的表现就显得更为格格不入不接受采访,拒绝拍照,甚至等接到人了,都拒绝让志愿者和运动员握手。

据目击者介绍,等到朝鲜代表团成员出现后,工作人员即刻将他们保护起来,甚至拒绝了志愿者握手的美意,合影留念更是被直白否定。“他们看上去并不像是和我们同一星球的人……”负责接待朝鲜代表团的志愿者这样说。

据悉,奥运工作人员与朝鲜代表团对话的整个过程尴尬无比。除一开始询问时小心出言的“Korea?”得到过对方回应了一句“which Korea?”以外,对方几乎都是在用“No”和摇头来回应问题。

随后,朝鲜代表团的一位有关人士对韩国记者的采访提出抗议。虽然伦敦奥运组委会相关人士解释说:“这里是可以自由采访的区域”,但是朝鲜教练组人员仍然对着韩国记者高喊道:“听不懂朝鲜话吗?再这样就不客气了。”甚至随手抄起手边的毛巾扔向了该记者。

朝鲜该相关人士表示,“奥运会正式开始前,不允许韩国媒体拍摄任何有关朝鲜代表团的内容。如果韩国媒体继续这样的话,我们是不会坐视不管的。”

按照伦敦奥组委的规定,只要记者在媒体中心进行了登记,那么就有资格拍摄各代表团训练时的照片。就朝鲜代表团拒绝韩国媒体拍照一事,伦敦奥组委的有关人士表示,原则上是没有拍摄的障碍,但是碍于朝韩这样的关系,韩国媒体还是尊重朝鲜代表团为好。

事实上,之前朝鲜代表团的举重运动员为防止韩国媒体拍照而突然改变了训练日程。负责接待朝鲜代表团成员的志愿者也抱怨说,“我只知道他们大概是下午的飞机,几点来,从哪里来,来多少人,他们都并没有跟我有过交接。所以我甚至都不知道,到底该定多少辆车负责接送。”

据悉,朝鲜奥运代表团在7月17日离开首都平壤启程参加伦敦奥运会,举重、摔跤、射击、射箭、乒乓球是朝鲜队的优势项目。北京奥运会上,朝鲜队获得2金1银3铜。朝鲜队历届奥运会成绩最好的一次是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获得4金5铜。

朝鲜中央通讯社报道说:“朝鲜代表团立志要在第30届伦敦奥运会上获得比过去更多的奖牌。

朝奥运代表团被指另类拒绝握手用毛巾砸韩记者

精品购物指南:歌手的另类走红之道

成名只是第一步,如何让小星星成为天皇巨星?其中的门道少不了

绯闻是明星们最常用来炒作的工具。不论时代怎么变迁,人们对于窥探明星的感情生活始终保持着最原始的欲望。

部分艺人一边在媒体面前回避感情的问题,而另一边其公司又在费尽心思地为其找对象炒绯闻。某大牌影视公司下属的一位在歌坛打拼多年的大牌创作歌手,上张专辑销量的惨局让他压力很大,新专辑又要开始准备了,一番苦思冥想之后,发现他6年前的女友正在参加某个热门选秀比赛,于是联系某家媒体让人去拍他与前女友同居的住所,曝出一段“绯闻”,然后再假模假式地找一帮朋友出来对这段“绯闻”表态,粉丝们被玩得团团转,几乎要被听众淡忘掉的歌手也终于挽回一点知名度,可以为其正在准备的专辑做一些铺垫了。很多绯闻出来后,媒体们虽知道大多是炒作,但为了满足读者们的好奇心也不得不跟着团团转。

女艺人们最容易拿来说事的,除了绯闻,便是容貌,似乎最怕别人说她的美貌并非天生,是个人工美女。可事实真的如此吗?且不去说现在整个演艺圈到底有多少绝对未经过手术刀的美女,单说整容这个事,其实都大有文章可做。比如某女星近年人气开始下滑得厉害。于是就有经纪人某天拿了两张照片给某个以偷拍而著名的媒体,希望人家先以偷拍的方式登出,然后她们再出面“否认”“澄清”,后来被该媒体拒绝了,理由有二:一是那两张照片模糊不清;二是人家说了,我们倒不怕你们“告”我们,而是怕美容店来告——整了还那样,这不是毁我们家美容店的声誉吗?

现在你要是再看到某某明星又在为是否整容大兴波澜的时候,你大概就可以猜到:哦,她准是又要发片了。其实话说回来,什么明星走光、被偷拍呀,广大人民群众基本上也就是当个新闻看看罢了,也不会真当回事。说实话有谁会因为这么几张要露不露的图片去买歌手的专辑呢?当然,要是出写真集,那大家倒是可以考虑一下。

最近媒体的热门事件是关于以选秀节目出身的歌手H的车祸事件。本来车祸是件大家都不愿看到的事情,尤其当中还有人受了伤,只要是正常的人都会对伤者抱以同情,希望尽快息事宁人让伤者安心养伤,就别瞎折腾了吧。可人家就不。看看从车祸发生到现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媒体的报道已经经历了几轮曲折反复,先是受伤,然后有人质疑没受伤,于是公布伤情,却又出现多个版本,然后又让媒体发现车祸24小时内H居然在大宴宾客,然后质疑车祸是炒作,然后又出来说不是炒作,又公布新的伤情,几轮反复下来,车祸是真是假不得而知,知道的就是这两天媒体的版面都让H霸占了。

某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重量级娱记分析说,这个事情其实是受到年初 的女儿兔唇事件的启发,一桩不幸事却让媒体炒了几个月,直到今天还有这件事情的后续在进行,尽管王李二人最近都鲜有作品,但始终人气不降,企宣们若不能从中悟出点道理来,也就太不称职了。

所以,我们现在看到,最近的娱乐新闻里又多了这么一类,“某某艺人最近又哪里受伤”,关于伤情的状况,几天内绝对会有正反两种反复,至少也得让你扑朔迷离好一阵子,直到你记住了他或她正在干什么事为止。

在北京大开庆功会,庆祝自己的专辑“销量突破500万”,乍一看叫人惊得连舌头都找不着了:这丫头也真敢说!连 都只敢说自己的专辑销量最高到300万,而这个去年曾被某媒体评为“年度最尴尬女歌手”(指每次的超女巡演她都作为前届冠军参加,每次上台都被人嘘)的丫头,凭什么就敢这么大夸海口?结果打开新闻一看,哦,在一个很不起眼的位置,那个“500万”后面还跟着一个只出现了一次的“元”字。其实就算是500万元,这个数字同样不能让人置信,安又琪这张专辑售价28元,这就表明销量应该在18万张左右,但即便是18万张,同样也值得打上一个问号。但现在的歌坛就是这样,只有你不敢想的,没有你不敢做的。如今的歌手发片,都开始安排二轮宣传,这二轮宣传的重点就是“销量”。而事实上唱片界的销量数字也就是这么一块冰,见不得光,一砸就破,遇热就化。唱片公司就是黑夜里走路的人,大声嚷嚷,自己给自己壮胆,没有任何实际收益。”

前不久,某台湾新晋男生组合来京宣传专辑,某电视节目拍摄报道,随机找了几个歌迷采访,问你喜欢他们的什么歌,对方却一问三不知,再问下一个歌迷,对方见了镜头就连说“别问我”,飞也似的逃走了。不要奇怪,这些人正是职业粉丝,就是收取唱片公司一定费用,到其宣传歌手的活动场所充当临时粉丝,为该歌手装门面。

一般请一个职业粉丝的费用是100元左右,而那些职业粉丝的幕后“管理者”更善运营。据一位职业粉丝的“管理者”介绍,他们与各类选秀节目的选手、主办方都有联系,只要客户出资,他们便可提供专业的粉丝服务。服务内容包括由职业粉丝举海报、高声呐喊以及在网上发帖子等。而一些像“粉丝网”这样的网站就成了职业粉丝的输出基地。

去年的乐坛年终总结中,一定少不了花儿抄袭这一笔, 的抄袭事件揭开了音乐圈痼疾的冰山一角。关于抄袭的不良影响这里无需赘言,但抄袭的副作用今年也开始在乐坛慢慢滋生并渐成气候。

你说抄袭丢人吗?常理是这样,可在唱片行偏偏觉得这就是好事儿,事情过了快一年了吧,花儿再发片,最能拿出来说的,还是抄袭!再看看今年自花儿之后,又曝出了多少个“抄袭”事件来,一时间似乎人人谈抄色变,所有的歌都有抄的嫌疑,一说到“抄”,便有了反反复复争论不休的机会。而唱片宣传,要的不就是这个结果吗?

有人说,现在的娱乐圈进入了“偷拍”时代。尤其是今年,从早先的安又琪休息室被偷拍,到后来轰动整个香港演艺圈的 ,明星们纷纷成为照相机的牺牲品。可毕竟娱乐圈是复杂的,就在我们同情那些被偷拍的明星的时候,这其中有些人却正在为自己的得意之作沾沾自喜。

去年年初,某女歌手在后台休息室换裤子遭人“偷拍”。这组所谓的“偷拍”照片一经曝光,女星所在的公司立刻通过媒体发表了严正声明,表示一定要“严惩”偷拍者,但这组照片更多的则是引来了大家的质疑。第一,从照片所呈现的方位距离来看,“偷拍”者是在离她非常近的地方;第二,“偷拍”者站在如此近的地方拍照,她怎么会察觉不到呢?第三,在曝光的照片中,有一张很明显是她在朝“偷拍”者的方向微笑,别人被偷拍时都是一副毫不知情的模样,只有她被“偷拍”还笑脸相对,实属“敬业”的表现。

就这几点,已足以将“偷拍”的罪名推翻,所谓的“偷拍”者应该就是其所在公司的工作人员,这件事后来基本上也就被大家定性为自我炒作行为。究其原因,女星当时刚刚发行自己的新专辑不久,正处于全国宣传期。一张唱片的宣传,需要不断地有相关新闻热点出现,这样才能引起大家的关注。常规的宣传,都是在歌手的音乐作品中找新闻点,但当音乐上已经没什么可说的时候,有些公司就会通过其他方式来为歌手制造话题。就像曾经轰动全国的别针换别墅,还不是一场歌手的预热会?

另类童话内容被指“毁三观”:学会理性接受

一只丑小鸭坚信自己是美丽的白天鹅,但是由于家人难以理解,遂离家出走。然而这只丑小鸭最终不仅没有变成白天鹅,反而被一个胖妇人抓住宰杀,成了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佳肴。近日,《一只丑小鸭的悲剧》的童话故事在网上走红,可这样的故事却让网友难以接受,大呼“简直就是毁三观”。(编者注:“毁三观”为网络词汇,常用来形容那些颠覆大多数人一般看法的行为或事物。)

7月17日,记者走访省城图书市场发现,收录该故事的《中国经典童话》在南昌新华书店有售。对于书中的丑小鸭故事,一些家长和孩子纷纷表示难以接受。

出版社:谁规定丑小鸭只有以前那只?

走进南昌新华书店的少儿图书销售区,记者很快找到了由朝华出版社发行的《中国经典童话》。

“小学生成长必读丛书”是图书封面上的文字注释。目录显示,该书包括《一只丑小鸭的悲剧》在内共收录了34个故事。拿着该书,记者随机采访了书店中的几名小读者。

“我更喜欢小时候听过的丑小鸭的故事,因为它变得更漂亮、更善良。”12岁的小女孩陈叶维说:“这本书里丑小鸭结局的太残忍了。”

13岁的男孩张磊表示:“拿刀杀小鸭子不好,我不喜欢这样的故事”。

为此,记者联系了朝华出版社编辑部。一名负责人表示,《中国经典童话》是联系文化公司选录和编辑的,《一只丑小鸭的悲剧》是想告诉孩子不要做白日梦,不经过努力是不会成功的,家长们应该把这个道理传递给孩子,而非一味地纠结于网上所说的残忍结局。

“这个故事并非我们最早收录的,更何况没有谁规定丑小鸭只有以前的那只,它可以存在于任何故事中。”这名负责人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让人惊讶的童话不只有“丑小鸭”,很多名为“经典”的童话故事也与记忆中的内容大相径庭。这样的故事不仅儿童难以接受,一些家长也纷纷表示了自己的担忧。

在南昌洪都北大道图书市场,一名姓张的家长表示,以前自己也看到过一些改编版的童话故事,故事中白雪公主没有与王子走到一起,却和小矮人成为一对。“还有睡美人,最后竟然变成了复仇的女巫。这样的故事我们实在难以理解。”这名家长说。

“这些颠覆传统的童话故事很多都是用成人的思维改编的,一些离奇的想象让尚未学会判断的孩子很容易产生错误的理解。”一名姓赵的家长对记者说,经典作品的文化品位和故事情节有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对于孩子来说,它是一种对美好的向往,不需要被如此改编。

针对这些富有争议的“经典”童话故事,华东交通大学心理咨询研究中心主任舒曼表示,如今社会正在经历着转型,这种背景下出现的新事物无疑带有明显的时代印记,人们对此不必过于担忧,学会用多元化的视野和理性的思维去包容和接受,远比一味地排斥要更加明智。

“类似《一只丑小鸭的悲剧》这样的童话故事对孩子们来说,确有不好的影响。不过,只要家长对孩子辅以正面的疏导和教育,相信也能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舒曼说。

据介绍,《中国经典童话》是今年1月进入南昌新华书店的,总共只卖出了2本。新华书店少儿图书部门的负责人表示,“由于销量不好,书店近期不会考虑再次采购这本书。”(陈璋)

标签: sina.cn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