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夏,商,周,为何是历史上最诡异的三个朝代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朝代之一,其真实性备受争议。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根据史书记载,禹本来传位于益,但益却让位给禹的儿子启,这段历史被看作是中国历史上“家天下”的开始,传说中,夏朝由尧、舜等贤君治理,但历史学家对于夏朝的确切存在仍持怀疑态度。
虽然考古发现了少量夏朝遗址,如二里头遗址,但仍缺乏直接证据证明其为夏朝首都。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谜,虽有不少流传下来的史诗和传说,但其真实面目依然难以考证。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有文字记载的朝代之一,而其最为神秘的特征就是甲骨文。甲骨文是商朝贵族用龟甲和兽骨上的刻符,进行占卜的一种文字,对于研究商朝社会、文化以及宗教具有重要价值。甲骨文中记载着当时的历史事件、社会风貌和民俗习惯,让我们对商朝有了更多了解。然而,甲骨文解读过程极为繁琐,至今仍有很多未解之谜,使得商朝的历史更加神秘和吸引人。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封建王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周朝的封建制度,礼乐文化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周朝统一王朝的真实性同样饱受争议。有些学者认为周朝是一个虚构的历史时期,认为周朝的历史被后世加以美化和夸大。尽管如此,周朝依然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篇章,对后世的政治格局和文化传承有着深远的影响。
夏朝、商朝和周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诡异的三个朝代,每个朝代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历史背景,但也都面临着真实性和可信度的争议。无论这些朝代究竟真实与否,它们都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文明节点,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通过细致入微的考古和历史学研究,我们或许能更好地理解这些古代朝代,还原历历史真相。

史记:周朝的历史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王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西周从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开始,到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东周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开始,到公元前256年东周灭亡。以下是周朝历代君主的简要介绍:
1.周武王(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1043年)
· 身份:西周开国君主,周文王之子。
· 主要事迹:联合诸侯推翻商纣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
2.周成王(约公元前1043年—公元前1021年)
· 主要事迹:继位时年幼,由周公旦辅政。平定三监之乱,巩固周朝统治。
3.周康王(约公元前1021年—公元前996年)
· 主要事迹:继续稳定周朝局势,社会经济繁荣,被称为“成康之治”。
4.周昭王(约公元前996年—公元前977年)
· 主要事迹:南征荆楚,加强周朝对南方的统治。
5.周穆王(约公元前977年—公元前922年)
· 主要事迹:西巡至昆仑,会见西王母,传说中曾乘八骏西游。
6.周共王(约公元前922年—公元前877年)
· 主要事迹:继位后,稳定周朝局势,继续对外征伐。
7.周懿王(约公元前877年—公元前841年)
· 主要事迹:继位后,周朝内部矛盾加剧,社会动荡。
8.周孝王(约公元前841年—公元前828年)
· 主要事迹:继位后,试图稳定局势,但未能有效解决内部矛盾。
9.周夷王(约公元前828年—公元前782年)
· 主要事迹:继位后,周朝内部矛盾进一步加剧,社会动荡。
10.周厉王(约公元前782年—公元前771年)
· 主要事迹:继位后,实行暴政,引发国人暴动,最终被逐出镐京,死于彘(今山西霍州)。
11.周宣王(约公元前771年—公元前716年)
· 主要事迹:继位后,任用贤臣,稳定局势,被称为“宣王中兴”。
12.周幽王(约公元前716年—公元前771年)
· 主要事迹:继位后,荒淫无道,烽火戏诸侯,最终被犬戎所杀,西周灭亡。
1.周平王(约公元前770年—公元前720年)
· 主要事迹:继位后,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东周开始。
2.周桓王(约公元前720年—公元前697年)
· 主要事迹:继位后,周朝内部矛盾加剧,诸侯割据。
3.周庄王(约公元前697年—公元前682年)
· 主要事迹:继位后,周朝局势进一步恶化,诸侯割据。
4.周僖王(约公元前682年—公元前677年)
· 主要事迹:继位后,周朝局势继续恶化,诸侯割据。
5.周惠王(约公元前677年—公元前652年)
· 主要事迹:继位后,周朝局势继续恶化,诸侯割据。
6.周襄王(约公元前652年—公元前619年)
· 主要事迹:继位后,周朝局势继续恶化,诸侯割据。
7.周顷王(约公元前619年—公元前613年)
· 主要事迹:继位后,周朝局势继续恶化,诸侯割据。
8.周匡王(约公元前613年—公元前607年)
· 主要事迹:继位后,周朝局势继续恶化,诸侯割据。
9.周定王(约公元前607年—公元前586年)
· 主要事迹:继位后,周朝局势继续恶化,诸侯割据。
10.周简王(约公元前586年—公元前579年)
· 主要事迹:继位后,周朝局势继续恶化,诸侯割据。
11.周灵王(约公元前579年—公元前545年)
· 主要事迹:继位后,周朝局势继续恶化,诸侯割据。
12.周景王(约公元前545年—公元前520年)
· 主要事迹:继位后,周朝局势继续恶化,诸侯割据。
13.周敬王(约公元前520年—公元前476年)
· 主要事迹:继位后,周朝局势继续恶化,诸侯割据。
14.周元王(约公元前476年—公元前469年)
· 主要事迹:继位后,周朝局势继续恶化,诸侯割据。
15.周贞定王(约公元前469年—公元前441年)
· 主要事迹:继位后,周朝局势继续恶化,诸侯割据。
16.周哀王(约公元前441年—公元前426年)
· 主要事迹:继位后,周朝局势继续恶化,诸侯割据。
17.周思王(约公元前426年—公元前419年)
· 主要事迹:继位后,周朝局势继续恶化,诸侯割据。
18.周考王(约公元前419年—公元前402年)
· 主要事迹:继位后,周朝局势继续恶化,诸侯割据。
19.周威烈王(约公元前402年—公元前370年)
· 主要事迹:继位后,周朝局势继续恶化,诸侯割据。
20.周安王(约公元前370年—公元前367年)
· 主要事迹:继位后,周朝局势继续恶化,诸侯割据。
21.周烈王(约公元前367年—公元前325年)
· 主要事迹:继位后,周朝局势继续恶化,诸侯割据。
22.周显王(约公元前325年—公元前315年
一、东周和西周
都说《诗经》是反映周朝历史的一部百科全书,上至国家的宗庙祭祀、宴飨朝会,下至平民百姓的蚕桑耕耘、婚丧嫁娶都有体现。 那么,周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长的朝代,一共传国君38代,享国837年,它又是如何做到的呢?诗经女孩带你一起来看。
我们上历史课的时候,都背过朝代史口诀,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也就是说,周朝是分为东周和西周两部分的。
1、西周(前1046~前771年)
先说西周,看过《封神榜》的人对于周朝的建立都不陌生。夏纣王宠幸妲己,群臣都反对。到了周武王时期,周天下已经占了2/3了。遇到姜太公钓鱼,姜太公说你背我跑800步,我保你大周800年。当然这只是传说。但是姜太公协助周武王姬发率戎车300,虎贲3000,甲士45000与商朝170000军队大战于牧野, 周军大胜,由此建立的西周,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
周稳定以后,建立了分封制、宗法制和井田制三大制度来发展农业、分封诸侯、遵从礼法,所以一直生机勃勃地往前发展奔小康。 但是前进的道路总是曲折的。经过270余年的时光腐蚀,周朝迎来了一个君王周幽王,玩什么游戏不好,玩了个烽火戏诸侯,直接葬送了自己和宠妃褒姒的性命,西周灭亡了。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定都成周(今河南洛阳),此后周朝的这段时期称为东周。 史书又将西周和东周合称为两周。周平王东迁后呢,周天子不再似往日那般风光了,处处看诸侯脸色行事。后来东周以“三家分晋”为节点,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齐、楚、燕、韩、赵、魏、秦等七国,你方唱罢我登场,最终边陲秦国一举灭掉了六国,成立了大秦帝国,周朝历史才算结束。
要知道,中国古代最具有代表性的汉唐两代, 一个享国289年,另一个享国405年,两个朝代加一起,还没有周朝的长。周朝既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东周时期周天子影响力也是急剧下降,那么,为何这样的周朝,却还能存在800年呢?
诗经女孩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在周朝建立之前,周文王还只是受天子约束的一方诸侯。商朝的各部落类似于一种原始的部落联盟,周天子继位后,就大力分封诸侯。 在分封制下,诸侯国拥有极大的自主权,诸侯们在本国与天子无异。但是为了加强分封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土地继承和权力财产之间的矛盾,周朝又推出了宗法制度。
宗法制是西周的典型特征,就是按照血缘宗族关系来分配政治权力。周天子以嫡长子来继承统治者的位置,而其他的那些子女就分封到各地为诸侯,诸侯的义务就是要服从周天子的调遣,在诸侯国内,也实行嫡长子继承制,这也是西周的政治制度的一大突出特点。 宗法制的实行,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享有特殊的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结构,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宗法制对中国社会结构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要知道中国大地上最实在的人,就是农民。历史上有名的几次造反,都是因为农民吃不饱饭,被逼上了绝路了,不得不造反,例如农民朱重八(朱元璋),但凡有一点儿生路,都不会造反的。
所以土地革命,向来是王朝瓦解的重要原因,甚至可以说是根本原因。而周王朝的土地制度,使得人口对于土地的依赖性,没有那么强,很少出现大规模造反。
西周时期,道路和渠道纵横交错,把土地分隔成方块,形状像“井”字,因此称做“井田”。井田属 使用。领主不得买卖和转让井田,还要交一定的贡赋。领主强迫庶民集体耕种井田,周边为私田,中间为公田。而其实质是一种
周武王将他子弟和功臣分封于各地,让这些人成为各领一方的诸侯,而这些诸侯们在自己的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而诸侯要尽的义务就是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前前后后算下来,周朝分封了有71个诸侯国,姬姓诸侯有53个。到春秋战国时期,霸权在不断更迭,诸侯国的关系,错综复杂,他们相互制衡,避免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当某一个诸侯国,过于强大时,其他诸侯就会群起而攻之;三家分晋、齐楚伐魏、六国攻秦都是此理。
诸侯虽有一方特权,但是呢?周天子还是中央集权掌握生杀大权! 首先是朝见制度,继承的新诸侯要到宗周朝见天子,朝见时不予承认,则该继承无效。第二,就是命卿制度 ,周天子拥有对诸侯国内人事任免权的控制权。诸侯国是你的,但是什么样的人干是我周天子说了算。这一定程度上也保证了周王朝的统治地位。
《诗经》里有很多赞颂周朝的诗歌,例如《武》这篇,写的是:“於皇武王!无竞维烈。允文文王,克开厥后。”意思是伟大的武王我的先祖,您的丰功伟绩没有人能超过!当然文王的功德确实很高,开创了一代基业建立周朝。
不管是臣民发自内心的赞颂,还是歌功颂德的乐章,都显示出周朝生生不息的力量, 这个800年的王朝,自此以后开始了属于它的时代,它的荣耀。800年的周朝也为中华文明、中华文化的创立奠定了深深的根基。我们现代遵循的很多习俗和习惯还都来源于周朝,你们知道有哪些吗?
相关资讯
周朝著名的历史故事
周朝,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国家无法蓄养大量的常备军以应付连绵不断的战争。那你知道周朝著名的历史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周朝著名的历史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周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