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卦中心 >> 正文

铁路“快递”穿越喜马拉雅山区南亚大通道成“一带一路”战略新支点

更新时间: 2025-09-09 15:57:26

阅读人数: 811

本文主题: 喜马拉雅山海拔多少米

题:铁路“快递”穿越喜马拉雅山区 南亚大通道成“一带一路”战略新支点

中国商人完成了一次逾6000公里,从海平面到海拔4000多米,翻越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并穿越喜马拉雅山的国际货运“快递”。

来自此次国际货运的承运方西藏天知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的消息,由沿海城市广州开往内陆西藏的首列粤藏中南亚班列抵达中尼边界的吉隆口岸,并于9日陆续通关,打通了广东—西藏—尼泊尔公铁联运通道。

包括这条通道在内的南亚大通道现在已经将中国内地与南亚国家紧密相连,成为“一带一路”的重要构成和战略新支点。

从海平面到海拔4000米的“快递”

今年5月,中国成功试运行了从兰州出发到尼泊尔的国际联运货运班列“兰州号”,粤藏中南亚班列是继“兰州号”之后更大胆的一项计划。

西藏天知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姚延丰告诉记者,班列11月30日晚从广州出发,经成渝铁路、青藏铁路,历时86小时到达拉萨,再通过汽车运输到吉隆口岸出境,最终抵达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全程6070公里(其中铁路5200公里,公路870公里)。共搭载8个标柜和14个棚车货物,包括鞋帽、衣服等日用百货,家具、电器和电子产品以及建材等多个种类,货值1900万元。

“从广州到吉隆口岸运输时间5至6天,优于20天左右的海运方式。”姚延丰说,“我们公司的服务相当于快递,将货物从华南的集散中心快速运输到尼泊尔。”

据测算,粤藏中南亚班列磨合期过后,有望将广州经拉萨、日喀则至吉隆边境口岸的运输时效缩至3.7天。

“冬天是尼泊尔采购、物流运输的淡季。”姚延丰介绍说,“到明年运输旺季和货源稳定时,会增加到每周两到三列,最终的目标是每周四到五列。”

深圳亚当(ADAM)制冷设备公司刘登辉听到粤藏中南亚班列开通的消息后说:“加油!尼泊尔非常需要中国的货物。”

在加德满都的尼泊尔商人吉索(Kishor Bhai Bajracharya)听到消息后兴奋地说:“这列车看起来真棒!”

广东省及周边地区是中国对尼泊尔等南亚国家出口的主要货源地,因此,中国和尼泊尔倡议的这条新贸易通道实际是连接“一带”和“一路”两个地区重要的陆路通道。业内认为,这条贸易通道符合市场中长期需求,也将有力助推粤藏经济合作,加速西藏牵手“南亚经济圈”。

南亚国际班列这项大胆的计划是利用中国与南亚通道沿线现有的交通基础设施,并提高其运行效率。目前采用的是公铁联运的方式,分三段运输:第一段是利用青藏铁路并连接到全国的铁路网。青藏铁路为铁路工程上的奇迹,已经安全运营10年;第二段长约564公里,是日喀则至吉隆口岸的柏油公路,目前该路段仍是交通运输的瓶颈地区;最后一段长约164公里,是吉隆至加德满都的公路。

尽管西藏至尼泊尔之间这段喜马拉雅山区陆路通道的行程严重依赖于天气因素,但官方已承诺这些路段在需要时会及时予以修复。此外,道路改善措施也已列入计划,包括修建从日喀则到吉隆口岸的边境铁路。

西藏自治区政府主席助理罗梅说,粤藏中南亚班列的开通运营在西藏和广东之间搭建了一条便捷、高效的贸易通道,也为与尼泊尔等南亚国家的外贸合作提供了物流新通道。将吸引更多的配套产业向通道沿线聚集,进而促进西藏经济发展的动能转换和产业转型升级。

“粤藏中南亚班列的开通将大大促进尼泊尔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中尼两国之间的交流。”尼泊尔驻拉萨总领事馆总领事戈宾德·巴哈杜尔·卡尔说。

西藏自治区商务厅外贸处(边贸局)处长杨国良告诉记者,“南亚大通道”是由通道、口岸、城市和产业有机集成的西藏全面开放战略体系,依托西藏与尼泊尔、印度、缅甸、不丹等周边国家密切往来的城市和口岸,连接中国内地经济区,形成经济交流大通道。现在,南亚大通道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

这位主管外贸和边贸的官员透露,面向尼泊尔,除了吉隆口岸,还要加快建设陈塘、日屋镇新口岸,恢复重建樟木口岸,而普兰口岸的建设关键要利用国家援助款完善尼方道路;此外还要建设和完善面向缅甸的察隅边贸通道;以及推动亚东口岸恢复开放,将其从贸易通道提升到一般贸易口岸,形成联通印度、不丹的主要通道线路。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研究员王彦庆说,国家计划到2020年,基本建成青藏、川藏、滇藏、新藏等出入藏综合运输大通道,形成公路、铁路、航空运输结合的国内立体交通网络;实现口岸数量、等级和通关效率全面拓展,建成若干跨境经济合作区、边境经济合作区和境外经贸合作区。

王彦庆说,受益于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南亚大通道的贸易发展水平和产业发展能级将不断提升,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高附加值产品占出口的比重不断增加,特色农副产品、工业品和文化产品的出口量也将显著增长。

铁路“快递”穿越喜马拉雅山区南亚大通道成“一带一路”战略新支点

喜马拉雅山

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脉, 它近东西向展布,呈向南西突出的弧形,全长约2450千米,宽在200—300千米间。主峰为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86米。

喜马拉雅山脉是由印澳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碰撞形成的。印度板块仍在以每年大于5厘米的速度向北移动,喜马拉雅山脉仍在不断上升中,同时还处于板块边界碰撞型地震构造带上, 超过7级、8级地震常见。

喜马拉雅山脉拥有多座海拔超过6000米的山峰,其中超过7000米的山峰多达110个。喜马拉雅山山系两侧地势不对称。北侧为地势开阔的高原面和若干宽谷盆地,大部分地区在海拔4500—5200米间,地势向北和向东倾斜。南侧,地势急剧下降到海拔3500—3000米以下,呈现出雄伟壮观的高山深谷地貌。

在大约60百万年前,印度大陆与亚洲大陆之间还存在一个巨大的海洋,地质学家将其称之为新特提斯洋。现今沿雅鲁藏布江分布的一些岩石是这个大洋保留下来的残余洋壳。这个古大洋南部为印度大陆,北部为亚洲大陆。随着新特斯洋壳向北部的亚洲大陆之下俯冲,在亚洲大陆南缘形成一系列火山,并形成了海拔大于4500米的山脉,即现在的冈底斯山脉。

在大约50百万年,随着印度大陆板块继续向北漂移,新特提斯洋逐渐消失,印度大陆与亚洲大陆发生碰撞,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开始。在两个大陆碰撞后,印度大陆开始向亚洲大陆之下俯冲,将位于印度大陆表层的岩石带入到地球深处,经历高温高压变质后形成了坚硬的变质岩。在喜马拉雅山脉的西段,印度大陆地壳俯冲的深度可能超过100千米,形成了超高压变质岩,而在喜马拉雅山脉的东段,印度大陆地壳的俯冲深度为40−60千米,形成了高压变质岩。这一时期,两个大陆碰撞导致的强大挤压力,使喜马拉雅山脉开始形成。

大约25−30百万年,俯冲到地球深部并经历了高压、超高压变质的印度大陆地壳岩石在浮力和挤压力的共同作用开始向地球浅部上升,并出露到地表,也就是现今所看到的变质程度最高的喜马拉雅山脉核部物质。在大约10−20百万年时期,随着两个大陆继续汇聚和地下深处岩石的不断回返,喜马拉雅山不断崛起,直至形成现今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脉。值得一提的是,印度大陆至今仍在向亚洲大陆之下俯冲,也就是说喜马拉雅造山运动至今仍未结束。根据最新的观测数据,珠穆朗玛峰每年以1厘米的速度在长高,强烈地影响着东亚大陆和南亚次大陆的气候和生态环境。

喜马拉雅山脉可以分为4条平行的纵向的不同宽度的山带,每条山带都具鲜明的地形特征和自己的地质史。它们从南至北被命名为外或亚喜马拉雅山脉;小或低喜马拉雅山脉;大或高喜马拉雅山脉;以及特提斯或西藏喜马拉雅山脉。

喜马拉雅山山系由一系列近东西走向的平行地貌单元所组成。在喜马拉雅山山系的中段自南而北依次为西瓦里克山、小喜马拉雅、大喜马拉雅和拉轨岗日—阿依拉日居。

西瓦里克山位于喜马拉雅山山系的最南沿,由晚新生代碎屑岩组成,为早喜马拉雅山早期隆起的山前拗陷堆积,第四纪以来才隆起成海拔高度在1000米以下的低山。

小喜马拉雅位于大喜马拉雅与西瓦里克山脉之间,一般为海拔2000—3000米左右的山地,山体被河流切割得较破碎,其间分布着1000米左右的加德满都等山间河谷盆地。

大喜马拉雅是整个山系的主脉,宽50—100千米,7000米以上的高峰都集中在此列山地,雪峰林立,冰川发育,喜马拉雅山脉被许多河流切穿,这里地势起伏可达5000米以上,形成若干深切大峡谷,成为中国与南亚各国之间的一些天然通道。

拉轨岗日—阿依拉日居是喜马拉雅山山系中最北的一列山脉,玛旁雍错湖盆将此列山脉分成两段。大喜马拉雅北翼地势较缓,呈阶梯式下降,平均高差1500—2000米,它与大喜马拉雅之间分布着一系列高原宽谷,湖盆,以及其间的高海拔丘陵和小起伏高山。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珠穆朗玛峰

藏语意为“圣母”,海拔8848米,为世界第一高峰,是一条近似东西向的弧形山系,位于喜马拉雅山中段之中尼边界上、西藏日喀则地区定日县正南方。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编绘的《皇舆全览图》中作“朱母郎马阿林”,精确地标出此峰位置。1858年印度测量局在英人主持下擅将该局前局长额菲尔士(S.G.Everest)的姓氏命名此峰。1952年中国政府将此峰正名为珠穆朗玛峰。山体呈巨型金字塔状,有巨大冰川,最长达26公里。山下有世界上最高的寺院绒布寺。1960年5月25日和1975年5月27日中国登山队先后从北坡登上峰顶。中国科学院曾多次组织大规模的综合科学考察,获得重要的科学资料。

珠穆朗玛峰分布在西藏和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和不丹等国境内,其主要部分在我国和尼泊尔交接处。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山脉之一,年龄在1000-2000万年间。它由许多平行的山脉组成,东西全长2450公里,南北宽200-300公里。呈向南延伸的弧形,是构造复杂的年轻褶皱山脉。由北向南分为柴斯克山、拉达克山、大喜马拉雅山、小喜马拉雅山和西瓦利克山等4带,主脉以大喜马拉雅山最为高峻,宽约50-90公里,主要有结晶岩石构成。大喜马拉雅山脉习惯上分为三段:阿里普兰以西到印度南迦帕尔巴特峰为西喜马拉雅山;普兰以东那木尼那峰到亚东绰莫拉利峰之间为中喜马拉雅山;亚东以东到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南迦巴瓦峰为东喜马拉雅山。大喜马拉雅山脉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高峰林立,超过7000米的高峰有50多座,8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6座,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就耸立在中国和尼泊尔边境。在珠穆朗玛峰周围5000多平方公里范围内,有8000米以上高峰4座,7000米以上高峰38座,这种高峰汇集的现象为世界所仅有,故被成为“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在众多河流的侵蚀和切割下,形成众多深达数千米的峡谷通道,成为西藏和周边地区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的捷径。

峰顶终年积雪,远望冰川悬垂,银峰高耸,一派圣洁景象。珠峰脚下发育了许多规模巨大的现代冰川,冰斗、角峰、刀脊等冰川地貌现象广泛分布;雪线以下冰塔林立,相对高度可达40-50米,其间夹杂着幽深的冰洞、曲折的冰面溪流,景色无比奇特壮观。

喜马拉雅山脉南面陡峭,而北坡较平缓。南斜面高出恒河、印度河平原6000-7000米,构成一道巨大的天然屏障。由于南坡面临印度洋西南季风,故降雨充沛,林木茂密。而喜马拉雅山北面,以缓坡和藏南谷地相接,宜农宜牧,成为藏族人民的生活聚集地。

此处建有一座世界最高的寺庙绒布寺。此寺于1899年由红教喇嘛阿旺丹增罗布创建。绒布寺也是观看珠穆朗玛峰的最佳位置;两者直线距离25公里。

那4座8000米以上的雪山排成一列,实为壮观,这四座雪山从左向右分别是:马卡鲁峰,8463米;洛子峰,8516米;珠穆朗玛峰,8848米;卓奥友峰,8201米。

(以上信息在于给网民提供更多的旅游服务,仅供参考)

进入珠峰自然保护区,内外宾同价65元/人。

离珠峰处,不远便是登山检查站。查完了进山手续,便放行直走。40公里后可以到达一个很小的小村叫扎西宗,这里有2、3家几乎没有什么蔬菜的小饭馆,可以凑合吃一点东西。再继续走约30公里翻越错拉山口的时候可以看到4座8000米以上的雪山排成一列的壮观景象,从这里下山再走20多公里就可以到达珠峰大本营。

进入珠峰前,需要办理边防证,可在拉萨或拉孜县办理。

每年四至六月气候最佳,是登山的黄金时节。

十月到次年的四月间由于天气严寒,不适合旅游;另外七、八月份为雨季,烟雨蒙蒙中也无法看见珠穆朗玛峰。因此,观赏珠峰的最佳时间是每年的4-6月。

珠峰远在在中尼公路南大约100公里的边境线上。从日喀则、拉孜找便车到新定日不是很困难,但是余下到大本营的100公里,能坐上便车的机会相当低,所以建议从拉萨包车前往是最稳妥的。

离开新定日之前在新定日路口的旅馆办理进山手续:进入范围的汽车需按车轮的数量缴交公路建设费,每个轮子100元;另外,每位旅游者要付65元作门票。沿中尼公路走11公里,见珠峰保护区标志牌左转,从此就告别了柏油马路,你要对未来路面的糟糕程度有心理准备。

珠峰大本营附近唯一能住宿的地方就是绒布寺,床位每人25元,在此住宿,便于观看珠峰早晚景色。

其实绒布寺和珠峰大本营还有大约8公里的路程,如果自己带有野营装备,也可以住在珠峰大本营里面,需要自己带炉具作饭。

进珠峰之前最后一个条件比较好的地方就是珠峰宾馆,位于新定日,能洗澡、带卫生间的标间费用330元/间。但是主楼后面有价格很便宜的楼房,没有卫生间,但是很清洁,价格只要30元/人,也可以还价到20元。

绒布寺门口有一藏族小伙子开的小餐馆,门口堆满了啤酒瓶。老板不会讲汉语,但是可以用英语点菜和讨价还价。菜的味道一般,但是价格奇贵,考虑到全都是从遥远的日喀则一路颠簸着运过来的,也可以理解了。

在登山季节,大本营有西藏登山协会的联络官驻扎在这里,那时候可以从联络官手上买到少量的食品和饮水,但是价格较贵,大概要比拉萨贵3倍。啤酒要10元/听。

(以上信息在于给网民提供更多的旅游服务,仅供参考)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