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消息 >> 正文

以美德感动中国,以才华征服“银河”

更新时间: 2025-09-10 17:48:23

阅读人数: 299

本文主题: 国防科大教授都是哪里人

究竟是什么样的幸运,堪称“上辈子拯救了银河系”?

这样一位平和从容的女子,她的丈夫是全国科技工作者,大学教授,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他们的女儿自幼聪慧,11岁进入省重点中学,16岁就已经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而她自己,是计算机专家,是研究生导师,更是一位被人称道的好母亲,好儿媳......她在世人面前彰显着自己的才华,而以美德成为“中国十大杰出母亲”。

她,就是国防科大校园里一位幸运至极的女子,唐玉华。

唐玉华的丈夫杨学军,国防科大教授,是单位不可或缺的业务骨干。长期从事高性能计算机体系结构和系统软件研究的他,曾先后担任了5个高性能计算机总设计师,更是2010年世界排名第一的“天河一号”的总设计师。——工作强度与工作压力之大,可想而知。2013年,为表彰杨学军,总书记还亲自做出了批示。鼓励杨学军及其团队“ 总结经验,再接再厉,坚持以我为主,勇于自主创新,不断强化前沿技术研究,为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更大贡献。”

虽然自己的教学、科研任务也很繁重,但身为人妻的唐玉华深知丈夫肩负重任,她不仅主动承担所有家务,孝敬公婆,悉心教导女儿,还抽空学习保健医学知识,以更好的照顾丈夫和家人。老人家生病时,她总是及时寻医问药,忙前忙后,尽量少让丈夫分心;多年的相处中,从未与公婆有过矛盾,更不要说红脸争执。

女儿杨文婧,旁人眼中的天才美少女:天资聪颖,懂事识大体,善良真诚......不胜枚举的优点并不是与生俱来,一点一滴都浸润着妈妈的悉心教导。

刚上学时,杨文婧的口头表达能力很弱。怎么办?若置之不理,别说将来,现在就已经影响了女儿的自信心。为此,唐玉华买来一块小黑板挂在家里,让女儿给自己和丈夫讲课。熟悉的环境中,孩子身心放松,很快就手舞足蹈,乐不可支。在一旁“参观”的奶奶也乐呵呵的说,“婧婧真厉害!都是教授的老师了。”——得到鼓励的婧婧,迅速突破了口头表达的难关。

小学五年级,如往常一样去校园门口接孙女的奶奶等了许久也不见孩子出来;一打听才知道,婧婧早就回去了。奶奶着急的赶紧回家,路上与孙女不期而遇:拿着一捧鲜花的她,欢快的跑向奶奶,“奶奶,祝您节日快乐!”愣了半晌,奶奶也没想明白是什么节日。杨文婧见状就对奶奶说,“今天是母亲节,我爸爸妈妈工作太忙了,不能回来;我要代表他们和我自己,祝您节日快乐呢!”

初中二年级时,几个同学在一起嬉戏玩闹,其中一位不小心将杨文婧的下巴划出一道深深的口子,鲜血直流。唐玉华得到消息赶到学校时,杨文婧已经被送到医院。孩子们惊恐不安,拼凑好了医药费,也准备承受来自“受害者”家长的雷霆之怒。不料,慈祥的阿姨温柔的说,“我知道你们不故意的,阿姨不怪你们;更不能要你们的钱,赶紧回家吧,不然你们爸爸妈妈会担心的。”——赶到医院的唐玉华面对缝了好几针、至今还留有伤口痕迹的女儿说,“同学们不是故意的,你不能怪他们......”对母亲言听计从的婧婧,与几位同学的关系更加亲密。

毋庸置疑,杨文婧的身上,烙印着母亲的痕迹。

学生眼中的唐老师,恰如母亲一样。每学期的第一节课,她总是将自己的手机号码写在黑板上,生活中或学习上的困难,随时随地都可以找唐老师求助。对自己的教学工作,唐老师更是不会掉以轻心:无论讲过多少遍,上课前都会认真备课,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充分结合授课内容,力求提供给学生们最丰富的知识储备。

2020年5月,曾经参与“银河”系列巨型机研制并担任过863重大攻关课题的唐玉华,荣获了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又一次用才华征服了大家。而她的家庭,也被全国妇联评选为“美好家庭”。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君子美德的号召力,毋庸置疑;当她还是一位母亲,一位妻子时,更不容辩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

以美德感动中国,以才华征服“银河”

国防科大的“电子人”,今天必须上头条!

献给每一位永远年轻的“电子人”

作为国防科技大学电子信息领域重点学院

经过60年风雨,几代人接力建设

以及10余个国家、军队、省级科研基地

▲ 陈芳允、孙仲康、郭桂蓉三位教授讨论学科建设

▲ 郭桂蓉、庄钊文、郭修煌三位

梁甸农教授指导硕士生吴曼青开展科学研究

姚德淼和毛钧杰主持研制的科研成果获国家发明奖

▲ 2019年10月,学院文职人员王昊参加国庆70周年阅兵

科技强军征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备战打赢体系中不可替代的重要支撑

拱卫国家电磁+太空战略安全的电子铁军

部分素材来源:国防科技大学官网

请扫码关注“黄埔一号v军校资讯”获取

投稿邮箱:zgjxwxpt@163.com

国防科大人文与社科学院持续十年赴“将军故里”支教

国防科大人文与社科学院研究生持续十年赴“将军故里”支教。 汤称奇 摄

国防科大人文与社科学院研究生持续十年赴“将军故里”支教。 汤称奇 摄

中新网长沙6月2日电 (汤称奇)“谢谢国防科大的哥哥姐姐们给我们上的精彩课程,我们一定会好好学习,长大后和你们一样穿上军装报效祖国……”6月1日下午,在国防科技大学校园内接受国防教育的浏阳市马战小学六年级一班的高昊说。

国防科技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自2005年开始组织研究生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支教团。目前,又在助学活动的基础上组成了该校“爱心接力团”。

在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国防科技大学的研究生们把马战小学的40名学生代表接到国防科大校园,通过现地感受军营、参观校史馆、过军事日以及品尝军营爱心午餐等方式让他们感受到节日的氛围。

在离长沙市不远的浏阳市北盛镇马战村有一所由前国家副主席、开国元勋王震将军创建的一所小学。由于交通不便导致经济落后,那里缺少适合孩子们阅读的课外书籍,缺少让他们了解外面世界的计算机,更缺少帮助他们探索世界奥秘的实验设备。

十年前,一群朝气蓬勃的军校研究生在队干部的组织下,来到王震故居参观。在了解到王震将军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的经历时,学生们被深深地感动。他们参观完之后就到马战小学进行支教活动,并被马战小学聘为校外辅导员。

据研究生队政委魏燕燕介绍,马战小学生大都家庭贫困,有的是留守儿童,有的是单亲家庭的儿童,生活条件艰苦。为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条件,该院研究生队新生入学、毕业学员在离校期间都会倡议为马战小学师生捐款,并且形成了长期将零用钱放入爱心箱的好习惯。这10年来,该队官兵累计捐献了11万多元。

国防科技大学研究生委员会在校园内开了一家爱心义卖站筹措资金,义卖中有来自知名将军教授以及普通学员的字画,所得资金全部资助马战小学的孩子。今年,在曾立总工程师、退休教授朱亚宗等书法家的义捐下,字画拍卖一次性募集将近3万元的资金,在马战小学设立助学教育基金,加上通过研究生委员会倡议捐款的方式筹措的全部资金,设立奖学金,主要扶持“将军故里”品学兼优、家庭困难的学子。

今年毕业的硕士研究生文旆,已经连续3年为马战小学生进行宣讲。谈起参加活动的感受,她说:“能在毕业之际用行动为马战小学生做点事情,我感到很荣幸。”

十年前支教的倡议者占克峰已经提升为学员大队政委,他告诉记者:在这里,因为孩子们的善良、纯朴、聪慧和对知识的渴望,定期支教慰问的科大研究生每次前往都会收获满心的感动和成长。

尽管在这期间,研究生队的官兵换了一茬又一茬,但在重要节假日来临期间,该队队长张志斌都会组织学员来到小学,组织辅导员开展“一帮一”活动,采用故事会、演讲会、诗歌朗诵等多种形式,丰富小学生的文化生活,帮助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语言表达能力。

十年如一日的支教助学得到公众的认可。2015年3月,湖南省授予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研究生队“先进国防教育基地”荣誉称号。(完)

标签: 国防科大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