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消息 >> 正文

环境保护春联

更新时间: 2025-09-10 17:49:57

阅读人数: 216

本文主题: 城市风光无限

登新楼穷远目 千峰披霞 香樟叠翠 特区科学发展吟壮赋 临阔路寄高怀 百鸟鸣春 缅桂飘香 百姓和谐富裕起雄诗 春光织网 林网水网路网因特网 网联百姓 时雨汇流 物流人流商流信息流 流暖九州

昔日东川历经千年沧桑几度兴旺几度衰落难回首 今朝铜都正值盛世风华二次创业二次辉煌齐向前 学有所教 劳有所得 病有所医 老有所养 住有所居 宗宗以民生为本 教不厌学 得不厌劳 医不厌病 养不厌老 居不厌住 条条关社会和谐 牯牛昂扬透云端 环视千山 展东川雄伟风貌 金江汹涌震峡壁 横切百岭 传特区豪迈精神 科技星 致富星 星光溢彩农家乐 文明果 丰收果 果圃飘香致富经 老乌龙花似海红花心花无处不飞花 后花园歌如潮凯歌牧歌有口皆放歌

植树造林平衡生态神州处处松杉绿 栽花种果美化江山华夏家家玛瑙红

环境保护春联

烟台,一座风光无限的城市

在山海间流连,感受宜居宜游浪漫仙境

烟台,北纬37度海域环绕的梦幻之城。环拥黄渤两海,有 230个海岛,30多个天然海水浴场,是中国最佳避暑旅游城市,中国最宜居城市,有“人间仙境”之称。

游在烟台,就是要看看烟台的山。漫步在有600年历史的烟台山上,看自然风光,赏异国风情,品开埠文化。爬一爬毓璜顶,感受古人所谓“毓秀钟灵地不爱宝,璜琮璞玉山自生辉”,观山形其貌,畅道法自然。登一登蓬莱阁,听八仙过海的故事,听秦皇汉武的传说,体会“缥缈虚无间”的意境。

游在烟台,就是要看看烟台的海。夹带着温润海风的滨海广场,站在这里,望那一片海天碧色,心竟也变得开阔起来。阳光和煦,光着脚丫儿踩在万米金沙滩上,感受北方第一海滩的细腻绵软。热闹的第一海水浴场,老人们在这里延续老烟台的“气味儿”,年轻人在这里体验现代烟台的活力,孩童们在这里留下童年的美好回忆。

游在烟台,就是要看看烟台的岛。长岛九丈崖的落日时分,碧海蓝天,红日余晖,是最美的色彩。踏进月牙湾,步步珠玑,宛若月宫,这里是全国罕见的砾石滩,经过海浪磨砺而成的球石,洁白如美玉,晶莹赛琥珀。浑然天成的养马岛,成为近两年烟台的“网红景点”,摒弃城市的喧闹生活,来这里摸螃蟹、捡海星,洗净了繁华的浮躁与焦虑,充满了静谧的气息。

游在烟台,就是要看看烟台的城。走进繁华市中心的所城里,多出的一步台阶都有一段典故,旁逸斜出的大树,古旧不全的房屋,所城里是历史留给烟台人的礼物,也是留给外来人读懂烟台的信物。到张裕酒文化博物馆,感受百年张裕,仿佛能闻到美酒飘香。短短390米的广仁路,一处处旧遗址指示牌,让人穿越到百年前,那处车水马龙、中西合璧的街巷,在叫卖声中瞻望、驻足,感受烟台民族品牌崛起的时刻。

烟台山位于市区北端,三面环海、环境优美、景色迷人,面积45公顷,并拥有辽阔的海域,风光旖旎、植被繁茂、海水清澈、礁石奇异,是集海滨自然风光、开埠文化、文物遗址、人文自然景观和异国风情于一体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山、海、城、港连为一体的特色景观唯此独有。烟台山有着600多年的沧桑历史,是这座城市的重要发祥地和象征。

烟台东炮台风景区位于市中心风光最秀丽的滨海北路,因景区内岿岱山上一座保存完好的清末炮台而得名,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景区三面临海,岸线蜿蜒、水质清澈、礁石奇异、风光旖旎,曾被世界旅游组织誉为“可与地中海沿岸相媲美的海域”。

张裕酒文化博物馆,1992年由张裕公司在百年大庆前夕投资450万元建成,1992年9月对外开放,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内设酒文化广场、百年地下大酒窖、历史厅等多个大厅,全面介绍了张裕公司100多年的发展历史,是中国葡萄酒业和中国民族企业崛起的艰辛缩影。

月亮湾与烟台山呼应,北与芝罘岛遥望,东可看崆峒岛,南可见玉岱山,交通便利,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景观资源。1989年,月亮湾小码头北端安放了一座大型铜雕——月亮老人,从那时起,这里便成了青年人谈情说爱的地方,新婚夫妇结婚必到之地,“月亮老人”也成为烟台人见证爱情誓言的象征。

长山列岛又称庙岛群岛,纵列于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之间,为渤海与黄海的分界线,由32个大小岛屿组成。岛屿周围有星罗棋布的港湾,众多的海水浴场,还有千姿百态的奇礁异石,素有“海上仙境”之称。长岛无岛不秀,无岛不奇,是一处天然的海上大花园。著名的景点有半月湾、九丈崖、龙爪山、宝塔礁、鸟岛、珍珠门、砣矶岛、黄渤海分界线、林海公园、望夫礁等。

养马岛是一个树木葱郁、丘陵起伏的海岛,地形是东北、西南走向,有一座跨海大桥和大陆相连。这里群礁嶙峋、惊涛拍岸,有多条栈道从海岛上伸进海中,非常适合观光游览。岛上建有“天马广场”,有秦皇苑、天马苑、马文化长廊、音乐喷泉等景点,传说当年统一六国的秦始皇嬴政,东巡时曾经路过此地并在此地养马,因此这里的很多景点都和秦始皇有关。

金沙滩旅游度假区为山东省第一个省级旅游度假区,10多公里长的沙滩金黄细软,得名金沙滩。这里地处北温带,空气湿润,四季分明。这里滩长、坡缓、沙细、水平,是良好的海水浴场等。金沙滩度假区,大海碧波万顷,沙滩细柔洁净,林带郁郁葱葱,山水林滩相映成趣,景色秀美,气候宜人。

昆嵛山位于烟台市区东南50公里,方圆百里,峰峦绵延,林深谷幽,古迹荟萃,是全真道教的发祥地。昆嵛山生态优越,水质洁净,环境幽雅,气候宜人,空气清新,负氧离子含量极高,是北方难得的一处天然氧吧,是原始的、纯自然的、无污染的生态旅游区,是最适宜游客休闲度假的地方。

蓬莱素有人间仙境之称,蓬莱阁虎踞丹崖山巅,云拥浪托,美不胜收。由蓬莱阁、天后宫、龙五宫、吕祖殿、三清殿、弥陀寺及其附属建筑组成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面积1.89万平方公里。主体建筑蓬莱阁雄踞丹崖之顶,处在众星拱月的位置上。与滕王阁、岳阳楼、黄鹤楼齐名。

原标题:《烟台,一座风光无限的城市|​在山海间流连,感受宜居宜游浪漫仙境》

“无废城市”让西宁风光无限西宁市城东区人民政府

“无废城市” , 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

自2019年5月起,西宁市作为全国入选“无废城市”试点中西北惟一和惟一的省会城市,立足“三个最大”省情定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奋力推进“一优两高”战略部署,坚守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幸福西宁成长坐标,科学布局,高位推动,稳步实施试点建设。目前,已经全力打造了10个固废处置链条和4个青藏高原“无废模式” , 圆满完成国家级试点工作。

今天的西宁,城市和乡村的各个角落都律动着“无废城市”的细胞,市民生活的每一份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里都可觅到“无废城市”建设的成绩。 “无废”西宁,不仅让垃圾成为放对地方的“宝贝” , 更让它成为这座高原古城的一道新的靓丽“风景” , 用自己的“无限风光”讲述奋进现代幸福美丽大西宁的新时代篇章。

创建“无废城市” , 从“细胞”养成开始

在西宁市第十一中学校园内,随处可见“红危危、蓝宝宝、灰其其、绿厨厨”的垃圾分类卡通形象,也都相应配备着分类的垃圾桶,将垃圾分类的理念从细微处渗透给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带动家长一起加入垃圾分类环保队伍……除了学校,现在西宁市各小区也都基本配有四色分类垃圾桶,有的小区内还安装有智能回收垃圾分类设备,居民只要将可回收垃圾投放到相应的垃圾桶以后,系统就会为用户账户计入相应的现金积分。

走进西宁市城东区康西市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减废降排的科普展板,四分类垃圾桶整齐地摆放在市场门口,秩序井然、干净整洁已经成为这里新的标签,这里是西宁市首个“无废市场” 。

对于农贸市场而言,最大的污染源其实来源于销售者和购买者手中的塑料袋。康西市场有200多户经营户,一个月所用塑料袋的数量大约在两吨左右。该市场通过补贴的方式引导商户使用可降解塑料袋,目前,市场里90%的商户都在使用可降解的塑料袋。同时,康西市场建立了专门的回收系统,除了在市场内设立四分类垃圾桶,专门做垃圾分类外,还专门设有“饲料收储点” , 每日市场产生的菜叶、果皮等垃圾,由指定的公司回收,用于生产饲料。

绿色工厂、绿色学校、绿色市场、绿色矿山……创建“无废城市” ——西宁从这些无废“细胞”养成开始。

西宁市面向学校、社区、家庭、企业开展了生态文明教育,凝聚民心、汇集民智,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目前,西宁市已创建绿色工厂、绿色商场、绿色餐厅、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家庭等1300余个“无废细胞” 。同时,深入开展“无废”理念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等“七进”活动。通过强有力的宣传引导和“无废细胞”建设,推动全社会“无废”理念入脑入心入行,创建了N个无废绿色细胞引导全民共建”的 “134N”无废西宁模式。

立足三大领域,打造高原示范模式

种地废弃的地膜经回收加工成井盖、路锥;牲畜排泄的粪便通过“升级改造”加工成有机肥;工厂、医院里的危险废弃物回收加工后成为建筑材料……

这些成绩的取得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由点点滴滴累计而成。

试点以来,西宁市以“绿色减量化、生态资源化、安全无害化”为目标,以补齐固废基础设施短板、凝练创新特色固废管理体系,加强无废理念宣传教育为重点,在工业、农业、生活三大领域同时发力延伸固废产业链条,打造了西部高原生态脆弱地区的无废模式。

在农业领域,西宁市瞄准高原农作物秸秆收贮体系短板,探索建立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燃料化利用示范模式的基础上,培育壮大农作物秸秆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10余家,基本实现农作物秸秆省内全量化循环利用。在有机肥加工企业的带动下,畜禽粪污、农作物秸秆等农业生产废弃物基本实现了区域内绿色循环。

同时,西宁市强化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和良好农业规范农产品认证,青蒜苗、胡萝卜等32个产品通过绿色食品认证,农产品品牌建设提档增速。

在工业领域,西宁市积极优化化工、冶炼等传统产业结构,推动工业循环化、资源化、生态化发展,走 “新能源”和 “亲环境”绿色发 展模 式, 单位 GDP能 耗同 比下 降7.5%。2019年以来,先后有南川工业园区获批国家级“绿色园区” , 8家企业获批国家级“绿色工厂” 。

西宁市还将“无废城市”建设涵盖生活领域,深入推进“光盘行动” 、 倡导绿色出行,多角度多途径引导公众积极践行“无废”生活。目前,全市350个居民小区、 105个机关企事业单位、 115所学校和3家市级医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全市生活垃圾分类覆盖居民累计30.4万户,达标占比95%,市民践行绿色无废生活方式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10个固废处置链条, 4个“无废模式” , 领跑西部城市

“西宁市结合城市发展规划和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加大科技研发和投入力度,改进工艺水平,构建特色循环链条,提升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处置质量。 ” 西宁市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中心主任董发辉说,目前,已初步成形10条固废利用处置链。

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链条、危废综合利用与安全处置链条、农牧业畜禽粪污综合利用链条、高原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链条、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链条餐厨垃圾收运处置一体化链条、医疗机构可回收物综合利用链条等10条固废利用处置链,规划着城市生活源固废闭合环路。

链条的形成使西宁市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质量和效率双提升,农田白色污染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可回收物的收运处理问题得到解决。西宁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进度良好,餐厨垃圾提标扩能项目基建工程已开工,城市生活源闭合环路已具雏形。

这些年,西宁市以“绿色减量化、生态资源化、安全无害化”为核心,打造了机制创新促进农业残膜回收利用模式、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态牧场模式、技术创新构建无废园区模式以及西部领跑的餐厨垃圾全量利用模式等4种青藏高原“无废模式” ,将为其他城市提供示范。

如今, “无废城市”建设现已列入建设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新征程规划,西宁市将继续扩展“无废城市”建设的广度、深度和融合度,充分发挥试点示范效益,推动固体废物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大“无废细胞”创建力度,将 “无废”理念融入市民日常生活,形成无废城市人人共建,无废成果人人共享的局面。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