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丨宝鸡市小韦河水质恶化水环境问题突出
2024年7月,省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发现,宝鸡市小韦河流经的凤翔区、岐山县、扶风县部分城镇生活污水溢流,污水处理厂设施运行不正常,畜禽养殖企业违法排污,水库生态流量下泄不足,导致小韦河水质恶化。
宝鸡市小韦河是渭河二级支流,发源于凤翔区西北千山老爷岭南麓,先后流经凤翔区、岐山县、扶风县。位于扶风县境内的小韦河杏林国控断面2024年1-6月水质均值为劣Ⅴ类,为全省唯一的劣Ⅴ类断面,与去年Ⅳ类水质相比明显恶化,被生态环境部通报、省生态环境厅挂牌督办。
(一)城镇生活污水溢流问题突出。宝鸡市凤翔区、岐山县、扶风县雨污分流管网建设不到位,生活污水溢流是导致小韦河水质恶化的原因之一。凤翔区、扶风县城区雨污合流管道分别还有52公里、44.15公里未实施改造。《宝鸡市2022年城市(县城)排水防涝工作方案》提出,各县区应实施雨污分流建设改造工程。督察发现,2022年以来,凤翔区、扶风县一直未制定城区雨污分流管网建设改造年度实施方案。凤翔区北大街、南大街、西大街、西关街、凤泉路、秦惠路,岐山县礼乐路北段、南溪沟,扶风县马援路东段、周公路中段、文峰路西段、杨珣路东段、西三路北段等路段未实施雨污分流。扶风县七星河入小韦河处因部分污水管网堵塞,未及时组织疏通,导致2024年1-6月,约95万吨生活污水直排小韦河。2024年7月5日七星河入小韦河采样监测结果显示,化学需氧量浓度为116mg/L,氨氮浓度为3.54mg/L,总磷浓度为1.24mg/L,水质为劣Ⅴ类。
图1 七星河入小韦河处大量生活污水直排小韦河
(二)沿岸污水处理厂设施运行不正常。小韦河流域沿岸5家污水处理厂设施运行不正常、超标排放问题是导致小韦河水质恶化的又一原因。督察发现,凤翔区上海中耀环保实业陕西有限公司污水处理厂,因西凤园区来水COD浓度超出处理能力,污水处理设施无法正常运行,2023年9月14日至11月26日期间总排口65天在线数据显示超标,约18.7万吨污水超标排放。扶风县百合污水处理厂氧化沟、沉淀池工艺运行不正常,产生大量含磷浮泥,超标排放小韦河。2024年7月3日污水处理厂总排口采样监测数据显示,总磷为0.43mg/L,超《陕西省黄河流域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
图2 扶风县百合污水处理厂氧化沟、沉淀池工艺运行不正常
(三)沿岸畜禽养殖企业违法排污。小韦河流域沿岸畜禽和渔业规模养殖场共73家(凤翔县26家、岐山县12家、扶风县35家),其中53家未办理土地、环评或水域滩涂养殖等审批手续,养殖废水长期直排小韦河支流。督察发现,扶风县旺农养殖种植有限公司,年出栏生猪4000头,未按照《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规定对养猪粪水进行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置,非法将养猪粪水直排至厂区外无防渗措施的7个共约3500立方米渗坑内,并通过软管排入农业灌溉渠,最终进入小韦河支流七星河上游丁童水库。宝鸡五郡龙龙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年出栏生猪3000头,无土地、环评等审批手续,该企业将养猪粪水长期直排小韦河五郡沟水库。小韦河一级支流美阳河边建有6座鱼塘,其中扶风县宝鸡兴源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直接将美阳河截流作为养殖鱼塘,该企业无土地、环评、水域滩涂养殖等审批手续,鱼塘废水直排美阳河汇入小韦河。
图3 扶风县旺农养殖种植有限公司厂区外7处排污渗坑
(四)水库生态流量下泄不足。宝鸡市8部门联合印发的《宝鸡市水生态环境巩固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年)》要求,“加强河流流量保障,将需保障生态流量的河流纳入江河水量调度工作,达到保障目标”。督察发现,小韦河流域共建有25座水库,仅在保证库容前提下才下泄放水。2022年以来,宝鸡市水利局未制定《小韦河生态流量保障办法》,未对小韦河流域提出“水文控制断面”和“日均生态流量”设定要求,仅在应急状态下开展补水工作,导致小韦河支流横水河、七星河、美阳河断流现象时有发生。此外,凤翔区东风水库位于小韦河上游,主要来水为3家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中水(每日约3万吨)和部分溢流生活污水,自然生态补水极少,库区水质长期为Ⅴ类。东风水库年久失修,下泄闸门无法闭合,每日约8600吨水排入小韦河。
宝鸡市水利、农业、住建等部门对水污染防治工作重视不够,行业监管不严,责任落实不到位;凤翔区、岐山县、扶风县政府及各相关部门对小韦河水质恶化的严重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住建部门对生活污水收集处理、雨污分流改造工作推进不力,农业、生态环境等部门对畜禽养殖企业监管不严,导致小韦河水质明显恶化。
督察组将进一步调查核实有关情况,并按要求做好后续督察工作。
原标题:《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丨宝鸡市小韦河水质恶化水环境问题突出》

西安高新区:守好入河排污口闸门让水污染治理有据可依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入河排污口是污染物入河的最后一道关卡,入河排污口的排水水质直接关系到水环境质量和生态环境安全。“加强入河排污口整治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保护我区优质水环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西安市生态环境局高新分局水环境管理部副部长刘云在接受凤凰网陕西专访时说道。
西安市生态环境局高新分局水环境管理部副部长刘云接受凤凰网陕西专访
“十三五”期间,高新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吹响“蓝天、碧水、净土、青山”保卫战的号角,在碧水保卫战入河排污口整治中,通过全面排查、摸清底数、精准整治、动态管理等一系列举措,全面把好入河排污口闸门,让水污染治理有据可依,使“水清、岸绿”的愿景成为现实。
据了解,高新区通过入河排污口整治使河湖水质明显改善,高新区主要河流沣河、潏河水质已提升至地表水Ⅲ类,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做出了高新贡献。
应查尽查 科技助力入河排污口整治
排查整治入河排污口,首先就是要摸清底数,将入河排污口查清楚、数明白,做到“有口皆查、应查尽查”。
年,高新区通过“排查、监测、溯源、整治”的有效治理,采用无人机航测、人工徒步排查相结合的方式,对高新区内入河排污口进行“大体检”。“其实这就是一种‘高科技’+‘笨功夫’的结合方式,高科技更加快速便捷,人力不便到达的区域,利用科技含量较高的无人机、无人船进行排查,高效便捷,与此同时,人力排查也有其优势,灵活度高,准确度高。”刘云说道。
其次,建立动态管理台账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一方面按照实际情况实时更新已建立台账的入河排污口相关信息,另一方面及时将新增或新排查出的入河排污口列入日常监督管理。“排污口的治理,应该是一个实时的监测,这方面肯定是少不了科技的助力,建立动态管理台账能够实时监测水质指标,出现问题,可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排查、及时治理。”刘云在接受凤凰网陕西专访时表示,在线监测设备、app的运行其实都是科技元素的体现。
一口一策 生态伤疤摇身成为风景线
杂草丛生、臭气熏天……面对各种复杂、危险的排污口现场,西安市生态环境局高新分局水环境管理部副部长刘云表示,高新区对此通过反复摸查,采取“一口一策”的整治方案,严防排污口对河流水质的影响。
整治后五干渠入河排污口前的生态净化区
据了解,五干渠曾经是一条灌溉渠,随着周边群众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五干渠也慢慢变成了一条雨污混合排放渠。“曾经的五干渠排污口味道刺鼻,水质较差,经过整治,现排污口水质已达到地表水Ⅳ类。”刘云表示,在治理的过程中,主要通过黑臭水体整治工程、修建污水处理站、建设生态净化区等措施,确保排水水质达到Ⅳ类水质,为水清、岸绿做好长效保障。
排污口的“一口一策”治理,要坚决杜绝“一刀切”。对于企业废水入河排污口,通过环保执法倒逼治水,加大监管力度,开展涉水企业执法检查专项行动,确保企业出水水质稳定达标后排放;对于生活污水入河排污口,将其与黑臭水体整治工程相结合,两项工作同步开展,相互促进,建设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从根本上杜绝污水直排河道;对于雨污混流排污口,进行“寻污溯源”,顺着雨污混排口,排查出雨污错接漏接位置进行整改。
共治共享 多举措守好入河排污口闸门
据了解,高新区在排污口的排查过程中,绘制了高新区入河排污口点位分布图,同时设立了入河排污口标识牌,鼓励公众进行监督管理。“公众对于生活环境的需求是在不断提高的,对于水环境治理而言,环保意识的提升才是打赢碧水保卫战的关键性环节,通过在排污口设立标识牌,能够提高公众对入河排污口的认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刘云说道。
年以来,高新区扎实开展查、测、溯、治四项重点工作,解决了一批疑难问题,摸索出一些可以借鉴和值得推广的经验。刘云说道:“在治理的过程中,首先要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动员全社会一起来为环境改善作贡献,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生态环境治理新格局,以此来助推生态质量的提升”。
对于治理成果的维护上,刘云表示除呼吁倡导发现问题及时上报,使民众也成为监督员之外,关键还是要加大执法力度,对工业聚集区和城市污水处理厂重点污染源持续开展日常监督性检查,建立长效监管机制,确保出水水质稳定达标后排放;其次要加强日常河道巡查、建立水质自动在线监测站,并每月开展入河排污口出水水质人工监测,及时了解实际情况;另外,在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及扩建工程及深化河湖长制方面也要持续发力。
下一步,高新区将持续落实水污染防治任务,加强入河排污口管控,持续开展河湖水质监测,加大涉水企事业单位监管力度,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坚决打赢碧水保卫战。
群众投诉养殖场直排粪水安居区立即调查处理
安居区立即调查处理 当地村民表示很满意
近日,安居区收到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交办的群众投诉案件,投诉反映“东禅镇禅月村7组一养殖场粪水直排至背后的灌溉渠内,臭气熏天”的相关问题。接到投诉案件后,安居区赓即成立工作专班,对群众投诉反映的问题进行调查核实。
经查,群众投诉情况属实。针对投诉问题,安居区立行立改,第一时间组织养殖场业主对周边灌溉渠进行清理疏通,同时开展场内外环境卫生大整治,责成业主严格按照粪污处置流程,与有沼液需求的农户签订相关消纳协议,规范处置沼液,规范消纳粪污,降低粪污积存量,减少臭气滋生,避免异味扰民。相关问题已于9月12日全部完成整改。
同时,东禅镇政府和辖区畜牧兽医站也将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全面加强日常监管,定期开展巡查工作,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上面的沟渠清理完毕,养猪场周围的清洁也打扫了,杂草不见踪影,臭味也没有了。”看着整改后的灌溉渠,禅月村村民表示很满意。
相关资讯
督查组暗访:湖南株洲灌溉渠成臭水沟水质监测站涉嫌数据造假
一条20世纪70年代修建的灌溉水渠,由于沿途生活污水肆意排放,成了污浊不堪的臭水沟……近日,接到湖南株洲当地群众和环保志愿者反映,2018年国务院大督查第十八督查组围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