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新闻 >> 正文

出演《小欢喜》感慨良多陶虹能整理好一个家也不是简单的事

更新时间: 2025-09-16 20:22:17

阅读人数: 353

本文主题: 小欢喜看后有太多的感慨了

宋倩一家也是中国许多家庭的缩影

口碑和收视双丰收的都市剧《小欢喜》,明晚将在东方卫视收官。该剧全方位讲述了中国式中产家庭面对孩子高考的现实与温情,引发观众的强烈共鸣。豆瓣8.3分的评分,让《小欢喜》成为今年以来评分最高的现实题材剧。

陶虹在剧中饰演了一个强势妈妈“宋倩”,角色中那种压迫性的“窒息之爱”引来观众热议。说起来,在去年拍摄《小欢喜》之前,陶虹已有5年没演电视剧,上一部要追溯到2013年与张鲁一合作的谍战剧经典《红色》,当时陶虹的精湛演技让观众印象深刻。

《小欢喜》在东方卫视播出后,观众们又一次把陶虹的“教科书式演技”捧上天,纷纷对她喊话:能不能多点出来拍戏?为此,陶虹的丈夫徐峥还在朋友圈转发了一篇题为《听说观众已经喊话徐峥,拒绝将陶虹私有化了?》的文章,并回应说:“陶虹是大家的陶虹!我才是陶虹的私有财产。”

近日,陶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的观众已经完全换了一拨,已经不再是当年看我演戏的那些观众了。年轻观众这次通过宋倩这个角色认识了我,对他们来讲,我完全是个‘新人’,这很有趣。”

角色:宋倩的偏执和焦虑,做了妈妈就会懂

陶虹饰演的宋倩不断给女儿乔英子施压,逼迫她学习,规划她的人生,却屡屡激起女儿的反弹。在经历了女儿试图跳海的打击后,宋倩终于悬崖勒马,认识到错误,主动缓和母女关系,最后更重新获得前夫乔卫东(沙溢饰)的爱。

陶虹认为,宋倩这个角色不讨好但非常立体:“宋倩的偏执和焦虑,对于孩子来说可能比较难以理解,但如果你是一个妈妈,很多事情不用解释就会懂。所以有人评论说:‘五年前我一定站英子这边,但如今我是妈妈,会毫不犹豫地站宋倩这边。’”当很多人在骂宋倩给乔英子带来的“窒息之爱”时,陶虹却认为应该看到宋倩在教育理念上好的一面:“宋倩培养了一个善良的、能够感受到爱的孩子,她是一个宁愿伤害自己也不愿意去伤害别人的孩子。”

谈及出演“宋倩”这个角色的感受,陶虹说:“对我来讲,每一个角色演绎都不会是简单的。我接这个角色时也和徐峥商量过——一个家庭里的人需要相互帮助、相互支持,这种商量是必须的。”陶虹笑言,徐峥也有关注《小欢喜》:“徐导会看我的戏,就像陶演员也看徐导的戏一样。他是一个触觉非常敏锐的艺术家,对于现在的时事、热播的每一部影片,或者是行业的变化,他都会去关注。”

感悟:从孩子出生那天起,学习做一个“妈妈”

出演《小欢喜》,也让陶虹对家庭教育问题感慨良多:“作为一个妈妈,今天你还可以帮孩子做一些事,明天孩子可能就会对你说:‘这个我要自己来。’这不就是成长吗?其实,妈妈也是从孩子生下来那一天开始做妈妈的,她做妈妈的‘年龄’和孩子的年龄是一模一样的。从这个角度讲,妈妈并不比孩子大,也不一定会更有经验。”不过,陶虹这几年下来还是总结了一些经验:“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尽量给予他们一些接触事物的机会,会对孩子的人生道路有一些方向性的影响。如果孩子从来没有接触过戏剧等艺术类的东西,而只有知识技能,那么这种生命会狭窄很多。”

陶虹这几年的影视剧产量并不高,在拍完《小欢喜》之后也没接过戏。她说:“虽然我最近没演戏,但不代表我在家里是无所事事的状态。能整理好一个家,也不是简单的事情。毕竟我也在家里带孩子带了十年,回头一看,发现当年那个笨手笨脚的我,如今干得算是非常麻利、熟练了。我希望自己永远有一颗敏感的心,能够感受到孩子的变化、家里每个人的变化,再去做调整。”

陶虹近年来也经常活跃在舞台上。她说:“今年春节后,我就一直在做话剧巡演,之前到了昆明,后面还会继续。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对我们影视工作者来说也是一个‘大年’,会有很多相关的工作。包括国庆前后的舞台表演,还有电影《我和我的祖国》,我都非常荣幸地参与了。”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出演《小欢喜》感慨良多陶虹能整理好一个家也不是简单的事

《小欢喜》热播背后,折射出无数家长的影子

“我怀疑编剧抄袭了我的高中生活”

我们真实的亲情关系和剧情一样:常常相互取悦、希望保持疏离、偶尔小心翼翼。

《小欢喜》试图解答的问题是:父母和孩子在碰撞之后怎样融合?如何实现双向成长?

陶虹饰演的宋倩是一名单亲妈妈,宋倩的生活大多围着女儿转。但在对英子的学习和生活方面,管教严苛到近乎“变态”。

设置半透明的学习室、源源不断的补脑品、亲自为女儿做测试把关......当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在为高考而服务,英子的压力越来越大,随之与宋倩的摩擦也越来越多。

因为宋倩独自抚养女儿,所以她对生活的安全感,完全来源于对女儿的绝对掌控,只要英子有些反抗,就开始亲情绑架:

宋倩身上折射出无数家长的影子,他们认为:“只要孩子快乐我就快乐”,“孩子过得好比什么都重要”。

家长这样付出限制了孩子的一言一行,要求孩子处处听话。一旦孩子有不情愿,家长就要细数为了她付出多少多少,委屈地斥责孩子不感恩。

让他拥有自己思考、决定的权力。

不管孩子多小,他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一味地压制和强迫,只会适得其反。

一个人愿意成长、独立,不是因为有人告诉他成长多重要,而是成长过程里他找到了内心的满足感。孩子在成长中,需要家长尊重他的独立人格,让他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在教育中给予孩子启发,比围着他团团转更重要。

宋倩单亲妈妈的身份,让她投注了过多精力在女儿身上,而孩子在如此重压下,难免出现“窒息感”。

现实中,因夫妻一方在家庭中缺位而对子女产生负面影响的案例并不少见。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钱英门诊案例:

小明父亲常年在外地出差,每月回家一两天。为了照顾小明,从小明出生开始,小明妈妈就放弃工作,又当爹又当妈,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小明妈妈自己明白。

即便如此,小明妈妈也得不到小明爸爸的认可——小明感冒发烧,小明爸不仅丝毫不对小明妈忙前忙后表示心疼,还指责小明妈怎么这么不小心,又让孩子着凉了。

更让小明妈难过的是,小明爸难得回家,还常常与朋友聚会。破天荒一次,小明爸带小明去游乐场,小明妈在家精心准备晚餐。但傍晚一个单位电话,小明爸就被叫走了。

仿佛在小明爸心里,工作永远是第一位的,朋友其次,小明和爷爷奶奶第三……小明妈还有位置么,保姆,或是其他?时间长了,小明妈不再对丈夫有期待,而是把全部精力投注于栽培小明,她发誓“一定要把儿子培养成比丈夫优秀一百倍的人,让丈夫认识到他指责妻子多么错误”;有委屈和难过的事情,也不再找小明爸,而是向小明发泄或倾诉……

在这样家庭成长的小明,心理状态如何呢?

小明是个懂事的孩子,妈妈的不容易,他完全理解,他希望自己早点长大,替爸爸帮妈妈分担。

小学一年级开始,小明就帮妈妈分担家务,而且学习特别努力,希望做到最好,不让妈妈担心……可是让妈妈满意似乎是一件特别难的事情。好不容易考了好成绩,妈妈笑了,但是爸爸一回家批评妈妈,妈妈立刻变得焦躁……

时间长了,小明开始自我否定:“我太没能力了,怎么做也无法让妈妈开心。”他甚至自暴自弃:“我怎么努力也无法获得认可,干脆不努力算了。”初三开始,小明沉迷游戏,经常逃学……

小明的故事里,小明爸爸没有充分发挥丈夫和父亲角色在家庭中的作用,导致小明爸妈夫妻关系疏离。 疏离的夫妻关系进一步导致小明妈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小明妈转而把注意力过度放在儿子身上,这是小明心理健康出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1)我们每个人都是多重角色的复合体,我们需要平衡这些角色,不能顾此失彼。小明爸就过度把精力放在工作、朋友和父母上,而忽略了自己作为父亲和配偶的角色。小明妈则在种种原因下,只关注了母亲这一角色。

(2)夫妻关系疏离,最好在夫妻之间解决,不要牵连孩子。小明主动或被动地承担了很多本该属于小明爸的责任,对于年幼的他,自然是负荷过重。

高三老师也追《小欢喜》连连感慨“太真实”

以方家、乔家、刘家三个不同高考家庭的备考故事展开,描摹了一幅中国式家庭“浮世绘”。该剧“爆款相”已显,豆瓣8.1,不少高考过来人都评价说,“剧情太真实,就是当年的我家”。对剧中展现的那些焦虑的高三生活图景,现实中的高三老师是怎么看的呢?昨天,记者采访了南师附中江宁分校高三英语老师丁卉,也在追剧的她连连说“太真实”。

饰演的方圆、童文洁夫妇连夜去宋倩(小陶虹 饰)家,让她帮忙分析凡凡和磊儿的成绩走势,宋倩登录了一个网站,一下子就看到了凡凡和磊儿的成绩波动图表,上面有他们这些年在各时段的各科成绩,一目了然地看清每门功课考试的情况,还可以纵向比较每一科的进步和倒退,比如凡凡的成绩就是一个几乎直线向下的趋势表,而学霸磊儿就是一条平行线,说明成绩一直稳定在高位。后来的分班考试也显示了这一结论,凡凡倒数第一,而磊儿是第一。

关于这个学生成绩动态图,丁卉老师告诉记者,自从采取电脑阅卷后,学生每次考试的成绩都会实时同步到智学网系统,家长可以注册成为会员,这样随时就能刷到自家孩子的任何成绩。据悉,他们学校90%的家长都有智学网账户,从初中开始的成绩都能查到。“所以说,这也是现代家长为什么如此焦虑的原因之一吧,得知孩子在学校的成绩和表现都太便捷,可以即时掌控。”

之所以让大家觉得太真实,是因为父母和孩子的那些对话那些争吵,几乎每个高考过来人都经历过,所以很多网友说“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妈”。丁卉老师也告诉记者,剧中呈现的这些类型的家长,她在执教生涯里全都遇到过,佛系如方圆,焦虑和控制型如宋倩与童文洁。至于到高三才加入孩子家庭教育的“空降夫妇”季胜利一家,她表示也遇到过,对像季扬扬这样曾经亲情缺失的孩子,日常就需要额外增加一些专门的心理疏导。

而像宋倩家这样给英子的卧室装了隔音墙,还给卧室开个玻璃窗户,宋倩能随时监督的这种种操作,简直令人窒息。对此,丁卉老师表示,在家中如此极端的情况,她倒没听说,不过防止孩子写作业时开小差或做别的,大部分家长的办法是“学习时不许关房门”。

剧中学霸学渣都有,最看重哪个?

看好凡凡,反而对学霸磊儿有隐忧

剧中两个女孩英子和陶子都是学霸型,磊儿更是超级学霸,而凡凡则一心想搞文艺,考试倒数第一,目前被定位为学渣型。

那么从高三老师的角度来说,丁卉老师更喜欢哪类学生呢?丁老师的回答令记者意外,凡凡这种灵动型学生给她的印象反而最深。

之前丁卉老师也有一个很灵活的男学生,高一就开始经营淘宝店,学习上他的英语很好,是英语课代表,“当时他跟凡凡想法一样,觉得干吗非要考大学,淘宝生意就很好”,后来丁老师找他,给他分析:“做淘宝的目的如果仅仅是赚钱,你确实可以挣到。但当下的大环境里,如果没有学历和学习能力做支撑也做不长久,读大学后的平台和视野会更广,将来会更好。”后来他在高三发力了,考上了南京工业大学,现在大三,经常以校队队长的身份带队参加全国各地大学生英语辩论赛,“前段时间还告诉我,上外的研究生请他帮忙改作文”。

另一方面,剧中磊儿以“书呆子”学霸出现,但丁卉老师表示,这个角色是最有隐忧的一个,“他妈妈过世时就给磊儿立下了清华这样的目标”,而磊儿因为家庭不健全,没能全面发展,与人交往等社会性有欠缺,“不过现在他的高三生活有了小姨夫方圆,这方面的能力有望得到提高。”

丁卉老师总结说,其实这个社会不缺好学生,但缺少社会能力好同时学习也不错的人。

标签: sina.cn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