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消息 >> 正文

中国小说《三体》获科幻最高荣誉雨果奖中国政府网

更新时间: 2025-09-16 20:22:38

阅读人数: 462

本文主题: 小说《三体》

    新华社洛杉矶8月22日电(记者郭爽)在美国华盛顿州斯波坎市举行的第73届世界科幻小说大会22日宣布,中国作家刘慈欣凭借科幻小说《三体》获得科幻文坛最高荣誉雨果奖,这是中国人首次获得这一奖项。

    本次获长篇小说类雨果奖的是英文版《三体》系列的第一部。作为译者的刘宇昆代表刘慈欣参加了本届世界科幻小说大会并上台领奖。刘宇昆现场宣读了刘慈欣的获奖感言:"雨果奖是科幻界的一座灯塔,但我从没想到自己会得到这个奖。"

    刘宇昆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三体》在中国有成千上万"粉丝",自己也是其中之一。这部小说讲述的是一个具有大想象力的故事,谈论的是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同时,《三体》的故事植根于中国古代和近代历史,怀有强烈情感,让人回味无穷。

    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系列(又名"地球往事"三部曲)由《三体》《黑暗森林》《死神永生》三部小说组成。故事视角宏大,从中国视角讨论科幻的一个基本问题,即人类和宇宙的命运。

    英文版《三体》去年在美国出版后,掀起一股中国科幻热,先后获得星云奖、雨果奖、轨迹奖、坎贝尔奖、普罗米修斯奖5个国际幻想文学奖项提名。《三体》系列第一部的英文版在亚马逊电子商务网站上所获评价平均为四星半(满分为五星),书评人和读者对《三体》的好评均占多数。

    为纪念20世纪世界著名科幻作家雨果·根斯巴克,由世界科幻协会颁发的这一科幻文坛奖项被命名为雨果奖。2015年的这一奖项由世界科幻协会的5950名成员投票评出,创下投票数最高纪录。在世界科幻界,雨果奖和美国科幻奇幻作家协会设立的星云奖被公认为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两项世界性科幻大奖。

中国小说《三体》获科幻最高荣誉雨果奖中国政府网

《三体》小说是哪三体三体为何叫三体?

《三体》是刘慈欣创作的长篇科幻小说系列,由《三体》《三体2:黑暗森林》《三体3:死神永生》组成,第一部于2006年5月起在《科幻世界》杂志上连载,第二部于2008年5月首次出版,第三部则于2010年11月出版。

“三体”这个名字来源于天体力学中的一个基本模型,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太阳系中太阳、地球和月球的运动关系。

《三体》是科幻作家刘慈欣于2006年开始创作的小说系列,共有三部,也称“地球往事”三部曲。小说中,“三体”是一个在三个“太阳”影响下的行星,因为面临毁灭,三体人决定殖民到其他星球,他们选择了地球。在此背景下,刘慈欣讲述了地球文明在整个宇宙中的兴衰历程。

“文化大革命”时期,军方探寻外星文明的绝秘计划“红岸工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在按下发射键的那一刻,历经劫难的叶文洁没有意识到,她彻底改变了人类的命运。地球文明向宇宙发出的第一声啼鸣,以太阳为中心,以光速向宇宙深处飞驰。

四光年外,“三体文明”正苦苦挣扎——三颗无规则运行的太阳主导下的百余次毁灭与重生逼迫他们逃离母星。而恰在此时。他们接收到了地球发来的信息。在运用超技术锁死地球人的基础科学之后。三体人庞大的宇宙舰队开始向地球进发,人类的末日悄然来临。

《三体》作为《地球往事》系列的第一部,可以看做一个更长的故事的开始。《三体I》是一个关于背叛的故事,也是一个生存与死亡的故事,有时候,比起生存还是死亡来,忠诚与背叛可能更是一个问题。作者试图讲述一部在光年尺度上重新演绎的中国现代史,讲述一个文明二百次毁灭与重生的传奇。小说《三体》与三体问题有关,其中描述了一种在半人马座三星(应该是指半人马座α星:这是一颗三合星,是距离太阳最近的恒星)生存的三体人及其三体文明。同时《三体》也是小说中的一个模拟三体文明在一个有三颗太阳的星系中挣扎生存并发展的网络游戏,应该是由希望三体文明降临地球介入人类文明的三体组织开发的。

《三体》并没有揭示那个宇宙文明的图景,其中的两大文明自己也没有意识到这个图景,三体之界宇宙图景,只是揭开了其面纱的一角。

小说《三体》中,这首诗歌曾被高晓松大为称赞!原因究竟为何?

《三体》,可是说是一部很有影响力的科幻小说了,有许多人更是认为,《三体》具有很强的时代性意义,是它开启了中国科幻文学的新纪元!而随着《三体》名声的大噪,越来越多的读者被吸引过来,这其中就不乏一些各领域内的知名大V们。

高晓松就曾在自己的个人脱口秀节目《晓说》中,用了长达四期节目的时间来介绍刘慈欣的这部小说。而在第一期节目中的开头,高晓松就对《三体》中的一首诗歌大为赞美,称赞它的文学性之高,并放出豪言称,这是自己近几年来读过的最好的,不超过五首的,中文现代诗歌。

在小说《三体》中,一个存在于更高级文明世界中的个体,摧毁了整个太阳系,而这首诗歌,正是他在摧毁太阳系之后所作。这个暂且不谈,我们先来探究一下,高晓松这样夸赞这首诗歌的原因,究竟是为何呢?不妨我们先来看下这首诗歌:

我们大家都知道,时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它却在暗自地流淌,人类可以不断地突破物质极限,却怎样都无法控制得了时间,即使这世界最富有的人,也不能买到时间。

但在这首诗歌里,刘慈欣营造出了一种独特的意象,时间似乎有了生命,它不再那么令人感到空洞,不再是那么虚无的一种的存在。你可以把它凝固起来,甚至可以把它捏成一个礼物,戴在她的手上,涂在她的身体上。

时间是可以被控制的,这正是《三体》中最为重要的科学基础,而刘慈欣更是让可控的时间“活”了起来,就这一点来说,整首诗歌乃至整部小说的文学性都被提高了很多很多。

笔者曾在以前谈论诗歌的文章中提到过,音、形、意,是诗歌的三要素,但如果一首诗歌没有很好的思想意境,再严谨的押韵和断句排版,也都是形式化的。正如高晓松在节目中所说:诗不在于怎么组合那些字,或者怎么断那些句子,不是长短句就变成诗,而是它里面有一种独特的意象。

虽然说刘慈欣小说中的这首诗歌篇幅不是很长,但它打开了人们的思想,再加上一些具有科幻色彩的词语,让整首诗拥有了一种别样的美感,仿佛我们就置身于宇宙太空之中,周围都是色彩斑斓的天体和星云。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