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新闻 >> 正文

小说界革命

更新时间: 2025-09-17 17:14:30

阅读人数: 935

本文主题: 小说界革命名词解释考研真题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吉林文史出版社《 古代文学理论辞典》第357页(1056字)

清末兴起的一种资产阶级文学改良运动。

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发展,迫切需要一种具有生动性和普及性的宣传工具。明清以来,小说逐渐成为文学创作中的一种主要样式,李卓吾、金人瑞等的评点学,使人们对小说的认识开始走向自觉,而随着西欧小说和理论的翻译,人们对于小说的文学价值和社会作用,就认识得愈来愈明确。

于是,小说界革命的理论和创作就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一八九七年,严复、夏曾佑在天津《国闻报》上发表《本馆附印说部缘起》,最早提出小说“其入人之深,行世之远,几出于经史上,而天下之人心风俗,遂不免为说部之所持”的主张。接着则有梁启超的《译印政治小说序》发表,以欧洲各国为例论述小说左右社会舆论,促进政治变革的作用。同时,狄平人、吴 人、徐念慈、黄摩西等人相继发表论述小说的文章,参与鼓吹,互相引发,推波助澜,使小说革命的理论得到相当完整的阐述和广泛的宣传。

梁启超发表于一九〇二年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则明确地提出了小说界革命口号:“故今日欲改良群治,必自小说界革命始;欲新民,则必自新小说始。”这篇论文实际上是“小说界革命”的纲领,影响力和鼓动力很大。梁启超突破了鄙视小说的传统文学观,把小说视为“文学之上乘”。

他认为小说“浅而易解,乐而多趣”,具有广泛的群众性,能够精微地描写现实生活,充分地表现理想,有力地感动读者,使人们在“行之不知,习矣不察”的情况下受到启迪教育。梁启超并且从文艺创作的特征出发,论述了小说的“熏”、“浸”,“刺”、“提”的四种“神力”,即能够潜移默化,使读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影响;能够感人肺腑,使读者长期激动不已,不能忘怀;能够陡然地激起感情的波涛,如醉如痴;能够使人入化角色,陶冶性格。在这种理论的影响下,创办了一系列发表小说作品和小说评论的刊物,例如《新小说》、《小说林》、《月月小说》、《绣像小说》,等等;出现了深刻揭露封建统治的着名作品,如《官场现形记》和《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这样的长篇巨制。

充分显示了资产阶级近代文学辉煌的一面,并且对五四以后兴起的新文学理论的建树和创作的发展起了先导作用。

“小说界革命”的理论及其倡导者也象历史上一切进步运动一样,自然也有其局限性。他们把旧社会的腐败只归因于道德的腐败,而道德的腐败又归因于旧小说造成的后果。因此,他们要改革社会就只关注于改善道德,要改善道德就只寄托于新小说上面。这样就夸大了新小说的作用,并且也必然导致重视思想内容而忽视艺术形式的错误。

小说界革命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什么是小说界革命,名词解释定义是?_考试资料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后联系客服

是晚清文学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1902年,梁启超创办《新小说》杂志,并发表了《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一文,正式提出了小说界...

指元代后期出现的著名南戏《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拜月亭记》和《杀狗记》,简称荆、刘、拜、杀。传奇原指唐代文人创作...

宋初诗坛诗派林立,主要有三派:一是白乐天体,代表人物是李昉、姚铉和王禹偁,他们倡导学习白居易后期的闲适唱和诗;二是西昆体...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什么是“小说界革命”,名词解释定义是?_考试资料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后联系客服

“小说界革命”是晚清维新时期提出的一种文学主张,代表人物是梁启超。强调小说的政治功能,确立新小说...

20年代中期出现在中国现代文坛的一个以青年作家为主的文学社团,是“中国最坚韧,最诚实、挣扎地最久的团体&rd...

是由胡风等人在抗战时期的国统区创办主持的文艺杂志《七月》而得名的文学流派。它主要包括胡风、绿原、牛汉为代表的七月派诗歌和...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