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美术作品的三个角度分别是什么?
(1)了解作品的历史社会背景。美术作品是特定时代的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在美术家身上引起的审美体验和创作升华,因而美术作品总是与作者所处的历史时代有密切联系。因此,对美术作品的时代背景有所了解,可以深化我们对作品的主题涵义、形象创造、形式意味的理解与鉴赏。(2)了解美术家的艺术观点和生活经历。了解画家在时代生活中的个性经历和性格、心理特点,是深入理解美术作品的另一个角度。(3)体会作品的形式美感。这是最常用的一种鉴赏角度。这一角度把对美术家生活经历和性格的了解置于次要位置或不去注意,而突出关注作品本身的艺术形式美感特点。这一角度也把对作品历史社会背景的了解,换为对美术形式创造历史价值的把握。

赏析语言特色(整篇)
1.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表程度或范围的副词、虚词等。 3.叠词、连绵词(两个音节连缀成义而不能拆开的词,仿佛、伶俐)、拟声词等。 4.感情色彩,褒词贬用,贬词褒用。 1.常式句和变式句。变式句,即倒装句,是为了突出强调被移动的成分。 长句结构复杂,表意精确、周详、细致、严密,一般用于精确地叙述事物或严密地说理论证。 短句词语少,结构简单,表意简洁、明快、有力,一般用于表达欢快、激动、愤怒的感情,渲染紧张、激烈、恐怖的气氛,或画龙点睛地下结论。 整句形式整齐匀称,读来朗朗上口,句子气势贯通,意义鲜明。 整散结合使语言表达错落有致、婀娜多姿。 口语句式结构松散,短句较多,用语多为通俗口语。口语句式灵活多变,通俗流畅,关联词用得较少。 语言口语化,通俗易懂,增加文章的生活气息,拉进和读者之间的距离。符合人物身份和特征,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书面语句式结构严谨,长句较多。书面语句因为严密的逻辑性,关联语句用得较多。比较注意加工润色,讲究句子的锤炼,有时沿用一些文言句式。 语言书面化,端庄典雅,更加正式。 6. 句子语气:疑问句、陈述句、感叹句、祈使句。 文章的语言风格具有多样性,常见的语言风格有:庄重严肃、幽默风趣(诙谐、讽刺)、形象生动、华丽绚烂、质朴平实、繁复铺陈、简洁明快、含蓄深沉、雄浑豪放、严谨细腻、尖锐犀利、柔和温婉、委婉缠绵、优美抒情等。 我们可以对这些词进行粗略分类: 豪放类:感情奔放、笔恣纵横、气势磅礴、豪放粗犷、豪放旷达等。 柔婉类:柔和温婉、委婉缠绵、凝练含蓄等。 质朴类:质朴平实、明白晓畅、简洁明快等。 绚丽类:绚丽华美、旖旎华丽等。 庄重类:庄重严肃、严谨细腻、典雅凝重等。 诙谐类:幽默风趣、诙谐幽默等。 其他:亦庄亦谐、批判讽刺、沉郁悲慨、隐讳曲折等。 (四)修辞手法角度:比喻、比拟、夸张、引用、排比、设问、反问、对偶、反语、反复、对比、借代、通感、双关、互文、顶真等。 (五)表现手法角度:借物寓理、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想象、联想、虚实结合、动静结合、伏笔、铺垫、悬念、蓄势、渲染、烘托、衬托、对比、象征、以小见大、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点面结合等。 对于教材中或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的作家,应晓其语言风格。 老舍:北京韵味、通俗明白、幽默诙谐 汪曾祺:淡而有味、平易近人、明白如话、雅俗杂糅 散文语言:抒情性强,一般富有哲理。自由灵活、活泼多样。用词精彩纷呈,句式变化多端,篇章千姿百态,辞格运用广泛。 小说戏剧:贴切人物身份、思想、感情、精神,展现人物的个性特征。 科学小品:准确性、严密性与逻辑性。限制性词语限制,语序安排合理,关联词语使用得当。有时还有一定的生动性、形象性的特点。 语言节奏:舒缓、轻快,高亢、低沉,紧张、浓重。 (一)(20225.3原创题) 从《老三姐》的节选部分看,马识途小说语言具有怎样的特点?请举例分析。(6分) 答:小说语言具有质朴自然、细腻简洁的特点。 (1)质朴自然表现在叙述语言平实、自然,不事雕琢,如'我在四乡奔跑,什么地方黑,就在什么地方歇'。大量使用具有生活气息的语气词,生动通俗,方言词语的运用,充满浓厚的地域色彩,如'为穷人办事也还跑得起跳得起''遭不住了'等。 (2)细腻简洁表现在白描淡写、简洁凝练。作者并不进行大篇幅的景物描写,而是从整体着眼,以简洁的笔调勾勒形象鲜明的鸟瞰式的画面,如'繁星满天,蟋蟀啾啾,晚风吹来,分外凉爽,正是谈心的时候''繁星还在天上眨眼,蟋蟀叫得愈发凄凄切切,我的心里结了一个老大的疙瘩',前后对照,有力地渲染了氛围。在人物描写上,作者善于用简洁明快的语言,抓住人物的本质特点。如'她就把苦药草放在嘴里慢慢地嚼烂,吐出来给我敷上''捉住就剥衣服,挣也挣不脱',寥寥数语让人物性格跃然纸上。 本文语言上具有“赋”的特点,任选一个角度举例赏析。(3分)
(角度一)行文铺叙排比(1分)。例第⑿段,以气势酣畅的排比句表达对秦皇统一文字使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赞美,音韵优美,感染力强(2分)。
(角度一)行文铺叙排比(1分)。例第⑿段,以气势酣畅的排比句表达对秦皇统一文字使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赞美,音韵优美,感染力强(2分)。
诗歌鉴赏的八种题型及答题模板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1、诗歌鉴赏的常见题型及答题模板第一种是分析意象、意境型答题模板考查角度: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考查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题步骤:1、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并准确概括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景)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境)3、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情)第二种模式炼字型(一)考查角度: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考查变体
2、: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修辞手法)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二)考查角度:某词是全诗的关键(或“字眼”或“诗眼”),为什么?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查对全诗的把握程度。答题步骤:(与炼字型的答题步骤相结合)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2、从该词
3、在诗中结构上、表达效果上所起的作用考虑。第三种模式炼句型 (一)对某个句子进行赏析 【答题步骤】1、描述诗句描绘的景象。 2、具体分析(修辞手法、写作手法、关键字词)。 3、该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作用结构:位置不同,作用不同。 (二)炼主旨句、具有隐含信息的语句 【答题步骤】1、简析句意,有特殊手法的指出手法(用了什么手法,写出了哪些事物、景物的什么特点)。 2、结合其他诗句赏析。3、分析作用、效果、表达的主旨、情感 。(三)比较哪一句更好(或哪个版本更好)【答题步骤】 1、明确回答自己认可的对象。 2、解释手法、内容(考虑结构、表情达意、音韵等方面的作用。) 如在写景句,
4、就勾勒其描绘的画面,如在抒情句,就结合手法写作者抒发的情感 3、确定比较点,强调认可答案的优处。 (注:也可以适当分析相比较词语或句子的不足)第四种模式鉴赏诗歌中的形象(一)人物形象考查角度:把握形象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答题步骤第一步,找:找到诗人描绘形象的有关诗句。第二步,析:分析形象的基本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组织语言的格式一般为“思想性格特征人物身份”。第三步,联:结合诗歌主旨分析诗人为什么要描绘这一形象;分点说明、概括,切忌以译代析。第四步,明:指出描绘形象的作用或效果。就是分析形象中诗人所寄寓的思想感情或蕴含的哲理。可用一句话概括总述,也可以放到步
5、骤里回答。(二)景物形象景物形象: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考查角度1、概括景象(意境)特点 2、描摹诗歌图景3、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解题步骤】第一步,找:找到诗人描绘形象的有关诗句。第二步,析:结合诗句和表现手法分析景物形象的特征。第三步,明:指出描绘形象的作用或效果。就是分析形象中诗人所寄寓的思想感情或蕴含的哲理。可用一句话概括总述,也可以放到步骤里回答。(三)事物形象解析:把诗人要表现的品格节操或思想感情用象征的形象曲折地表达出来,这种象征性的形象就是事物形象。具体分类:1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咏物诗运用的是托物言志(象征)的手法,通过对某一具体事物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以物喻人
6、,言在此而意在彼。2具有特定意义的形象。古诗词中有一些意象具有特定的含义,比如,“柳”谐音“留”,古代有折柳送别之意,所以有惜别怀远之意。考查角度:主要是针对某些事物形象的象征意义来设题。通过分析事物形象的特点,来探求象征体和本体之间的联系,进而分析并把握诗歌的思想和情感。答题步骤:第五种模式情感、主旨型考查角度: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考查变体: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情趣?或者结合意境考查,或就某一句某一联发问。答题步骤:1、诗歌各句(或相关的句子)分别写了什么内容2、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3、抒发什么情感第六种模式是分析技巧型考查角度: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
7、达技巧?考查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怎样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第七类是分析语言特色的答题技巧考查角度: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考查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第八种模式评价题型的诗歌答题技巧考查角度:评价题是先列举出一首或几首诗词,再引用一段古代诗词评论家或后世人对诗词特点的评论语,要求你先判断这个评论是否正确,是否合理,然后阐明理由。其实这类题型只是前六类题型的变体,没有直接提出问题,需要学生自己分析问的是内容、主旨,还是表达技巧,然后结合问题和诗歌进行恰当的表述。【答题步骤】1、认真审题2、深入阅读理解诗词3、结合诗歌内容,结合评论答题诗歌答题时要注意:紧扣诗文内容,点面结合地分析;阐明理由时,紧扣评论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