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消息 >> 正文

尺素传情(情书)书评

更新时间: 2025-09-17 17:17:00

阅读人数: 910

本文主题: 尺素结局

情书,本应是发生在男女间的浪漫情话,而作者却精心为读者们编排了两位女子间的至情之书。 由于之前一直在读东野圭吾先生的小说,所以在读这本书时自己还是忍不住进行自我推理,就此先谈一谈。当秋叶轻吻博子被发现然后又冒充博子回信是,除了心中默默鄙视外开始推测是不是秋叶将藤井树推下山的(事实证明我想多了)。不过,当出租车司机对博子说:你和之前乘车的女士好像,不会是姐妹吧。我便基层上猜出了后文,不过结局归结局,重要的是岩井先生为我们展现的唯美爱情才刚刚开始。 全书到接近三分之二的时候信中的藤井树慢慢回想起来曾经初中那个和自己同名男生之间的故事。从开学第一天的尴尬,在走廊上听到藤井树时两人同时回过头的窘态,到那让我忍不住笑出声的竞选投票情节,再到藤井树(男)为藤井树大打出手,以及最后藤井树桌上的花瓶。这些些情节不仅有着校园爱情的清纯,更妙在用藤井树回信的方式讲述了这些故事,藤井树小姐也在回信中渐渐明白:原来自己的初恋就是藤井树。 尺素传情,不禁让我想起了“海角七号”中那段感人的恋情。 信叙述到藤井树的转校后基层上也就完了,不过岩井俊二先生还觉得不够,又让我们感动了两次。 一向木讷的爷爷,在和妈妈激烈争辩后,抱上藤井树便冲向了医院,面对与10年前类似的场景,爷爷依然如故。 藤井树虽然转学离去,但他为学校留下了“寻找藤井树”这一活动,“寻找藤井树”不仅是寻找那写有藤井树名字的书扉,则更是每个学弟学妹对一段美好爱情的向往。 合上书后,想想看,其实曾经也有一位女生与自己同名。 (映象较深情节:你相信一见钟情吗?;你和之前坐车的女孩好像,你们是姐妹吧;藤井树,红心,藤井树;三年级二班藤井,你的学号是……24号;寻找藤井树;最后一段很美)

尺素传情(情书)书评

双鲤问讯,尺素传情

中学毕业那阵流行写同学录,几乎是人手一本,姓名、年龄、爱好等信息,友谊长存等祝福不知写了多少遍。一个女同学在课间把她的同学录递了过来,我实在不喜欢这个同学,也不知哪来的勇气,在同学录上写下了我对她的讨厌,以及厌恶的原因。得先说明并不是想通过特殊的方式让人家记住我。 关于这一行为,可以评价为小气,不懂得原谅,但却不能简单的归结为幼稚。作为一个不善于撒谎的人,我保证写下的都是当时最真的感受。 大家都习惯了美好的结局,连初中毕业都只能互相歌颂友谊,换做今天就是互相点无数个赞,发流着泪的表情。一份彼此珍视的友谊并不需要写下多少句“勿忘我”,只是,说真话有时候就是让人有那么点讨厌。 讨厌成了一个过滤友谊的方式,留下来的才是愿意将心比心的人,能互相贫嘴,能互相挤兑。不然嘴贱的“谢耳朵”也不会有那几个可爱的小伙伴。 诗人徐志摩邀请恩师梁启超为其与陆小曼的婚礼做证婚人,没想到梁启超在婚礼现场一点面子都不给的说道:“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所以在学问方面没有成就,你这个人用情不专,以致离婚再娶。陆小曼!你要认真做人,你要尽妇道之职。你今后不可以妨害徐志摩的事业。你们两人都是过来人,离过婚又重新结婚,都是用情不专。以后要痛自悔悟,重新做人!愿你们这是最后一次结婚!“面红耳赤的徐志摩也没有因此与恩师交恶,从此断绝往来。 似乎文人们都有一种真性情,他们的骄傲与自尊要求他们不随意附和,不假意恭维,要么不说,要么就说自己的真实想法。 作家章小东几个月前出了一本《尺素集》,以书信的形式回忆了20来位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包括巴金、张爱玲、萧红、夏志清等在内。 书中人物多已作古,按照“为死者讳”这样一个传统,此类文章是能夸不能损,只能表扬不能批评的。 可章小东偏偏不这样写,她要还原一个真正人。一个真正的人必然是有缺点也有优点的,不能因为去世,错误就不再是错误了。我们可以原谅,但不能回避,且要对此种缺点保持警惕。 在给萧红信件的开头,章小东写道:“披肝沥胆地给你写信,是一个女人想对另一个女人敞开内心的纠结,写下了的都是直言,不会拐弯抹角,但却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认同的事情。” “都是直言”,“不会拐弯抹角”,这便为整本书做了一个注脚。也因此她会为朱安抱不平,批评鲁迅的冷漠。在写到柯灵时,一个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形象跃然纸上。对于该讨厌的还是那么讨厌,显出了作者的可爱与生机勃勃。 当然,你可千万别把这本书当做口诛笔伐的檄文,只是我们太缺乏这种把一个人当做人来认真对待的非虚构文学了。 一个人是复杂的,立体的,他有好习惯也有坏脾气,即使是一个人人夸赞的好人,在某些时刻也会干坏事,可文人们不是互相看不起,就是互相吹嘘。能读到章小东这么细致的剖析,是一种难得的体验。 章小东的观察细致入微,常常又带入自己浓烈的感情,所以她会为张爱玲感到不值,生出一种女人对女人的怜惜。她写那个年轻时为爱私奔的妈妈,老了还会因为与父亲的信件被孩子们发现而羞涩、而脸红。还有她写巴金、写夏志清等人,仿佛把读者拉到了长者们身旁,听他们讲自己的故事,激动的或缓慢的。 在阅读本书的那几个小时里,内心是平和的。章小东笔下的情谊不是炙热的火,而是缓缓流动的水,就这样静静的淌着。 至于在本文开头提到的那位女同学,在大学快毕业时,通过网络与我取得了联系。她以这样的一句问候为我们的闲聊开了个头:“你还记得当初你在我同学录上写的话吗?”

纸短情长、鱼书雁信、尺素传情的年代

情书,对于笔者这种80后来说,意味着青涩年代对于爱情纯真美好的向往。那时候,没有手机,没有短讯,那时候的邮票,两毛一张,那时候,电脑尚算新奇,遑论“伊妹儿”。那时候,是鱼书雁信、尺素传情的年代,那时候,车马很慢,爱情很浪漫。

《纸短情长》收集了十七位国外名人写给爱人的信笺,这其中有作家、音乐家、诗人和心理学家。他们或者百年偕老、 白头相守,或者半途而废,没能走到最后,或者根本就是一段孽缘,注定没有结果。但当他们写下这些信笺时,他们的爱是直接的,炽热的,幸福的。

“莉维,我的确爱你——像露珠爱着花朵,鸟儿爱着阳光,像波涛爱着微风,母亲爱着孩子,回忆爱着老友,潮水爱着月亮,天使爱着内心的纯净。”

人到中年,不知不觉间有些厌恶跌宕起伏,变得更喜爱团圆的结局。所以,当读到马克·吐温和欧莉维亚的爱情时,我由衷地感到轻松和欣喜。爱情需要呵护,需要精雕细琢。欧莉维亚出身豪富,马克·吐温为了能够配得上她,戒烟戒酒,不断地写作,并到处参加演讲。

好的爱情会教人奋发向上,变得更好。马克·吐温追逐爱情的过程是净化自身,提升自身的过程,他也如愿以偿,和心爱的欧莉维亚白头到老,谱写了一曲佳话。

“如果我又给你写信了,请你原谅我,先生。我不努力减轻痛苦,如何能忍受生活呢?”

夏洛蒂·勃朗特曾创造了简·爱这一角色。简·爱富有反抗精神、自尊自爱,而生活中的夏洛蒂同样如此。二十六岁时,夏洛蒂遇到了她崇拜的修辞学老师康斯坦丁·埃热,并无可救药地爱上了他。可是埃热已是有妇之夫,出于对婚姻的忠诚,他几乎不给夏洛蒂回信。

爱情是任性的,一意孤行的。在这场单相思中,两人却都展现出了“发乎情,止乎礼”的风度和教养。夏洛蒂把对爱情的盼望转移至写作,接连创作出《教师》《简·爱》等享誉文坛的作品。三十八岁那年,她与父亲的助理结婚,次年去世。

标签: 纸短情长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