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沉默的真相》接档《隐秘的角落》,推理三部曲最后一部!紫金陈赚翻了
《沉默的真相》比《隐秘的角落》会稍微显得温情一些。这部剧的主演是廖凡和白宇。一个是影帝,一个是实力派小生,看点还是有的,只是让人比较遗憾的是,出演了紫金陈两部作品的秦昊却没有把三部曲最后一部演了。这要是演了,他估计又能够带出一波热度。
在这部剧中,严良是专案组的副组长,他有独特的办案风格,对事物有自己见解,其洞察力相当敏锐。而当所有人证物证俱全的时候,他想要揭开真相的时候,结果案情却来了一个反转,还牵扯出了十年前的一个案件。
而另外一个主角白宇,饰演江阳,是江华大学政法系的研究生。白宇从《镇魂》火了之后,曝光度也提高了,但是他的演艺事业并没有因此而打开,在《镇魂》之后也没有让人更加印象深刻的作品。不知道这一次他在《沉默的真相》的表现会不会给人带来惊喜呢?
在拍摄《沉默的真相》的时候,出版社就开始加印了原著《长夜难明》,就因为觉得这部剧会火,紫金陈靠着这三部作品,也赚翻了。

原创《沉默的真相》完结,近几年不错的悬疑推理网剧,你追过几部?
上半年担心被张东升叫去爬山,下半年害怕有人在地铁站打开行李箱……
继《隐秘的角落》后,又一部高分悬疑剧诞生,开播8.9分,高开高走,《沉默的真相》豆瓣评分9.2分,应该是今年口碑最好的一部网剧了。
这部剧由廖凡、白宇、赵阳等主演,开局就上演了一起反转,坐地铁抛尸的律师张超承认杀人,却在宣判时当庭翻供,而且有不在场的证据,由此引发多年前的一场命案以及这场命案背后隐藏的惊人秘密,剧中三个时间线同步叙述,案情环环相扣,顺接转场,隔空问答,精彩悬疑,一秒钟都不想跳过。
十年坚守,以死相拼,为了查明真相,为了将丑恶曝露在阳光之下,他们不惜牺牲个人幸福,不畏强势,虽然困难重重,始终怀着赤子之心,正义可能会迟到,但不会缺席,只是他们付出的实在是太多了,执着于真相的江阳,多次让人感动。
近几年,国产网剧崛起,悬疑题材为主,剧情紧凑,高度还原小说,剧中场景、道具、调色、打光、音乐……非常用心,演员演技到位,给人以电影的既视感,在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下,很难有时间再去追那些注水剧,短剧的春天似乎已经到来。
《沉默的真相》已经完结,除了这部剧,这几部也是近几年不错的悬疑推理网剧,看看你都追过几部?
播出时间:2017年(共12集)
主演:秦昊、邓家佳、姚橹、宁理等
和《隐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一起,是由紫金陈的“社会派”推理作品三部曲改编,作为第一部,《无证之罪》打响了首枪。
一个经验丰富的法医(姚橹饰),一夜间他的妻儿突然失踪,苦寻多年无果,通过制造雪人连环杀人事件来寻找答案,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警察(秦昊饰),他们两人上演智商对决。
值得一提的是,宁理在这部剧特别出彩,他饰演的李丰田,人狠话不多,倒着抽烟,亡命之徒的形象入木三分,几个表情已经让人瑟瑟发抖。
播出时间:2017年(共32集)
潘粤明在这部剧中分身饰演一对双胞胎,这非常考验演技,但是潘粤明表演的没有任何违和感,观众很容易区分谁是哥哥,谁是弟弟。弟弟成了灭门案的嫌疑人,哥哥作为刑侦队长,为了帮助还弟弟清白辞去职务转任破案顾问,但是哥哥有黑暗恐惧症,于是兄弟俩轮流上阵查案。
这部剧很有趣的是,潘粤明实际是饰演了四个身份:“潘粤明”、“潘粤暗”、“潘粤明的暗”和“潘粤暗的明”。
播出时间:2022年(共16集)
这是一部关于女性力量的悬疑剧。相比于其他几部大火的悬疑网剧,这部剧“女性+悬疑”格外新颖。
非常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剧中杨颖的演技,前段时间剧情热播之时连章子怡都夸杨颖的演技了,看完剧后不得不承认确实进步了,不过一定程度上要归功于制作团队和剧本本身的故事情节。
除此之外,还有《在劫难逃》、《十日游戏》、《非常目击》等,不过,很多网友都特别期待《白夜追凶2》,再不来的话,心目中的国产犯罪悬疑网剧第一名的位置,就要先让给《沉默的真相》了!
那么问题来了,在你心中,国产悬疑网剧中,哪部最好看?
《冷雨》作者郭沛文:切勿用类型思维限制推理文学
悬疑和推理的市场究竟多宽广?首批向网飞(Netflix)售出版权的中国网剧《无证之罪》《白夜追凶》是悬疑推理剧,根据二手书买卖平台“多抓鱼”年初公布的数据显示,平台上最畅销的小说类型也是悬疑推理题材。早前豆瓣阅读和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FM联合推出一门课程叫“悬疑推理写作课”,除了请来周浩晖、紫金陈、雷米等当今中国最火的推理大咖担任主讲,还有像郭沛文这样在豆瓣阅读上发布过热门推理小说的原创作者。
当郭沛文决定投入写作长篇小说时,他辞去了杂志社记者的职务,瞒着除了妻子之外的所有家庭成员全职写作,至今三年有余。三年里,他在豆瓣阅读上的两部长篇小说《冷雨》和《鹌鹑》先后成为话题之作,《冷雨》还出售了影视改编版权,《鹌鹑》系列的后续作品也在创作之中。
少女神秘被杀、多变的叙述视角、富有心思的诡计和充满隐喻的地名……这些因素组合在一起,促使《冷雨》在豆瓣阅读上成为爆款之作,怎么看都属于情理之中。残酷青春题材的悬疑推理小说,除了被改编成同名电影并由松隆子主演的《告白》、被改编为同名日剧的《池袋西口公园》之外,中国读者较为熟悉的,恐怕只有紫金陈的《坏小孩》。
《冷雨》实体书出版后,郭沛文和豆瓣阅读的编辑们便马不停蹄地到各个城市进行宣传推广活动。编辑远子在其中一场新书发布会阐述过他对“中国式青春”的看法:“中国学生的青春都差不多,就是没有青春。”青春未必都是甜美的回忆,也充满了苦涩和难以启齿的秘密,而《冷雨》则把焦点对准中国本土青少年的生活,通过细腻的笔触捕捉到他们暧昧而复杂的情感和思想状态,这大概也是这部作品引发广泛共鸣的原因之一。
《冷雨》的故事背景设置在一个名为“津水”的南方小城,那里阴冷而潮湿,所参考的现实模型,是作者郭沛文现居的城市——湖南长沙。长沙给了郭沛文的不但有灵感,还有回忆,新作《鹌鹑》便是以长沙的太平街新胜村为背景。郭沛文透露,在写完《冷雨》后,他重访当记者时跑过的地方,试图获取新的创作素材,却发现很多地方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太平街的新胜村便是之一。太平街是旅游街,新胜村则是旅游街旁的U型巷子,充满文艺气息,对未来怀有激情和幻想的年轻人,常选择在这里开店,只是这些店的寿命都不长,有些店铺后来被郭沛文写进《鹌鹑》,其中就有第二章出现的微缩景观店。
比起《鹌鹑》的写实,《冷雨》显得相当梦幻。故事以高中尖子生何娇坠亡为引子,她的警察父亲何天奈开始了将近二十年的追凶,挖掘丑陋真相的同时,自己也陷入一场漫长的忏悔中。故事的时间设置从2012年横跨2029年,叙述者的人称则在第一、第二、第三人称之间来回切换。第二人称叙述的部分,读者代入的角色,有涉案的嫌疑人,也有办案的警察,这样的写法尽管引发争议,郭沛文却觉得这是一次有意义的尝试:“这些人物的视角和小说的距离是合适的。能用一种贴近的视角看到整个事件的不同侧面,对于善于共情的读者来说,也更能代入不同身份,体会到不同角色立场的纠结之处。”
郭沛文坦言,自己是一名ACG的爱好者,因此作品中会透出强烈的游戏感和二次元风格。但当谈论到如果《冷雨》被改编成游戏会是什么样子时,郭沛文的语气则充满不确定:“坦白说改编成游戏或许很难,虽然《冷雨》的多人称叙事受到游戏的启发,但游戏产业和影视产业一样,非常讲究团队分工和市场定位。”说到这里,他谈起自己玩过的推理游戏《暴雨》,设计者为了增强玩家的互动感和故事本身的吸引力,牺牲很多故事叙述本身的合理性,不免觉得有些遗憾,但倘若《冷雨》有朝一日能被改编成游戏,还是会觉得很开心:“当创作激发出另一种创作,实际上是你在别人的作品中看到他人在与你做最掏心掏肺的共鸣。”
对亚文化的深度关注在《鹌鹑》中也显而易见,谈到《鹌鹑》的创作动机,郭沛文却说,这部作品主要是想通过小说的方式,记录长沙市井生活的点点滴滴,尤其是人物心中的理想主义和残酷现实的撕扯所造成的张力。“太平街的鹌鹑”将会成为一个系列,最终的创作目的是写成一个以长沙为背景、关注当地人挣扎的生活状态的推理小说三部曲。
郭沛文的小说之所以受到读者认可,与其不自觉的文学追求不无关系。《冷雨》中那些充满隐喻的地名如“垃圾山”、“塞纳河畔”、“挪亚方舟”多少折射主人公的精神状态,而《鹌鹑》为了找对最准确的承载角色成长历程的表达容器,则用BBS直播贴、诗歌等多种文体切换作为表达方式。但对于平衡类型小说的叙事和文学小说的界限,郭沛文则说自己不会考虑太多:“类型也好,文学也罢,这些分类本质上是从读者角度去快速筛选信息时所采用的标签方式。但如果从作者角度去考虑这些问题,则很可能会成为桎梏。试图去平衡它们,就像思考如何把一副镣铐戴得更舒服,还不如扔掉不要。”
如果不动笔的话,郭沛文常会出门散步、坐公交车或者买菜做饭,对他来说,烹饪是不错的减压方式。但他对自己不规律的写作安排并不满意,还在努力地培养规律的写作习惯。探讨对本土推理写作的前景有何看法时,郭沛文分享了他和周浩晖私下讨论所达成的共识,就是“不要让类型限制写作”,并且在多媒体的冲击下,让他对出版业的前景有些悲观:“当然客观和主观方面的原因都很多,挑一点来说吧。我认为相比于创作者本身,我们更稀缺的是有见识、有新意又有说服力的批评家,他们才是好作品与读者之间真正的桥梁。但目前的环境下,可能批评家比作家还难成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