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派武侠小说作品:“泠香剑”.之寒江帖
——正月初三,漫天飞雪! ······雪落喉间时,剑比雪冷!“江雪,江雪······”。“天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心默吟诵柳宗元[江雪] 的泠香剑如约而至燕山脉下,宁华府,流云镇。万籁俱寂,天空如幕被鹅绒片雪罩得更觉阴郁昏沉。临近黄昏,她才风尘仆仆赶到…“流云轩”客栈已然华灯初上。阔绰豪气的朱漆香樟木大门端庄厚重,令人顿觉肃杀之气森然。没了平日的车水马龙,竟似人去楼空…大门两侧那对石狮,由半许丈高的西域河滩巨石精雕细琢而就,浑然天成之感,静静伫立在那,默默彰显着“流云轩”主家的跋扈之气。忽然“噌愣”一声似凤鸣的脆响…已然一式“金凤叩首”由泠香剑若杂耍般信手使出…轻灵且极迅地点刺左侧那只石狮的狮眼。香樟木门梁上悬吊的姹紫嫣红五彩丽宫灯映衬的诡魅红光正照下了剑尖儿点向狮眼这电光火石的一瞬…细碎如沙的一抹被削下的石屑似线般四散飞溅开去。顷刻间的这一剑太过突然迅捷。连地上烁透着微微银光的寒雪,也未曾分出它与这剑光之间究竟谁更令人寒意彻骨?旋即又听一声局促的闷响—“嗤”…四尺三寸的一柄清靓长剑已回身入鞘。到底是人力难御天功啊!……——飞雪徐徐而下,纷纷扬扬,好似慵懒松散,然其呈周天密布,百无一疏之势封盖万物万灵,真真是皇天飞雪,余者不吝! 谁人又可置身事外?孤高清冷的泠香剑也不例外;她出剑,点刺,回鞘,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可还是在玉手回剑的同时,手臂上已然坠入一大片儿雪花。短暂沾粘之后随即化作一[61] 汪晶莹水露凝于粉臂之上。她攒眉千度,随即翻手,吮指轻尝了一下,却笑道“好雪!”声音阴柔如莺,几分忧郁之色中似又带着一丝女子不该有的沧桑… -------到底还是这漫天飞雪快啊! -------伴着渐觉声大的风啸,雪也愈发浓密。但仍是从容挥洒,徐徐而至。又是漫天飞雪,漫天飞雪!…还是万籁俱寂,除了这风啸,除了这飞雪…泠香剑轻敏妙曼的身躯独立于风雪中,石狮前,似…

梁羽生的“生命大和谐”,当年你看懂了吗?
开风气之先者,梁羽生也。发扬广大者,金庸也。
提及新派武侠小说,我们会想到许多新派的武侠大师,金庸、梁羽生、古龙、温瑞安、卧龙生、司马翎、柳残阳、诸葛青云等等,但成就最为突出的则是金庸、古龙、梁羽生。
作为新派武侠宗师,梁羽生可谓是率先举起新派武侠小说的大旗,成了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梁羽生写的第一部武侠小说叫《龙虎斗京华》,这部小说是蹭着一场擂台比武的热度写就的。
当时太极派和白鹤派产生了争执,先是在报纸上互相攻击,后来又相约在澳门新花园擂台比武,炒得沸沸扬扬,比武却不到五分钟,以 吴公仪一拳集中陈克夫的鼻子而结束, 虽然整场擂台赛不到五分钟便结束了。但实际的影响力,却不容小觑,成为众多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身为《新晚报》总编辑的罗孚却敏锐嗅到了商机,既然大众对这次擂台比武这么念念不忘,对比武斗狠这么感兴趣,若是趁此机会推出一部武侠小说,会怎样呢?罗孚越想越觉得靠谱,兴奋找到梁羽生。梁羽生架不住罗孚的逼迫,只好硬着头皮写了起来。
谁料,《龙虎斗京华》受到了读者的狂热追捧,梁羽生这一写,就写了三十年,直到1984年才得以封笔。三十年,写了三十五部小说,梁羽生的作品数量也是很可观的。在这众多作品中,有一个词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生命大和谐”,伴随梁羽生的第一部《龙虎斗京华》,到《武当一剑》结束。
每个武侠大师似乎都有御用的词汇,金庸的心中一荡,古龙的嘤咛一声,黄易的虎躯一震,梁羽生的生命大和谐。刚开始读梁羽生的作品碰到这个词汇时,真的不知道什么意思,当然了那个时候年纪还小,还不知道所以然。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看的时候,已经明明白白,梁羽生这是在含蓄表达两个人爱爱啊。
《龙虎斗京华》:良辰美景,斗室两人,柳梦蝶的侠气全消,化为了柔情一缕,她竟像小孩子一样,伏在左含英怀中,左含英这时,如饮醇酒,如游太虚,真不知天地之间,除了两人之外还有什么。他把手一招,将灯灭了,在黑暗中,两人获得了
《广陵剑》:一双红豆跌在地上,松枝火光,恰好也给穿过窗缝的冷风吹熄了。在黑暗中,不,是在他们幻想中的色彩绚烂的世界里,他们获得了
《弹指惊雷》:他像小孩子一样伏在冷冰儿怀中,两人如饮醇酒,如游太空。真不知天地之间,除了他们两个之外还有什么,相怜相惜之中,两人获得了
生命大和谐,关于男女房事,梁羽生写得很隐晦很克制,也很浪漫唯美。最原始的冲动,最古老的方式,最幸福的事情,似乎都在这嗨羞之中得到了释放。生命很美,和谐真棒。
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山之作《龙虎斗京华》,影响力到底有多大?
说起新派武侠小说兴起之缘由,一定要说到香港武术界的一场擂台比武。若不是有这场擂台比武,那么新派武侠小说便不会兴起,至少也要推迟很多年,才能与读者见面。
这场擂台比武,当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1954年,定居在香港的福建白鹤拳的掌门人陈克夫,可能是日子过得太悠哉了。一代宗师,突然觉得在香江有种笑傲江湖,舍我其谁的感觉。
于是乎公开发表自由言论,认为太极拳就是广播体操,根本不算是武术,实战就是个笑话。此言论一出,自然引得太极门掌门吴公仪的不满。于是跟陈克夫进行舌战,互相炮轰。
文斗,打嘴仗,没有什么实质性效果。双方也骂累了,想换种方式再战。于是这一次,不打嘴仗了,决定比武定输赢,用拳头说话。作为江湖中有名的门派,他俩之间的较量,自然不能用打架这两个字定义,那是动真格的较量,比试,比武,不是街头斗殴。
双方约定在擂台上比试,经过港澳报纸的大肆宣传,引发大众关注。比武的地点于是定在了澳门,比试当天,人山人海,就连港督、总督都显赫人物都到场了。可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比赛开始后,不过两个回合,就以太极派一拳击中白鹤派掌门的鼻子导致流血而告终。
这么大的新闻,比武这么儿戏,一时间成为笑谈。《新晚报》本来是抱着极大的希望,希望两派掌门能够在台上较技,你来我往,打个热火朝天的。可是没想到,这么快就结束了,很是失望。其实何止这些记者编辑失望,普通民众也是很失望。
觉得不过瘾的总编辑罗孚,于是找到了编辑梁羽生,让他写一部武侠小说,来蹭一下子热度。陈文统架不住罗孚的一再催促,只好硬着头皮去写。赶鸭子上架,头一遭写武侠小说。梁羽生根本没有抱着大火的希望,只要不挨骂就可以了。
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写的连载武侠小说竟然大受众人欢迎,于是这部连载了八个月的《龙虎斗京华》,令梁羽生名声大振,成为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山祖师。作为新派武侠史上的第一部小说,《龙虎斗京华》主要讲述的是义和团运动中,江湖儿女在大时代背景下的传奇故事。
主要的故事梗概如下:晚期时期,清政府腐败无能,列强侵略,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内忧外患的时代,促使了太平天国运动、捻军起义,匕首会、义和团等各种组织的出现,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自强而抗争。
《龙虎斗京华》的故事就是从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开始的,太极门丁派掌门人丁剑鸣,因为骄傲自大,被清廷鹰犬索善余蒙骗,跟官府来往很近。如此做法,令江湖中人很是不齿。尽管师兄柳剑吟,儿子丁晓等人一再相劝,丁剑鸣依然我行我素。直到被索善余毒死,才懊悔不已。最终在柳剑吟、娄无畏、独孤一行、云中奇、钟海平等人帮助下,索善余被杀。
在独孤一行的劝说下,柳剑吟、娄无畏、左含英、柳梦蝶等人加入到义和团中。但此时的义和团在内外实力的左右下,分为三大派,也就是反清灭洋、扶清灭洋、保清灭洋三大派。反清灭洋,主张既反洋人也反清,抗争意识最彻底。扶清灭洋,则是要跟清政府平起平坐,一起对抗洋人。而保清灭洋,则是甘为清廷驱使,对付列强。
这三大派的内部分化,削弱了义和团的实力。特别是保清灭洋这一派,得到了清廷的支持,开始对义和团内坚决反清灭杨的江湖人士进行残害。柳剑吟和他的徒弟左含英,便先后被保清派的首领岳君雄给害死。为了替柳剑吟和左含英报仇,也为了不影响义和团的大局。
由太极门丁派掌门人丁晓、娄无畏以江湖寻仇的规矩,向岳君雄公开下挑战书。双方约定在京城校场摆下擂台,以胜负决生死。此举,在京城引起震动,于是一场龙争虎斗的较量开始了在经过九个回合的比试后,丁晓、娄无畏一方获胜。但此时八国联军攻入了北京,西太后早已逃之夭夭。京城大乱,国运动荡之际,岳君雄趁乱逃走,直到多年后被柳剑吟的女儿刘梦蝶找到后除掉,才报了大仇。
作为梁羽生先生的第一本武侠小说,《龙虎斗京华》给人的感觉是很稚嫩,却也很质朴。虽然此时的梁羽生的功底不如他日后的笔法,但此本小说所带来的虔诚,却是让人很有共鸣的。日后的小说,讲故事的能力更出彩,驾驭全篇的能力更强,故事更宏大,场面更精彩,人物更丰富。但是商业性质浓厚,就注定却少了灵魂之“情”。
《龙虎斗京华》全篇读下来,给人的感觉就是很真诚,很热血,也很感动。故事的开端和结尾也很有意思,以荒野古刹遇到神尼开始,以神尼悄然离开结束。神尼讲自己的故事,作者听别人的故事。故事讲完了,神尼离开了,作者的书也写完了,此种写法,让人想到了很多古典小说的模式。
《龙虎斗京华》,到底谁是男主角,真的不好说。似乎每个主要角色,都是男主角。又似乎每个主要角色,都是配角。但女主角是柳梦蝶无疑,作为书中少有的女性角色,梁羽生对于柳梦蝶的刻画鲜活生动,读完整部书,脑海中一直浮现她的两种样子,未出家前的花枝招展,出家后的寂寞索然。
尽管《龙虎斗京华》在如今看来并不是武侠史上出彩的小说,但却是新派武侠史上第一部小说,对于新派武侠史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此本小说,不但预示着新派武侠历史的到来,而且对今后梁羽生创作武侠小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