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消息 >> 正文

释义(二):卫多君子,其国无患

更新时间: 2025-09-23 19:49:45

阅读人数: 458

本文主题: 晋霸天下

卫,周之诸侯国,据于豫北冀南,历838载,康叔立国,始皇灭之。不见于七雄,而存世最久,何焉?季札言:“卫多君子,其国无患”,是言也。故圣人出鲁,居之十年,坐而论道,能使弟子捭阖天下,存鲁亡齐强晋霸越。是以圣人不囿于一隅而能心怀天下,不屈于困顿而能举重若轻。 求也艺,长政事。事于季氏,专于财货,不传仁德。夫济世者,圣者传道,贤者利国,君子布学。配享圣祭。 圣人立言立德立功立行,君子可得一焉 治国实治民生,民兴则国兴,民衰则国败。民欲生,实修身为本,本立而道生。季孙氏终不久存者,寡民肥私,虽有优待圣人之举,终非本心,沽名钓誉耳。 国有圣人而不能用,犹目瞽行残。圣人之能,非凡人可领受之,岂独季康一人乎? 以利为利;不以人为宝,以利为宝,君子尽去,潜资邻国。不然,廉颇尚能饭,伍胥不白头矣。何独国,人亦是。可叹! 终扬之。冉求知季康,亦善辩,故可达也。 臣强君弱,不敢不从。礼崩乐坏,国祚不兴。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道传于心,比之父母尤甚,故生徒能爱之念之;比之君王尤甚,故天下百姓爱之念之。古人依道而行,是为君子;今人论道而坐,是为大伪。大伪及昌,君子将亡。拨乱反正,存乎心诚!

释义(二):卫多君子,其国无患

春秋列国论

澶渊之会,仅得鲁、宋、郑、曹四国,晋霸衰矣。向戍,宋大夫之达于政者也。善楚令尹屈建,欲平大国,纾邦。患,以弭兵之说告晋赵武,赵武欲之。诸大夫盟于宋,晋遂与楚同主夏盟。鲁、卫、曹、宋,晋之从也;蔡、陈、郑、许,楚之从也。会分二主,而其从交相见。中国诸侯亦南向朝楚,楚遂主会于申,晋不与争矣。宋虽幸息肩,而南北有二伯,天下之大变也。宋昭之世,斥逐荡氏,华元为右师,专制国事,拥立文公,宠任益固,迄于共公,秉政不衰,桓族所素怨也。共公卒,荡山、鱼石谋不利于华元,元奔复归,山杀而石奔,鱼挟楚入彭城,诸侯围之,获五大夫。其后宋鱼氏无一在位者,厥宗亡矣。钟离、沙随与戚之二会,皆书华元主宋政者元也。元没,而华氏渐疏,华弱奔鲁,华陈奔陈,华合比奔卫,见书于经。

日講春秋解義

晉霸始衰,齊首背之,平公猶屢合諸侯以討焉。自齊莊公死,齊與晉平,晉侯自是不復出與㑹盟。故楚䖍遂合諸侯,借討亂之名以逞其貪暴。雖䖍終自敗,而天下之大勢遂不可復挽矣。其原皆由晉政不綱,諸卿植黨,列國彊家争附之,以固其私而怠於公義也。春秋之初,亂臣賊子,國人鄰國,皆應時致討,其後乃有受其賂而不討,與之㑹以定其位者。至於楚䖍,則天下諸侯奉為盟主而屬服焉。以晉之季世,屢以賂釋亂賊而不討,諸侯離心,勢已外潰,六卿則而象之,權復内移,以至流毒於生民,如是其烈也。楚人執徐子。

吴、晉通使,道必由徐。徐,吴出也,故雖屬楚,而不禁吴、晉之通,故楚既與之㑹而又執之。不言歸者,在㑹而執,尋釋之也。

秋七月,楚子、蔡侯、陳侯、許男、頓子、胡子、沈子、淮夷伐吴。秋七月,楚子以諸侯伐吴,宋大子、鄭伯先歸,宋華費遂、鄭大夫從。執齊慶封,殺之。使屈申圍朱方。八月甲申,克之。執齊慶封而盡滅其族。將戮慶封,椒舉曰:臣聞無瑕者可以戮人,慶封唯逆命,是以在此,其肯從于戮乎?播于諸侯,焉用之?王弗聼,負之斧鉞,以徇于諸侯,使言曰:無或如齊慶封,弑其君,弱其孤,以盟其大夫。慶封曰:無或如楚共王之庶子圍,弑其君兄之子麇而代之,以盟諸侯。王使速殺之。此伐吴也,其言執齊慶封何?為齊誅也。其為齊誅奈何?慶封走之吴,吴封之于防。然則曷為不言伐防?不與諸侯専封也。慶封之罪何?脅齊君而亂齊國也。此入而殺,其不言入,何也?慶封封乎吴鍾離,其不言伐鍾離,何也?不與吴封也。慶封其以齊氏,何也?為齊討也。靈王使人以慶封令于軍中曰:有若齊慶封弑其君者乎?慶封曰:子一息,我亦且一言曰:有若楚公子圍,弑其兄之子,而代之為君者乎?軍人粲然皆笑。慶封弑其君,而不以弑君之罪罪之者,慶封不為靈王服也,不與楚討也。春秋之義,用貴治賤,用賢治不肖,不以亂治亂也。孔子曰:懐惡而討,雖死不服。其斯之謂與!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