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新闻 >> 正文

晚清十大武林高手之义士大刀王五,他为何死了也不能入殓?

更新时间: 2025-09-23 19:49:51

阅读人数: 318

本文主题: 晚清三大高手

在民间广为流传的晚清十大高手中大刀王五榜上有名,他和霍元甲、黄飞鸿、燕子李三齐名,是一位忠肝义胆的侠客。大刀王五本名王正谊,他的刀法出神入化,支持维新,靖赴国难,是一位人人称颂的盖世豪侠。可就是这样一位大侠竟然惨死,头颅被割下来挂在城头,霍元甲不惜犯险将其取回,这才得以安葬。在王正谊身上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故事,他又因何惨死呢?

1844年王正谊出生在河北沧州武术之乡,他三岁丧父,和母亲相依为命,从小吃尽了苦头,干着各种杂活。为了强身健体,也为了将来能有一技之长,年幼的王正谊跟随武师肖和成走上了武学之路。当时在沧州有一位双刀侠客李凤岗是闻名全国的武学大师,为了提高自己的武学修为,王正谊想投在李老的门下,却几次都吃了闭门羹。为表忠心他长跪在李凤岗的门前不起,终于感动了恩师,收他为徒。王正谊训练异常刻苦,加上天赋异禀,几年的时间功夫修为就追上了师傅,也让李凤岗特别自豪。王正谊练得一身出神入化的刀法,学成后经过多年走镖结识了不少江湖朋友,还攒下了一定的家产,在北京开了一家源顺镖局。他为人仗义,诚信守诺,收费合理,镖局的生意红红火火,又因他在师门中排行第五,因此被人尊称为大刀王五。

有一次王五路上遇到几辆大车被土匪所劫,竟然连骡子和马都给抢走了,他们在冰天雪地里步履维艰,如果无人搭救恐怕要冻死在这里,王五二话不说将自己的马送给了他们,自己则硬生生推着马车回了家,事后这家人为了感谢他的救命之恩专门送来了牌匾。王五武力值超群,可他并不是一个只会用蛮力的武夫。有一次赶庙会的两波人起了冲突,约好在陶然亭决斗,知晓消息的王五两头劝和。其实清廷当时也得到了风声,却懒得把这种打架斗殴的小事放在心上,总是在闹出人命后抓凶手了事。如果没有王五从中斡旋,后果将不堪设想。王五出身江湖草莽,却能秉持一颗公正之心,友爱邻里,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扬,经此一事他在当地的声望更高了。

晚清政府腐败无能,尤其是在甲午战争失败后一系列的各地赔款引来国人愤怒。当时有一位叫做安维峻的御史因反对议和而被革职流放,流放之路危机重重,王正谊听说后挺身而出,一路护送他安全到达流放地,为人所称颂。这件事对他的触动很大,一向嫉恶如仇的王正谊就此认识到光凭着江湖人士的一腔孤勇是无法改变现状的,想要让孱弱的中国站起来改变国运,还得依靠更多的人。回来后王正谊创办了父武义学,给普通百姓传授武艺,强健体魄。在此期间他结识了谭嗣同等爱国人士,他们在一起切磋武艺,寻求救国之路,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变法失败后谭嗣同为了表明决心甘愿被捕,王五广发英雄帖,多方奔走,精心策划,希望能够救出谭嗣同,却被谭嗣同断然拒绝了。谭嗣同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流血而牺牲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私嗣同始。在戊戌六君子牺牲后王五悲痛欲绝,由此也坚定了推翻清廷的决心。随着义和团运动的兴起,王五积极参与其中,他们毁教堂,杀洋人,组织刺杀清廷要员,引起了八国联军和清廷的不满,他们将大刀王五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王五所在的顺源镖局被清军和八国联军团团围住。王五本有机会逃离,却怕镖局中一百多位避难的人受到牵连,所以选择了放弃。

被抓后的王五一力承担了所有的罪名,他请求捕头不要牵连他人。捕头被他的大义所感动,拍着他的肩膀说你真是条汉子,当即答应了他的请求。一代大侠大刀王五最终死在了八国联军的枪口下,终年56岁。为了震慑他人,王正谊的头颅被悬挂在城门上,家人无法给他入殓,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远在天津的霍元甲得知后单枪匹马的赶来,趁着夜色将王五的头颅取下,这才得以安葬。王五生前有一把青龙偃月刀,重达一百多斤,为了感念他的功德,这把刀一直完好无损地保存到了1958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大刀王五用自己的鲜血唤醒了更多的中国人,从晚清腐朽的统治下射进了一道光,他和霍元甲、黄飞鸿一样都是我们的民族英雄。

喜欢的朋友请关注我,主页有更多精彩内容。读百态人物,品百味人生,下期再见。

晚清十大武林高手之义士大刀王五,他为何死了也不能入殓?

晚清武林五大高手人生结局

前几天,小编谈及晚清武林五大高手。董海川、杨露禅、大刀王五、黄飞鸿、霍元甲等五人,在其生命历程,都秉持着为国为民的侠者风范,在晚清民初,扶世救民,为国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

那这些武林高手人生结局如何呢?下面,小编与大家一同缅怀这些武林高手的人生。

董海川,晚清武林大家,八卦掌创始人。生于清代嘉庆二年(1797年),少时家贫,年轻时因误伤人命,奔走他乡,学艺30余载,终有所成。1837年,返乡传授乡民拳法。卒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冬。传言,董海川临死时,昏惘,仰卧床上,两手仍作换掌式,直至气绝。

死后,葬于北京东直门外小牛房村旁。1980年,因城建需要,迁葬京西万安公墓,有碑铭数幢环墓前后。

杨露禅,晚清武林大家,曾创办“杨氏太极拳”。与董海川是同时代人,生于1799年,比董海川小2岁。10岁时,到河南陈家沟陈德瑚家做学徒,后拜太极拳大师陈长兴为师。励精图治,终于成就一代武林宗师。1872年,杨露禅逝世。至于死因众说纷纭,不过,有一种说法是被义和团剖肚而死。

大刀王五,原名王正谊,是清朝末年武师,一生行侠仗义,支持维新,靖赴国难,成为人人称颂的一代豪侠。王五生于1844年,师从李凤岗,学成后,成立顺源镖局。1898年,曾为支持维新变法,而担任谭嗣同的保镖。1900年参加义和团运动,在义和团运动中,被鬼子洋枪击中身亡,时年56岁。

黄飞鸿,原名黄锡祥,南粤武林一代宗师。1856年生于佛山市南海区,是一位济世为怀、救死扶伤的名医,曾开中医馆宝芝林,也是清末民初有代表性的洪拳大师。1924年10月,广州国民镇压商团暴乱,西关一带房屋被毁,仁安街“宝芝林”受累被焚,资财付于一炬,其长子汉林又告失业,因而忧郁成疾。次年农历三月廿五日,病逝于广州城西方便医院。

霍元甲,爱国武术家,迷踪拳第七代传人。1868年生于天津市西青区精武镇小南河村人,1909年扬名上海,并创办了精武体育会,培养了大批武术人才。1910年阴历八月十一日,因咳血病发,病逝于上海。对于死因,后世猜测较多,一般认为其为服了日本人的慢性毒药烂肺药,而毒发身亡。时年42岁。

---------------------

※主编@慕枫歌歌,影评人、娱评人、文体专栏作家。在《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美国侨报》、《羊城晚报》、《大众日报》、《扬子晚报》等全国200余家报刊发表各类文章千余篇。善于吃喝玩乐,吃得了朝天椒,写得了风雅文章,自诩后空翻也属妙笔回生。推广、宣传、交流,请加个人微信:fengge366

晚清十大武林高手

清朝是中国封建王朝土崩瓦解的朝代,特别是晚清更使中国一蹶不振,尽管如此,晚清依然有许多人才,今天清风为大家罗列出晚清十大武林高手排行榜,供大家参考指正。

王子平(1881--1973)河北沧州人义和街人,回族,武术世家,自幼习武,擅长查拳与太极。1919年在北京打败在中山公园设擂的俄国力士康泰尔,后在陆军部马子贞部下任武术教练。王子平和佟忠义并称“沧州二杰”,曾被誉为“千斤大力王”。

于济南击败日本柔道家宫本后到上海,以治伤正骨为业。曾在精武体育会,中华武术会,王子平暑期武术讲习所和精强武术会等处教拳。他培养了许多武术界接班人,但就个人武功水平而定,不能算最上乘,排在第十位。

杜心五(1869.12.5-1953.7.8),出生于慈利县江垭乡岩板田村,自然门开山鼻祖徐矮师的独传高足,是自然门第二代掌门人。与黄元秀,孙存周,郑佐平等好友被称为虎林七贤。 曾加入同盟会,抗战时期曾在国民政府任职。解放后担任湖南省军政委员会顾问、湖南省政协委员等职。

1953年7月8日,85岁的杜心五在打坐时安然去世。他是自然拳创始人,人称“南北大侠”,他做过孙中山先生的保镖,有人称他为“中华第一保镖”,武功虽强但比下面的几位还是不够,故排第九。

黄飞鸿(1856.7.9日-1925.4月),佛山市南海县人,清朝末年的洪拳大师。其父黄麒英,虎鹤双形拳创立者。他3岁习武,13岁随父鬻技街衢,尽得家传功夫。1882年受聘广州水师武术教练,并 考取广州将军衙门“靖汛大旗手”一职。1886年设跌打医馆“宝芝林”,后随刘到台湾英勇杀倭。1911年8月任广东民团总教练。1925年4月17日,病逝于广州城西方便医院。

他在民间可谓尽人皆知,他济世为怀、救死扶伤,不仅武功高强,而且武德颇高,但以真正的武功而论,黄飞鸿只能排第八,之所以他的名声响亮,是由于影视剧的宣传而已。

杨露禅(1799年-1872年),直隶省广平府人,杨氏太极拳创始人。 他以毕生精力钻研武学,醉心拳道,讷于言而敏于行,成就威名后仍淡泊依旧,不为浮华虚荣所累,是典型的“武痴”。

自露禅公北上燕都虎行京朝,广为大众声闻起至今一百六七十年间,可赞无愧为武林中一代宗师,江湖上万世师表。他曾给清代诸多王公、贝勒做武术教练,号称“杨无敌”,加上民间传说让他名声很响,但就武功而论,他只能排在第七位。

郭云深,名峪生,是河北深县马庄人,是清朝末年的一位武术名家。幼年习练拳术,后拜能然先生为师,昼夜练习数十年,深得形意拳之精义。

清光绪三年设教西陵,曾在宗室等地任教。以后游访南北,阅历颇多。七十余龄而终。他武功高强,练就绝技半步崩拳,以“半步崩拳打遍天下”而著称,但算不得真正的登峰造极,可排名第六位。

韩慕侠,原名韩金镛,1877年1月12日出生于天津西青区,是当年与霍元甲同乡并齐名的大师。自幼与其祖父学习迷踪拳,13岁时拜周义斌为师,习少林拳。后拜张占魁为师,学习形意拳、八卦掌。 韩慕侠身材挺拔,个性好斗好胜,与人挑战,少尝败绩,很快就为张占魁门下打出名号,人称玉面虎。与师弟姜容樵齐名,为张占魁最重要的弟子。

他曾做过周恩来总理的武术老师,是八卦掌高手,武功都是实打实的,曾击败过无数外籍高手,解放前是黄埔军校首席国术教官,排名第五实至名归。

说起董海川,武林圈子里的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生于嘉庆三年,本是清朝河北省安县朱家务村人,年轻时董海川本想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可是幼年家贫,没读几年书便辍学务农,由于多次科 考未成,因此便在26岁时远游巴蜀,通过切磋武艺来拜访师友,在游学过程中,董海川博采众长,在长达十三年的时间里自己琢磨出了一套拳法。这也就是后来的八卦掌。

他在青年时不慎动武打死人,为逃避官方缉拿,净身为太监,藏在京师肃王府中,后与当时的太极拳名师杨露蝉比武不分胜负,成为八卦掌开创人,可排在第四位。

霍元甲(1868.1.18日-1910.9.14日),字俊卿,生于天津静海县,清末著名爱国武术家,沧州十大武术名人。孙中山对霍元甲“以武保国强种”的胆识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霍元甲出身镖师家庭,继承家传“迷踪拳”绝技。幼年体弱,在27岁以前基本上生活在故乡,时常挑柴到天津去卖。28岁后到天津当上码头装卸工,后来在农劲荪开设的怀庆药栈当帮工,升任掌柜。

1909年,41岁的霍元甲,由农劲荪介绍来上海,接受由陈公哲、陈铁生所创办“精武体操会”中主教武术。 他是精武体育会创始人,将祖传“秘宗拳”发展为“迷宗艺”,以武力而论可排第三位,孙中山亲笔写下了“尚武精神”四字相赠,由于影视剧的宣传,他的民间知名度很大。

孙禄堂(本名:孙福全,1860年-1933年),字禄堂,晚号涵斋,河北顺平县北关人,孙式太极拳暨孙门武学创始人,中国近代著名武术家,素有天下第一手之称,有人称他的武功“堪称神明至圣登峰造极”,实为晚清武功最厉害的人之一。 孙禄堂天资聪颖,勤奋好学,11岁时背井离乡,只身徒步游历中国十多个省,拜访多为名师,他将形意拳、八卦掌、太极拳,三家合冶一炉,创立了孙氏太极拳。

他晚年时,面对列强侵略,大义凛然,曾信手击昏俄国著名格斗家彼得洛夫。此后还击败过日本5名技术高手的联合挑战。1933年他预言自己驾鹤之日,12月16日一笑而逝,享年73岁。

王正谊(1844年—1900年),北京顺兴镖局的镖头,京师武林名侠。字子斌,祖籍河北沧州。因他拜李凤岗为师,排行第五,人称“小五子”;又因他刀法纯熟,德义高尚,一把大刀曾击败无数高手,故人人尊称他为“大刀王五”。

王正谊一生行侠仗义,曾支持维新,靖赴国难,成为人人称颂的一代豪侠,與燕子李三、霍元甲、黃飛鴻等著名武師齊名。谭嗣同死前说的“去留肝胆两昆仑”中的“两昆仑”,就是指康有为和王五,以他的武功实力可排第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

标签: 大刀王五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