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取得进展,日本担心可能会被挤出美方谈判优先议程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上周,英美达成一项贸易协定;本周,中美经贸高层会谈也达成一项联合声明。而作为率先与美国谈判的国家之一,日本现在非常着急。
据《日经亚洲》5月14日报道,随着英美、中美相继在关税议题上取得进展,日本越来越担心与美国的贸易谈判可能会耗时更久,这让其占据谈判先机的希望变得渺茫。
一名参与日美谈判工作的日方消息人士表示:“中美、英美谈判的进展比预期更快。中美(谈判)目前可能是优先事项。”报道称,日方担忧,如果中国成为美国谈判的优先考虑对象,东京方面可能会被挤出有限的谈判日程。
此前,日本对于日美谈判一直持乐观态度,部分原因在于日美同盟关系。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曾在今年4月表示,他预计“日本将获得优先考虑”。
不过如今,美方似乎预计,与日本的谈判将旷日持久。“你必须花大量时间与日本、韩国打交道,这些协议不会很快达成。”当地时间5月8日,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在接受彭博电视台采访时这样说道。
“不同的国家处于不同的位置和情况,他们的谈判时间表和协议内容自然会有所不同,”日本经济再生担当大臣、首席贸易谈判代表赤泽亮正在5月13日面对记者时坚称:“美国认为我们极其重要。我的理解是,目前这一点没有改变。”
5月1日,贝森特与赤泽亮正在美国举行美日谈判 共同社
《日经亚洲》指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和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既参与了中美经贸高层会谈,也代表美方参加了与日本的谈判。如果美国在众多谈判议程中优先考虑同中方对话,日本可能会发现很难争取到专属于本方的谈判时间。
报道称,在5月1日于华盛顿举行的第二轮日美内阁级关税谈判中,双方直至最后时刻仍在艰难敲定日程,赤泽亮正被迫延长了一天的访美行程。尽管双方最终商定于5月中旬启动“密集的”内阁级谈判,但多数事项仍悬而未决。考虑到美方代表的出行安排,谈判很可能推迟至5月下旬甚至更晚。
与此同时,自上次会谈以来,日美双方工作层磋商持续进行。日本官员认为,有可能在今年6月七国集团(G7)峰会召开期间与美方举行峰会,希望在那里达成一项总体协议。
目前,日本面临的谈判难度高于其他国家,因为日方不仅要重新与没放协商所谓“对等关税”,还要单独处理汽车及相关产品25%的附加关税,这些因素可能会使旷日持久的谈判变得不可避免。
据日本共同社5月6日独家报道,在日美谈判期间,美方拒绝取消针对日本加征的24%“对等关税”,也拒绝取消暂停期征收的10%所谓“基准税率”。同时,美方无意与日本商讨对汽车、钢铁等加征的关税,仅限就下调“对等关税”相关内容进行谈判。
共同社称,对于一直争取美国全面取消对日关税的日本来说,这一形势极为严峻。美国对日本不予特殊照顾的态度十分明确,预计5月中旬起的集中谈判将困难重重。
汽车制造业是日本经济的支柱产业,美国对进口汽车征收关税不仅会对日本的汽车业造成影响,还可能会给其经济带来冲击。
2024年,日本对美国出口汽车约137万辆,占到其总出口量的三成以上。美国商务部的统计数据也显示,2024年美国乘用车进口额按国别划分,日本是除墨西哥外美国的第二大汽车进口来源国。
据野村综合研究所测算,美国的关税政策将导致日本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下降0.59%。5月1日,日本央行宣布,将2025年度GDP增长率预期从今年1月预估的1.1%下调0.6个百分点至0.5%。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与美官员会谈几轮后日本仍未获对伊朗制裁豁免权
原标题:悲伤那么大!与美官员会谈几轮后,日本仍未获对伊朗制裁豁免权
[环球网综合报道]据英国路透社11月1日报道,日本内阁官方长官1日表示,即使在与美国官员进行了几轮会谈之后,日本仍然没有从美国要对伊朗重新实施制裁的计划中获得豁免。
政府已经表示,美国正考虑对那些减少从伊朗进口石油的国家免予制裁,并将在逐个案例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实施。美国对伊朗的新一轮制裁将于11月5日生效,旨在将伊朗排除在国际市场之外的计划。
“到目前为止,美日已经就美国对伊朗实施制裁一事进行了四次会谈。”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说。“日方已提出,制裁所造成的影响不应波及日本企业的活动,我不想对会谈细节发表更多评论。”
报道称,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博尔顿31日表示,特朗普政府希望对伊朗的原油出口实施制裁,目的是给德黑兰方面造成压力,但美国无意伤害那些依赖伊朗石油的国家。
除日本之外,印度官员上月也曾表示希望能获得豁免,因为印度已经在最后期限前大幅削减了对伊朗石油的进口。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日本石油市场分析人士表示,如果印度获得豁免,那么日本获得豁免的可能性将会增加。
了解情况的消息人士透露,目前日本已经加入韩国的队伍,已经暂时停止伊朗石油的进口。
日本贸易部门的数据显示,日本2107年每天进口伊朗原油约17.2万桶,比2016年下降了24.2%,占进口原油总量的5.3%。美国第一次对伊朗实施国际制裁的前一年,也就是2011年,日本从伊朗进口的原油还多达每日31.5万桶,之后已锐减。日本在此前的制裁中获得豁免,这允许它在2016年限制结束前从伊朗购买有限数量的石油。(实习编译:曾桂发 陈利峰 审稿:谭利娅)
日媒:日本外交一味取悦美国终将大义尽失
日本《朝日新闻》2月23日刊发题为《远非“完璧”,而是大义尽失》的文章,作者是该报编委佐藤武嗣。文章编译如下:
大国仗势肆意妄为,小国该如何抗争?这是古今中外的永恒主题之一。中国《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记载了“完璧归赵”的故事。
2月7日,日本首相石破茂和美国总统特朗普首次举行会谈,前者极力吹捧后者是“神选之人”。但即使日方慷慨陈词,也会遭到对方反驳。如果美方勃然大怒,则日美关系前景自不必言,就连日本国内政治也无从维持。石破茂此前不喜欢追随美国,一直主张恢复主权,此次却一反常态,难道是学习韩信甘受胯下之辱,为实现远大目标而忍一时之耻吗?石破茂在会谈后辩解称:“如果从一开始就强调自我色彩,导致日美会谈决裂,则无法取得任何进展。”
诚然,若希望石破茂与特朗普谈判达到“完璧归赵”的效果,则未免要求过高。如果直截了当一决胜负,导致日美关系破裂,则更是得不偿失。从结果来看,首次日美首脑会谈“稳妥过关”,日本政府内部也松了一口气。不过,要追求眼前的“稳妥”,得为此付出代价。美国媒体评价日方的表现为“谄媚”。日本实行“朝贡外交”,约定对美投资1万亿美元,而美国在会谈结束后宣布对钢铁和铝产品一律征收25%的关税。
美国要求日本对其忠诚,日本若是阳奉阴违倒也罢了,但在会谈以外的场合,日本外交也留下巨大污点。特朗普2月6日签署行政令,对向以色列总理等人签发逮捕令的国际刑事法院有关人士进行制裁。英国、德国、加拿大等79个国际刑事法院成员国随后发表联合声明,指责此举可能损害国际法权威。日本却未参与签署联合声明。
或许日方念及此事与日美首脑会谈的时间重叠,担心参与签署联合声明会影响会谈。但日本是国际刑事法院最大出资国之一,该法院院长赤根智子是日本检察官出身。赤根智子称美国总统签署的行政令对国际刑事法院构成威胁,“是对国际秩序的严重攻击”,呼吁国际社会团结一致拥护国际刑事法院。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却无动于衷。
美国看不清自身价值,导致美欧之间产生摩擦,全球南方国家逐渐远离美国。在这一背景下,日本的作用是什么呢?如果不给树根浇水,而一味浇灌树枝,自始至终只顾取悦眼前人,则终将失去大义。如此一来,便是舍本逐末。(编译/马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