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名一战士兵去世
享年110岁,有3个孩子11个孙辈
综合外国媒体报道,世界上已知的最后一名第一次世界大战退伍军人克劳德·乔勒斯(Claude Choules)当地时间5月5日在澳大利亚西部一家疗养院去世,享年110岁。
乔勒斯84岁的女儿达夫妮5日表示:“我们都很爱他,想到他已经不在这个世上了,我们都觉得很悲伤,但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乔勒斯现有3个孩子11个孙辈,他的妻子是在3年前去世的。
乔勒斯1901年3月3日出生于英国伍斯特郡,在他20多岁时移居澳大利亚。他天生幽默乐观,但行事低调,他从未向人炫耀曾服役41年的“辉煌经历”。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乔勒斯很想和他的哥哥一样应征入伍,但由于太年轻而被拒绝。1917年,乔勒斯通过谎报年龄实现了参军梦,并成为英国皇家海军“复仇”号战列舰上的一名水兵。1918年11月,乔勒斯在“复仇”号上目睹了德国舰队的投降仪式。此后,他又被派往黑海执行维和任务。
乔勒斯还在澳大利亚西部战场参加了二战的战争。他曾回忆说,弗林德斯海军港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他当年得到的命令是宁肯炸毁该军港也不能让它落入日本人手里。
生活于英国的最后三位一战退伍军人分别是比尔·斯通、亨利·阿林厄姆和哈里·帕奇,他们都是在2009年去世的。此外,还有一名曾经参与过一战的英国百岁老人弗洛伦斯·格林,她曾经是英国军队中的一名服务人员并未上战场打仗。今年2月,格林刚刚庆祝了她的110岁生日。

北京最后一名抗日飞虎队老兵逝世
彭嘉衡的老伴儿一语不发地整理着彭老的灵堂。记者 朱嘉磊 摄
他曾64次驾驶战机重创日军,他曾被授予“优异飞行十字勋章”,他曾带着共有20多个弹孔的战机返航,他曾为与病魔抗争卖房凑钱……
前天下午两点,89岁的“飞虎队”队员彭嘉衡,在住所附近的一家医院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程。作为最后一名在北京的“飞虎队”中国籍队员,他最后的遗愿是把好心人捐款的剩余部分,转赠给在山东的一名队友。据了解,彭老的追悼会将于本周六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彭老的儿子彭灼南说,去年10月,彭老被查出患有白血病,随后进行了骨髓移植手术。今年7月初,彭老的白血病复发,病情逐渐严重。由于年近九旬,化疗过程又异常痛苦,彭老饱受磨难,“最后瘦得皮包骨头,意识也越来越不清楚”。
前天,彭老的病情突然恶化,呼吸困难、高烧不退,“但意识一直都很清醒”。前天下午两点,彭老在平静中停止了心跳,“这对他也算是个解脱吧”。
昨天下午,记者在彭老家中看到,卧室的桌子上摆放着彭老的遗像,卧室墙上贴满了他的照片。彭老的妻子倚在桌子前,面庞紧贴着彭老的遗像,“老彭,你回家了”。
生前,彭老为治疗白血病接受社会捐助。彭灼南说,彭老治病花去了一部分捐款,对于剩余部分,彭老则想将这笔钱转赠给目前在山东日照的另一名中国籍队员王延洲。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夜,彭老看到奥运会开幕的盛况后,认为自己难以观看下届奥运会,便立下遗嘱,交代其丧事要从简,并把部分遗物捐献给母校。同时,彭老还希望将部分骨灰葬于父母墓旁。
据悉,彭老的追悼会将于本周六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兰花厅举行。
彭嘉衡于1921年7月生于印尼,1944年加入“飞虎队”。在“飞虎队”服役期间,他曾64次驾驶战机重创日军,获得美国空军颁发的“优异飞行十字勋章”。之后,这枚勋章被彭老捐献,保存在国家博物馆。
今年7月初,彭老白血病复发却无钱救治,媒体曾发起为英雄治病的募捐活动,社会热心人士伸出援手。
“飞虎队”全称为“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1941年7月来中国参与抗日,后被编入美国第14航空队。(实习记者 张剑)
美国最后一名在世一战老兵去世
新快报讯 据雅虎新闻网2月28日报道,美国最后一名在世的一战老兵弗兰克·巴克尔斯于当地时间2月27日因自然原因去世。这名近年来才为美国人所知的英雄人物参军时只有16岁,因为年龄太小、瘦弱和平足,曾三度被拒入伍,最终还是依靠谎报年龄才得以奔赴欧洲前线。2月1日,巴克尔斯刚刚度过110岁生日。一战结束后,巴克尔斯回到美国,在换了好几个工作后最终投身航运业。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巴克尔斯在菲律宾做生意时被日本人抓为俘虏,在狱中待了三年半后获释。
目前,在法国和德国已经没有一战老兵还活着,加拿大最后一名一战老兵约翰·巴布科克也在2010年2月去世。